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19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docx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5篇)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第1篇:

“我是小小兵”主涉及领域:

艺术、社会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选用的音乐是我国作曲家冼星海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此乐曲曲风明快、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如曲中的“风在吼,马在叫”,以及齐唱、轮唱的方式,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一幅行军打仗的画面跃然眼前。

于是,我创设了小小兵行军渡黄河打敌人的游戏情景。

整个乐曲为ABA结构,A段音乐明快有力,B段音乐紧张急促,根据音乐的明显变化,创设了操练本领――渡黄河、爬铁丝网――英勇战斗的故事情境。

旨在经过幼儿与音乐的有效互动,真正地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尝试让幼儿初步熟悉并喜欢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感知乐曲气势宏伟、曲调有力的特点;2.尝试按音乐的节奏创编动作,并用动作完整表现练习本领、渡过黄河、匍匐前进、英勇战斗等情节;3.萌发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

视频片段、音乐《保卫黄河》、道具。

活动过程:

1.视频导入,了解音乐背景。

师:

你们看过打仗的电影吗今日教师也带来了一小段,你们看!

师:

你看到了什么幼:

风很大,黄河水流很急;战士们扛着武器,有的步行,有的骑着马;他们在打敌人小结:

是啊,在很多年以前,我们家人、我们祖国遭受日本兵的侵略,千千万的中国战士包括普通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跟敌人展开了战争,最终打败了敌人,他们厉不厉害(评析:

视频导人,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了黄河风高浪急,战士们扛着武器行军穿梭,不畏困难与敌人英勇战斗的场面。

此处视频抹去了原声,配以此节活动选用的音乐《保卫黄河》,引导幼儿在初步了解抗日历史的同时感受音乐宏伟壮阔的特点。

)2.听赏乐曲,引导游戏。

(1)欣赏A段,操练游戏。

师:

今日我们就听着好听的音乐来做小小兵,我们来玩打敌人的游戏。

打敌人之前必须练好各种本领。

师:

你准备练什么本领幼:

能够练打拳/打枪,练刺刀/扔手榴弹师:

让我们跟着有力量的音乐来练,试试练本领的时候喊出口号会更神气呢。

师:

让我们听着音乐把这些本领连起来练一练!

(评析:

教师提出问题,你准备练什么本领幼儿充分调动已有经验,想出各种可操练的本领,教师引导:

“请这位小兵带领大家一齐练本领。

”幼儿的个体经验转化为幼儿的团体经验,他们跟随音乐节奏创编出打拳、打枪、练刺刀、扔手榴弹等动作。

最终将这些本领连起来整体地表现,从思维的发散到动作的整合,收放自如,同时也呈现出跟随音乐操练动作的整齐美。

(2)欣赏B段,渡水夜袭游戏。

师:

准备出发啦!

我们先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才来到敌营。

师:

听!

我们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危险呢(播放B段音乐)师:

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幼:

马叫声,风声/很危险的声音第一,行军渡水游戏。

(音乐B前段)①师:

是呀,风在吼,马在叫。

小兵会怎样样谁来试一试!

幼:

小兵被风吹得后退了好几步/小兵被风吹得打转转马在叫,很危险,勒住缰绳!

②师:

前面就是波涛汹涌的黄河啦,你准备怎样渡黄河幼:

划船,游泳/架桥/骑马师:

用你想到的好办法带小兵们渡河试一试!

③让我们听着音乐连起来试一试!

第二,越过封锁线。

(音乐B后段)师:

最终渡过了黄河,前面就是敌营,敌人很狡猾,有探照灯、有布得很矮的铁丝网,怎样办幼:

爬过去/趴得很矮很矮,不能碰到铁丝网师:

请大家跟着音乐来练一练!

小结:

这样匍匐前进既碰不到铁丝网,又不容易被探照灯发现。

(评析:

此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在充分感受与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去理解音乐,继而用自我的动作去表现音乐,教师尽可能地“站在了孩子的背后”,给予他们思考的余地、实践的空间。

当然教师始终为主导,支持幼儿的发展,引领幼儿关注需解决的问题,比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去表现音乐前半段行军渡河的场面,配以儿歌:

风在吼,呼;马在叫,吁!

我来划船/我来游泳,121212!

