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374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岩综合防治水.docx

红岩综合防治水

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文件

昌市红岩技字【2010】43号

签发:

李旭

——————————————————————

关于颁布我矿《防治水设计》的决定

矿属各单位:

为了加强我水害防治安全管理,把水害防治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不出水灾安全事故,作到制度、措施完善、落实;特制定并颁布《防治水设计》。

此措施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矿属各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此措施执行操作。

 

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

2010年5月15日

 

抄送:

矿属各井队科室、各级矿领导、档案室

——————————————————————————————

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

 

防治水设计

2010年5月

 

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

会审表

单位

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

部门及职务

会审意见

本人签字

会审日期

法人

矿长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总工

安通科

技术科

机电科

 

矿井综合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的水文地质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如下:

1、水文地质特征

井田内无常年地表流水,亦无泉眼出露;夏季暴雨时节,沿沟谷形成暂时性水流。

西距井田13km处,有三屯河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亿m3(14.46m3/s)。

东距井田5km处,有头屯河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经,多年平均径流量2.2亿m3。

区内生活用水需从头屯河拉运。

2、井田水文地质

1)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位于乌鲁木齐中生界山前坳陷之中部的头屯河—三屯河背斜北翼,为向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

地层倾角较缓,一般11°~14°之间,井田地形总趋势为北西高南东低的斜坡地形,地形坡度一般在15°~55°之间,井田内大范围为第四系所覆盖,基岩露头零星,露头区砂岩多形成陡崖,植被较稀疏。

井田地面标高在1350~1640m,相对高差80~100m,属于低山丘陵地貌。

一条北西—南东走向的沟谷从井田内南部穿过;另一条北西—南东向沟谷位于井田北东部,两条沟谷交汇于井田东南部。

井田范围及附近无常年性地表水体,各冲沟只有雨季才形成短暂水流。

冲沟底分布有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

井田的冲沟仅春季冰雪融化和夏秋两季遇降暴雨时才有短暂水流流向北部低洼处向下游流失,少量沿途渗透补给该区地下水。

井田地范围内没有常年性地表水系。

2)井田含(隔)水层组特征

(1)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上段(J1bc)含水层H:

为井田含煤地层,在井田南部呈近东西向延伸,主要为灰色、灰黑色的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及浅灰色厚层状砂岩组成,含煤层1层,编号M10,底部为浅灰色粗砂岩、细砂岩,地层厚度120m,据矿区资料,该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0026m/d,单位涌水量为0.00684l/s.m,。

根据洪沟红岩煤矿及洪沟永峰煤矿井下揭露的巷道情况,八道湾组上段岩性裂隙较发育。

从井田采取该含水层的水化学类型为CL·HCO3·SO4—K+Na型水,矿化度为9572mmg/l,PH值为8.0的中性的咸水。

(2)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J1s)隔水层G:

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J1s)分布于井田中部、北东部,主要岩性为灰黄色、黄绿色、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和泥岩组成,下部紫红色泥岩,底部为厚层—巨厚层状的含砾粗砂岩,地层厚度650~796m。

由于该组地层岩性颗粒较细且多为泥质胶结,裂隙不发育,故为隔水岩层。

(3)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Q3+4al+pl)透水不含水层Tb:

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分布于煤矿沟谷内,由砂、砂砾石、风化基岩碎块、粉土等组成,多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性极差,颗粒间多被泥砂充填,厚度0~10m。

由于坡度较大,且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大气降水为唯一补给源,补给条件差,不具备储水条件,形成透水不含水层。

3)断层导水性

地层向南倾,岩层倾角在11°~14°之间,地层平缓。

在生产井中未见断层破坏煤层现象,井田构造对地下水无影响。

4)井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井田内无常年性地表水流,仅有一些季节性冲沟,只有在冰雪融化、暴雨期才形成短暂的水流,该水流通过裂隙带补给地下水。

另外井田南部和西部在夏季、冰雪融化由北西向南东通过冲沟以地下潜流形式直接补给本区地下水。

在该煤矿南部北西—南东向分布的冲沟,沟谷宽约30~50m,该沟谷北西高南东低向东延伸于煤矿区以外,该沟谷延伸至头屯河,为本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其标高为+1262m,也是本矿区地表水、矿井水及地下水的排泄区。

5)井田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井田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南部高山区雪融水补给为主。

