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4677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学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治疗带菌者

C.预防性服药

D.预防接种

E.切断传播途径

11.目前对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加强营养

B.锻炼身体

C.注射丙种球蛋白

E.预防服药

12.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E.受感染的动物

13.下列哪种制剂不属于主动免疫( )

A.菌苗

B.灭活死疫苗

C.减毒活疫苗

D.类毒素

E.抗毒素

1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不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

A.AIDS

B.SARS

C.肺炭疽

D.鼠疫

E.霍乱

15.下列感染中,没有传染性的是( )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潜伏期

C.显性感染症状明显期

16.构成感染过程三因素是指( )

A.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

B.病原体、传播途经、易感人群

C.病原体、社会因素、环境因素

D.人体、病原体、外环境

E.人体、病原体、社会因素

17.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增高的原因是( )

A.该传染病流行过后

B.人群中一般抵抗力的提高

C.人群中自动免疫的推广

D.病原体的变异

E.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B1型题

C.潜伏性感染

D.病原体携带状态

E.显性感染

1.感染过程的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

2.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3.常在传染病恢复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抗体是( )

4.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常为近期感染标志的抗体是( )

A.体液传播

B.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土壤传播

5.艾滋病通过( )

6.乙型肝炎通过( )

A.飞沫传播

B.水、食物、苍蝇传播

C.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7.霍乱主要经( )

8.流脑主要经( )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病原体携带状态

D.潜在性感染

9.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

10.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

参考答案

A型题

1.C2.C3.E4.B5.B6.D7.B8.C9.C10.E11.D12.D13.E14.A15.E16.D17.D

1.E2.B3.D4.E5.A6.A7.B8.A9.D10.C

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

1.急性HBV感染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

A.抗-HAV

B.抗-HBs

C.抗-HDV

D.抗-HBe

E.抗-HBc

2.属HBV复制指标的是( )

A.抗-HBs

B.HBsAg

C.HBV-DNA

E.抗-HBcIgG

3.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血清标志物是( )

A.HBsAg

C.HBeAg

D.抗-HBc

E.HBcAg

4.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HAV属RNA病毒

B.HBV属DNA病毒

C.HCV属RNA病毒

D.HDV是缺陷病毒,属DNA病毒

E.HEV属RNA病毒

5.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抗-HEVIgM阳性可诊断为HEV近期感染

B.HBsA9和HDA9均呈阳性,可诊断为HBV及HDV联合感染

C.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HCV现症感染

D.单项抗-HBc阳性时,可诊断为HBV现症感染

E.抗-HAVIgM阳性可诊断为HAV近期感染

6.有关病毒性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妊娠后期合并戊肝病死率高

B.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肝炎

C.甲型肝炎不转为慢性

D.丙肝病毒感染易致重型肝炎

E.慢性丙型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7.有关乙型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重叠感染HDV易演变为重型肝炎

B.对慢性患者的治疗应以抗病毒为主

C.HBV感染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

D.婴幼儿感染HBV易演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E.家庭聚集现象不明显

8.预防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

A.丙种球蛋白

B.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C.乙肝疫苗

D.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

E.乙肝疫苗加丙种球蛋自

9.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标志是( )

D.抗HBe

E.抗HBc

10.诊断病毒性肝炎最可靠的根据是( )

A.发病季节

B.起病方式

C.症状及体征

D.接触史

E.病原学及肝功检查

11.有关甲型肝炎的临床分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急性黄疸型

B.急性无黄疸型

C.慢性型

D.急性重型

E.淤胆型

12.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慢性HBV感染抗-HBcIgM也可阳性

B.抗-HAVIgM阳性可诊断为急性HAV感染

C.HBsAg阳性表明患者有传染性

D.抗-HCV阳性为HCV既往感染

E.抗-HBs是保护性抗体

13.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无提示意义的是( )

A.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1000U/L

B.肝性脑病

C.深度黄疸

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肠胀气

14.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

A.病程的长短

B.病情的轻重

c.血清转氨酶检查

D.病原学检查

E.肝穿刺活检

15.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丙型肝炎病毒只能通过输血传播

B.抗-HCV属保护性抗体

C.丙型肝炎黄疸发生率较高

D.丙型肝炎极易演变为慢性

E.急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不应使用干扰素

16.有关重型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一般不高

B.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一般不超过14天

C.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区别是后者肝性脑病出现较早

D.慢性重型肝炎是指重型肝炎的病程超过24周

E.在我国以HB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最常见

17.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 )

B.HBeAg

C.HBsAg

E.抗-HBcIgM

18.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

A.输血

B.性交

C.粪-口途径

D.日常生活接触

E.母婴传播

19.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黄疸最早出现于( )

A.手掌脚掌皮肤

B.四肢皮肤

C.口腔黏膜

D.面部皮肤

E.巩膜

20.对确定急性HBV感染最有意义的是( )

