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2322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docx

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

2016年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学校

质量年度报告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资兴市职业中专地处资兴市商业、交通中心鲤鱼江,毗邻“湘南洞庭”——东江湖,是由资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额拨款的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09年底,资兴市在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为牵头办学单位成立了“资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资兴市职教中心(职业中专)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运行模式,统筹了全市职业培训资源、培训项目与培训经费,全面接收了郴州电大资兴工作站的工作,形成了中职学历教育、电大成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大职教格局。

学校总占地面积310.6亩(其中校本部98亩,位于三都镇的分校区154.6亩,位于兴宁镇的实习农场58亩),校园总建筑面积7.35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3535.5万元。

(二)学生情况

中职学历教育在籍学生2762人,全日制在籍学生2180人,电大教育在册学生956人。

年度

在校生人数

其中

招生

人数

毕业生人数

学生

巩固率

培训

人数

2015年

2025

1301

724

818

587

96.3%

4250

2016年

2180

1432

748

888

653

97.1%

4452

(三)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85人,专任教师167人,“双师型”教师104人。

教师

总数

师生

双师型教师比例

兼职教师比例

专任教师本科比例

专任教师硕士比例

高级教师比例

2015

162

1:

12.5

61.1%

29.6%

100%

9.3%

15%

2016

167

1:

13.1

62.3%

29.9%

100%

9.6%

16.7%

(备注:

专任教师硕士比例计算含兼职教师硕士12人)

(四)设施设备

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值(元)

机械类实训室生均工位数(个)

旅游类实训室生均工位数(个)

电子信息实训室生均工位数(个)

纸质图书生均数(册)

2015

4308

1.1

1

1

25

2016

5202

1.3

1.2

1.2

30.2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2016年所招收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低。

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在B及以上的比重为10%,而C以下的比重占90%。

且大部分学生思想、表现较差,有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差,还有6%的问题家庭子女。

经过学校培养,学生素质有了一定提升。

文化课

合格率

专业技能

合格率

体检

合格率

学生

毕业率

2015

86.2%

92.4%

96.2%

100%

2016

93.3%

94.6%

98.1%

100%

(二)在校体验2016年经学校、社会、家长和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定量和定性抽查,学生在校整体满意度普遍较高。

理论学习满意度

专业学习满意度

实习实训满意度

校园文化与社团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

校园安全满意度

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91.3%

93.2%

92.6%

96.5%

95.6%

98.2%

96.8%

(三)资助情况自2012年秋季以来,我校对所有在校中职学生实行免学费、免杂费、免生活费、免实习实训耗材费等全面免费政策,并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贫困生扶助长效机制和政策。

一年来,享受免学费人数为3833人次,国家助学金213人次,共落实免费资金达720.77万元。

2016年下期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主要是持有扶贫手册的学生,按国家下达的文件,结合资兴市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我校把持有建档立卡的学生一一资助到位,坚决做到不漏一人。

学校争取社会力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资金达2.8万元,从而保障了我校每一位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让贫困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

(四)就业质量2016年,学校应届毕业生653人,对口升学48人,实现就业597人,自主创业8人,就业率100%。

年度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初次就业起薪(元)

对口升学率

2015

100%

92.5%

2600

100%

2016

100%

95.5%

2800

100%

(备注:

2015年27人参加对口高考,2016年48人参加对口高考)

(五)就业发展学校和6个用人单位对2016届268名毕业生抽样调查:

表示满意的255人,不满意的13人,满意度达到95.1%。

就业学生和企业认为就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较为满意人数分别是:

213人、224人、197人和195人。

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学生的整体满意度不断向好。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学校按照“做实、做精、做强”的原则,在原来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高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膳食营养等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2015年以来通过撤、并、增等方式,停办电算会计、计算机应用等对口就业率不高的专业,恢复了发展前景好的现代农学专业,新增了汽修整形、电子商务、物流和机器人维修专业。

(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让广大教师按章办事,不断优化育人要求。

二是大力开展教研活动,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2016年,学校大力组织教师广泛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分别有3个省级、2个郴州市级课题立项;有17篇论文(课件)在省级获奖,有21篇论文(课件)在郴州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共完成13本校本教材,其中3本在郴州市获一、二等奖,学校被评为“资兴校本研修先进单位”。

三是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改革教学模式。

学校对所开设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调整,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通过企业师傅带徒弟,改变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状况;大力倡导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信息化教学,并把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

(三)教师培养培训2016年,学校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专业教师4人、在资兴市教育系统内部选聘教师2人、聘请行业企业专家6人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组织143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县培及校本培训,并采取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8人次来学校面授讲学)、走出去(选送57位教师到企业、工厂、培训基地实践学习)的方式,使我校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四)规范管理情况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郴州九项规定,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签署承诺书、强化监督问责等方式,扎实开展了“纠‘四风’、治陋习”作风大提质活动,学校督导室每两周出一期《督导通报》,对教职工的上下班纪律和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教职工的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明显好转。

