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403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docx

文言文课内知识复习

翻译文言文有三个基本原则:

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

所谓达,就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汉代汉语的语法和用语习惯,做到字通句畅;

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下面结合例句简介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十种方法:

一、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

比如: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二、删:

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

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

《狼》:

“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三、补:

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比如《两小儿辩日》: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四、换:

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如《观潮》: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

”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五、调:

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

如《愚公移山》:

“甚矣,汝之不惠!

”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六、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如《出师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

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七、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如《核舟记》:

“石青糁之。

”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八、意:

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

如《鸿门宴》:

“秋毫不敢有所近。

”直译:

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

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九、缩: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一十、扩:

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翻译下列句子。

 

■必修1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诗经》两首练习

一、翻译。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3、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4、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7、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9、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0、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1、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二、填空。

1、四书:

、、、、

2、五经:

、、、、、

3、六义:

、、、、、、

4、六艺:

、、、、、、

《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翻译练习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7、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8、可怜体无比

9、府吏默无言,再拜还入户。

10、谢家来贵门

11、却与小姑别

12、我有亲父兄

13、始适还家门

14、媒人去数日,寻遣丞相还

15、阿母谢媒人

16、否泰如天地

17、处分适兄意

18、多谢后世人

19、及时相遣归

20、儿已薄禄相

21、会不相从许

22、好自相扶将

23、嬉笑莫相忘

24、誓天不相负

25、枝枝相覆盖

26、君既若见录

27、府吏见丁宁

■必修2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练习

1、骊山北构而西折

2、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4、杳不知其所之也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赤壁赋》翻译练习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羽化而登仙

4、扣舷而歌之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何为其然也?

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8、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1、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项脊轩志》翻译练习

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2、雨泽下注

3、使不上漏

4、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5、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6、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7、某所,而母立于兹。

8、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9、余扃牖而居

10、后五年,吾妻来归。

11、吾妻归宁。

12、其制稍异于前。

《与妻书》翻译练习

1、汝其勿悲!

2、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3、适冬之望日前后

4、汝幸而偶我。

5、汝可以模拟得之。

6、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逍遥游》(节选)翻译练习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去以六月息者也。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7、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8、彼且奚适也?

9、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0、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11、旬有五日而后反。

《兰亭集序》翻译练习

1、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俯察品类之盛。

3、信可乐也。

4、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5、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6、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9、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必修3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译: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译: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译: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译:

5、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译:

6、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译:

■必修4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

1、求!

无乃尔是过与?

译:

2、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译:

3、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译:

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

☆《寡人之于国也》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译:

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

☆《劝学》

1、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译: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

3、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

☆《过秦论》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译:

3、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译:

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译:

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译:

6、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译:

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

8、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

9、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

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

1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译:

1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译:

1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译:

 

☆《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

译: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译:

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

☆《晏子治东阿》

1、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

译:

2.于是明年上计。

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

子之治东阿也。

译:

3、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贷赂不至。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译:

4、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贷赂至,并重赋敛。

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译:

5、再拜便僻。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寡人无复与焉。

译:

☆《谏太宗十思疏》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译: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

4、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译:

5、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译:

6、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译:

 

■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鸿门宴》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译: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译: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译: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译: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

6、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译:

7、君安与项伯有故?

译:

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译:

9、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译:

10、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译:

1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译: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

11、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译:

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译:

13、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译:

14、范增数(shuò)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译:

15、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

16、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译:

17、王按剑而跽(jì)曰:

“客何为者?

译:

18、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译:

19、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译:

2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zǔ),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

21、竖子不足与谋。

译:

☆《陈情表》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

4、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

6、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

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译:

8、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译:

9、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译:

☆《段太尉逸事状》

1、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译:

2、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译:

3、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

译:

4、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译:

5、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且大乱,若何?

译:

7、某为泾州,甚适,少事。

译:

8、尚书固负若属耶?

副元帅固负若属耶?

译:

9、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译:

10、公幸教晞以道。

译:

11、食,请假设草具。

译:

12、且熟,归我半。

译:

13、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译:

14、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译:

15、乃我困汝!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译:

16、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译:

16、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译:

17、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译:

 

☆《游褒禅山记》

1、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译: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译: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译:

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译: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译:

6、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译: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

8、于是余有叹焉。

译: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译:

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译:

1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

1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

1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

☆《郑伯克段于鄢》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译:

2、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译:

3、姜氏欲之,焉辟害?

译:

4、姜氏何厌之有?

译:

5、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

6、公曰:

“无庸,将自及。

译:

7、“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

14、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译: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

11、遂置姜氏于城颖。

译:

12、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译:

13、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译:

14、《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译:

☆《报任安书》

1、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译:

2、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译:

3、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译:

4、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译:

5、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

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

7、《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

8、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译:

15、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译:

16、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译:

■《唐宋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小石城山记》

1、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2、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

3、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4、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黄州快哉亭记》

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2、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3、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4、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5、王披襟当之。

6、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7、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8、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

9、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张中丞传》后叙

1、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

2、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3、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4、必以其言为信

5、以此诟远

6、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7、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

8、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六一居士传》

1、子欲逃名者乎?

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2、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3、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4、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5、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6、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7、吾其何择哉?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2、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3、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4、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与尹师鲁第一书》

1、约使人如河上。

2、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3、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

4、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

5、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

6、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

7、得罪虽死,不为忘亲。

8、及到贬所,由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

☆《后赤壁赋》

1、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2、如此良夜何?

3、顾安所得酒乎?

4、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5、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6、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7、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快假我以文章。

4、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5、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