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2375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duó步(踱)

niǎo娜(袅)

mí望(弥)

yuàn女(媛)

wěngwěng郁郁(蓊蓊)

chàn动(颤)

wǎn然(宛)

shà时(霎)

miǎo茫(渺)

落ruǐ(蕊)

jiá袄(夹)

tuí废(颓)

qí韵(歧)

房lǐn(檩)

xùn鸽(驯)

pì如(譬)

细nì(腻)

jīng叶(茎)

婆suō(娑)

敛jū(裾)

移xǐ(徙)

hé辙之鲋(涸)

圆hú(弧) 

尘gòu(垢)

yǒu黑(黝)

zhà栏(栅)

俯kàn(瞰)

水wō(涡)

虚zhì(掷)

cháng徉(徜)

miù斯(缪)

chéng清(澄)

曲zhé(折)

niǎo娜(袅)

混dùn(沌)

葱lóng(茏)

yī澜(漪)

黑xūxū(魆魆)

mòmò含情(脉脉)

xiāo皮(削)

剥xūe(削)

xiān腰(纤)

qiàn夫(纤)

一chuán破屋(椽)

jùn秀(隽)

幽jìn(禁)

jīn不住(禁)

安níng(宁)

nìng愿(宁)

chuāng伤(创)

lù水(露)

lòu相(露)

厚báo(薄)

刻bó(薄)

bò荷(薄)

cēn差(参)

人shēn(参)

疏luò(落)

lào枕(落)

là在后面(落)

大大luōluō(落落)

zhé叠(折)

shé耗(折)

chā别(差)

参cī(差)

chà劲(差)

出chāi(差)

zháo急(着)

走zhe(着)

zhāo数(着)

独chǔ(处)

妙chù(处)

pǐ好(癖)

点zhuì(缀)

chuò学(辍)

chuò泣(啜)

拾duō(掇)

pì静(僻)

bì让(避)

pì如(譬)

diàn记(惦)

diān量(掂)

diǎn脚(踮)

huái树(槐)

kúi伟(魁)

guī宝(瑰)

鬼mèi(魅)

péi衬(陪)

bèi蕾(蓓)

péi偿(赔)

lǎ叭(喇)

qí路(歧)

qí岖(崎)

xī沥(淅)

婆sūo(娑)

穿zhuó(着)

kuì疚(愧)

煤xiè(屑)

piē见(瞥)

颤lì(栗)

chuàng建(创)

hè枪实弹(荷)

hé包(荷)

敛jū(裾)

囚xì(系)

潭zhè寺(柘)

cān与(参)

yī郁(猗)

咳sòu(嗽)

平zè(仄)

短zàn(暂) 

juàn永(隽)

zhē腾(折)

尺dù(度)

揣duó(度)

二、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

点缀啜泣辍学拾掇没精打采斑驳倩影喝彩敛裾了截爽直

萧索落寞严厉学历再接再厉娇嫩矫情娇生惯养骄兵必败

喇叭咳嗽攀援玷污掂量惦记漂浮深邃吞噬常春藤

船舶停泊嬉戏闲暇瑕不掩瑜名闻遐迩鞭挞黯淡枝蔓轻歌曼舞

漫不经心

三、解释下面的词语

弥望:

充满视野,满眼。

脉脉:

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翁蓊郁郁:

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一叶知秋: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临了。

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猗郁:

茂盛的样子。

急不暇择:

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揠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近义词辨析

(1)嬉:

游戏玩耍。

如“嬉笑驽骂”。

嘻:

笑的样子或声音。

如“嘻嘻哈哈”。

(2)班驳:

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如“树影班驳”。

错落:

指不同事物在空间上交错纷杂的样子。

如“苍松翠柏,错落有致”

(3)均匀:

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时间或空间间隔相等。

和谐:

指配合得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洽。

(4)采:

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

有“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称赞、夸赞时的欢呼声”等义项。

(5)霎时:

极短时间;刹那:

极短的时间,瞬间

(6)萧索:

缺乏生机,不热闹。

如:

萧索的晚秋景象。

萧条:

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如:

景象萧条。

经济衰败。

如:

经济萧条。

萧瑟: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如:

秋风萧瑟。

形容冷落;凄凉。

如:

门庭萧瑟。

萧疏:

萧条荒凉,是书面语。

如:

万户萧疏。

稀疏;稀稀落落。

如:

白发萧疏。

(7)颓败:

衰落、腐败。

如:

荒凉颓败的景象。

颓废:

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如:

颓废的生活。

颓靡:

颓丧,不振作。

如:

士气颓靡。

颓丧:

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如:

他颓丧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

颓唐:

精神委靡;衰颓败落。

如:

老境颓唐。

(8)固执:

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可以做动词用。

如:

固执己见;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顽固:

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如:

顽固守旧,顽固不化;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如:

顽固分子;不易制伏或改变,如:

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容易。

(9)事情:

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如: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事故,差错;职业,工作。

事件:

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

如:

政治事件。

(10)占据:

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

如:

占据地盘。

占领:

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占有。

如:

占领市场。

四、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

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

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

《诗经》两首

1、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匪我愆(qiān)期白头偕(jiē)老尔卜尔筮(shì)淇水汤汤(shāng)

B、体无咎(jiù)言夙(sù)兴夜寐渐(jiàn)车帷裳雨雪霏(fēi)霏

C、将(qiāng)子无怒象弭(mǐ)鱼服小人所腓(féi)四牡(mmǔ)业业

D、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jiù)自我徂(cú)尔于(yú)嗟鸠兮

1、C(偕xié;B渐jiān;D疚jiù于xū)

2、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B(A夙,夜,名词作状语C象,鱼,名词作状语D雨,名词用为动词)

3、各句的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宴:

形容词,快乐。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

动词,访问,探问。

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载:

动词,承载。

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腓:

动词,遮蔽。

3、C(载连词“又”)

4、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见复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二三其德吾其还也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4、D(以:

连词,表目的;介词,把。

其:

他,代词;表祈使、商婉的副词)

5、比较下边句子加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5、C(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实词意义和用法)

6、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

6、A(根据课文注释,辨别通假字)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篇。

编排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通常把这三个部分叫做风、雅、颂_。

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通常称做赋、比、兴。

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通常称为“诗经六义”。

8、阅读第一、四两节,选择有关诗句填空,并作相应评价

“我”

婚前

“氓之蚩蚩”

“送子涉淇”“匪我愆期”

婚后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食贫”“女也不爽”

评价

当初忠厚老实婚后违背誓言

当初热情大方婚后依然如故

9、对一、四两段诗歌内容和手法的说明,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的是古代青年男女的求婚经过:

氓诚恳求婚,“我”热情相送。

B.从第一段看,古代青年男女恋爱是讲究媒妁之言的,没有媒人恋爱是非法的。

C、第四段写的是婚后“我”遭遗弃的情况:

氓家庭贫寒,遭受水灾,“我”被遗弃。

D.第四段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方式,由桑叶变黄引起并比喻氓的变心。

9.C(第四段用桑树、淇水起兴,写弃妇婚后多年忍受贫苦生活,没有什么差错,而男人却改变了主意。

《离骚》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谣诼(zhuó)离骚(sāo)岌(jí)岌可危B、方圜(yuán)蛾(é)眉朝谇(suì)而夕替

C、攘(rǎng)诟兰皋(gāo)相(xiàng)道D、溘(kè)死芰(jī)荷鸷(zhì)鸟

1、D(“芰荷”的“芰”应为“jì”)

2、下列句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D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加高。

长,加长。

“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泽,污浊。

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

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

复路,返回原路。

之,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虽,即使。

惩,惩罚。

3、对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3、D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

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溜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说的是4、C

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

5、填空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

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

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_______构成。

它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10).《楚辞》是由__________(朝代)代__________(姓名)所辑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名为“楚辞”。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我后悔选道路没有看对,久久地伫立着我想返回。

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到朝庭去做官受到责难,回江湖重整我旧时衣衫。

③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佩带上好服饰多彩缤纷,香喷喷那气味真是好闻。

④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我那神圣王实在荒唐,他始终不能把民情体谅。

⑤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是雄鹰是凡鸟不能同群,都这样自古代直到如今。

⑥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

7、作者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即后悔当初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想要返回去。

作者是真悔吗?

这一节在行文中起什么作用?

7、“悔相道之不察兮”具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作者的反省:

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去呢?

这一节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8、承着前面反省的思路,作者开始从哪些方面来检查自己?

结果如何?

8、作者从进退、制衣、佩饰三个方面检查、反省。

通过自省,作者愈加坚持自己的崇高品质,坚定自己的追求: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9、喻指诗人高洁的德行。

10、反省之后,诗人为何还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

“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无悔自己的选择。

《孔雀东南飞》

1、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1、A)

A、公姥(mǔ)簿(bó)禄相伶俜(píng)

B、葳蕤(wēiruí)玳瑁(dàimào)王当(dāng)

C、钱帛(bó)便(biài)言多令才否(pǐ)极泰来

D、摧藏(zàng)虽与府吏要(yāo)敷衍塞(sè)责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终老不复取。

B、箱帘六七十。

C、谓言无誓违。

D、府吏见丁宁。

E、奄奄黄昏后。

F、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2、F(A、“取”通“娶”B、“帘”通“奁”C、“誓”通“愆”D、“丁宁”通“叮咛”E、“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3、下列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A)