)(3)欣赏C段,战斗游戏。

师:

冲进敌营我们就干嘛啦幼:

跟敌人战斗!

师:

让我们用之前练习的本领来打败敌人!

注意,后面有敌人!

左边!

小结:

我们的小小兵真聪明,哪个方向有敌人就往哪儿打。

(评析:

如果前面是“收”,这个环节就是“放”,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用自我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战斗,有了操练游戏的基础,幼儿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边动作边变换方向。

)(4)完整听赏,连贯游戏。

①完整听音乐ABA,回顾各段情节。

师:

我们连起来听一遍音乐,回忆一下刚刚我们是怎样打仗的师:

听出来音乐有几段幼:

三段。

小结:

第一段是练习本领,第二段渡黄河、爬铁丝网,第三段跟敌人展开战斗。

②连贯游戏一遍,表现练习本领,渡过黄河、匍匐前进和英勇战斗。

师:

那里是我军阵地,前面是黄河,敌营在那边,我们操练一下!

小结:

小小兵们真能干,听得懂音乐的指挥,又赶跑了敌人!

③加上前奏,完整表现。

师:

这一次我们真的去打仗啦!

真的打仗带上什么幼:

武器!

师:

每个小兵选一样你最喜欢的武器。

听,什么(号角)师:

战斗的号角吹响了,让我们打响胜利之战!

师:

小小兵们,我们胜利啦!

快来,让我们一齐举起炸药包炸倒敌人的碉堡!

看,我们的红旗在敌营上空迎风飘扬,我们胜利哕!

(评析:

此环节先让幼儿整体感知音乐的ABA结构,并回忆与音乐匹配的故事情节;然后幼儿选择了自我喜欢的道具,加上战斗号角的奏响,幼儿情绪上有了愉悦、激动的体验;最终教师和幼儿一同举起炸药包炸毁敌人碉堡,同时在激昂的音乐声中配班教师举起五星红旗迎风舞动,将幼儿带进了活动的高潮。

)3.教师完整介绍音乐,引导幼儿萌发爱国情感。

师:

今日我们听着这首好听的曲子玩了打敌人的游戏,这首曲子叫《保卫黄河》,是我国一位很有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过去我们的革命战士听着这首曲子在战场上打败了敌人,保卫了祖国。

我们以后也学更多的本领,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你们有信心吗好,扛起我们的武器,为今后的努力做好准备!

(评析-此环节教师向幼儿介绍了乐曲的名字――《保卫黄河》,以及它的作者和作曲的历史背景,因为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好的音乐素材是有必让孩子初步了解的,这也为他们今后接触更多的好的音乐作品打下基础。

)活动反思:

音乐游戏活动不仅仅给幼儿供给了充满趣味性的情节,并且给幼儿以音乐美的享受。

《纲》和《指南》中指出:

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我的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

在本次活动中我力图做到为幼儿创设感兴趣的音乐情境,引导幼儿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自由、自主地进行音乐体验。

在音乐的选择上,体现民族,挖掘内涵。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国外的音乐,当我看到《保卫黄河》这么好的音乐素材时,想到恰逢今年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于是我选择了此曲作为活动的音乐,同时我在思考:

这么恢弘壮观又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如何传递给孩子欣赏呢我了解了此曲的创作背景以及细节解读后,创设了小小兵渡黄河与敌人战斗的情节,这样的故事情节与音乐很贴切。

从而深入浅出地挖掘了音乐的内涵意义。

教师的引导上,供给机会,注重个体。

《纲》中明确指出: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本事、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无论在操练游戏还是渡水游戏环节,教师都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引导本事强的幼儿在表现创造的同时向需模仿的幼儿供给榜样,向需借鉴的幼儿供给思路,教师也用语言和身体动作鼓励、暗示不够大胆表现的幼儿,采用散点位的方式进行练习,充分为幼儿供给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现的机会。

教师的激励起到了一成十、十成百的辐射性效果,发挥了引领幼儿、“托举”幼儿、激励幼儿发展的作用。

在情感的体验上,辅助道具,更添乐趣。

音乐游戏中恰当地运用道具能够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到发展,并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大班的孩子很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异常是男孩子,在最终完整表现环节,我供给了玩具枪、玩具刀剑、手榴弹、炸药包等道具,幼儿带着自我心爱的武器上战场使他们对活动的兴趣更浓厚了。