A.抗-HBc出现

B.抗-HBe阳性

C.HBeAg阳性

D.抗-HBs由阴性转为阳性

E.抗-HBs阴性

21.有明显出血倾向的肝炎是( )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C.淤胆型肝炎

D.重型肝炎

E.慢性肝炎

22.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维生素K吸收障碍

B.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C.凝血因子消耗增加

D.血小板减少

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23.我国慢性肝炎主要为( )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24.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下列指标最有意义的是( )

A.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B.酶胆分离

C.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

D.A/G比值倒置

E.血清转肽酶活性明显升高

25.诊断早期肝硬化需依据( )

A.临床症状

B.生化改变

C.蛋白电泳

D.免疫学检查

E.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

26.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患者的饮食应是( )

A.高糖

B.高蛋白

C.高脂肪

D.清淡易消化

E.尽量多食

27.关于急性甲型肝炎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最主要的( )

A.休息

B.保肝

C.降酶

D.抗病毒

E.调节免疫

28.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最主要的( )

E.调节免疫

A.呼吸道传染病

B.肠道传染病

C.人畜共患病

D.虫媒传染病

E.血液传播疾病

1.乙型肝炎为( )

2.甲型肝炎为( )

A.杯状病毒

B.嗜肝DNA病毒

C.缺陷病毒

D.黄病毒

E.微小RNA病毒

3.乙肝病毒属( )

4.丙肝病毒属( )

5.甲肝病毒属( )

6.戊肝病毒属( )

A.病程超过2周

B.病程超过1月

C.病程超过2月

D.病程超过半年

E.病程超过1年

7.慢性肝炎( )

8.慢性菌痢( )

A.血液传播

B.飞沫传播

C.唾液传播

D.食物传播

E.蚊虫传播

9.乙型肝炎主要由( )

10.戊型肝炎主要由( )

C.HBcAg

E.抗-HBe

11.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为( )

12.不游离存在于血液中的标志物为( )

13.能保护人体,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是( )

14.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是( )

15.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 )

16.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是( )

1.E2.C3.D4.D5.D

6.D7.E8.D9.C10.E

11.C12.D13.A14.E

15.D16.E17.C18.A

19.E20.D21.D22.B

23.B24.C25.E26.D

27.A28.D

1.E2.B3.B4.D5.E

6.A7.D8.C9.A10.D

11.D12.C13.B14.C

15.A16.C

第三单元流行性出血热

1.关于流行性出血热。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

B.具季节性和周期性

C.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D.皮疹多为出血性

E.都具典型的五期经过

2.流行性出血热病理损害最明显的器官是( )

A.心脏

B.肝脏

C.脑实质

D.肾脏

E.肺

3.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 )

A.继发细菌感染

B.小动脉痉挛

C.高热、汗出、呕吐所致血容量下降

D.严重腔道出血

E.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4.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是( )

A.发热、出血、腓肠肌疼痛

B.发热、出血、皮疹

C.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

D.发热、出血、昏迷

E.发热、出血、低血压、肝损害

5.流行性出血热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

B.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

C.肾小管中管型形成

D.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

E.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

6.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是( )

A.鼠类接触史

B.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C.“三痛”和“三红”征

D.特异性IgM抗体滴度升高

E.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7.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 )

A.头痛、全身痛和腰痛

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

C.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

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E.头痛、腹痛和腰痛

8.有关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一般出现在病程的9~14日

B.血中BUN和Cr即开始下降

C.多尿早期尿毒症症状加重

D.每日尿量可多达15000ml

E.可发生休克

9.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 )

A.腰痛

B.眼眶痛

C.热退症状加重

D.出血性皮疹

E.杨梅舌

10.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B.热退后症状减轻

C.血小板常减少

D.外周血白细胞常减少

E.临床上都有五期经过

1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 )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螺旋体

E.立克次体

12.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的五期经过顺序正确的是( )

A.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C.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D.发热期、出血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E.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3.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血象变化情况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白细胞总数增高

B.血小板减少

C.红细胞数减少

D.中性粒细胞增多

E.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1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出血热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

A.血小板减少、形态异常和功能障碍

B.类肝素物质增加

C.血管壁损伤

D.凝血因子产生障碍

E.DIC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15.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治疗,下列哪项是不适宜的( )

A.补液

B.解热镇痛剂

C.纠正酸中毒

D.纠正电解质紊乱

E.高热中毒症状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

16.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

A.发热期可用解热镇痛剂退热

B.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应以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病程第7日后可用肝素抗凝治疗

D.无尿者可用甘露醇静推以促进利尿

E.病程早期可抗病毒治疗

17.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

A.每日输液量为尿量加排泄量加500ml

B.无消化道出血时可进行导泻疗法

C.腹膜或血液透析

D.促进利尿

E.饮食宜高糖、高维生素、高蛋白

A.血尿

B.高热、休克、惊厥、呼吸衰竭

C.头痛、腰痛、眼眶痛

D.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E.相对缓脉

18.中毒型菌痢表现为( )

19.流行性出血热表现为( )

