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4795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docx

中粒式沥青AK16A施工方案

中粒式沥青砼AK-16A施工方案

一、粘层、玻璃纤维格栅的施工

(1)粘层油施工

首先,对沥青下面层进行清扫,清扫干净之后才能进行沥青粘层油洒布,洒布量~m2,粘层油材料采用乳化改性沥青,在正式洒布前,通过试洒确定洒布量是否控制准确。

用大托盘测试计算每平方米洒布量,如洒布量大于或小于规范用量,应反复调整沥青喷嘴大小和车速,直至符合要求。

在正式洒布时,按试洒确定的喷嘴大小和车速一次浇洒均匀。

对边角地带等洒布不到的地方,人工利用喷枪补洒或涂刷。

(2)玻璃纤维格栅的施工

沥青粘层油铺洒完毕后,在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后,在非桥头段的加宽段与原水泥路面的位置上铺宽的玻璃纤维格栅,在桥头段的加宽段与原水泥路面的位置上铺宽的玻璃纤维格栅,防止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性能要求达到:

径向和纬向均大于50kg/m;断裂伸长率双向均小于4%;单位面积质量大于450g/m2,网孔形状为矩形20×20mm,纵向迭宽20cm,横向迭宽10㎝;用砼钉加铁皮固定。

玻璃纤维格栅铺设完后,方可进行沥青上面层施工。

注意事项:

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清扫干净。

当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冲刷,待表面干燥后浇洒。

沥青粘油层在养护期间,禁止路面开放交通。

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油。

一、AK-13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1)施工放样

上面层沥青混凝土(AK-13)的施工路段纵坡、横坡及摊铺厚度均由平衡梁自动控制。

摊铺前按照虚铺标高(虚铺系数暂定为)调整好熨平板。

平衡梁为定型产品,用已铺筑的下面层作为基准面,采用多点均衡原理,可以纠正中面层平整度不足的地方,以保证上面层平整度。

(2)试验路段施工

1.试验段的目的

在沥青上面层正式大规模施工前14天,将试验段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同意后,在选定的找平层上(100~200m),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合料配合比和试验方案,修筑试验段,以验证预定的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机械设备是否配套适用,操作工艺是否满足要求,从而确定大规模施工中所采用的虚铺系数,沥青混合料各阶段应控制的温度、拌和时间、矿料级配、沥青用量、摊铺速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碾压速度及遍数等技术参数,并对施工方案、机械组合、操作工艺进行修正。

2.目标配合比设计

在试验路段施工前,必须完成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如果本标段沥青各面层的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由我公司工地试验室进行设计,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先确定矿料配合比,使初配的矿料合成级配接近规范要求的中值。

后确定沥青用量。

根据参考沥青用量选定一个接近中值的百分比,再上下变化两组沥青用量,每组间隔%。

用控温自动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拌制混合料,按照试验操作规程要求制作五组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根据各项试验指标综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进行车辙试验以验证所确定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

车辙试验如果不合格,应调整结合料用量或重新进行混合料设计,直至合格。

我们将提前14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及相关马歇尔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开始进入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3.生产配合比设计

按照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在拌和站进行实际试拌。

在试拌前,对沥青拌和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校核。

主要检查沥青、矿料的称量系统、测温系统是否准确,搅拌器内有无积存余料,冷料输送装置是否运转正常和有无跑偏现象,仔细检查沥青管道各个接头,严禁沥青管道有漏气现象,检查电气系统安全可靠,操作控制各种仪表等完好无损,对于机械传动部分,还要检查传动链的张紧度,对于各层筛网更要经常检查,杜绝出现破漏情况存在。

对沥青拌和设备的计量系统、测温系统、沥青喷洒量等功能部位进行校核,确认各部件运转正常、计量准确后,根据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及对冷料仓流量测试结果,先行确定各冷料电机能速,以使各冷料能按要求比例供料。

再以拌和设备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筛分,重新合成材料配比以达到较优曲线,以此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再干拌合成料后进行筛分验证,同时反复调整冷料比例,达到供料均衡,以此确定生产配合比,取目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及最佳沥青用量±%共三个沥青用量试拌进行观察比较,再以各种试拌沥青混合料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综合选定满足规范各项指标要求的最佳生产用沥青用量。

铺筑试验路段时,按生产配合比调试后批准的沥青用量拌和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和抽提试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配合比,以此配合比作为控制正式大规模生产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4.试验段铺筑

在试拌时,要严格控制原材料加热温度,沥青采用导热油提前一天加热。

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70℃,矿料(不含矿粉)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80℃。

试验路段应选在经监理指定的路段进行铺筑,尽量选择在直线段进行。

在铺筑前,必须先清扫工作面,再按要求洒布粘层沥青,然后进行试铺。

试验路段施工前,对施工方案等应提出专门报告报批,根据批复意见,组织安排施工。

5.试验段的检测

在试验段施工中,抽样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等指标。

混合料压实12小时后,按标准方法在路上抽取芯样进行密实度、厚度抽检。

并及时检测纵断高程、横坡、平整度指标。

试验路段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总结,并提交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确定拌和时间与温度、摊铺温度与速度、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压实温度及压实方法、松铺系数,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与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和工序衔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明确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对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若试验不合格,则应全部清除重新试铺,直至合格为止,最后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3)AK-1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在控制各种材料用量准确的情况下,改性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80℃,集料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170~190℃,改性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165~18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60~175℃。

