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控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564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质量控制.docx

《施工质量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控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质量控制.docx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1.工程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施工生产的特点:

  

(1)施工的一次性

  ◆工程项目施工是不可逆的。

  

(2)工程的固定性和施工生产的流动性

  (3)产品的单件性

  ◆工程项目的运作和施工不能标准化。

  (4)工程体形庞大

  (5)生产的预约性

  2.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体现在:

  

(1)控制因素多

  这些因素包括设计、材料、机械、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社会环境等。

  

(2)控制难度大

  由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和流动性,不具有一般工业产品生产常有的固定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不能进行标准化施工,施工质量容易产生波动;而且施工场面大、人员多、工序多、关系复杂、作业环境差,都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3)过程控制要求高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衔接多、中间交接多、隐蔽工程多,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和隐蔽性。

  (4)终检局限性

  工程项目建成以后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依靠终检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控制产品的质量;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将其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质量,或更换不合格的零部件。

所以,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及环境”五大方面,即:

4M1E。

  

(1)人的因素。

  ◆包括决策者、管理者和作业者。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因素影响主要是指个人的质量意识及质量活动能力对施工质量形成造成的影响。

  ◆我国实行的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和管理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从事施工活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控制。

  

(2)材料的因素。

  ◆包括工程材料和施工材料,又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3)机械的因素。

  ◆包括工程设备、施工机械和各类施工工器具。

  ◆工程设备是指组成工程实体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

它们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使用功能的发挥。

  ◆施工机械设备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

施工机械设备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4)方法的因素。

  ◆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

  (5)环境的因素。

  ◆主要包括现场自然环境因素、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和施工作业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现场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指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和周边建筑、地下障碍物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主要指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参见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因素。

  施工作业环境因素,主要指施工现场的给水排水条件,各种能源介质供应,施工照明、通风、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场地空间条件和通道,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的因素。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

  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并符合项目质量总目标的要求。

  ◆项目施工质量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基本依据,逐级分解目标以形成在合同环境下的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各级质量目标。

目标的分解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即:

从时间角度展开,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从空间角度展开,实现全方位和全员的质量目标管理。

  2.项目施工质量计划。

  ◆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应有可行的质量计划,应根据企业的质量手册和顼目质量目标来编制。

  ◆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可以按内容分为质量工作计划和质量成本计划。

  ◆施工质量工作计划主要包括:

质量目标的具体描述和定量描述整个项目施工质量形成的各工作环节的责任和权限;采用的特定程序、方法和工作指导书;重要工序(工作)的试验、检验、验证和审核大纲;质量计划修订程序;为达到质量目标所采取的其他措施。

  ◆施工质量成本计划是规定最佳质量成本水平的费用计划,是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基准。

质量成本可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3.思想保证体系。

  ◆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人员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

  ◆主要通过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增强质量意识,贯彻“一切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以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4.组织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体系主要由成立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参与施工人员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中所承担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建立质量信息系统等内容构成。

  5.工作保证体系。

  ◆主要是明确工作任务和建立工作制度,通过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做好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首要工作。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

  ◆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竣工,经检查验收,移交给下道工序或移交给建设单位。

这一阶段主要应做好成品保护,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和必要的处置,不让不合格工程进入下一道工序或进入市场,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建立回访制度等。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步骤展开控制。

  ◆计划(Plan)即通过计划,确定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以及实现方针、目标的措施和行动方案。

“计划”包括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和质量保证工作计划。

  ◆实施(Do)包含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及要求展开的施工作业技术活动。

  ◆检查(Check)就是对照计划,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问题。

检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

  ◆处理(Action)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巩固成果;同时采取措施,克服缺点,吸取教训。

  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是反复按照PDCA的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质量记录等构成。

  质量手册是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过程中长期遵循的纲领性文件。

质量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和质量职责;各项质量活动的基本控制程序或体系要素;质量评审、修改和控制管理办法。

  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程序文件一般至少应包括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管理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等。

  质量计划是制定出的专门质量措施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质量计划的内容包括:

应达到的质量目标;该项目各阶段的责任和权限;应采用的特定程序、方法、作业指导书;有关阶段的实验、检验和审核大纲;随项目的进展而修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方法;为达到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他措施。

  质量记录是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体系中各项质量活动进行及结果的客观反映,是证明各阶段产品质量达到要求和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的证据。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建立与运行,即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质量记录等体系文件,并将质量目标落实到相关层次、相关岗位的职能和职责中,形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系统的一系列工作。

