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277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父母与孩子能有效交流,父母能支持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但同时注意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这种亲子关系属于(      )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

2.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因素是(      )

A.社会文化影响 

B.移情

C.性别角色认知 

D.同伴相互作用

3.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

A.外部原因 

B.根本原因

C.客观原因 

D.主客观原因

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0~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前运算阶段

5.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是(      )

A.0~3岁 

B.3~6岁

C.6~12岁 

D.12~15岁

6.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

A.社会性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7.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得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8.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创造想像 

B.无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9.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

A.直观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10.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11.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2.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

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13.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偏正复合句

14.“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是用于测查婴儿的(      )

A.深度知觉 

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方位知觉

15.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

A.0~6岁 

B.0~12岁

C.0~15岁 

D.0~18岁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积极词汇

17.无意记忆

18.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9.关键期

20.直观行动思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

每小题8分,共24分)

21.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22.儿童动作发展有哪些规律?

23.幼儿期攻击性行为有哪些特点?

24.幼儿观察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

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幼儿想像夸张性的表现及其原因。

 26.联系实际谈谈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  强强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无论参加什么活动,他都十分积极主动,精力旺盛。

强强平时做事很急,想干什么就立即行动,想要的东西也必须马上得到,否则会坐立不安。

强强做事有闯劲,但时常马马虎虎。

强强待人大方,热情直率,爱打抱不平。

他喜欢别人听从他的支配,否则便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

事后虽也后悔,但到时总是难以克制。

 

(1)根据强强的上述行为表现,你认为他基本上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为什么?

(6分)

 

(2)谈谈应如何根据幼儿4种不同的气质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8分)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

A.客观性 

B.活动性 

C.发展性 

D.高效性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

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6~14岁

4.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墨点数是( )

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

5.听觉和视觉的明显协调约在出生后( )

A.10天 

B.半个月 

C.20天 

D.1个月

6.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

A.机械记忆效果好 

B.意义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在发展 

D.两者不可比较

7.整个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

A.语词记忆 

B.形象记忆 

C.有意记忆 

D.意义记忆

8.幼儿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是以下哪方面的具体表现(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9.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 )

A.感知、动作 

B.具体形象 

C.语词概括 

D.概念、判断、推理

10.问幼儿“什么是鸟?

”回答说“鸟会飞”,据此可说明幼儿下定义处于哪种水平?

( )

A.同义反复不会下定义 

B.依据具体外部特征下定义

C.接近下定义水平 

D.初步概念水平

11.儿童在语音发生过程中,扩展和收缩趋势是( )

A.同时发生 

B.实际不存在

C.收缩在前,扩展在后 

D.扩展在前,收缩在后

12.儿童识字的过程,可有顺序地分为( )

A.再现阶段、识字阶段、泛化阶段 

B.泛化阶段、再现阶段、识字阶段

C.识字阶段、泛化阶段、再现阶段 

D.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

13.儿童情绪的社会化与儿童的社会性需要与以下哪个方面有关( )

A.社会性交往 

B.社会性动因

C.社会性认知 

D.社会性适应

14.根据目前研究,2岁前儿童的动作训练,对动作发生时间早晚的影响是( )

A.有很大价值的 

B.没有价值的

C.有限的 

D.无限的

15.幼儿积极参加“值日生”劳动,其动机常常是( )

A.一致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高效的

16.儿童自我控制发展迅速的时期,大约在( )

A.3~4岁期间 

B.4~5岁期间

C.5~6岁期间 

D.6岁以后迅速

17.根据布鲁姆的智力发展曲线,4岁时儿童智力已发展了约( )

A.20% 

B.50% 

C.80% 

D.92%

18.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往往估计过高,这类孩子属于( )

A.受欢迎型幼儿 

B.被忽视型幼儿

C.被排斥型幼儿 

D.中间型幼儿

19.幼儿更多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 )

A.言语性攻击 

B.生理性攻击 

C.主动性攻击 

D.反应性攻击

20.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

A.操作 

B.交往 

C.游戏 

D.言语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及具体表现。

22.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应用的感知觉规律及涵义。

23.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24.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和交往发展的作用。

25.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试述学前儿童记忆策略形成的特点。

27.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28.在我国南方农村过去以“木桶育儿”,常见的具体方式是:

6—7个月的婴儿被养育在上口小、下口大的木桶里,木桶的下半部用带孔的板隔开,下面放着炭火盆为婴儿取暖。

孩子每天要在桶内放6—8个小时,只在喂奶和睡眠时抱出,木桶育儿要持续到2岁以后。

这样育儿方式会影响婴儿动作、认知、社会性发展吗?

