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4021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docx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

2018年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五)(解析版)

1.(2017·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理综能力测试)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答案 C

解析 A项,雾属于胶体,胶体的性质之一是具有丁达尔效应,故说法正确;B项,铁比铜活泼,发生Fe+Cu2+===Fe2++Cu,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C项,此方法属于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D项,钢是铁和其他单质组成的合金,故说法正确。

【链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时发生了物理及化学变化,明矾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B.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成分足氧化铝,而石英玻璃、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D.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属于风化,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A.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明矾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错误;B.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D.碱块与碱面是不同的物质,风化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2017·长白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B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C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D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 A

解析 乙烯具有催熟作用,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所以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故A正确;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与一般的酸不能反应,只能与氢氟酸反应,故B错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为歧化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氧化钠作供氧剂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故C错误;Al(OH)3受热分解生成H2O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且生成的氧化铝熔点较高,附着在可燃物表面,从而阻止可燃物燃烧,故D错误;故选A。

3.(2017·晋江市季延中学等四校高三第二次联合)现代生活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化学的科学常识正确的是(  )

A.铝的钝化、煤的气化、漂白粉杀菌消毒过程均有化学反应发生

B.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备食品发酵剂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氢氧化铁溶胶、淀粉溶液、NaCl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A

解析 铝遇冷的浓硫酸会钝化、煤的气化、漂白粉利用强氧化性杀菌消毒过程均有化学反应发生,故A正确;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备食品发酵剂,故B错误;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可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故C错误;氢氧化铁溶胶和淀粉溶液均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NaCl溶液没有,故D错误;答案为A。

4.(2017·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结论

A

浓盐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

C>Si

B

食盐水

电石

溴水

乙炔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

浓硝酸

Al

NaOH溶液

铝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2

D

浓硫酸

Na2SO3

KMnO4酸性溶液

SO2具有还原性

答案 D

解析 浓盐酸容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也能使Na2SiO3溶液变浑浊,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也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C>Si,故A错误;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往往混有硫化氢等杂质气体,也能使溴水褪色,不能证明乙炔是否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浓硝酸常温下与铝发生钝化,没有气体放出,故C错误;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5.(2017·白城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试剂

实验目的

实验装置

X

Y

Z

A

Na2SO3

稀HNO3

品红溶液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

MnO2

浓盐酸

KI淀粉溶液

比较Cl2与I2的氧化性强弱

C

NaCl

浓硫酸

AgNO3溶液

证明酸性:

H2SO4>HCl

D

蔗糖

浓硫酸

溴水

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答案 D

解析 亚硫酸钠可以被稀硝酸氧化为硫酸钠,两者反应不生成二氧化硫,所以无法证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A不正确;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常温下不发生反应,所以无法制取氯气,B不正确;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是因为浓硫酸难挥发而氯化氢易挥发,并不是因为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所以C不正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首先看到固体变黑,这证明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然后看到固体开始膨胀,同时观察到溴水褪色,这证明了有二氧化硫生成,说明硫酸被还原了也就证明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所以D正确。

6.(2017·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溴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CaBr2·2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M是HBr,加入HBr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Ca(OH)2

B.操作Ⅰ为过滤,滤渣为Fe、Fe(OH)2和Fe(OH)3;操作Ⅱ为重结晶,具体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

C.制得的CaBr2·2H2O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纯度: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滴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冷却、称量,计算便得出CaBr2·2H2O的纯度

D.工业上也可以将氨气通入石灰乳,并加入溴,于65℃进行反应,制得溴化钙,此反应中还会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a(OH)2+3Br2+2NH3

3CaBr2+N2+6H2O

答案 B

解析 Fe与溴单质反应生成FeBr2,加过量的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过滤得到滤液中主要含有CaBr2,在滤液中加HBr中和多余的氢氧化钙,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aBr2·2H2O晶体。

根据上述分析,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过滤得到的滤液含有溴化钙和氢氧化钙,加溴化氢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钙,则加入的M为HBr,故A正确;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操作Ⅰ为过滤,滤渣为Fe和Fe(OH)3,故B错误;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滴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将滤渣洗涤、烘干、冷却、称量氧化钙的质量,可以得出CaBr2·2H2O的纯度,故C正确;3Ca(OH)2+3Br2+2NH3

3CaBr2+N2+6H2O,因此工业上也可以将氨气通入石灰乳,并加入溴,于65℃进行反应,制得溴化钙,故D正确。

【链接】“富勒烯“材料家族包括C60、C70、N60、B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40和C70都属于新型化合物B.B40、C60、C70、N60分子内都只含共价键

