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644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Word文件下载.doc

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体会加小括号的必要性。

例如:

27-19=8,73+8=81;

19+12=31,38+31=71;

14-5=9,9×

6=54;

5+3=8,8×

4=32。

把两个分步列式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分三步:

首先根据中间数确定计算顺序,其次根据分步算式确定书写顺序,最后根据计算顺序观察一下整个综合算式是否需要加小括号。

2、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

在教学例2时,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资源,“学生购买面包”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小括号,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通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吸引学生看图搜集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想法,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上通过提问“你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你又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畅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着重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列式计算时可以先分步列式在列综合算式,利用现实情境加强分步与综合之间的联系,同时强调不同算法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

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采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地理解、分析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思路,初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课堂上老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29页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理想: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

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

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

(1)力求进入生活情景。

如果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也就活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了。

通过回忆“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让学生看主题图,在图中收集信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这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是符合现实生活的。

“每组有几人?

”“可以分成几组?

”也就变成了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

可见联系实际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使数学课堂延伸。

(2)力求体现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

在实际时,我是这样一步步完成的:

第一步,由观察“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

第二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用除法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

”这两个问题;

第四步,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两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使大家能够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3)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发展题。

发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又来了3人,如何平均分为3组。

进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2、学习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

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如在例题教学“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

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整节课,我有点小小的遗憾,时间分配不是恰到好处,拖了3分钟

4、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望,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以生活为基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学生对于统一教材的适用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要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一般来说城镇地区的教学起点应略高,着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农村地区的教学起点稍低,着重对学生进行扶的教学。

在上《总价=单价×

数量》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平时常有零花钱,经常逛商店、超市等,对于买东西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不想费太多口舌,而是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发言,快乐展示自我。

由于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很轻松地说出许多有关买东西的事例。

看,只要老师相信学生,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对学生的发言不做太多的“干涉”和过早的“判断”,然后以一个欣赏者在旁边静静地微笑、点头,我们就会经常听到学生充满想象力的精彩发言,并且,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只要通过学生的自学就能很容易解决,而无需教师想方设法地教给他们。

二、联系生活实例创设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实践,又寓于生活。

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例创设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充分地认识了买东西的数量关系之后,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

机灵狗要去进货,想请大家帮忙。

在同学们充满热心想帮机灵狗时,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你们这群淘气包平时计算糊里糊涂地,会不会卖错呢?

于是有了"

老师卖,学生买"

的买卖大考验,然后学生真正"

上岗"

帮机灵狗照看文具店----在小组内以自己的文具进行买卖,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组员当顾客。

老师也充当顾客,穿梭于各小组间,出题为难大家。

在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学生积极性大增。

以上这个教例直观,生动,与生活实例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模拟的社会生活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平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生活本就是一个大课堂,它蕴含着无穷尽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利用,因而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接触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5、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的除法。

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用除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反思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对于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做到了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本村小卖铺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既增加了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从而促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

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还不够好。

因此,我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

(2)我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6、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

通过二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在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除法,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是除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

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过程中去。

1、新课一开始,从“分”字入手,利用课本的插图:

学校组织明天同学们去名人广场春游,现在要请大家把学校里下发的物品分给每个同学,请大家说一说该怎么分。

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中对“平均分”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很多学生就提到了“平均分”这种分的方法,初步让学生感知平均分。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分学具的时候再次感受平均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再次操作学具,按要求摆小棒,通过分,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体现分的多样化,从而得出:

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整节课都是在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平均分的概念。

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优点分析:

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

需要改进的问题分析:

(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

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

(2)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7、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份是多少。

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

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

比如通过学生分小棒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

2.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给大家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问有几种分法,然后又提出:

要使两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应怎样分?

用小棒来代替苹果分一分吧!

学生们很愿意动手来分,这样做,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从学数学的角度,注意了数学知识的特点。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在操作的基础上,充分理解了平均分。

但整节课显得过于平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多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

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过程:

教师先简要叙述: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和乘法,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含义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

教学新课:

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例1前,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使学生直接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6枝铅笔,请3个同学到讲台前边.教师说明要把6枝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请同学注意分的过程.

先每人分1枝.教师提问:

“分完了吗?

”学生回答后,再每人分1枝.教师接着问:

”(分完了.)

教师让全班同学观察:

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枝?

(每人分得2枝.)每人分得同样多吗?

(同样多)

教师板书:

同样多

接着教学例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体(或其他实物),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仿照刚

才教师分铅笔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实际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特别要看一看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

学生摆完后,教师让一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学生:

先把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每份放1个,正好放完.)

教师提问:

每份分得同样多吗?

每份是几个?

然后教师着重指出: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

在“同样多”的旁边板书:

平均分

把上面分12个小正方体这件事,怎样用“平均分”这个词简单叙述出来?

(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启发:

要求怎样分12个小正方体?

每份分得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上面分12个小正方体这件事可以这样说:

“把12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再提问:

“每份几个”(3个.)

2、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掌握“这种分法”,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出示“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

”(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拿出6个小三角形.

提问:

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

(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把6个桃平均分放在3个盘里,应该怎样放?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在演示平均分时,要特别强调:

要使每个盘里的桃同样多,应该先把桃每盘放1个.边分边提问,也可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一步一步地自己摆学具.每盘放1个,分完了吗?

(没有.)再每盘放1个,分完了没有.(分完了.)每盘放了几个?

(2个.)是不是同样多?

(是.)这种分物品的方法叫怎样分?

(平均分。

教师小结:

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上面把8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都是说的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概括出:

上面这样分物品,都是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板书:

除法

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

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下一次我们还要学习新的知识。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6枝铅笔分成3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12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9、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

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上完这一课后谈一谈收获与不足。

这一节课的收获:

一、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学习除法的第一种(例4):

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通过分一分,引入除法。

学习除法的第二种(例5)。

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介绍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读写。

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理解除法的意义。

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不足之处:

其一: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曾一度陷入了误区:

过份地注重了学生的主动发挥,任何知识都千方百计地引导,一定要让知识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

如第一次我教学这一课时,在引出÷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大家能不能创造一个符号表示平均分呢?

学生由于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基本上是用“猜”的,他们说出了×

、+等各种符号,我都一一否定了,最后才有一位同学终于猜出了是“÷

”,整个过程花了3分钟左右。

课后我进行了思考:

这样的创造是真的创造吗?

归根到底,这个知识还是教师“挤牙膏”似地从学生地方挤出来的,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也并不见得学生体验到了“创造”的喜悦。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对这一部分教学又进行尝试:

同学们,平均分在我们数学上还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

)这个符号你认识吗?

(学生纷纷说是除号),再请他们观察除号有什么特点。

与第一次的教学相比,这一次直截了当地出现÷

,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加深了对除号的认识,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其二:

而对于除法的读法,看似很简单但还是有个别学生要搞错或是写错别字。

在练习中也发现部分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所偏差,例如:

12人坐4条船,平均每条船上坐几人?

有学生写12÷

3=4。

还有这是不尴不尬的课,有些学生在用乘法求商做,有些学生还停留在实物的摆放,所以做出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很令人头疼。

老师又不能明讲,在课堂上,也形成了快慢明显的差异。

1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已经上了两天平均分的知识了,虽然还没有上除法,但这个知识已经呼之欲出了,所以在今天上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在情境引入之后说:

象这样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我的话刚说完,还没等到我把课题引出来,下面的学生就都在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