并加以分析。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2.稳重有余而灵活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符合这一特点的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是()

A.依恋

B.儿童社会化

C.同伴关系

D.亲社会行为

4.儿童动作的发展从头部和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这一规律是()

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B.首尾规律

C.近远规律

D.大小规律

5.婴儿最初的笑是()

A.出声的笑

B.有差别的笑

C.诱发性的笑

D.自发性的笑

6.1岁半~2、3岁儿童的言语活动处于()

A.言语的准备阶段

B.积极说话发展阶段

C.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7.按照皮亚杰的观点,0~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形式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8.“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皮亚杰

C.吴伟士

D.霍尔

9.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

这是()

A.达尔文反射

B.莫罗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10.儿童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是()

A.从出生时开始的

B.从半岁开始的

C.从1岁开始的

D.从1岁半开始的

11.“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A.深度知觉

B.大小知觉

C.形状知觉

D.方位知觉

12.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像属于()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13.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这种现象称作()

A.动机性遗忘

B.临时性遗忘

C.幼年健忘

D.不完全遗忘

14.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

A.0~6月

B.6~12月

C.1~3岁

D.3~6岁

15.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访问法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17.社会性发展

18.原始情绪反应

19.电报句

20.创造想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

每小题8分,共24分)

21.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2.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3.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4.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

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26.联系实际说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威威今年6岁,是家中唯一的“宝宝”,聪明可爱。

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娇宠,快上小学了,还样样事情依赖别人的照料;他想要某样东西,大人非给不可,否则就大哭大闹,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有好吃好玩的,只想自己一人独占,从不考虑别人;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时,也喜欢自己说了算,经常和小朋友们发生冲突……

(1)类似威威这样的独生子女为数不少,请结合威威的上述行为表现和相关研究,说明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的突出问题。

(2)联系实际,分析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2.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A.0到1岁

B.1岁到2岁

C.2岁到4岁

D.3岁到6岁

3.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转移能力有限

D.分配能力较差

4.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

A.5个月左右

B.8个月左右

C.10个月左右

D.1岁左右

5.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形象记忆

B.语词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

7.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包糖果”的“工人”,这说明幼儿()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B.想像内容零散,无系统

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D.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8.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

A.以直接判断为主

B.判断内容不够深入

C.判断根据不够客观

D.判断论据不够明确

9.幼儿期是思维()

A.发展的最高阶段

B.稳定的时期

C.迅速发展的时期

D.发展减缓的时期

10.2、3岁~6、7岁,是儿童()

A.前言语阶段

B.言语发生阶段

C.言语发展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11.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好奇心

12.幼儿初期,成人额外给他加的目的在其行动中占有重要作用,表现为()

A.独立性强

B.直接动机

C.间接动机

D.受暗示性强

13.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

A.开始萌芽的时期

B.初步形成的时期

C.稳定发展的时期

D.完善成熟的时期

14.最有益于幼儿个性良好发展的亲子关系类型是()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

15.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

A.及物活动

B.游戏活动

C.教学活动

D.日常生活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适应

17.创造想像

18.具体形象思维

19.积极词汇

20.移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

每小题8分,共24分)

21.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阶段。

22.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23.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及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

24.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

12分)

25.举例说明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26.幼儿期性格发展的年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龙龙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他得意地对爸爸说:

“爸爸,我知道2加3等于5。

”爸爸很高兴,问:

“你怎么知道的?

”龙龙说:

“老师告诉我们的。

”爸爸再问:

“3加2等于多少?

”龙龙摇摇头说:

“老师没有说。

(1)请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来分析龙龙的表现;

(2)你认为应怎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

2.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3.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

4.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 )。

A.学习 

B.游戏

C.劳动 

D.手工

5.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6.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 )。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B.想像的内容零散

C.想像受情绪影响 

D.想像具有夸张性

7.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 )。

A.0~2岁 

B.2~4岁

C.4~7岁 

D.7~11岁

8.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

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 )。

A.游戏言语 

B.问题言语

C.对话言语 

D.连贯言语

9.儿童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是( )。

A.笑 

B.哭

C.怒 

D.怕

10.0~6岁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

A.动力性 

B.情绪性

C.坚持性 

D.情境性

11.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 )。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12.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

A.挫折 

B.榜样

C.强化 

D.惩罚

13.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盖塞尔设计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实验是( )。

A.视崖实验 

B.双生子爬梯实验

C.守恒实验 

D.早期隔离实验

14.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

A.1~2个月 

B.3~4个月

C.5~6个月 

D.7~8个月

15.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 )。

A.名词 

B.形容词

C.代词 

D.数词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气质

17.直观行动思维

18.性别角色

19.情境言语

20.最近发展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

每小题8分,共24分)

2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3.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4.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

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6.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小王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刚工作不久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

可令她苦恼的是,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

这样一来,小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

请你:

(1)就此案例结合幼儿注意发展特征,帮助小王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联系实际谈谈要提高幼儿教育和活动效果,老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

( )

A.社会性 

B.自我意识 

C.情绪 

D.意志

2.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4.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 )

A.目的性的加强 

B.方法的形成 

C.细致性的增加 

D.概括性的提高

5.儿童最晚出现记忆的是 ( )

A.形象记忆 

B.语词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6.最能体现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的方面是( )

A.无意识记的发展 

B.有意识记的发展 

C.机械记忆的发展 

D.意义记忆的发展

7.幼儿认为男的是“头发短短的”,女的是“梳小辫的”,这说明儿童所掌握的概念( )

A.以低层次概念为主 

B.外延不恰当

C.内涵不精确 

D.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8.儿童最初出现的推理是 ( )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转导推理

9.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 )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10.掌握言语表情技巧是下列哪一方面发展的表现?

( )

A.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