当孩子们表现与敌人英勇战斗场面时,看到几名卡通日本兵站在用纸箱垒高的敌营烽火台上,他们情绪更是高涨,用先前学的本领一举将敌人拿下,此时应着激昂的音乐我们的五星红旗在敌营上空迎风飘扬,这样令人振奋的场面直接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无论是孩子还是教师都被此时的情景深深地感染了,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心绪不能平复,令人回味。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第2篇:

大班艺术领域音乐歌唱活动《逛逛世园会》活动目标:

1、经过再现”世园会”的所见所闻,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歌曲,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创造力,口语表达力及表现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世园会”、事先准备的录象。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汽车”教师:

今日天气真好,我们一齐开车去春游吧,二、创编歌曲--逛逛世园会1.逛逛世园会教师:

看看,我们到了哪里了?

(世园会的图片)呀!

美丽的世园会,我们一齐去逛逛吧!

2.讲述逛世园会的所见所闻A、观看世园会的录像,幼儿用自由讲述。

教师:

世园会里好玩的地方可真多,你们在逛世园会时看到了什么?

B、用拍节奏的方式来讲述所见所闻教师:

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啊!

再来看看,我们讲到的好玩的地方有没有被拍下来。

教师:

世园会里真热闹,我呀越看越高兴,(打节奏的讲述)你也配上好听的节奏再来讲讲好玩的地方好吗?

例句:

世园会里真好玩,风车风车转得快,小鱼小鱼游啊游,孔雀孔雀真美丽,轿子轿子真舒服,划船划船真欢乐。

节奏类型:

X.XXX|XXX|3、创编歌曲:

世园会里真好玩A、个别创编教师:

风车风车转得快,小鱼小鱼游啊游,我们讲了那么多好看好玩的东西,想一想,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更好听?

教师:

看一看,我用了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更好听的?

(教师示范表演)教师:

我们一齐来试试!

(小朋友跟着教师唱一遍)教师:

谁也想来试试?

(请两名幼儿)教师:

能不能把趣味的事情都编到歌里去呀?

教师:

你想唱什么?

告诉小朋友们。

我们和他一齐来拍拍手好吗?

(先整首歌用打节奏的方式念歌词,然后配上钢琴团体唱一遍,请两名幼儿)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第3篇:

一问水仙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根据《指南》精神,结合我园正在开展的“音乐教学游戏化”课题,我设计了这一歌唱活动。

它是以大班爱家乡主题活动“美丽漳州我的家”中的二级主题“家乡的特产”为背景的。

漳州是的花果之乡,水仙花是“漳州三宝”之一,是漳州的市花,享誉海内外。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根据教学需创作了多首贴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歌唱家乡的幼儿歌曲,《问水仙》和练声曲《百花村里百花开》(“百花村”是漳州一个十分有名的村庄,村民以种花为生)就来源于此。

其中歌曲《问水仙》旋律优美,歌词浅显易懂,富有乡土气息。

此歌唱活动是在幼儿对水仙花和百花村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以“游百花村”的情境把四个环节串连起来,层层递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幼儿在简便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歌曲,进一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体验合作演唱问答歌的乐趣。

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有表情地合作演唱问答歌。

2.进取主动地参与游戏,大方勇敢地与教师和同伴交流、互动。

3.在歌唱中进一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准备:

1.材料准备:

PPT课件,水仙花实物或图片,歌曲《问水仙》的录音,碰铃,眼罩。

2.经验准备:

初步了解漳州的百花村和水仙花,会演唱练声曲《百花村里百花开》。

过程:

一、做律动引入课题师:

今日教师带你们去百花村玩,出发喽!

(播放歌曲《问水仙》,师幼一齐随音乐做律动。

)(析:

此环节是活动的导入部分。

百花村在漳州是个很有名的村庄,很多幼儿都去游玩过,以此引入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

同时,幼儿和教师一齐在《问水仙》的音乐声中做律动,能构成对歌曲旋律的初步感受,为后面学习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练声《百花村里百花开》师:

哇,百花村里的花儿都来欢迎我们了!

快看看,都有什么花呀?