地下水由南向北、局部由西向东顺层间运移,地下径流条件差,运动迟缓。

在井田内所采集的地下水为CL.HCO3.SO4—K+Na型水,矿化度为89572mmg/l。

井田地下水除矿山开采人为排泄外,地下水向北东部迳流进行排泄。

6)水文地质类型

该井田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可采煤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岩层富水性弱,井田充水水源主要为煤层顶底板基岩裂隙水。

因此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为二类一型,即以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7)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1)老窑充水因素

在井田开采范围内有一个生产矿井、2个关闭矿井、2个废弃矿井及3个老窑,即昌吉市洪岩红沟井(生产矿井)、昌吉市洪沟永峰煤矿(关闭矿井)、昌吉市红星煤矿(关闭矿井)及废井1、废井2、老窑1、老窑2、老窑3。

以上矿井均为斜井开拓,开采M10煤层。

原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生产矿井)以西有2个关闭矿井、2个废弃矿井及3个老窑。

其中昌吉市洪沟永峰煤矿(关闭矿井)由2004年关闭外,其它矿井关闭时间较长。

昌吉市洪沟永峰煤矿最低开采标高为+1404m,其它报废井及老窑最低开采标高为+1440m。

原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最低开采标高为+1408m。

因此,上部采空区中可能有一定量的积水,特别是融雪季节及雨季地表水沿地表裂隙灌入形成积水,今后矿井生产中加强对废井、老窑采空区积水的防治措施。

昌吉市洪沟永峰煤矿位于洪沟红岩煤矿排水量每日10~15m3。

(2)生产矿井充水因素

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位于井田西部,1994年建井,年产量3万t,开拓方式为斜井,混合提升斜井井口标高+1502.78m,最底开采水平+1408m,开采M10煤层,日排水量20~25m3,煤层底板未发现底鼓现象。

(3)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该井田断裂构造不发育,井田内的构造形态为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

煤层赋存于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上段。

该段含水层为矿区可采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据区域资料,该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0026m/d,单位涌水量为0.00684l/s.m,属于CL·HCO3·SO4—K+Na型水。

直接充水含水层除接受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外,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雪融水。

故该直接充水含水层对矿井开采构成一定威胁。

据现有矿井开采情况,未发现因断层导水而涌水的矿井,当浅部开采时老窑斜井积水,可成为矿井充水因素之一,设计矿井投产今后的采掘过程中边采边探,以防造成淹井事故。

井田内一条北西-南东走向的沟谷从井田内南部穿过;另一条北西-南东向沟谷位于井田北东部,两条沟谷交汇于井田东南,均为季节性冲沟,在春季冰雪融化期和夏季雨季遇降暴雨时汇集地表成为短暂水流,通过第四系冲洪积含水层向下渗透补给该区直接充水含水层成为矿坑充水因素。

8.矿井涌水量预测

二、水灾条件分析

1、天然条件

1、水源:

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矿床具有下列特点:

矿床矿层(床)埋藏较浅,矿床主要充水岩层(组)是裸露的或者其覆盖较薄,降水量大且采场面积也大的大型露天矿,矿床处于分水岭或地下水位变幅带内。

地表水:

海、湖、大河流、水库、水池等

地下水:

根据充水岩层性质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孔隙充水、坚硬岩层裂隙充水和岩溶充水。

根据矿层与充水岩层接触关系不同,可分为直接充水和间接充水。

根据矿层与充水岩层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顶板水充水、底板水充水和周边水充水。

2、通道:

岩溶陷落柱,断裂带、裂隙,隐伏露头、天窗,地震裂隙

2、人为条件

1、水源:

袭夺水源,老窑水。

2、通道:

顶板冒裂带,底板矿压破坏带,岩溶地面塌陷,封孔质量不佳的钻孔。

三、矿井突水预兆

1、一般预兆

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而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

3、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

4、矿压、发生片帮、冒顶和底臌。

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

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臌起,底臌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

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大,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有刺耳水声。

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3、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

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水中含少量细沙。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沙,流沙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沙量增加,直至流沙大量涌出。

3、顶板发生溃水、溃沙,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四、矿井防治水

1、防治水机构

负责人:

李旭

成员:

王荣、李拥国、袁军、贾军、熊昌礼、赵国栋、马存才、钟大才

职责与权限:

