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3331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流行性乙型脑炎.docx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章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大,呈去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

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甘露醇

2、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发病的有关因素应除外:

()

A.机体防御机能B.感染病毒的数量C.病毒的毒力D.蚊叮咬部位与季节E.血脑屏障的健全情况

3、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

()

A.腰穿检测脑压B.脑脊液化验检查

C.头颅CT检查D.补体结合试验检测乙脑IgG抗体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IgM抗体

4、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

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甘露醇

5、乙脑典型的临床表现分期应除外:

A.初期B.中期C.极期D.恢复期E.后遗症期。

6、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

()

A.隔离病人B.防蚊、灭蚊C.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

D.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

7、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增强,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

A.肾上腺皮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

D.血管扩张剂%甘露醇

8、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常见后遗症:

()

A.失语B.强直性瘫痪C弛缓性瘫痪D.扭转痉挛E.精神失常

9、下列哪项不是乙脑外周性呼吸衰竭的原因:

()

A.呼吸道痰阻B.异物阻塞喉部C.肺部感染

D.低钠性脑病E.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

1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

()

A.借飞沫呼吸道传染B.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经口传染

C.输血输入乙脑病毒D.带病毒的蚊虫叮咬经皮肤入血

E.苍蝇作为媒介污染食物经口传染

11、关于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意识障碍时间越长,病情则越重B.重者可有脑疝表现

C.部分病人出现抽搐、意识障碍D.病程早期皮肤可见瘀点

E.常有颅内压升高现象,检查有脑膜刺激征表现

12、下列哪一种表现符合中枢性呼吸衰竭()

A.明显呼吸困难B.呼吸先快后慢,但呼吸节律整齐

C.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减弱D.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

E.发绀

13、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

()

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B.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C.抓好灭蚊、防蚊工作

D.抓好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

14、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

A.中和抗体B.血凝抑制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抗体

15、有关乙脑病理解剖的脑组织病变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有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有软化灶形成C.有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

D.有胶质细胞增生E.有炎症和粘连引起的脑神经损害

16、乙脑临床分型应除外:

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后遗症型

17、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痉愈,5~20%重症病人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

()

A.控制和管理好病人B.控制和管理好病猪C.防蚊和灭蚊D.注射丙种球蛋白E.防蚊、灭蚊和预防注射

18、对乙脑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测是:

()

A.特异性IgM抗体B.中和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血凝抑制抗体抗体

19、关于乙脑,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常有家庭聚集性B.我国多见于5~10月份

C.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D.病毒分离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E.应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20、乙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

()

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B.抽搐发作程度C.皮肤瘀点及瘀斑

D.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

21、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

()

A.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B.颅高压表现及呼吸衰竭

C.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D.高热、惊厥

E.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

22、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中,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A.起病急B.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C.神志不清可于病程第一天出现D.呼吸衰竭多为中枢性的

E.病程2周后仍可出现新的神经系统表现

23、7月间,3岁男孩,突起高热、抽搐、昏迷5日,脑膜刺激征阳性,血象:

WBC×109/L,,,脑脊液常规:

WBC×106/L,蛋白L,首先应作什么检查:

()

A.血培养+药敏B.血抹片找疟原虫C.肛拭子或冷盐水灌肠送大便常规及培养

D.显凝试验E.乙脑特异性IgM抗体

24、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的重要依据是:

()

A.高热、昏迷、惊厥B.季节性C.肠道症状

D.脑脊液常规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

25、乙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分是:

()

A.大脑皮质B.脊髓C.间脑D.中脑E.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

26、男性,20岁,外地来穗学生。

高热3天,抽搐、意识障碍1天入院,体检T40℃,R30次/分,颈抵抗,KernigS征阳性,巴彬氏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外周血象WBC20×109/L,N92%。

尿蛋白(+)。

()

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为重要:

A.血培养B.乙脑特异性抗体检查C.脑脊液检查

D.病毒分离E.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查

27、下列哪一项脑脊液检查结果不符合乙型脑炎()

A.压力增高B.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

C.白细胞计数50~500×106/LD.氯化物正常

E.糖明显降低

28、在乙型脑炎呼吸衰竭的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或东莨菪碱静脉注射%甘露醇静脉推注C.地塞米松静脉滴注D.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注射E.大剂量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29、重型乙脑患者极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见的是:

