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680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

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

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一、满堂脚手架搭设

1、楼板模板支设:

1.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1)住宅楼顶板满堂架搭设:

立杆纵向间距或跨距la:

0.9m;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

0.9m;立杆步距h:

1.5m;板底采用的支撑钢管类型为:

Ф48.3×3.6mm;钢管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板底模板搭设形式为:

2层梁顶托承重;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2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2mm;第一层支撑梁材料:

1根50×100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

100mm;第二层支撑梁材料:

1根100×100木方(宽度×高度mm);

第一道水平杆距楼地面为200mm,最上方水平杆距顶板不超过500mm,中间水平杆的间距为1500mm。

安装顶托及主次龙骨在立杆上安装可调顶托支撑,用1根100mm×100mm木方做主龙骨,间距900mm。

主龙骨平行于房间的短方向,用1根50mm×100mm木方做次龙骨,次龙骨间距100mm。

次龙骨平行于房间的长方向。

次龙骨与四周墙体接触部位必须横放一根经过刨光的50mm×100mm木方,用以支承顶板胶合板,顶板与墙体之间贴密封条。

模板的接缝下面必须有次龙骨支撑。

满堂架应设置纵横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8m。

(2)地下车库满堂架搭设:

板底采用的支撑钢管类型为:

Ф48.3×3.6mm;钢管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立杆纵向间距或跨距la:

0.8m;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

0.8m;立杆步距h:

1.5m;次龙骨为1根50×100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100mm;主龙骨为1根100×100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800mm。

满堂架应设置纵横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8m,同时应保证粱下有剪刀撑。

(3)顶板模板的配制与铺设

所有顶板均为硬拼缝,接缝宽度不得大于2mm。

第一道立杆距墙边距离不得超过300mm,在支撑立杆下方放置不小于400×100×50mm的板块。

跨度大于4m的梁板按2‰起拱,起拱时四周边线不起拱,在中部均匀起拱。

每房间配制的模板,应尽可能的大,不得有多块小模板出现在同一房间。

模板应经过挑选,变形较严重的严禁使用。

顶板模板的支设详见图。

 

图一住宅楼楼板模板支撑体系剖面图

图二住宅楼楼板钢管排列平面示意图

图三地库楼板模板支撑体系剖面图

图四地库楼板钢管排列平面示意图

1.2、柱模板的施工工艺

图五柱子模板剖面示意图

图六柱子模板立面示意图

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2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2mm;柱箍间距(mm):

100,400*13;材料:

1根Ф48.3×3.6mm钢管(直径×厚度mm);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竖楞材料:

1根50×100木方(宽度×高度mm);B边最外两根竖楞间距:

750mm;B边竖楞根数:

6;B边竖楞间距调整(mm):

150mm;H边最外两根竖楞间距:

750mm;H边竖楞根数:

6;H边竖楞间距调整(mm):

150mm;B边最外两根对拉螺栓间距:

600mm;B边对拉螺栓根数:

3;B边对拉螺栓直径:

M14;B边对拉螺栓间距调整(mm):

300*2;H边最外两根对拉螺栓间距:

600mm;H边对拉螺栓根数:

3;H边对拉螺栓直径:

M14;H边对拉螺栓间距调整(mm):

300*2;

1.3、梁模板施工工艺

(1)在混凝土地面上弹出梁的轴线,根据轴线及梁底标高搭设单独的梁底支架,(以便于楼板早期拆除时梁支撑不受影响)梁支架由两根立杆组成一门式架,沿梁跨度方向住宅楼立杆间距为900mm,地下车库立杆间距为600mm。

(2)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架顶小横杆高度,然后安装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4m时,梁底起拱高度取1‰~3‰。

(3)绑扎梁钢筋,安放预埋件,经检查合格后并清除杂物,安放梁底筋垫块,然后安装梁侧模板。

(4)住宅楼梁模板:

梁边至板支撑距离:

0.3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

0.6m;立杆步距h:

1.5m;梁底承重立杆根数:

2;梁底两侧立杆间距lc:

0.3m;梁底承重立杆间距(mm)依次是:

300;梁底采用的支撑钢管类型为:

Ф48.3×3.6mm;钢管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加固楞搭设形式:

主楞横向次楞竖向设置;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2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2mm;主楞材料:

2根Ф48.3×3.6钢管(直径×厚度mm);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次楞材料:

1根50×100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mm):

300;加固楞采用穿梁螺栓支拉;螺栓直径:

M14;螺栓水平间距:

800mm;螺栓竖向间距(mm)依次是:

第一排距梁底100mm,其余间距为300;梁底模板搭设形式为:

2层梁上顺下横顶托承重;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2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2mm;第一层支撑梁材料:

1根50×100木方(宽度×高度mm);4根;第二层支撑梁材料:

1根100×100木方(宽度×高度mm);

梁模板安装时,随时检查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

梁模支设如下图:

图七住宅楼梁支设剖面图

图八住宅楼梁支设钢管排列图

地下车库梁模板:

梁边至板支撑距离:

0.3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

0.6m;立杆步距h:

1.5m;梁底承重立杆根数:

2;梁底两侧立杆间距lc:

0.3m;梁底承重立杆间距(mm)依次是:

300;梁底采用的支撑钢管类型为:

Ф48.3×3.6mm;钢管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加固楞搭设形式:

主楞横向次楞竖向设置;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2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2mm;主楞材料:

2根Ф48.3×3.6钢管(直径×厚度mm);间距(mm):

第一根距梁底100mm,其余的间距为300mm;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16-40);次楞材料:

1根50×100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mm):

300;加固楞采用穿梁螺栓支拉;螺栓直径:

M14;螺栓水平间距:

800mm;螺栓竖向间距(mm)依次是:

第一排距梁底100mm,其余间距为300mm;梁底模板搭设形式为:

2层梁上顺下横顶托承重;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2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2mm;第一层支撑梁材料:

1根50×100木方(宽度×高度mm);4根;第二层支撑梁材料:

1根100×100木方(宽度×高度mm);保证梁下设置剪刀撑。

梁模板安装时,随时检查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

梁模支设如下图:

图九地下车库梁支设剖面图

图十地下车库梁支设钢管排列图

1.4、楼梯模板的支设如下图

地上部分楼梯模板采用50×100mm和100×100mm的木方作龙骨,12mm竹胶板做面板,楼梯平台和踏步底模与顶板相同,侧模和踏步采用木方和多层板构成。

踏步支设时须考虑出装饰面预留的厚度。

踏步吊帮模板夹在楼梯间墙和踏步板侧帮间,踏步吊帮模板上口钉三根50×100mm的通长木方(两端及中部各一根),下口用30×50mm各钉在通长木方上顶紧,支设方法同顶板模板。

图十一楼梯模板支设示意图

1.5、墙体模板

1.5.1工艺流程

组装前检查→安装门窗口模板→安装第一步模板(两侧)→安装内楞→调整模板平直→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模板→安装内楞调平直→安装穿墙螺栓→安装外楞→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

1.5.2模板支设

加固楞搭设形式:

主楞横向次楞竖向设置;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2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2mm;材料:

2根Ф48×2.7钢管(直径×厚度mm);间距(mm):

第一排距地面150mm,其余间距为500mm;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材料:

1根40×80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mm):

200;加固楞采用穿墙螺栓支拉;螺栓直径:

M16;螺栓水平间距:

500mm;螺栓竖向间距(mm)依次是:

第一排距墙底部150mm,其余间距为500mm;在底板砼浇注时在距砼墙边200处预埋20@500钢筋头,用来固定砼墙模板根部,以防砼浇注时墙在砼墙钢筋的两边拼装支设模板,墙体模板支设如下图:

图十二砼墙模板支设图

针对在每一层与层之间外墙的接槎部位容易出现漏浆的现象,造成外观效果和质量的降低,根据我们在其他工程的成功经验,采用橡胶条粘结封底的作法,具体做法如下:

在已施工完成的楼层的上一层安装外墙外模板时,模板稍落自本层的楼面以下,然后在其底部全部用橡胶条封死。

地下室外墙外侧模板木模支设,上返梁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支设,高度为300mm,外侧设置木方背楞,钢管做为加固体系,模板下边设置钢筋支撑,支撑间距50cm,下端撑在垫层上。

图十三地下室墙体对拉螺栓节点图

二、模板拆除:

2.1、模板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的原则。

2.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遵从某一区段的支模与拆模,由同一个作业班组人员施工,由于支模时已考虑到拆模的安全与方便,且拆模时其班组人员熟知情况,易找到关键点、位,对拆模的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2.3、拆模时不得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以防砼外观及内部受损,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2.4、拆下的模板立即组织人员清理表面,在刷完脱模剂后方可转入下段进行拼装。

2.5、未经技术人员通知,不经施工员安排,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拆除模板、支撑及加固系统。

2.6、模板拆除时间

柱、墙等侧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一般拆除时间可取其浇筑砼后12小时以后拆除。

底模拆模时所需砼强度百分比见下表(其强度值为现场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值)。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注:

如现场采用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增加早强剂等措施,则按换算同龄期强度等级拆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