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5360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三套含答案

2019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

学校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

A.科学素养B.知识储备C.道德品质D.探究能力

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A.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B.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

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C.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D.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A.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B.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C.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A.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C.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D.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A.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B.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D.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

A.机械能B.电和磁C.电磁能D.能量守恒

8.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a机械运动和力;b内能;c声和光;d能源与可持续发展;e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f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机械能;h电磁能,属于能量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

A.e、f、g、hB.b、d、f、g、h

C.a、b、c、dD.a、c、e、h

9.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

A.独立操作B.认识C.理解D.了解

10.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

A.经历B.认同C.内化D.计算

11.以下不属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四大方法的是()

A.作业评价B.实验评价C.作品评价D.成长记录

12.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的是()

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教学态度D.教学效果

13.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

()

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B.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C.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D.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可能答案提出猜想

14.不是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的是()

A.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B.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C.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D.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1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  D.含A、B、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的自然科学。

2.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

文本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

3.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

、物质的属性、、新材料及其应用。

4.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包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和两部分内容组成。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正确打“√”错误打“×”)

1.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

2.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

3.物理教材的编写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

4.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

5.“物质的属性”的内容标准之一是:

(1)知道质量的含义。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其中第

(2)点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0分)

1、(5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

 

2.(5分)根据你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说说一节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3、(10分)课程资源包括哪些?

请列举10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A2.C3.A4.D5.B6.C7.B8.B9.A10.D

11.B12.C13.A14.C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相互作用运动规律

2.实验室课程资源社会教育资源

3.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5.科学研究科学内容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正确打“√”,错误打“×”)1.√2.×3.×4.√5.√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0分)

1.(5分)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2.(5分,答对一条给1分,正确答5条以上按满分5分计)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1)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气氛和谐交流充分的课(4)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生成性的课(6)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

(7)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3.(10分,每例1分,10例共10分,正确答10条以上按满分10计)

(1)教科书

(2)教师教学用书(3)学生课外用书(4)科技书刊(5)音响资料(6)教学软件(7)互联网(8)图书馆(9)实验室(10)校外的博物馆(11)科技馆(12)工厂(13)农村等

2019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科学素养

B.知识储C.道德品质D.探究能力

2.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C)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3.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A)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

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D)

D.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5.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环节的基本要求是(B)

B.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6.下列不属于“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7.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B.电和磁

8.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a机械运动和力;b内能;c声和光;d能源与可持续发展;e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f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机械能;h电磁能,属于能量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B.b、d、f、g、h

9.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A)

A.独立操作B.认识C.理解D.了解

10.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D)

A.经历B.认同C.内化D.计算

11.以下不属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四大方法的是(B)

A.作业评价B.实验评价C.作品评价D.成长记录

12.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查的是(C)

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教学态度D.教学效果

13.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

(A)

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B.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C.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D.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可能答案提出猜想

14.不是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的是(C)

A.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B.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C.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D.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1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D)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  D.含A、B、C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

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3.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

物质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4.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包括: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部分内容组成。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正确打“√”错误打“×”)

1.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

3.物理教材的编写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

4.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

5.“物质的属性”的内容标准之一是:

(1)知道质量的含义。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其中第

(2)点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0分)

1、(5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2.(5分)根据你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说说一节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1)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气氛和谐交流充分的课(4)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生成性的课(6)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

(7)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3、(10分)课程资源包括哪些?

请列举10条。

(1)教科书

(2)教师教学用书(3)学生课外用书(4)科技书刊(5)音响资料(6)教学软件(7)互联网(8)图书馆(9)实验室(10)校外的博物馆(11)科技馆(12)工厂(13)农村等

三、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设计案例

  接下来,我们根据前述理论,以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摩擦力》(人教版)一课为例,对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设计进行实践研究。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

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或物理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敢于质疑,敢于发表意见,具有探究意识,乐于接受新型学习方式。

就本节课而言,学生对摩擦现象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关于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等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养成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设计】

  

  摩擦力是在弹力与重力的基础上,学生接触到的又一种常见的力。

通过摩擦力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加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也为后面有用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共包括三部分:

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及产生条件;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与我们。

其中摩擦力的概念、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重点内容。

  

  【教学方法设计】

  

  观察分析法、实验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反思性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

    

  【总结与反思】

  

  从学情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摩擦现象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根据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首先利用学生熟知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明确什么是摩擦力,并在共同分析摩擦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摩擦力概念。

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前提下,总结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等。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经历、体验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最后,在“布置作业”环节,精心选择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意在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我们按照有效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在开展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三维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并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使学生体会物理问题来源于现实存在,物理规律可用来解决自己身边的现实问题。

这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物理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四、结语

  

有效教学是一个多元的、综合的教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方式。

本文在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从明确有效教学的内涵出发,对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设计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结合案例实施了教学实践。

事实上,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对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来说,要实现有效教学,既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同时也需要我们持续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这一问题,深入研究、创新应用,把有效教学持之以恒地积极实践。

2019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三)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20个必做实验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题的特点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

  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

  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

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

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三、实验知识考点梳理

类型一、光学实验

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与步骤:

(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记录下来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5)、如上右图所示,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

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方法与步骤: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长大纸,纸上竖立着一块

  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用直线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平面镜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将结果记录入下表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大小的比较

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第一次

 

 

 

 

第二次

 

 

 

 

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法与步骤:

  

(1)如图: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赏;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倒正。

  (3)、蜡烛向凸透镜移动,使物距在f和2f之间,即f

            

  (4)、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

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5)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实虚

正倒

缩放

u>2f

f

u

类型二、热学实验

实验4、使用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方法与步骤:

 1、按图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在下表中

  3、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C

 

 

 

 

 

 

4、分析现象和图像,得到结论: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

              

类型三、电学实验

实验5、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

  方法与步骤:

  1、照图甲连好电路,把开关分别接在A、B、C三点,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2、照图乙连好电路,将开关都闭合,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3、分别断开S1、S2、S,观察灯炮的亮灭情况。

  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得到结论:

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不变;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支路中的用电器,用电器的位置变了,它的控制作用可能改变。

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甲                乙

实验6、使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方法和步骤

  1、照图甲接好电路。

  2、分三次把电流表接入A、B、C三点,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A、IB、IC。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

  4、照图乙连好电路。

  5、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