1.E2.D3.E4.C5.A6.D7.D8.B9.E10.C11.A12.A13.C14.D15.B16.E17.E

18.B19.C

第四单元艾滋病

1.下列哪项不能传播AIDS( )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传播

D.器官移植

E.蚊虫叮咬

2.HIV主要感染下列哪种细胞( )

A.CD4+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神经胶质细胞

E.直肠黏膜上皮细胞

3.下列哪种消毒措施对HIV不敏感( )

A.高压蒸气消毒法

B.75%乙醇

C.0.2%次氯酸钠

D.焚烧

E.紫外线

4.感染HIV后,下列哪项不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的主要机制( )

A.对CD4+淋巴细胞的直接破坏

B.被感染的CD4+淋巴细胞表面表达gpl20,可与其他CD4+细胞相互融合,细胞被破坏

C.骨髓干细胞感染HIV,使免疫细胞生成减少

D.HIV感染B细胞,能使其大量破坏,抗体生成减少

E.感染HIV后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受感染细胞受到攻击而被破坏

5.关于HIV急性感染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通常为HIV复制开始阶段

B.可以出现发热、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C.临床表现较为典型,易识别

D.血中可以检测出p24

E.CD4+T细胞降低明显

6.关于.HIV无症状感染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年或更长

B.血中一般检测不出HIV

C.抗-HIV阴性

D.无传染性

E.常出现口腔毛状白斑

7.有关AIDS艾滋病前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常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B.可有持续性发热

C.可出现脾肿大

D.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

E.有传染性

8.有关典型艾滋病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出现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

B.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

C.播散性分枝杆菌感染少见

D.出现各种恶性肿瘤,如卡波济肉瘤等

E.预后极差

9.下列哪项描述对提示AIDS的诊断无意义( )

A.体重下降10%以上

B.慢性咳嗽或腹泻1月以上

C.口腔毛状白斑

D.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

10.有关HIV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为RNA病毒

B.有包膜

C.有两个抗原型(HIV-Ⅰ和HIV-Ⅱ)

D.加热56℃30分钟不能灭活

E.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1.下述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B.注射及输血和血制品

E.消化道

12.有关感染HIV后临床分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潜伏期、前驱期、艾滋病期、恢复期

B.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机会性感染期

C.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D.窗口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E.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机会

性感染期、恶性肿瘤期

13.有关HIV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HIV只感染CD4+T淋巴细胞

B.少部分感染者可以康复

C.血清抗-HIV阴性可除外HIV感染

D.血清抗-HIV阳性仍有传染性

E.免疫球蛋白常减少

14.AIDS患者肺部继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是( )

A.肺炎球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军团菌

E.肺囊虫

15.AIDS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 )

A.卡波济肉瘤

B.淋巴瘤

C.直肠癌

D.结肠癌

E.鼻咽癌

16.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指征下列哪项正确()

A.CD4+细胞数<

0.35×

109/L

B.CD4+细胞数<

0.50×

C.HIV-RNA水平>

1000拷贝/ml

D.HIV-RNA水平>

3000拷贝/ml

E.CD4+细胞数下降速率>

每年0.05×

17.有关AIDS的抗病毒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核苷类似物可阻止病毒DNA链的合成

B.非核苷类似物可直接抑制病毒反转录酶的活性

C.蛋白酶抑制剂可直接破坏病毒蛋白酶的结构

D.长期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易发生肝功能损伤

E.印地那韦可引起肾结石

1.E2.A3.E4.D5.C6.A7.D8.C9.D10.D11.E12.C13.D14.E15.A16.A17.C

第五单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有关SARS-CoV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为有包膜的RNA病毒

B.有刺突、包膜、膜和核衣壳四种结构蛋白

C.紫外线照射60分钟可杀死

D.患者的粪便含有病毒

E.动物中只有果子狸可能被感染

2.有关SARS肺的病理特点,错误的是

A.肺泡腔中肺细胞脱屑性改变

B.病程第1周常可见到肺泡内渗出物的机化

C.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D.肺透明膜形成

E.肺泡上皮内可见病毒包涵体

3.SARS的首发症状是 

A.发热

B.咳嗽

C.腹泻

D.胸闷

E.鼻塞

4.有关SARS进展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发生在病程的8—14天

B.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进行性加重

C.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

D.肺部阴影发展迅速

E.多数患者出现ARDS

5.有关SARS病原学检查错误的是

A.血清SARS-CoV抗体由阴性转变为阳性提示为近期感染

B.急性期到恢复期血清SARS-CoV抗体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

提示为近期感染

C.SARS-CoVPCR测定结果阴性可除外SARS

D.SARS-CoVPCR测定结果阳性可确诊SARS

E.SARS-CoV分离培养阳性结果可确诊SARS

6.有关SARS患者外周血象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B.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C.CD4、CD8细胞计数均降低

D.血小板可减少

E.常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7.有关SARS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

A.患者的粪便一般没有传染性

B.间接接触不易传播

C.呼吸道症状显著的患者传染性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