1、负责全矿防治水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水害进行安全管理。

2、对照技术规程制定相应的防治水安全措施,并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落实。

3、负责防治水的安全教育培训。

4、负责夏季各涌水点每周四检查一次和冬季每十天对各涌水点检查一次的检测工作。

5、及时分析各涌水点的涌水量的变化情,并及时上报涌水变化情况,做好记录。

6、负责水文地质图编录工作。

7、负责探放水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好记录。

8、制定防止水害事故的措施,消除水害事故隐患,进行事故预防。

2、中长期防治水计划

1、每年4月末安排矿井“防水”工作,各区队严格按“防水”计划分工负责作好汛期防洪准备。

2、每年5月初全面清理矿区范围内大小沟渠并检查防洪物资准备情况,排水沟及挡土墙修筑情况。

3、融雪及降雨期间派专人值班,检查井口、工业广场、大小沟渠、防洪坝、挡土墙情况,一旦发现险情立即汇报,采取堵排等措施,确保不发生水灾事故。

4、平时对地面防洪检查,主要检查防洪物资是否齐全,沟渠是否畅通,并组织人员对沟渠进行清理。

3、井下防汛巡查值班制度

1、雨季来临之前,矿队领导要到井口附近察看地面有无裂隙,防排水水沟是否被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防止雨水渗入井下或进入井里。

2、每次下雨后,井队带班领导要随时注意井下各积水点汇水情况,发现突然增大或水色变浊时要提高警惕,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老空水透出。

3、泵水人员在当班中要时刻观察水泵运行情况及积水情况,发现突然增大或水色变浊时要及时汇报当班领导及调度室。

4、调度室人员必须密切注意井下各工作地点的出水情况,细致听取从井下各泵水点汇报的泵水情况,情况紧急时可通知井下所有人员紧急撤出。

4、地面水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1、在矿区外围,以防为主,排放结合。

矿区6至10月份为雨季,地面水较多,根据矿井井口位置合理挖排洪沟,截山洪入侵,使外围山洪集中汇向排洪沟。

2、在矿区内部,以导流为主,导排结合。

结合受采动影响的低凹塌陷区分布情况,挖纵横交错的排洪沟,使进入矿区的地表水、降水和矿井排水迅速泄出矿区。

3、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及时回填或修筑排水工程;

4、在有滑坡危险的地段,必须修筑防止滑坡护坡墙;

5、井下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1、对采区及掘进工作面每月进行水文地质编录。

2、对矿井正常生产期间涌水量进行观测并记录。

3、采区及掘进工作面发现水文地质异常应及时撤人,并向调度室汇报处理。

4、保证井下水沟畅通,井下水泵完好并及时排水。

5、采掘工作面必须进行超前探放水,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则。

6、严格按《规程》规定留设不少于30米的防水煤柱。

7、采、掘工作面出现各类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同时汇报调度室处理。

8、井下排水

矿井正常涌水量经实测为9.6m³/h,主副水仓有效容积为150m³(设计100m³),选用三台D12-25×9型离心泵,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水泵配用功率18.5KW,额定流量12m³/h,额定扬程225m。

沿管子道、混合提升斜井敷设DN76×4㎜无缝钢管2趟,将水直接排入地面沉淀池。

排水系统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9、采面排水使用5.5KW潜水泵和2.2KW潜水泵,将水排至混合提升斜井排水沟至+1365水平车场水仓。

6、老窑水害的防治

防治老窑水的必要性

在昌吉市洪沟红岩煤矿,井田开采范围内有2个关闭矿井、2个废弃矿井及3个老窑,即昌吉市洪沟永峰煤矿(关闭矿井)、昌吉市红星煤矿(关闭矿井)及废井1、废井2、老窑1、老窑2、老窑3。

所以要对矿井老窑水进行有效控制。

老窑水防治措施:

1、克服麻痹侥幸心理,避免疏忽大意

老窑积水分布规律不易掌握,很简单的问题也会酿成惨痛的水害事故,因此,必须要有严肃谨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坚持“全面分析,逐头逐面排查,多找疑点,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基本原则。

2、认真分析老窑积水的调查资料

对老窑的资料调查,包括采空区面积及以前涌水情况,一定要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确切地加以记录,并且反复分析核实。

做为预测的可疑区,在距积水实际边界20米处停止掘进,进行打钻防水,在确证积水已被放净后,才允许继续掘进。

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对策

1、当老窑积水与地表水、强充水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且有较大补给水量时,应防止绕流和渗漏,采取“先隔后放”的策略,避开地表水和强充水含水层的威胁,留待矿区后期处理,以减轻矿井长期排水负担,但留设的防水隔离煤柱要绝对可靠。

2、在必须采用探放水方法才能查明老窑及其它积水条件的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设置防水闸门、安全撤人通道、通向地面的两个以上安全出口,排水及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具体路线和措施,必须保证措施到位。

3、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老窑积水周围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措施及时了解掌握周围的采掘工程与积水区关系的变化,警惕近处又要防止远处水害的出现。