每锅拌和时间不少于55~60s,其中干拌15~20s,加结合料后拌和20s,加矿粉后拌和20s。

加大混合料中各种材料用量检测频率,每工作面不少于四次,控制筛孔通过率,当发现其偏差超过允许误差时,及时停机,分析查找原因,并核对油石比,确保成品料内在品质符合要求。

对有花白、结团、拌和不均匀、温度达不到要求的混合料坚决废弃、不予出厂。

对贮存的成品混合料,保证在贮存过程中降温不超过10℃,出厂前必须对温度进行检测。

不合格的混合料不得出厂。

用自卸汽车运输沥青混合料,在运输前清理车厢,做到车厢平整、洁净。

控制行车时间。

在运输中,不论天气如何,必须加盖保温篷布,保证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在140~170℃。

运输到场后,先检测温度,对于温度低于140℃或高于170℃的混合料及时通知拌和站调整温度。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根据试验段确定的虚铺系数,按照虚铺厚度调整好摊铺机。

可在熨平板下加置与虚铺厚度等厚的不易变形耐压的木质垫板,并使摊铺机熨平板加振,其振动频率大小根据机械性能等由试验路段确定。

多台摊铺机联合作业,摊铺机成梯队作业,前后错开10m左右,相邻摊铺机重叠10cm,使纵缝形成热接茬。

为了保证熨平板的初步压实效果,提前半小时开始熨平板预支预热,采用间隙预热以保证预热的均匀性。

开始摊铺混合料前,在摊铺机前至少有六辆运料车等候。

在摊铺过程中,边摊铺,边卸料,保证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匀速前进,不中途变速或停顿。

摊铺温度控制控制在140~165℃,根据实际生产能力,控制摊铺机行走速度在2~3m/min。

在摊铺后,应及时检测虚铺厚度,若不合要求,即时调整。

(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采用双筒钢轮压路机进行,按照现场测试温度由专人指挥碾压。

碾压按照由下而上,先静后振,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尽量长距离碾压,振压时必须先停振后停机,先起步后起振,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从横断面上低的一侧逐步移向高的一侧,压实完全幅为1遍,压路机行驶不在同一断面上,而是呈阶梯形,每次前后错开50cm左右,并且先长后短,即第一次碾压距离长,其余各次逐渐缩短。

碾压时,并调整好压路机碾压轮洒水喷嘴,使其洒水适量,以不粘轮为宜。

初压:

在130℃~160℃进行,并且最低在130℃之前完成。

采用两台双光轮压路机同时静压2遍。

速度控制在2km/h。

复压:

初压完成后即刻复压。

用一台双光轮压路机振动碾压。

先碾压2遍,速度控制在~h。

然后用胶轮压路机复压2遍,速度控制在~h。

终压:

在不低于120℃之前完成,采用双光轮压路机碾压,时速控制在~h,静压2遍,使无轮迹。

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在未碾压成型及未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机等候,禁止先起振后起步及先停机后停振。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

以上碾压组合及碾压遍数为经验数据,实际施工时尚需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

(6)接缝

1、纵向接缝的处理:

当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时,纵向接缝为热接缝,禁止出现冷接缝。

碾压接茬时,先压实离中心线热接茬两边大约20cm以外的地方,最后压实中间剩下的一窄条混合料。

这样,材料就不会在旁边挤出,并形成良好的结合。

2、横向接缝的处理:

所有的横向接缝均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并使各层之间的横缝错开。

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1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

然后用3米直尺检查平整度,用沥青混凝土切割机垂直切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在下次施工前,先用摊铺机熨平板对预留横缝端部预热,再行摊铺。

对横缝处进行人工修整,用钢轮压路机对横缝进行横向静压,并用3米直尺检查接缝平整度,如果不满足要求,进行人工修补。

将多余的混合料人工铲除,对不足部分,人工撒布现场筛选的混合料。

在压路机横向碾压开始时,使压路机轮宽的10~20cm置于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碾压,然后逐渐移直整个滚轮进入新铺层上,开始时先静压,然后振动碾压。

在施工计划上应尽量减少横缝的产生,提高路面平整度。

(7)养护

沥青各面层施工完成后,自然冷却,待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但禁止与路面施工无关的车辆行驶,以避免污染路面。

(8)AK-16A施工检测

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施工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正确指导施工。

在施工中,按照规范的要求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等指标。

2、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测

铺筑完毕,进行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摆值、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弯沉、中线平面偏位、纵段高程、宽度、横坡等项目检测。

对每层沥青混凝土进行至少两次车辙试验。

二、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成立检测小组,负责量测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量测平整度、复查摊铺面高程、监测摊铺厚度及虚铺厚度、绘制压实度增长曲线、验证虚铺系数及碾压遍数。

(2)设碾压专职监查员,负责监测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按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及碾压遍数来指挥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

(3)加强拌和站进站材料的检验,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准进场。

拌和过程中派专人对沥青的加热温度及拌和出料后混合料的温度进行监控,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混合料禁止出厂。

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混合料的抽检测试,测试内容为:

马歇尔稳定值,流值,空隙率,饱和度,矿料抽提级配等。

(4)施工前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定期对机械进行检修,保证各种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5)摊铺过程中试验室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控,对每一车料进行温度检测,并将现场情况及时反馈到试验室,以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6)碾压过程中派专人对平整度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人员报告,以采取补救措施。

(7)及时汇总试验路段的有关数据,并作出试验段的总结,针对试验段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指导以后的施工。

(8)试验路段完成后,封闭交通,以免污染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