()

A.心功能衰竭B.高热C.抽搐D.呼吸衰竭E.意识障碍

30、乙脑病人的人群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比例是:

1:

3-10C.1:

30-100D.1:

300-1000E.1:

300-2000

31、男性,12岁,高热伴头痛2天,神志不清半天于7月11日入院,体检℃,,P110次/分,R28次/分,昏迷状态,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仅及,脾未扪及,KernigS征阴性,巴彬氏征阳性,外周血象WBC20×109/L,N92%。

本例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

A.败血症B.结核性脑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E.疟疾

32、乙型脑炎的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者是在:

()

A.病人早期的血液中B.病人的脑脊液中C.病人死后穿刺取出的脑组织中

D.病人的尿液中E.病人恢复期大便中

33、乙脑病人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

()

A.抗病毒B.提高免疫力C.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D.治疗并发症E.抗菌治疗,预防感染

34、乙脑患者,高热41℃,持续抽搐、迅速发生深度昏迷,瞳孔忽大忽小,呈叹息样呼吸,应属于下列哪一型:

()

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不属以上各型

35、3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伴抽搐1天,体查:

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缩小,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22×109/L,L,pt110×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

A.镇静B.吸O2C.降温D.镇静E.立即腰穿送脑脊液检查

36、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多种,但应除外:

()

A.延髓呼吸中枢损害B.脑水肿C.脊髓前角细胞病变致呼吸肌麻痹

D.低血钠性脑病E.脑疝形成

37、乙脑同流脑最具有鉴别意义的是:

()

A.流行季节B.口唇疱疹C.皮肤瘀点、瘀斑

D.病情进展的速度E.脑膜刺激征的轻重

38、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

()

A.稽留高热或弛张型发热B.意识障碍C.惊厥与抽搐

D.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E.病程早期休克

39、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正确概念应除外:

()

A.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以2~6岁最常见

B.乙脑主要分布于亚洲

C.气温在35℃以上,雨量多便可出现流行

D.呈高度散发,家庭成员中很少有同时多人发病的

E.温带和热带地区流行高峰常在7~9月,与本地区蚊虫密度高峰相一致

40、有关乙脑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乙脑是自然疫源性疾病B.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潜伏性感染

C.传染源是病人、家畜、家禽D.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人重要

E.蚊虫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41、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

A.高热昏迷B.缺氧C.中枢性呼吸衰竭D.低钠性脑病E.外周性呼吸衰竭

42、关于乙脑抽搐的治疗,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A.脑水肿以甘露醇脱水治疗为主B.脑实质病变引起的,首选巴比妥钠镇静剂

C.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D.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者,以吸痰、给氧为主

E.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

43、8岁男孩,9月2日,因发热、头痛、嗜睡三天入院。

体温40℃,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

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9/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糖L,氯化物119mmol/L,蛋白L,周围血象WBC15×109/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诊断为:

()

A.中毒性痢疾B.结核性脑膜炎C.流脑D.乙脑E.虚性脑膜炎

44、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的正确概念应除外:

()

A.惊厥或抽搐,伴意识障碍B.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或与外周性呼吸衰竭并存

C.颅神经损害及锥体束征D.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E.瘫痪常是对称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亢进

45、男,3岁,7月1日发病,发热5天,头痛,神志不清,烦躁不安2天,大便2~3次/日,稍有粘液,颈强直,布氏征(+),深反射稍亢进,浅反射迟钝,周围血象:

白细胞14×109/L,,,,脑脊液:

白细胞220×106/L,,,糖L,氯化物119mmol/L,蛋白L。

涂片和培养细菌均阴性,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1:

100,考虑诊断为: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脑型疟疾C.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

D.流行性乙型脑炎E.中毒性菌痢

46、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

压力220mmH2O,WBC200×106/L,糖L,蛋白L,氯化物120mmol/L,应考虑为:

()

A.病毒性脑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虚性脑膜炎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

47、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病理特点:

()

A.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B.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

C.胶质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D.神经组织出现局灶性坏死,形成软化灶

E.大脑两半球表面及颅底的软脑膜充血,浆液性及纤维蛋白性渗出

48、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

()

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B.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C.抓好灭蚊、防蚊工作

D.抓好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

49、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

()