二是强化安全管理。

学校时刻绷紧校园安全这根弦,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力度,实现了校园电子监控全覆盖,加强了饮用水、食品、消防安全管理,保持了学校安全事故“零”记录。

三是规范财务管理。

学校认真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做好帐务核算,做到帐目日清月结、账物相符、开支合理。

在购物方面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实行分管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财务上坚持收支两条线。

坚持勤俭节约原则,进一步规范了公务招待和公务用车管理。

(五)德育工作情况学校以“尚德精艺、知行合一”为校训,坚持以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技能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是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一系列革命理想、社会传统、企业文化教育让学生树立责任心、正义感和奉献精神。

二是丰富德育活动形式。

按照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不断完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德育方式方法,继续开展班级班干值周制度,组织好军训、跑操运动、班际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文艺活动等寓德育于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课堂教学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制定督导评价标准。

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形成人人育德、课课育德、处处育德的新机制。

(六)党建工作情况2016年,学校党支部积极落实“两个责任”,从严治党,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一是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积极打造“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升级版,服务学校发展大局。

二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强力推进“治陋习”、“纠四风”,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教职工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得到明显好转。

三是坚持开展党员联系班级、联系师生的活动,积极支持工会、团委、退教协开展活动,注意营造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

2016年,学校支部被郴州市教育局党委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校企合作工作

(一)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企业需求和职业鉴定标准,对试点专业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加快“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为本校教师提供师资培训、企业实践的机会,聘任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三是加强学徒工的过程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对学徒的跟踪培养制度,主动帮助学徒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二)工作开展情况目前,学校与美的空调、海信科龙、创维集团、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等知名企业及郴州温德姆至尊豪廷国际酒店、郴州炬神、郴州津地本、东江湖旅游开发集团、资兴粤兴汽配等本地企业深度合作,企业派送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校选送教师到企业实践,全面提高学校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技能。

五、社会贡献

(一)学历教育培养情况2016年,学校中职应届毕业生653人,对口升学48人,自主创业8人,实现就业597人,就业率达100%,经学校和6家用人单位抽样调查,企业用工满意度达到95.1%;电大学历教育在籍学员956人,毕业学员208人。

(二)社会人员培训情况学校认真履行“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主体实施单位的职责和职能,突出做好“精准扶贫、技能提升、特色产业、创新创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家政服务和东江移民培训”等八大培训工作,共举办电子商务、特色厨师、育婴师(月嫂)和精准扶贫等各类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85期,培训人数4452人。

(三)对口支援一是校校帮扶成效显著。

学校发挥办学特色,先后与永兴、桂东职中等兄弟学校共同交流,介绍我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工作经验,助推当地职业教育发展。

二是精准扶贫效果佳。

根据资兴市扶贫工作安排,学校承担了白廊乡水头村、天鹅山林场建安工区两个行政村22户贫困户帮扶工作,学校通过制定脱贫规划、实施教育培训等方式,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扶贫户。

截止目前,共投入扶贫资金近3万元,有9户贫困对象顺利脱贫。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落实情况一是职教经费保障到位。

2016年,按照教育附加费30%拔付职业教育专项经费873万元和全市人均1元共38万元,已全部拔付到位。

二是项目经费投入足。

全年共投入656万元,用于新建图书馆、扶壁式挡土墙等项目建设和教学楼维修、组建电脑室、课桌添置等设施设备添置。

(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出台职教发展政策。

资兴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下发《资兴市中等职业教育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5—2017年)》、《资兴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资兴市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等方案和实施办法,学校认真落实办学自主权和教师编制,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学校完善《资兴市职教中心(职业中专)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从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实绩等方面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公开、公正的考核,拉开奖励性绩效工资收入差距,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七、特色创新

近年来,资兴市把职业教育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创新性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案例1:

打造产业培训教育品牌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2012年以来,资兴市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此工程的具体实践,丰富了职业教育内涵,拓展了产业工人培养平台,提升了全民就业能力和水平。

2014年5月20日中国教育报以《职教成就“致富梦”》为题,头版头条大篇幅对培养工程进行了专题报道。

省人社厅已把资兴“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纳入了“湖南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探索模式。

2016年2月23日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就我校培训工作作出批示:

“认真总结经验,以县为单位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技能培训,争取达到‘一户一产业工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

一、主要做法

(1)理顺“体制机制”形成大职教格局。

整合公办、民办职业教育资源以及培训职能单位的人财物,组建市职教中心,在各乡镇(街道)成立乡镇职教中心,构建完善的职业培训工作网络,形成了全市大职教格局。

(二)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转变培训方式。

从传统的培训向创新、实用性培训方式转变,提高了职业培训的效率。

二是突出培训重点。

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以发展家庭服务业为导向,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以发展林下经济为纽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以解决困难人群就业为总揽。