(教师根据练声曲资料依次播放兰花、菊花、玫瑰花的PPT课件。

音乐响起,幼儿开始练声,每一段都比前一段高半度。

)(析:

练声曲《百花村里百花开》切合游戏情境,既能到达让幼儿练声的目的,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在游戏中学习歌曲《问水仙》1.教师播放水仙花PPT课件,引出水仙花。

师:

快看,还有什么花也来欢迎我们了?

(水仙花。

)师:

关于水仙花你们都明白些什么呢?

(水仙花是漳州的市花)师:

你们说得真好!

今日水仙花仙子跟我们一齐玩游戏,掌声欢迎!

(教师自然引出水仙花并调动幼儿关于水仙花的已有经验。

)2.幼儿玩游戏“听音变花朵”,初步感受歌曲《问水仙》。

(1)教师边朗读《问水仙》歌词边引导幼儿玩游戏“听音变花朵”,让幼儿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和学习歌词,并尝试用不一样的肢体动作表现花朵的形状。

师:

我们玩的第一个游戏叫“听音变花朵”。

请你们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绕着圆圈边拍手走边念儿歌《问水仙》,教师念到最终一个字时停在谁跟前,谁就做一个花朵的动作,表示自我变成了一朵花。

我们来看看哪朵花开得最漂亮。

师:

哇,花儿们都开得这么漂亮呀!

还有谁能变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花朵呢?

师:

请你们跟着教师一齐边念儿歌《问水仙》边玩游戏,看看谁有新的变化。

(2)教师边唱歌曲《问水仙》边引导幼儿玩游戏“听音变花朵”,幼儿在游戏中完整感受歌曲。

(玩法同上,玩两遍。

)师:

请注意,我们的游戏升级了,请你们边玩游戏边注意听儿歌有什么变化。

(教师边唱歌边与幼儿玩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儿歌变成歌曲了。

)师:

你们都发现游戏中的儿歌变成歌曲了,真棒!

此刻就请你们听歌曲来变花朵,再来看看谁变的花朵最漂亮。

3.幼儿玩游戏“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尝试演唱歌曲《问水仙》中的回答部分。

师:

水仙花仙子就藏在我们中间,想把她找出来吗?

师:

请男孩女孩各推选一名代表上来比赛,谁找到水仙花仙子,谁就能够得到一枝水仙花,看看谁得到的水仙花最多。

(1)男孩代表“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

玩法:

请男孩代表戴上眼罩站在圆圈中间,教师边唱“我问水仙花,哪儿是你家?

水仙花儿告诉我”,边按节奏轻轻点每个孩子的头,最终一拍点到谁,谁就唱“九龙江边圆山脚下”。

男孩代表取下眼罩去找刚才唱歌的人,并问他:

“你是水仙花仙子吗?

”如果找对,这个孩子就答:

“我是水仙花仙子。

”男孩代表就能够得到一枝水仙花;如果找错,这个孩子就答:

“我不是水仙花仙子。

”男孩代表就不能得到水仙花。

(完整游戏两遍,看男孩队能得到几朵水仙花。

(2)女孩代表“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

(玩法与规则同上。

)(3)男孩女孩玩接龙唱歌游戏。

师:

此刻我们一齐来数数哪队得到的水仙花多。

师:

好,接下来我们玩接龙游戏了,请得花多的队唱问的部分,得花少的队唱答的部分。

大家注意接好,接不上的就输了哦。

师:

哇,你们合作得真好!

如果交换一下,得花少的队唱问的部分,得花多的队唱答的部分,是不是也能唱得一样好呢?

我们一齐来试试吧!

4.师幼以问答形式演唱歌曲。

师:

好,此刻教师唱问的部分,你们都当水仙花仙子一齐唱答的部分。

师:

水仙花仙子们唱得真棒!

教师也好想当水仙花仙子呀!

你们唱问的部分,教师当水仙花仙子唱答的部分,行吗?

5.幼儿了解歌曲名称,跟随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师:

今日我们唱的歌曲《问水仙》,唱的就是我们漳州的市花――美丽的水仙花,它表达了我们对家乡水仙花的热爱。

此刻我们一齐跟着琴声用优美的声音来完整演唱歌曲。

6.幼儿边随着伴奏演唱歌曲边自由表演,并在歌曲结束时自由做花的造型动作。

师:

教师还准备了一种小乐器,大家看看是什么呀?