A.稽留高热或弛张型发热B.意识障碍C.惊厥与抽搐D.呼吸衰竭以中枢性为主E.病程早期休克

50、乙脑病人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

()

A.抗病毒B.提高免疫力C.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D.治疗并发症E.抗菌治疗,预防感染

二、判断题

1、乙脑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 )

2、多数人在感染乙型脑炎病毒之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仅少数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3、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是乙类传染病。

()

4、乙脑综合性预防措施是防蚊、灭蚊。

( )

5、乙脑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

6、目前尚无治疗乙脑病毒的药物。

( )  

7、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是唯一传染源。

()

8、人和动物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传染源。

()

9、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 )

10、蚊子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冬天不会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

()

11、乙脑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热、惊厥或抽搐。

( )

1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糖和氯化物均降低。

()

13、乙脑患者也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

()

三、填空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_________。

蚊虫不但是乙脑的_________,而且是乙脑的_________。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临床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的严重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乙脑的病情轻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型。

5、乙型脑炎抢救必须闯过的三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型脑炎病毒属__________科,___________属。

7、乙型脑炎的预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8、乙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_________。

9、预防乙脑的综合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乙型脑炎的后遗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乙脑是_______的自然疫然性疾病。

主要传染源是_________。

通过_________而传播。

主要传播媒介是________。

感染后免疫力维持__________。

12、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的严重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噬神经细胞现象

2、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3、软化灶

4、血管套

五、论述题

1、试述典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

2、试述乙脑的诊断:

3、试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六、问答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与中毒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七、病例分析

1、5岁患儿,8月2日因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

体温,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50mmH0,白细胞数88×10/L,多核,单核,糖L,氯化物119mmo1/L,蛋白L。

外周血白细胞:

15×10/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问题:

(1)本病例的最可能的诊断及依据。

(2)本病例的脑脊液检查有何异常,可见于哪些情况

(3)试述该病人的治疗原则。

2、男性,7岁,突起高热3伴抽搐、意识障碍1天于8月10日入院,体检℃,BP150/90mmHg,P107次/分,R32次/分,昏迷状态,全身皮肤未见皮疹,两侧瞳孔不等大,左侧3mm,右侧4mm,对光反射迟钝,颈可疑抵抗、双肺可闻及痰鸣音,肝脾未扪及,KernigS征阳性,双侧Babinski征(+),外周血象×109/L,N86。

试述诊断及其依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措施。

3、刘×,男,9岁,因高热3天,昏迷、抽搐8小时于2003年8月20日3pm由门诊抬送住院。

患儿于3天前突起高热,烦躁不安,体温39℃,在当地医院服中药和退热药治疗,体温持续不退,无咳嗽和腹泻。

第2天头痛剧烈,持续性,伴喷射性呕吐,嗜睡。

入院当日仍高热,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四肢短暂抽搐,每次1~3分钟,大、小便失禁而转入我院。

病后精神差,进食极少,大、小便量正常。

体格检查:

T℃,P96次/分,R24次/分,BP110/96mmHg。

急性热病容,

浅昏迷,巩膜皮肤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较硬;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双侧膝反射亢进,克、布氏征(+),巴氏征(+)。

血常规:

WBC15×10/L,N,L。

大便常规:

未见异常。

脑脊液检查:

压力162mmHg,清亮,潘迪实验(+),细胞总数×10/L,有核细胞×10/L,糖和氯化物正常。

问题:

(1)该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2)该病人的进一步检查是什么

(3)试述该病人的治疗原则。

 

答案:

一、单选题

1、E2、D3、E4、E5、B6、E7、E8、C9、B10、D

11、D12、D13、E14、D15、E16、E17、E18、A19、B20、C

21、E22、E23、E24、D25、E26、B27、E28、E29、A30、E

31、D32、C33、C34、D35、E36、C37、C38、E39、C40、B

41、C42、B43、D44、E45、D46、A47、E48、E49、E50、C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

三、填空题

1、猪传播媒介长期储存属主

2、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阳性

3、高热、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

4、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5、高热、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

6、黄病毒,黄病毒

7、灭蚊,防蚊,预防接种

8、支气管肺炎

9、灭蚊防蚊疫苗接种管理动物宿主

10、乙型脑炎患病6个月以后仍留有的神经精神症状

11、人畜共患,猪,蚊子叮咬,三带喙库蚊,较持久

12、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四、名词解释

1、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小胶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2、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若在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围绕时,称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3、软化灶是乙脑的特征性病理改变,由脑组织变质性炎症形成的病灶。