C.C60和C70属于同分异构体D.B40、C60、C70、N60都属于烯烃

【答案】B

【解析】A项,B40和C70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都属于单质,故A错误;B项,四种物质均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则只含共价键,故B正确;C项,C60和C70为碳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项,烯烃含有C、H两种元素,所以四种单质都不属于烯烃,故D错误。

7.(2017·长沙市雅礼中学高考模拟试卷)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

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HClO2可看成是强酸。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B.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lO2+H2O2―→2HClO2+O2

C.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还原性适中的Na2O2

D.从滤液中得到的NaClO2·3H2O为粗晶体,要得到更加纯净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重结晶操作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因此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稀释ClO2防止爆炸,故A说法正确;根据流程,吸收塔内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OH-+H2O2+2ClO2===2ClO

+2H2O+O2↑,故B说法错误;H2O2和Na2O2都含有过氧键,故C说法正确;粗晶体提纯,需要进行重结晶,故D说法正确。

8.(2017·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某新型电池,以NaBH4(B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该电池可用作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消耗3molH2O2,转移的电子为6mole-

B.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C.b极上的电极反应:

H2O2+2e-===2OH-

D.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BH

+8OH--8e-===BO

+6H2O

答案 B

解析 由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可知反应中BH

被氧化为H2O,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BH

+8OH--8e-===BO

+6H2O,正极H2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OH-,每消耗3molH2O2,转移的电子为6mol,选项A正确;该装置是原电池,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选项B错误;b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选项C正确;反应中BH

被氧化为H2O,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BH

+8OH--8e-===BO

+6H2O,选项D正确。

9.(2017·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三最后一卷)伏打电堆是由几组锌和银的圆板堆积而成,所有的圆板之间夹放着几张盐水泡过的布。

下图为最初的伏打电堆模型,由八组锌和银串联组成的圆板堆积而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方程式:

O2+4e-+4H+===2H2O

B.电池长时间工作后,中间的布上会有白色固体颗粒生成,该固体颗粒为Ag2O

C.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消耗锌板的总质量为52g

D.该伏打电堆工作时,在银板附近会有Cl2放出

答案 C

解析 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A错误;锌比银活泼,所以银不会被氧化,故B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8组银锌电池,消耗锌0.1×8mol=0.8mol,锌板的总质量为0.8×65g=52g,故C正确;该伏打电堆工作时,银板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会有Cl2放出,故D错误。

10.(2017·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A、B同主族,B、C、D、E同周期,B的核外电子数为C的

,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C、E之和的一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且A离子半径小于B离子半径

B.A、D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A5,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气体

C.C、D的简单氢化物中只有D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

D.E形成的两种氢化物中所有化学键种类完全相同

答案 B

解析 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A、B同主族,B、C、D、E同周期,B的核外电子数为C的

,C的原子序数一定为偶数,可知B为第二周期元素,B为Li时,A为H,C为C,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C、E之和的一半,即5=(4+6)×

,则D为N元素,E为O元素。

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Li,C为C,D为N,E为O。

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LiH,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A离子半径大于B离子半径,故A错误;A、D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A5,为NH4H,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气体为氨气与氢气,故B正确;C、D的简单氢化物中只有D溶于水,D的氢化物为氨气,其水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E形成的两种氢化物分别为水、过氧化氢,水中只含极性键,过氧化氢含非极性键,故D错误。

1.已知:

CH3OH、H2的燃烧热(ΔH)分别为726.5kJ·mol-1、285.8kJ·mol-1,则常温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3OH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2(g)+3H2(g)===CH3OH(l)+H2O(l) ΔH=-130.9kJ·mol-1

解析 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已知:

CH3OH、H2的燃烧热(ΔH)分别为726.5kJ·mol-1、285.8kJ·mol-1,则有:

①CH3OH(l)+

O2(g)===CO2(g)+2H2O(l) ΔH=-726.5kJ·mol-1,②H2(g)+

O2(g)===H2O(l) ΔH=-285.8kJ·mol-1,根据盖斯定律:

②×3-①得常温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3OH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

CO2(g)+3H2(g)===CH3OH(l)+H2O(l) ΔH=-130.9kJ·mol-1。

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气合成甲烷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Ⅰ.CO(g)+3H2(g)===CH4(g)+H2O(g)

ΔH1=-206kJ·mol-1

Ⅱ.CO(g)+H2O(g)===CO2(g)+H2(g)

ΔH2=-41kJ·mol-1

Ⅲ.2CO(g)+2H2(g)===CH4(g)+CO2(g)

ΔH3=-247.4kJ·mol-1

(1)图1是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利用热力学数据分析得到温度对反应ⅠlnK(化学平衡常数K的自然对数)的曲线图,请分析出现这样趋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高甲烷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相关知识和图2分析合成甲烷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在550~630K、1MP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反应Ⅰ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使lnK减小 

(2)催化剂 此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而且甲烷产率较高

解析 

(1)CO(g)+3H2(g)===CH4(g)+H2O(g) ΔH1=-206kJ·mol-1此反应正方向是放热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lnK也减小。

(2)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是提高甲烷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根据相关知识和图2分析在550~630K和1MPa的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而且甲烷产率较高,是合成甲烷适宜的反应条件。

3.SNCR-SCR是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硝技术(除去烟气中的NOx),其流程如下:

已知该方法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NH3(g)+4NO(g)+O2(g)?