  2.质量体系文件编制

  ◆质量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质量体系程序、详细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

  3.质量体系的运行

  ◆质量体系的运行是在生产及服务的全过程按质量管理文件体系制定的程序、标准、工作要求及目标分解的岗位职责进行操作运行。

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

  施工质量控制应贯彻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事前质量控制

  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事前主动质量控制,通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制定施工方案,设置质量管理点,落实质量责任,分析可能导致质量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质量形成过程中,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动态控制。

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

事中控制的关键是坚持质量标准,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3.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为事后质量把关,以使不合格的工序或最终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进入市场。

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控制的重点是发现施工质量方面的缺陷,并通过分析提出施工质量改进的措施,保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1.共同性依据 指适用于施工阶段、且与质量管理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

主要包括:

工程建设合同;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修改和技术变更等;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性文件,如《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质量管理条例》等。

  2.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指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专门技术法规文件。

包括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如: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建筑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的质量方面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有关材料验收、包装和标志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定;施工工艺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法规性文件;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质量规定和鉴定意见等。

  

  三、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质量文件审核

  ·施工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有关材料和半成品及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报告;

  ·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现场试验报告和鉴定报告;

  ·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文件;

  ·有关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

  ·相关方面在现场签署的有关技术签证和文件,等等。

  2.现场质量检查

  

(1)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开工前的检查;

  ·工序交接检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专检);

  ·隐蔽工程的检查;

  ·停工后复工的检查;

  ·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

  ·成品保护的检查。

(2)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等。

 目测法(也称感官检查)其手段可概括为“看、摸、敲、照”四个字。

 实测法(就是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质量标准的要求及允许偏差值进行对照。

其手段可概括为“靠、量、吊、套”四个字。

  试验法是指通过必要的试验手段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

主要包括理化试验和无损试验。

施工质量控制的准备工作

  1.工程项目划分

  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角度来说,项目划分的要求如下:

  

(1)工程项目应逐级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2)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2)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为若干个子单位工程。

  (3)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

  2)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4)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5)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6)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

一般室外单位工程可划分为室外建筑环境工程和室外安装工程。

  2.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

  技术准备是指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活动前进行的技术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技术准备工作成果的复核审查,检查这些成果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和对施工质量的保证程度;制订施工质量控制计划,设置质量控制点等等。

  

  二、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1.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

  施工单位必须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施工单位才能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

  2.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

  建设单位应事先划定并提供施工用地和现场临时设施用地的范围。

  施工单位要合理科学地规划使用好施工场地,保证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材料的合理堆放、良好的防洪排水能力、充分的给水和供电设施以及正确的机械设备的安装布置。

应制订施工场地质量管理制度,并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记录。

  

  三、材料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见教材P146):

  1.采购订货关

  

(1)材料供货商必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的材料;

  

(2)材料供货商必须提供《建材备案证明》的材料;

  (3)材料供货商要对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材料实施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

  (4)材料供货商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CCC,或3C认证)的产品。

  (5)除上述材料或产品外,材料供货商对其他材料或产品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2.进场检验关

  施工单位必须进行下列材料的抽样检验或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2)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

  (3)砂、石常规检验。

  (4)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

  (5)混凝土外加剂检验。

  (6)沥青、沥青混合料检验。

  (7)防水涂料检验。

   测量控制

  ◆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复核工作,其复核结果应报送监理工程师复验确认后,方能进行后续相关工序的施工。

  常见的施工测量复核有:

  1.工业建筑测量复核:

厂房控制网测量、桩基施工测量、柱模轴线与高程检测、厂房结构安装定位检测、设备基础与预埋螺栓定位检测等。

  2.民用建筑的测量复核:

建筑物定位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墙体皮数杆检测、楼层轴线检测、楼层间高程传递检测等。

  3.高层建筑测量复核:

建筑场地控制测量、基础以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建筑物中垂准检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观测等。

  4.管线工程测量复核:

管网或输配电线路定位测量、地下管线施工检测、架空管线施工检测、多管线交汇点高程检测等。

  

  三、计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包括:

施工生产时的投料计量、施工测量、监测计量以及对项目、产品或过程的测试、检验、分析计量等。

  ◆主要任务:

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

  ◆计量控制的工作重点:

建立计量管理部门和配置计量人员,建立健全和完善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有效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监督计量过程的实施,保证计量的准确。

  

  四、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和工序施工效果质量控制。

  1.工序施工条件控制 

  ◆工序施工条件控制就是控制工序活动的各种投入要素质量和环境条件质量。

  ◆控制的手段主要有:

检查、测试、试验、跟踪监督等。

  ◆控制的依据主要是:

设计质量标准、材料质量标准、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标准、施工工艺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

  2.工序施工效果控制 

  ◆工序施工效果的控制就是控制工序产品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质量标准以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属于事后质量控制。

  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规定,下列工程质量必须进行现场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见教材P149):

  

(1)地基基础工程

  1)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

  2)桩的承载力检测。

  3)桩身完整性检测。

  

(2)主体结构工程

  1)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

  (3)建筑幕墙工程

  1)铝塑复合板的剥离强度检测。

  2)石材的弯曲强度;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检测。

  3)玻璃幕墙用结构胶(邵氏硬度、标准条件拉伸粘结强度、相容性试验;);石材用结构胶(粘结强度及石材用密封胶的污染性检测)。

  4)建筑幕墙(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能、层间变位性能检测)。

  5)硅酮结构胶相容性检测。

  (4)钢结构及管道工程

  1)钢结构及钢管焊接质量无损检测。

  2)钢结构、钢管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

  3)钢结构节点、机械连用紧固标准件及高强螺栓力学性能检测。

  

  五、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特殊过程是指该施工过程或工序施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而得到充分的验证,或者万一发生质量事故则难以挽救的施工过程。

  1.选择质量控制点的原则 

  ●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部位、工序或环节及隐蔽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者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施工上无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

  ●用户反馈指出和过去有过返工的不良工序。

  2.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的对象

  选择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重点的质量因素作为质量控制的对象,进行重点预控和控制。

  

(1)人的行为。

某些操作或工序,应以人为重点的控制对象。

  

(2)材料的质量与性能。

  这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某些工程中应作为控制的重点。

  (3)施工方法与关键操作。

  某些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操作应作为控制的重点。

  (4)施工技术参数。

  (5)技术间歇。

  有些工序之间必须留有必要的技术间歇时间。

  (6)施工顺序。

  对于某些工序之间必须严格控制先后的施工顺序。

  (7)易发生或常见的质量通病。

  (8)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

  (9)产品质量不稳定和不合格率较高的工序。

  (10)特殊地基或特种结构。

  3.特殊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

  如:

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作业前施工员、技术员做好交底和记录。

  严格按照三级检查制度进行检查控制等。

  

  六、成品保护的控制

  所谓成品保护一般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部位已经完成,而其他部位还在施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负责对已完成部分采取妥善的措施予以保护,以免因成品缺乏保护或保护不善而造成损伤或污染,影响工程的实体质量。

  成品保护的措施一般有防护、包裹、覆盖、封闭等几种方法。

  防护——提前保护,针对被保护对象的特点采取各种保护的措施,防止对成品的污染及损坏

  包裹——将被保护物包裹起来,以防损伤或污染

  覆盖——用表面覆盖的方法,防止堵塞或损伤

  封闭——采取局部封闭的办法进行保护等几种方法。

 掌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规定与方法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包括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验收和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

  一、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验收

  1.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检验批是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

  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的基本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不允许有不符合要求的检验结果,这种项目的检查具有否决权。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若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也称质量竣工验收,其内容和方法见“二、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

  5.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

  1)经返工重做或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非正常情况的处理分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指在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不能满足验收规范或一般项目超过偏差限值的子项不符合检验规定的要求时,应及时进行处理的检验批。

其中,严重的缺陷应推倒重来;一般的缺陷通过翻修或更换器具、设备予以解决,应允许施工单位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重新验收。

如能够符合相应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则应认为该检验批合格。

  第二种情况,是指个别检验批发现试块强度等不满足要求等问题,难以确定是否验收时,应请具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

当鉴定结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时,该检验批仍应认为通过验收。

  第三种情况,如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情况,该检验批可以予以验收。

  第四种情况,更为严重的缺陷或者超过检验批的更大范围内的缺陷,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若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以后认为达不到规范标准的相应要求,即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完全储备和使用功能,则必须按一定的技术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在不影响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条件下可按处理技术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6.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二、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1.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