(碰铃。

)师:

此刻,教师用碰铃来伴奏,你们用动作来表演,我们一齐把这首歌变得更美。

好吗?

师:

请大家都扮演水仙花仙子,边唱《问水仙》边自由表演,唱完时做一个好看的造型动作来表现美丽的水仙花,能够自我一个人做,也能够跟朋友合作。

我们来看看哪朵水仙花最漂亮,好吗?

(析:

此环节是歌唱活动的主环节。

幼儿经过“听音变花朵”“听歌声找水仙花仙子”、问答对唱、合作表演等多种游戏形式,从单纯感知歌词、完整感受歌曲、用歌问答到听伴奏完整演唱,再到边唱边自由表演,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碰铃的引入则为幼儿在音乐区探索用各种乐器为歌曲伴奏埋下了伏笔。

)四、做律动结束活动师:

今日,我们不仅仅跟美丽的水仙花仙子玩了许多好玩的游戏,还学会了唱一首好听的歌《问水仙》,大家高兴吗?

跟水仙花仙子说“再见”,我们继续去游百花村吧!

(析:

结束部分与引入部分前后呼应,幼儿很自然地随着熟悉的《问水仙》旋律边唱边舞,这对于帮忙幼儿进一步感受和表现这首歌曲起到了强化作用。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音乐区探索用不一样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制作各种道具装扮“水仙花仙子”,合作表演这首歌曲。

2.提议幼儿回家后给家人演唱这首歌曲,并教家人学唱。

附:

问水仙注:

九龙江是漳州的母亲河,圆山脚下是水仙花产地。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第4篇: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创意画):

趣味的鹅卵石大班艺术(创意画):

趣味的石头教学设想一、教育就是引导,导出是”引”的过程。

教育就是引导,导出是”引”的过程。

教师充分挖掘孩子的创作潜能,让孩子感到自我是一个发现者、探寻者、创造者。

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充分感受自然的美。

二、利用自然物,美化学校和生活。

经过对鹅卵石的巧妙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从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石,了解其特点。

2、培养幼儿大胆运用多元化、夸张的表现手法,学习在石头上作画。

3、培养幼儿感受美的本事,鼓励儿童在生活中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4、经过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运用多方面的尝试和组合,提高孩子创造新形象的本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幼儿能够大胆想象,并能在鹅卵石上作画。

难点:

擅于运用多种辅助材料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鹅卵石。

2、石头画作品。

3、各色颜料、各色彩纸、橡皮泥、双面胶、幼儿用剪刀、棉签、排笔、抹布等。

四、教学设计

(一)、启发引导(激发创意)1、教师课前将教室布置成幼儿在江边玩耍的环境。

幼儿进入环境后自由玩耍,感受石头。

(配音乐)2、教师出示石头画作品,让幼儿带着问题仔细观察。

(课件展示)

(二)、点辅导(构思创意)1、欣赏作品,启发想象,讨论思考方法。

(1)、选择鹅卵石启发幼儿想象,利用鹅卵石的大小、形状进行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想象。

每位幼儿挑选一块喜欢的石头,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能够变成什么?

(2)、幼儿讨论,确定你根据卵石的形状制作出什么样的作品,鼓励幼儿别出心裁和与众不一样,加强幼儿的观察和联想。

2、选择材料,构思作品。

幼儿根据自我选择的鹅卵石,挑选需的材料,同伴间合作交流,既鼓励幼儿独立创作,也可充分发挥想象,用比较多元化的手法或比较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形象,也可借助辅助材料做好作画前的准备。

(三)、创作体验(展现创意)1、幼儿可独自创作,也可和小伙伴一齐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制作过程。

3,、提醒幼儿在作画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四)、探索玩法(感受创意)1、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向伙伴们做介绍,让大家一齐欣赏,学习玩法。

2、大家一齐玩耍。

结束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第5篇:

大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教案:

好朋友活动名称:

好朋友活动领域:

艺术(大大班)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间奏,并能以各种方式把间奏表现出来。

2、学会唱《好朋友》这首歌。

3、体验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忙,团结友爱的完美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歌曲录音铃鼓哑铃活动过程:

一、律动《我爱我的小动物》二、谈话导入1、你们都有自我的好朋友吗?