?

4N2(g)+6H2O(g) ΔH=-1646kJ·mol-1,

如图所示,反应温度会直接影响SNCR技术的脱硝效率。

(1)SNCR技术脱硝的最佳温度选择925℃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NCR与SCR技术相比,SNCR技术的反应温度较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当烟气温度高于1000℃时,SNCR脱硝效率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25℃时脱硝效率高,残留氨浓度较小 

(2)反应的活化能较大,没有使用催化剂 因为脱硝主要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使脱硝主要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或生成的N2与O2反应生成NO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SNCR技术脱硝的最佳温度选择925℃的理由是925℃时脱硝效率高,残留氨浓度较小。

(2)SNCR与SCR技术相比,SNCR技术的反应温度较高,其原因是反应的活化能较大,没有使用催化剂降低其活化能;但当烟气温度高于1000℃时,SNCR脱硝效率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脱硝主要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使脱硝主要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或生成的N2与O2反应生成NO等)。

5.CuCl2溶液中的铜主要以Cu(H2O)

、CuCl

形式存在,将CuCl2溶于浓盐酸中,存在下列平衡:

Cu(H2O)

(aq)+4Cl-(aq)?

?

CuCl

(aq)+4H2O(l) ΔH<0。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2)常温下,测定平衡体系中:

Cu(H2O)

浓度为amol·L-1、Cl-浓度为bmol·L-1、CuCl

浓度为cmol·L-1,Cl-的转化率为________(用含a、b、c的字母表示)。

答案 

(1)

 

(2)

解析 

(1)反应Cu(H2O)

(aq)+4Cl-(aq)?

?

CuCl

(aq)+4H2O(l)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2)已知Cu(H2O)

(aq)+4Cl-(aq)?

?

CuCl

(aq)+4H2O(l) 平衡体系中:

Cu(H2O)

浓度为amol·L-1、Cl-浓度为bmol·L-1、CuCl

浓度为cmol·L-1,则Cl-变化的浓度为4cmol·L-1,Cl-起始的浓度为(b+4c)mol·L-1,Cl-的转化率为

6.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

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2NO(g)+Cl2(g)?

?

2ClNO(g)。

按投料比[n(NO)∶n(Cl2)]=2∶1把NO和Cl2加入到一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

(2)在p压强条件下,M点时容器内N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3)若反应一直保持在p压强条件下进行,则M点的分压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答案 

(1)< 

(2)40% (3)Kp=

解析 

(1)根据图像,升高温度,平衡时N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正反应属于放热反应,ΔH<0。

(2)根据图像,在p压强条件下,M点时容器内NO的转化率为50%,根据2NO(g)+Cl2(g)?

?

2ClNO(g)可知,气体减小的体积为反应的NO的体积的一半,因此NO的体积分数为

×100%=40%。

(3)设N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

    2NO(g) + Cl2(g)?

?

2ClNO(g)

起始/mol210

反应/mol10.51

平衡/mol10.51

平衡分压p×

M点的分压平衡常数Kp=

7.已知常温下,H2S的电离常数:

K1=1.3×10-7,K2=7.1×10-15,则0.1mol·L-1H2S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取近似整数值);向浓度均为0.001mol·L-1的AgNO3和Hg(NO3)2混合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开始生成沉淀的c(S2-)为________。

(已知:

Ksp(Ag2S)=6.3×10-50,Ksp(HgS)=1.6×10-52)

答案 4 1.6×10-49mol·L-1

解析 已知常温下,H2S的电离常数:

K1=1.3×10-7,K2=7.1×10-15,则0.1mol·L-1H2S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是

≈10-4,因此pH约为4;根据溶度积常数Ksp(Ag2S)=6.3×10-50,Ksp(HgS)=1.6×10-52可知首先产生HgS沉淀,此时溶液中c(S2-)=

mol·L-1=1.6×10-49mol·L-1。

8.研究表明,用ClO2气体对自来水消毒效果比用Cl2更好。

市售的一种新型消毒剂含两种成分,分别是NaClO3和Na2C2O4。

两种成分在溶液中混合便产生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NaClO3+Na2C2O4===2ClO2↑+2Na2CO3

解析 NaClO3中Cl转变成ClO2,Cl的化合价由+5价→+4价,化合价降低1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