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4、从题首的注音与释义中,选择恰当的将序码填入相关的例句括号中。

相注音:

A.xiāngB.xiàng

释义:

A.观察、审察B.命相C.辅助D.古代官职名E.互相F.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①儿已薄禄相(音B义B),幸复得此妇②操虽托名汉相(音_B__义_D__),其实汉贼也

③誓不相(音A_义F)隔卿,且暂还家去④枝枝相(音A义E_)覆盖,叶叶相(音A义E)交通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音B义C_)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音A_义E)师

⑦朱文子相(音B义C)三君,妾不衣帛⑧胜不敢复相(音B义A)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并指出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①汝岂得自由古义:

自作主张今义:

自由自在②虽与府君要古义:

约今义:

需要

③可怜体无比古义:

可爱今义:

同情人家④适得府君书古义:

刚才今义:

适合

⑤却与小姑别古义:

回头今义:

转折词⑥千万不复全古义:

无论如何今义:

再三叮嘱

⑦好自相扶将古义:

服侍⑧何意出此言古义:

料想今义:

心意

⑨举手长劳劳古义:

怅惘若失⑩奄奄黄昏后古义:

暗沉沉的今义:

气息将绝

6、阅读“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

”两段文字,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①感君区区怀。

区区:

真挚的情意②何乃太区区。

区区:

愚拙

③区区小事。

区区:

不重要④区区之众。

区区:

很少

⑤区区与诸君。

区区:

自称的谦辞

(2)①君既若见录。

见:

我②信而见疑。

见:

③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

通“现,显现”④真知灼见。

见:

见识,见解

⑤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见:

会面,见面

7、“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

”两段文字中都用了“磐石”和“蒲苇”作比喻,分别说说刘兰芝和焦仲卿使用这两个比喻的真正意义和说此话时的心情。

7、刘兰芝:

表现两人对爱情忠贞不贰的决心和庄严的保证,心里强烈期盼焦仲卿和自己一样。

焦仲卿:

表现自己对爱情始终不渝的思想和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斥责刘兰芝变心的痛苦、气愤、焦急。

8、上面第一诗段刘兰芝说完比喻以后,又说了“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几句,说说这几句诗的含义和作用。

8、表现刘兄粗暴无情、独断专行的性格,预示了刘兰芝在婚姻问题上将会有巨大的不幸,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

9、填空

(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称它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一种托物起兴的手法。

旨在渲染一种笼罩全诗的缠绵悱恻的氛围;结尾部分(“两家求合葬……”)采用_浪漫主义_手法,表达了人们的_理想和愿望_;中间部分是诗的主体,记叙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抨击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

《诗三首》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子衿(jīn)呦呦(āo)越陌(mò)度阡(qiān)

B、鼓瑟(sè)参差(chī)飞猱(róu)高堤(dī)

C、剽(piào)悍荫(yìn)庇羁(jī)鸟墟(xū)里

D、哺(bǔ)育掇(duō)暧暧(ài)守拙(zhuō)

1、D(A项“呦”读yōuB项“猱”读náoC项“剽”读piāo)

2、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文言句式的一句是

A、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B、狗吠深巷中。

C、鸡鸣桑树巅。

D、不厌高,海不厌深。

2、D(A、宾语前置句B、状语后置句C、状语后置句)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几何!

几何:

怎么样。

B、采之欲遗谁?

遗:

遗留。

C、忧伤以终老。

终老:

度过晚年,甚至去世。

D、何以解忧?

何以:

为什么。

3、C(A项应解释为“多少”,B项应解释为“赠送”,D项应解释为“凭什么”)

4、下列五幅对联分别写出了五个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4、C)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孤傲,青莲居士谪仙人。

(5)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A、谢灵运欧阳修杜甫辛弃疾诸葛亮B、欧阳修范仲淹白居易李白陈寿

C、范仲淹欧阳修杜甫李白诸葛亮D、范仲淹谢灵运白居易杜甫陈寿

5、补写名句

(1)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5),性本爱丘山。

(6)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6、阅读《归园田居》下面诗段,完成下列各题

(1)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A、性本爱丘山。

性:

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

河流。

C、暧暧远人村。

暧暧:

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

废墟。

A(B项应解释为“深水”,C项应解释为“昏暗、模糊”,D项应解释为“集市”)

(2)、教材中把“守拙”解释为“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你认为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2)、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

因为“拙”,《辞海》解释“笨拙,与‘巧’相对。

这首诗主要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因此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官场的虚伪机巧相对,强调自己不会适应官场,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像作者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向往归真返朴。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

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

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

“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

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4)、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

试进行简要分析。

(4)、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

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

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

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

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

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

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