镜检发现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

4、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脑实质内小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细胞增生围绕血管间隙形成血管套。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典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分为四期:

(1)初期1~3天。

急起发病,发热、头痛、恶心和呕吐,嗜睡等。

可有颈硬。

(2)极期4~10天。

主要包括:

①高热。

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②意识障碍。

可有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阻碍等;③惊厥或抽搐。

可为手、足、面部局部抽搐或肢体阵挛性或全身强直性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④呼吸衰竭。

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特点是呼吸节律的不规则及幅度不均;有时也可出现外周性呼吸衰竭。

严重时,可出现脑疝的表现;⑤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如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

(3)恢复期可有恢复期症状,如患病6个月后仍留有的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

(4)后遗症期主要是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和痴呆。

2、答案要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三方面进行:

①流行病学:

夏秋季发病,10岁以下儿童多见;②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③实验检查:

血常规见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的改变可作出临床诊断。

血清学检查乙脑IgM抗体阳性可助确诊。

3、答案要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治疗重点是处理好高热、抽搐、控制脑水肿及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

⑴一般治疗隔离,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

危重病例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⑵对症治疗①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药物降温为辅,如安乃静滴鼻,高热伴有抽搐者可用亚冬眠疗法;②惊厥或抽搐应针对高热、缺氧、脑水肿、脑实质炎症等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③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脑水肿应脱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还可使用血管扩张剂,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必要时可机械辅助呼吸。

⑶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进行功能训练,可采用包括理疗、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方法。

六、问答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与中毒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病名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

病原体乙脑病毒痢疾杆菌

传染源猪等动物病人和携带者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粪口途径

季节7、8、9月夏秋季节

免疫力持久免疫不持久

基本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变质性炎症感染中毒性休克

临床特征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循环

脑膜刺激征与病理反射阳性等衰竭、肛拭子或灌肠检查阳性

血常规血细胞总数增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血清学特异性IgM阳性免疫荧光菌球法

大便培养阴性痢疾杆菌生长

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白细胞总数增多仅压力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

治疗把"三关"(抗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抗高热)

七、病例分析

1、答案要点:

(1)诊断:

流行性乙型脑炎

依据:

夏季发病,5岁患儿,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瞳孔小,提示脑水肿,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

(2)脑脊液改变不明显,压力稍增高,细胞数轻度升高;可见于病毒性脑炎。

(3)治疗:

①降温:

物理降温措施,包括降低体温和室温,也可联合应用人工冬眠疗法;②治疗脑水肿,用20%甘露醇注射液50~1OOml,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③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④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⑤必要的对症处理;⑥防蚊隔离。

2、答案要点:

本例主要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其诊断依据为:

①儿童为乙脑多发年龄;夏秋节发病;②起病急,病程短;③以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高热、意识障碍及抽搐;④体检见病理反射阳性,⑤实验室见白细胞升高。

进一步检查:

①血清学检查:

乙脑抗体的检测,双份血清阳性可明确诊断;②脑脊液检查:

虽有助于本病诊断,并与流脑、结核性脑膜脑炎进行鉴别。

但患儿血压较高,双瞳孔不等大,要注意有脑水肿、脑疝的存在,应在脱水治疗后排除脑疝可能情况下才小心进行;③行肛拭子检查:

以排除中毒性菌痢;④因患者呼吸较快,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应行X-胸片检查,以确定有无合并肺部感染的存在。

治疗措施:

①一般治疗包括隔离,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

加强护理,以防继发肺部感染、压疮的出现;②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药物降温为辅,如安乃静滴鼻,如效果不理想,可用亚冬眠疗法;③惊厥或抽搐应针对高热、缺氧、脑水肿、脑实质炎症等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

患儿血压较高,双瞳孔不等大,要注意有脑水肿、脑疝的存在,故应先行退热、吸氧、脱水等治疗,如仍有抽搐,应尽早使用镇静剂;④本例患者呼吸较快,双肺可闻及痰鸣音要注意防治呼吸衰竭:

吸氧及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还可使用血管扩张剂,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必要时可机械辅助呼吸。

3、答案要点:

:

(1)诊断:

流行性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