四、特别注意近探近放和贯通积水巷道或积水区。

 发现近距离探到水体,必须迅速加固钻孔周围及巷道顶帮,另选安全地点,在较远处打孔放水或扫孔冲淤,通捣淤泥时要制定安全措施。

矿井探放水设计

矿井目前有一个采煤工作面(E101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W101掘进工作面和+1365水平联络巷),由于E101采煤工作面和W101掘进工作面位及+1365水平联络巷掘进工作面标高均低于原老采空区,为了防止老空区内积水对工作面产生威胁,在掘进工作面掘进时必须执行十六字方针,即“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放后采“的原则,探水安全措施如下:

一、探水设备:

1、掘进工作面使用TXU-75A型安全钻机探放水。

优点:

操作方便,使用简单。

2、TXU-75A钻机。

根据工作面情况每隔25米进行一次探放水工作。

二、探放水设计:

1、沿煤层走向探水

掘进工作面每掘25米,在工作面迎头(沿煤层走向)探40-45米,确认无透水隐患时,再向前掘进,掘进长度为25米。

注意事项:

在布置探水孔时,如果发现异常(透水前兆)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2、沿煤层倾向探水

1)掘进工作面每掘进25米,布置一组(7个)探水孔。

2)探水孔布置方式:

在钻窝迎头共设计探放水孔4个,见图1,其中1号孔居中并垂直于掘进工作面机巷,2号孔在1号孔眼位置于1号孔成25度垂直角向上方探,3号、4号孔扇形分列在两边,均与1号孔呈25°夹角,钻孔开孔高度1m。

另外向采空区方向布置5、6、7三个探水钻孔,探水钻孔深度45米,垂直角15度,水平角6号眼垂直于巷道,5、7号眼分列6号眼两边并于6号眼成75度夹角。

3)隔水煤柱选择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及有关探放水的规定,同时依据矿探放水经验,留设30m隔水煤柱。

3、钻孔布

小于老窖巷宽度

探水巷道

允许掘进距离,

超前距

钻孔深

扇形钻孔及主要参数示意一二轮钻孔布置图1

探水超前炮和帮炮经验值(供参考)

煤层厚度cm

水头高cm

超前的最小探距和帮距(m)

 

>1.3m

300---100

20

31---30

10

<10

14

4、钻孔结构

三个钻孔结构相同见图2,设计钻窝前煤柱20m,下Φ110mm的套管10m,前方钻孔Φ56mm。

套管外端接4吋阀门,再接孔口密封装置(防喷装置)以保证有控制放水。

放水钻孔堵孔严重,达不到放水效果时,需要在原套管内下第二层Φ73mm套管,套管长22m,一直下至采空区内,如图3所示。

5、放水

正常2个放水孔,最大放水量可达30m3/h左右。

三、探水施工

4.1 煤体注浆加固

(1)开孔。

开孔前要重新标定钻机定轴方位和倾角,然后用Φ42mm钻杆,接Φ130mm钻头开孔。

钻进至10.3m时停钻,准备下套管。

(2)注浆固套管。

将Φ110mm长10m套管前方接Φ110mm锯齿钻头,边回转边下入孔内,在下入最后3m套管时要缠上海带,在制浆容器内制好水泥浆,要求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

1.2,容重1.6t/m3,然后用注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套管内,当水泥浆由套管外环间隙返浆到孔口时,停止注浆,用碎布,捣实。

停1h后再补注1次。

(3)测压。

固管水泥养护24h后,用Φ89mm钻头将套管内水泥柱扫清,套管外口接测压装置测水压,直到套管内水压达到0.5MPa时停止测压。

如测压时压力值未到0.5MPa而套管外即漏水,需采取注浆加固补救措施。

4.2 孔口管控水

套管经测压没问题后开始探水。

套管外端依次用法兰盘连接4吋球形高压闸阀、孔口密封装置(防喷装置),然后将Φ42㎜钻杆接Φ56㎜钻头下入孔内,将剩余孔段打透。

探出水后,如水压水量不大,继续向前钻进3~5m后停钻,拧紧孔口密封装置的压盖,关闭排碴管,慢慢退出钻具。

待钻头从球形高压闸阀内退出以后,关闭闸阀,稳定10min后记下水压值,水压为0.3MPa,然后去掉孔口密封装置,打开4吋球形高压闸阀放水。

4.3 双套管放水

在放水过程中,由于煤体较软,堵孔、塌孔较为严重,而疏通孔既困难、麻烦,又较危险。

为解决放水过程中的堵孔、塌孔难题,我们采用双套管放水技术,即在原套管控水的基础上,再下一层套管。

将Φ73mm的厚壁套管前端接Φ75mm的合金锯齿钻头,用MK—4型钻机带动套管直接钻进,将套管一直下到采空区内2m,将套管固定,并与Φ110mm套管连为一体,在Φ73mm套管外端接3吋高压球形闸阀(抗压能力不低于0.5MPa),再用Φ42mm钻杆接Φ56mm钻头,将Φ73mm套管内的煤碴扫净,然后进行放水。