三是紧扣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需求,实行“村民点单、政府开班”。

(三)构建“四个平台”。

一是打造培训宣传平台。

多部门、多形式、多渠道深入农家、基层一线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做到让社会广泛知晓。

二是建立培训数据平台。

按照人口普查方式,逐村、逐户、逐人摸底登记,掌握每个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培训需求,建立市、乡、企业三级劳动力资源信息平台。

三是构筑培训师资平台。

以市政府的名义,在以市职教中心专业教师为基础,聘请涉及31个专业领域的48名市内外专家学者,组建了培养工程专家讲师团。

四是搭建经费保障平台。

市财政每年统筹5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市职业培训与中职教育,职业培训实行“免学费、免生活费、免住宿费、给误工补贴”的优惠政策。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截止目前,共举办特色厨师、乡村旅游等从业人员培训班1100余期,培训人数达5万余人,探索出一条有效益、有质量、惠民生、可持续发展之路,既带动了“精准扶贫”,又促进了“富民”,还推动了“强市”。

案例2:

注重教化养成促和谐强化制度措施铸平安

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现了我校无政治案件、无刑事案件、无治安事件、无邪教组织活动、无火灾、无意外伤亡事件的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目标。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认识高度统一。

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读了学校创建工作方案,凝心聚力,形成共识,做到了思想上高度统一、目标上达成一致、行动上服从安排,各处室分工合作,形成了创建工作合力。

(二)健全规章制度,安全责任到人。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工作管理细则》、《门卫管理制度》、《周末巡逻制度》、《通宵值班制度》、《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校外活动安全制度》及各项预警制度等,层层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

(三)坚持安全第一,“三防”措施得力。

首先,加大投入,努力构建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其次,学校组建了一支政治优良,作风过硬,能吃苦,能战斗的护校队;第三,学校将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日常管理当中,作为两项常规工作的主要内容;第四,学校每期都重点开展以交通安全、预防溺水、禁毒、反邪教、防洪涝和地震灾害等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第五,狠抓食品安全和传染防控工作。

(四)坚持德育为首,教化养成到位。

我校始终坚持“德育首位”,做到了习惯养成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的方法和途径。

创新德育模式,积极推行“六常化”管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对行为异常和有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同时还通过新生军训、安全演练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五)强化综合治理、校园平安和谐。

学校在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的同时,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周边环境,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公安、消防、卫生部门配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做到通力合作、群防群治。

健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杜绝学生进入游戏室、网吧、歌舞厅等场所,努力净化学校周边环境,遏制青少年在校外违法犯罪,共同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主要成果与成效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100﹪、犯罪率为0。

无一人吸食毒品或参加邪教组织活动,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和交通安全等事故,更无上访事件的发生。

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荣获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验收工作。

八、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整个职业教育在不断地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但要办人们满意职业教育还任重道远。

一、主要问题

一是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不健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学校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层面上,没有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去教学,导致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不健全。

而且,目前学校部分专业失去市场就业优势,培养的方向不是很明确。

缺乏明晰的专业定位,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产生偏离。

二是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班级授课制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学校部分课堂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颠倒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

三是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校企合作仍然是一头热一头冷,即政府、学校热,而大部分企业则只是在缺少员工的时候想到校企合作,没有长期、深度合作的长远打算。

二、整改措施

一是在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的改革上下功夫。

按照实用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而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际应用,以应用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但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也绝不等于可以忽视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是对接企业行业标准,建构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需求,将培养目标明细化,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整体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制定出各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

三是改革教学方式,强化校企合作。

一方面要求企业参与教学,进行充分校企合作、深度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佳途径。

同时,政府要认真落实已出台校企合作的利好政策,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争取校企双赢。

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手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九、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大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技工队伍建设是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

当前,各地结构性“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都不同程度存在,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发展的瓶颈。

资兴市把技工队伍建设作为加速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把本土“不是人才的人才”作为技能人才来培养,把不是高材生的高材生作为专业技术人才来培养,既解决了“用工荒”和“就业难”的问题,又实现了“脑袋富”与“口袋富”的有机统一,还找到了“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的成功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技工队伍建设是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民工经济向技工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是建设强大的高素质的技工队伍的有力保障。

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资兴市委、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整合资源,统筹推进,解决了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机制不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形成了拳头优势、规模效应。

特别是其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和机构,健全和完善以党政为主导,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教中心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成效显著。

(三)贴近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特色专业培训是提升技能培训的内在要求。

资兴市把“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与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做到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对接,培训方式与劳动者就业技能提升对接,培训专业与乡镇产业对接,不仅培训了一批特色产业工人,也致富了一批产业工人,更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还有效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

做大做强技工队伍,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要与产业深度融合,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