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236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docx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

YF-ED-J120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

InOrderToEnsureTheEffectiveAndSafeOperationOfTheDepartmentWorkOrProduction,RelevantPersonnelShallFollowTheProceduresInHandlingBusinessOrOperating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文件名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

日期

20XX年XX月

版次

1/1

编制人

XXXXXX

审核

XXXXXX

批准

XXXXXX

公共安全管理之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管理实用版

提示:

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危险化学品分类: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

  腐蚀品:

凡是对人体、动植物体、纤维制品、金属等造成强烈腐蚀的物品。

  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

1易爆性2易燃性3易膨胀性4易汽化性5易产生静电6腐蚀性

  液化石油气的安全防范措施:

  1、管好起源,杜绝泄露。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容器设备,禁止超量灌装,注意通风等等。

  2、隔绝空气。

  3、消除着火源。

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准靠近高热源,设备发生泄露,要立即禁绝周围的一切火种。

  4、泄露处置。

发生液化石油气泄露应迅速撤离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切断火源。

  5、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

  腐蚀:

是有机体及接触的物质受到外界条件的作用由表及里逐渐被破坏的过程。

基本类型:

化学腐蚀、电化腐蚀、冲蚀和大气腐蚀。

  公安机关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职责:

1、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2、建立危险化学品查处档案3、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要求:

  1危险化学品运输时必须采用专用包装容器装配货物

  2装运化学危险物品必须使用专用车辆,不得客货混装

  3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押运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基本常识,遇到发生泄漏或火灾事故能够有效地制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和公私财物损失

  4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按当地公安机关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如确实需要进入市区,风景旅游区及人口稠密的居民点,应当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

  有毒品又称毒害品、毒物,通常指少量进入人、畜体内后,能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失调,因而损害机体,引起功能保障、疾病或死亡的物质。

  中毒毒物进入人、畜体内,发生毒性作用,损害机体组织和器官而引起的不健康或疾病现象。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1消化道吸收2呼吸道吸收3皮肤黏膜吸收4注射吸收。

  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

  剧毒化学品:

氢氰酸(HCN)、氰化钠(NaCN)氰化钠(KCN)

  毒性作用主要在于氰离子与人体内铁细胞色素氧化酶迅速结合,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使组织细胞不能及时获得和利用氧,组织细胞缺氧,造成细胞内窒息,中毒者呼吸困难。

发生氰化物中毒,应立即使中毒者离开中毒现场。

由呼吸道吸入中毒者,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上风方向进行抢救;对皮肤中毒者,应立即脱去染毒外衣;对经消化道误服中毒者,应立即用5%硫代硫酸钠、0.005%PP液或1%~3%双氧水洗胃。

然后对症治疗。

  加强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意义:

  1保障剧毒化学品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和正常使用,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医疗、科研需要

  2防治中毒事故和投毒案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公安机关对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措施:

  1剧毒化学品的备案登记工作

  2剧毒化学品的经营许可制度

  3剧毒化学品的购买许可制度

  4剧毒化学品运输许可制度及运输要求

  5防范危险化学品道路安全事故

  6做好上交危险化学品的接收工作

  7协助、配合政府部门做好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8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依法从严查处、打击涉及危险化学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放射性元素:

不稳定的原子核在变化过程中,除了能量释放出来,还有射线释放出来,这种具有放出射线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

  放射同位素:

某种发射性衰变的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不同的核素。

  常见放射性射线组成及作用:

α射线,电离作用大,射程短,贯穿本领小。

β射线,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γ射线,电离作用小,贯穿本领比α射线和β射线大得多,在空气中射程可达百米,可穿透几厘米的铅板。

中子流,主要和原子核内的核力相互作用,与外壳层的电子不会发生作用。

  放射现象的作用:

1、辐照2、示踪3、催化4、发光

  放射物品的物理状态:

固体、粉末、液体、晶体、气体放射物品。

  放射源:

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射线对人体的照射方式有内照射和外照射。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直接吸入气载污染物;通过口咽下;通过皮肤或污染的伤口进入;直接照射皮肤。

  外照射防护:

1、控制停留时间2、控制作用距离3、屏蔽

  内照射防护:

1、尽可能地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操作量2、包容放射性物质,杜绝裸露现象3、穿戴防护用具,洗涤和检测设备等要遵守正确的操作程序。

  放射物品管理的意义:

1加强放射性物品的管理,可以保障放射性物品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2可以防止违法犯罪人员利用放射性物品进行犯罪活动3可以防止、减少放射事故。

  公安机关在放射物品管理中的职责:

  1认真检查涉源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协助环保、卫生部门搞好安全监督检查

  2对放射源丢失和被盗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和追缴

  3加强对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管理

  4做好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

  5充分掌握和利用有关方面的信息

  放射性物品的处理方法:

1储存、埋藏2向环境中排放和消散3技术处理

  放射事故:

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异常照射。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1编制辐射事故案

  a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

  b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置、资金、物资准备

  c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

  d辐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定性定级、立案侦查和医疗应急情况。

国务院指定的部门根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的辐射事故的性质和级别,负责有关国际信息通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