三、探水安全措施

探水前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检查排水系统。

准备好水沟、水仓及排水管路;检查排水泵及电动机,使之正常运转,达到设计的最大排水能力。

2、准备堵水材料。

在探水地点应备用一定数量的坑木、麻袋、木塞、木板、黄泥、棉线等,以便出水或来压时及时处理。

3、检查瓦斯。

瓦斯浓度超过安全规定时应停止工作,及时加强通风。

4、检查支架情况。

有松动或破损的支架要及时修整或更换,帮顶是否背好。

6、检查煤壁。

煤壁有松软或膨胀等现象时,要及时处理,闭紧填实,必要时可打上木垛,防止水流冲垮煤壁,造成事故。

7、检查水沟或排水管路。

对巷道水沟中的浮煤、碎石等杂物,应随时清理干净;对排水管应随时检查,确保排水通畅。

8、检查安全退路。

避灾路线内不许有煤炭、木料、煤车等阻塞,巷道内物料要摆放整齐,保证巷道行人畅通无阻。

探水时应注意安全事项:

1、探水工作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并实施。

2、在掘进过程中,对于可能存在积水区的巷道必须先进行探放水工作。

3、受水威胁地区信号联系和避灾路线的确定。

在回风巷工作面至地面、运输工作面、水仓、轨道下山处设置联系电话,在有突水征兆时可及时通知;具体避灾路线见附避灾路线图。

4、通风措施和瓦斯检查制度。

探水工作面必须保证24小时供风;瓦斯检查员必须在探水工作面现场随时监测瓦斯浓度,发现瓦斯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打眼。

5、防排水设施:

水仓、水泵、管路、水沟、排水系统及能力必须大于预计单位时间出水量。

6、水情及避灾联系汇报制度和灾害处理措施。

发现突水征兆时,必须立即通过电话上报带班领导,带班领导根据灾害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7、以下探水工作应做好全程(探水前、探水中、探水后及出水水量)记录,并交资料室备查。

四、探水负责人员:

组长:

李旭

副组长:

吴万云张必林

技术负责人:

袁军钟大才

成员:

当班掘进人员和瓦检员

井下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1、井下水灾应急处理的一般原则是:

1、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3、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水,同时堵塞地面补给水源。

4、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将空区积聚的瓦斯引爆或突然涌出其他有毒气体。

5、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6、搬运和抢救遇难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2、救长期被困在井下的遇难人员时应注意:

严禁用头灯光束直射其眼睛,以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眼目失明。

正确的方法是用衣片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或蒙住遇难人员眼睛,待瞳孔逐渐收缩直至恢复正常时,才可以见到强光。

雨季三防工作安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工作,提高矿井综合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稳定生产,经矿安全办公会议决定,对2010年雨季三防工作安排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

“三防”办公室:

地点设在矿调度室,调度室主任负责协调调度

组长:

安全副矿长

成员:

生产副矿长、总工、井队长、安全员、瓦检员、调度员、井口值班人员

具体工作如下:

1、安全副矿长负责“三防”办公室日常全面工作;负责生产区域的防洪、防灾管理,相互之间要沟通,确保不留有空挡。

2、工作人员具体负责:

(1)接听上级电话、指示、指令,传达雨季三防领导小组的指示、指令,组织指挥防洪抢险队伍,抗洪抢险;

(2)收看天气预报,及时将天气情况汇报领导小组,落实领导小组安排的雨季三防等方面工作;(3)负责落实防洪物资、设备储备情况,确保完好备用。

二、责任落实:

1、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对公司雨季三防工作负责,抢险时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对各有关单位下达命令;

2、雨季三防办公室负责矿井雨季三防工作落实,检查、汇报,对矿井的重点部位和要害部位要严格管理、重点巡查、排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稳定生产运行;

3、矿井各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具体工作负责,发现重大问题和隐患及时向雨季三防办公室和雨季三防领导小组汇报。

三、成立防洪抢险队:

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