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清析出的原因.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229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清析出的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乳清析出的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乳清析出的原因.docx

《乳清析出的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清析出的原因.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乳清析出的原因.docx

均质

酸奶的生产过程中对原料乳进行均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尤其是脂肪含量高的酸奶)。

在对乳进行热处理之前要对乳进行均质作用以阻止乳在发酵过程中乳状液分层现象的发生均质压力在10-20MPa之间均质温度在55-65℃之间。

在均质的过程中乳脂肪球被破碎成较小的脂肪球增加了脂肪球的表面积。

均质的使用也防止了酸奶在存储过程中脂肪的分离减少了乳清的析出提高了酸奶的勃度。

均质后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在脂肪球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新的表面层其增加了酸奶中各成份间的组织连接的数量原料乳热处理

热处理温度偏低或时间不够就不能使大量乳清蛋白变性而变性乳清蛋白可与酪蛋白形成复合物能容纳更多的水分并且具有最小的脱水收缩作用。

防止方法

1变性的乳清蛋白质含量>75%

2选择合适的杀菌条件

发酵时间

最常见的乳清析出主要是后发酵产生的若发酵时间过长乳酸菌继续生长繁殖产酸量不断增加。

酸性的增强破坏了原来已形成的胶体结构使其容纳的水分游离出来形成乳清上浮。

所以控制好发酵时间发酵完成马上将产品冷却防止后发酵。

发酵时间过短乳蛋白质的胶体结构还未充分形成不能包裹乳中原有的水分也会形成乳清析出。

发酵温度

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微观结构和物理特性均产生影响。

在使用较高的发酵温度(如42℃)进行发酵的酸奶与低温(如30℃)发酵的酸奶相比会降低凝胶时间和存储模量值。

此结果说明在高温下形成的凝胶凝胶较弱网络比较粗糙。

在低温下发酵的凝胶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的聚集现象发生的比较缓慢但却形成了大量的蛋白质一蛋白质键这就减少了颗粒的重排现象。

布氏漏斗被用于测定搅拌型酸奶的黏度在低温下发酵的酸奶的黏度要比高温下发酵制得的酸奶的黏度高.将38℃下发酵的酸奶与43℃下发酵的酸奶相比更加可口更加细腻。

低温下发酵的搅拌型酸奶的非口感薪度也有所增加。

随着发酵温度的增加搅拌型酸奶的入口感和细腻程度有所降低。

防止方法1保证发酵剂的质量

2选择合适的发酵温度

3酸乳发酵时应抽样检查

乳中蛋白质含量对酸奶凝胶的影响

在酸奶的制作过程中乳蛋白是影响酸奶凝胶质量的主要因素增加蛋白质含量通常会增加蛋白质网络结构的密度减小凝胶中微孔的大小。

可以更牢固的束缚产品中的水分即减少乳清析出。

乳中蛋白质的强化可以通过添加乳粉、乳清粉、乳蛋白浓缩物、乳清蛋白浓缩物或酪蛋白酸钠等物质来完成。

蛋白质含量对酸奶凝胶的影响很大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及添加量如酪蛋白水解物、乳清蛋白水解物的添加对酸奶的各个方面的性质仅起到负面的影响。

添加乳清浓缩蛋白的效果最好随着蛋白质添加量的增加宏观上表现出质地更均一致密持水能力更强;微观结构方面上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酪蛋白形成的分支链逐渐变短凝胶的空隙逐渐减小形成更规则更细小的网状结构酸奶的流变性研究指出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酸奶的弹性模量和表观粘度均呈线性的增加损失应力减少凝胶强度。

其他原因

干物质含量低、发酵剂添加量多、发酵时震动、钙盐不足、菌种污染、容器灭菌不彻底、更重要的是稳定剂的选择

防止方法1干物质>8.5%

2接种量2-4%

3添加适量的氯化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