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4724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docx

滕王阁序导学案答案转载

学年:

2012--2-13学科:

语文编号:

B5-2-2-1主备人:

邵志标审核人:

董卉颖包科人:

董卉颖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前预习耗时:

滕王阁序

【使用说明】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展示,反思。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了解“初唐四杰”,了解时代背景。

3、理解和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

【德育目标】

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学习重难点】

1、情感抒发的方式: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寓情于理。

【方法指导】

1、诵读法(文章属骈文,句式整齐,便于诵读。

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不断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点拨、归类法(如解读词语时,多以练习形式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点拨总结,以巩固旧知,积累新知)。

3、讨论法(对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如作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点可通过师生讨论寻找解决途径。

【知识链接】

1、《新唐书·王勃传》中说: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

2、解题:

1、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导学过程】

学生笔记栏

(教师复备栏)

【自主预习】第一课时

诵读,疏通。

1、对照注释边读边译。

2、重点解释下列词句:

人杰地灵

腾蛟起凤

物华天宝

高朋满座

胜友如云

钟鸣鼎食

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小组探究】

1、理出情感脉络。

2、找出景物描写的语段,分析其特点与作用。

【班级展示】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拓展反思】

 

【导学过程】

学生笔记栏

(教师复备栏)

【自主预习】第二课时

1、找出文中典故,试分析其作用。

2、你能归纳出本文用典的规律吗?

【小组探究】

1、找出文中典故,试分析其作用。

2、归纳出本文用典的规律。

【班级展示】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1.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穷且益坚  ③日暮途穷  ④不忍穷竟其事  

3.数:

 ①识盈虚之有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④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⑤而公子亲数存之

4.趋:

①他日趋庭  ②入而徐趋  ③今背本而趋末  ④使者驰传督趋  ⑤趋令销印

二、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3题。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

潴者!

流者!

峙者!

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A.鹳鹊楼B.岳阳楼C.滕王阁D.黄鹤楼

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

【拓展反思】

 

【导学过程】

学生笔记栏

(教师复备栏)

【自主预习】第三课时

1、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借代。

2、找出本文中使用的谦辞。

3、本文千古传唱,你能说出理由吗?

  

【小组探究】

1、本文中使用的借代。

2、本文中使用的谦辞。

3、本文千古传唱,说出理由。

【班级展示】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l.下面划横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翼轸(zhěn)瓯(ōu)越棨(qǐ)戟

B.懿(yì)范遄(chuán)飞睢(suī)园

C.襜(chān)帷雨霁(qí)骖騑(cānfēi)

D.舸(gě)舰睇眄(miǎn)涸(hé)辙

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

C.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

D.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

3.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鸣/鼎食/之家

B.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C.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D.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无/一色

4.下列句中不成对偶的一句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5.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②精益求精

B.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C.①豫章故郡,洪都.下面划横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翼轸(zhěn)瓯(ōu)越棨(qǐ)戟

B.懿(yì)范遄(chuán)飞睢(suī)园

C.襜(chān)帷雨霁(qí)骖騑(cānfēi)

D.舸(gě)舰睇眄(miǎn)涸(hé)辙

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

C.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

D.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

3.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鸣/鼎食/之家

B.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C.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D.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无/一色

4.下列句中不成对偶的一句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5.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②精益求精

B.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C.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②既克,公问其故

D.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则智者尽其谋

6.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襟三江而带五湖B.徐儒下陈蕃之榻

C.窜梁鸿于海曲D.俨骖騑于上路

新府②既克,公问其故

D.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则智者尽其谋

6.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襟三江而带五湖B.徐儒下陈蕃之榻

C.窜梁鸿于海曲D.俨骖騑于上路

二、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对下列句中划横线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俨骖騑于上路②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③飞阁流丹,下临无地④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A.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不同

  B.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相同

  C.①②同义相同,③④词义也相同

  D.①②词义不同.③④同义也不同

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访风景于崇阿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所赖君子见机,知人达命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找出与例句对偶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

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5.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时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恨世俗而放任自流。

【拓展反思】

 

附: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小组探究】

1、理出情感脉络。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著态度。

“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

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

“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

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

同时,又反用“贪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

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2、找出景物描写的语段,分析其特点与作用。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由古及今,写名称的沿革,兼顾历史与现实,道出历史的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具体写地理位置,写出了地势之雄。