你为你的好朋友做过什么事情?

你的好朋友有为你做过哪些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我的想法。

2、出示挂图。

有两个小朋友,他们也是好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谈论挂图资料,初步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含义。

3、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朋友》。

三、引导幼儿了解间奏1、幼儿听一遍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2、在这首歌里藏有一个小秘密,它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有点不太一样。

是个什么样的小秘密呢?

看看有没有小朋友发现它?

幼儿再次欣赏录音。

教师在间奏部分分拍手的方式表现出来。

3、幼儿交流自我的观点后,教师总结:

歌曲里面有两段音乐没有歌词,刚刚我拍手的那两段音乐,它们就是这首歌曲里的间奏。

间奏没有歌词,不用唱,但用一些乐器把它演奏出来。

4、引导幼儿用拍手的方式把间奏表现出来:

XXXXX(哒哒哒哒哒)除了拍手,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来表现间奏?

引导幼儿用其它方式表现间奏。

四、学习歌曲《好朋友》1、练声教师:

1234∣5-∣小猫怎样叫幼儿:

5432∣1-∣喵喵喵喵喵2、教师清唱示范歌曲,并在间奏部分用必须方式表现出来。

3、教师弹电子琴,幼儿跟着音乐轻声唱,并在间奏部分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4、教师弹琴,根据歌曲创编动作,并及时鼓励幼儿进取表现。

5、幼儿表演五、活动延伸互相帮忙是很欢乐的事情,所以在生活中,和好朋友之间,我们互相帮忙,互相关心,团结友爱,这样我们会过得更欢乐。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互相帮忙,并大胆创编歌词。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第6篇:

哈哈镜自画像活动目的:

1、经过欣赏活动,感受画家夸张的表现手法。

2、大胆作画,大胆表达自我的认识与情感。

活动准备:

1、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纸张。

2、哈哈镜,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到哈哈镜前欣赏自我夸张的样貌。

2、幼儿欣赏毕加索名画《镜前的女孩》,感受画家夸张的绘画手法。

3、教师重点讲解示范镜里、镜外的基本表现形式,使幼儿掌握必须的方法,有信心地去表现自我在哈哈镜中的形象。

4、幼儿自画哈哈镜中的像。

5、幼儿互相欣赏自我的作品。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第7篇:

欢乐颂活动目的:

1.感受并学习用歌声来表现不一样的乐段不一样的音乐情绪。

2.尝试为不一样情绪的音乐选择不一样的演唱形式。

活动材料准备:

物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知识经验准备:

《欢乐颂》作品介绍。

活动过程指导:

一.欣赏音乐:

*欣赏管弦乐队演奏的录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辉煌的情绪。

*欣赏童声演唱的《欢乐颂》,再次感受其热情奔放的音调和振奋人心的节奏。

二.组织幼儿相互交流自我的体会和对歌曲的联想。

三.学会合唱;*跟随音乐伴奏用”啦”、”呜”音演唱,教师按节奏朗诵歌词。

*一部分幼儿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儿唱”呜”音,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努力坚持声部之间音量的均衡和协调。

四.创编动作表演唱;*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简单的手部动作。

*跟随音乐边表演边进行合唱练习。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第8篇: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

小鸟小鸟你真好(歌唱)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小鸟敬爱长辈的情感。

2.尝试创编歌表演动作,表现自我对歌曲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自我制作的小鸟头饰。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指导点: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了解歌词资料。

2.再次欣赏歌曲,理解、记忆歌词。

3.学唱歌曲。

4.尝试多种形式演唱。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第9篇:

大班艺术领域韵律活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明快的旋律。

2.尝试自编舞蹈动作,学会跳圆圈舞,体验创造的喜悦。

3.感受儿童节的欢乐。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布置教室,张灯结彩,营造节日气氛。

2.洋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各种动作。

出示洋娃娃和小熊,向幼儿问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

师:

小朋友,你们的教室装扮的这么漂亮呀?

我想和你们一齐来庆祝六一儿童节,好吗?

(听音乐跳舞)二、引导自由创编动作,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

师:

洋娃娃想请小朋友为这首歌编好看的动作,你们愿意吗?

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跳,把自我高兴的心境表现出来。

三、结伴演唱,表现节日的欢乐气氛。

幼儿自选动物头饰,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