作者带着读者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旷远、市井的繁华、舟楫的众多,点缀以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

“潦水尽而寒潭清”,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达标检测】

一、请用自己的语言把“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1.色彩变化之美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

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

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之美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

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

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

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

“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二、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

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

第二课时

【小组探究】

1、找出文中典故,试分析其作用。

2、归纳出本文用典的规律。

答案:

1.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

《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

“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穉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

“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把,其二名紫电。

“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

“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

“北辰”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以上明用的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刘勰《文心雕龙》语)的效果,可谓言简意丰,辞约蕴寓。

2.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

《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

“冯唐”“李广”两典见《史记》,“梁鸿”“孟尝”两典见《后汉书》。

这几个典故比较熟悉,本文不再详解。

“贪泉”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佳》,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并赋诗一首: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涸辙”之典见《庄子•外物》,此为语典,车辙无水,故曰涸辙,此处喻穷困的境遇。

“阮籍”之典见《晋书•阮籍传》,身处魏晋间的阮籍,因不满于司马氏,便以饮酒来掩饰自己,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当前面有什么障碍不能前进时,就痛苦着回来。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

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化用即点化后使用。

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

《滕王阁序》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即属典故的化用。

“杨意不逢”之典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朝杨得意禀告汉武帝,说《子虚赋》为司马相如所作,武帝召见相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而杨得意却仍做个掌管猎犬的小官。

“钟期既遇”之典见《列子•汤问》,上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知其音。

以上两个化用典故,涵蕴深刻。

只有26岁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对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禁兴尽悲来,又不便直说,乃妙笔生花,化用典故,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可谓比况自如,毫无斧凿之痕。

4.多典浓缩,加强效果——连用

  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

《滕王阁序》中典故连用的句子较多,下面仅举一例: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

“谢家宝树”之典见《世说新语•言语》,谢安问子侄们,人们为什么总希望子弟好?

侄子谢玄答曰: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玉树即宝树,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

“孟氏芳邻”之典见《烈女传•母仪篇》,据说孟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

“鲤对”之典见《论语•季氏》,孔子曾立于庭中,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教诲他应学习《诗》《礼》。

“龙门”之典见《后汉书•李膺传》:

“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以上四个典故在句中连用,极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而且这几个用典或正或反,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

【达标检测】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1.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

①连词,可是②副词,将近③副词,姑且,暂且④连词,尚且⑤副词,将要

2.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穷且益坚  ③日暮途穷  ④不忍穷竟其事

答案:

 ①④动词,穷尽②名词,困厄,处境困难③动词,阻塞不通

3.数:

 ①识盈虚之有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④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⑤而公子亲数存之

答案:

①名词,定数②名词,数量③名词,技艺④动词,数落,列举罪状⑤副词,屡次4.趋:

①他日趋庭  ②入而徐趋  ③今背本而趋末  ④使者驰传督趋 ⑤趋令销印

答案:

①动词,快走②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③动词,趋向,奔向④动词,通“促”,催促⑤副词,通“促”,赶快

二、1.A(“南极潇湘,北通巫峡”《岳阳楼记》)2.C(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D

第三课时

【小组探究】

1、本文中使用的借代。

2、本文中使用的谦辞。

3、本文千古传唱,说出理由。

答案:

1.辨识六处借代用法

(l)棨戟遥临:

棨戟代阎公。

  

(2)檐帷暂驻:

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

代滕王阁。

  (4)帝阍:

代朝廷。

  (5)奉宣室:

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

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

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童子,王勃自称。

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

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一介”同“一芥”,比喻自己很渺小。

微命,指卑微的地位。

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个读书人。

  (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

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

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

全句意思是,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3.语言美,景物美,情感美。

【达标检测】

一、1.C(霁,读jì)2.D(A.明—铭B.鱼—渔清—青C.弛—驰)3.C(襟三江/而带五湖)4.D5.A更加(B.①属于,是②通“嘱”,嘱托C.①旧②原因D.①全部②全部用出)6.A意动(B、C、D使动)

二、1.D(①高②上面③对着④将)2.D(A“风景”指丘陵中的景物;B项“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C项“见机”指“看到细微预兆D(A“风景”指丘陵中的景物;B项“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C项“见机”指“看到细微预兆”)”)3.B动宾结构4.D虚实结合5.B无恨主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