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6954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docx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

  孙式太极拳拳决精要

  太极拳本内家拳,不用拙力意当先。

虚灵顶劲神贯注,下颏内收即自然。

含胸自然能拔背,切莫形成“罗锅肩”。

练时沉肩又附肘,肩耸肘悬不是拳。

塌腰能使全身力,腰不塌住灵活难。

两腿弯曲分虚实,太极要义在里边。

呼吸下沉丹田穴,纯任自然莫强牵。

上下相随成一体,动作绵绵永相连。

动中求静静中动,练时神气务周全。

切记要点莫遗忘,持久习练益自显。

  上边歌诀是对练拳的要求,在练习推手时除遵守一般规矩还应注意几点:

  

(1)速度太快容易滑过,太慢容易死滞不活,圈子由大逐渐收小,作支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2)进攻或引化都要作到手臂松柔,用意不用力。

得寸进尺乘虚而入,出手不见手,手到不能走。

  (3)肩关节松柔圆活下沉,肘关节始终下垂,脊柱竖直松沉,裆劲下沉,手臂由松柔到沉重,形成似松非松,柔中寓刚的内劲。

  (4)引化进击,技高者用内劲,不被人发觉,意在人先,粘着点作轴心,触点成圈进行旋转,作到先引后进,半引半进,即引即进。

所谓先引后进是指通过引化使来力落空而后进击。

半引半进是指肘以上臂部稍后退,小腹(丹田)稍前进,肘以下不能超过腕掌承受着小腹前进。

即引即进指用螺旋式弧形动作边化边打,即所谓小圈转关干脆直射一触即发。

此也称截劲。

  (5)步法要求迈步如猫行如临渊捋冰,动步要轻、稳、灵。

两腿分清虚实,但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将欲迈左步,腰隙(肾)先向右抽换落实,小腹右侧充实,坐实右脚反之亦然。

步法与手法下下相承受互相呼应,手足有相吸相系之意,注意外三合。

动必进步,进必套插,管往对方前足外侧是套,前足进对方裆部中间为插。

套为封,插为逼。

破此遗失法运用膝节内扣或外撇,上顶或前顶。

腿劲缠绕下沉如深植地中。

还击时胯微后收下沉再弧形向上向前进逼。

力起脚跟,注于腰,通脊背,形于指。

将欲放劲,步须暗进(先进后足半脚再进前足半脚为好),放劲时身手步眼一齐到,三尖和眼神对准同一方向。

  (6)眼法。

发令在脑,传令在眼,精巧处全凭眼法,身手步都要随目光的动向而转换。

欲往上打必先寓往上之意,目光微往下视,再往上直射,目光决不可与动向有偏差向前放人,目光须前注,入木本分劲断意不断一克如始战。

眼神要兼顾周身上下,目光许有专注,但眼不能呆视,如捕鼠之猫的眼神。

有成就的拳家交手时必须把视觉,听觉,触觉有机配合起来。

  (7)不丢不顶。

不丢是人走我随,一面粘随,一面微微送劲粘逼。

不顶是人进我退,人刚我柔的动作,作到他进一分我退一分,不多不少,退多了便丢,退少了便顶。

退时注意走弧形。

进之愈长不可及,退之愈促不容引化。

  (8)发放。

意贵远,劲贵长,动贵短。

发音向上用哼,向下用哈,向远用咳。

  (八)对“神不外溢、形不破体、力不出尖”的理解。

“神不外溢”是指练拳思想集中,用心打拳,交手要用意念支配行动,我意在他先,但不要瞪眼,咬牙、握紧拳头假装凶,平心静气,心平气和,不让对方察觉你的意图。

“形不破体”是指站定姿式以后脚下有个底面积,以两脚为径画一个圆圈,在胯部也画出同样大小的圈,在肩部再画同样的圈,身手腿都不要越出这个底面积的圈,以保持重心稳定,同时内气,内力也在三个圈内运行。

假如你的手臂超出圈便觉没力量,容易受人控制。

所以拳家讲究“打人如亲咀”就是指近别具匠心离打人,这样在圈内打人有力量而且进退变换灵活。

“力不出尖”是指发出的劲不是顾前不顾后的直劲而像打足气的球体四面八方都有劲,如果是一面直劲便是出尖易受人制。

  有的人小有成就便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与人推手气势汹汹,误把威风当威望,把老师的牌子当自己的权威。

盛气凌人,这种神气外溢的作风没有不失败的。

  学拳有几种类型的人,有的有大聪明,有的有小聪明,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幼慧早熟。

那些有大聪明,大智若愚的人,总是虚心求教,不满足一知半解,打破沙锅问到底,弄通拳理,弄懂拳式,默默坚持练功,持之一恒,在人前不卖弄本领,好像个傻小子,这种人是真正的大聪明人,总有一天功成名就中状元。

那些耍小聪明的小神童,一教就会,一看就懂,本是半瓶子醋,却善夸夸其谈,在人前好卖弄。

练功却投机取巧,一天打鱼十天晒网,这样的人断难成就大业,结果必然是: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咀尖皮厚腹内空”。

  (九)敷、盖、对、吞

  敷──与人交手,我用掤劲接按对方手臂,使之如被绳捆,行动不灵。

  盖──我两臂双掌盖在对方双臂上,在意念上用内气把对方盖住,用掤劲压推,如他有上起劲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从前上方将其发出,如若下沉我则今伸掌指将其向前下发出。

  对──劲路对准对方中心线。

  吞──对方冲我胸部击来,我涵胸缩身将其手臂吞进来,而同时我手背冲前击云。

  (十)名言解

  

(1)动手先上身

  内动是动之源,外动是动之效。

头领,身动,足底随。

一进不可无一不进,一退不可有一不退。

  

(2)手足齐到才是真。

  这是指合劲、中劲、整劲。

  (3)拳如炮,形如龙

  炮指用抖绝劲,突然爆发,龙指三曲之形,曲才能吞吐,吞是引进落空,吐为沾实展发,吞吐合一才是拿。

  (4)遇敌如同火烧身

  把敌当毒物,决不准沾污我身,当彼接触我如火烧一样发出猛烈抖劲。

  (5)头打落意随足走

  主要是中正,头进足随,足落何处,头要打向何方,头不能超足尖,头与足不能左右偏离。

  (6)起而未起占中央。

  头不能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保持中正不偏。

  (7)足踏中门抢地位

  指对准对方中心线踏入,并非进裆,由侧入中心线仍是踏中门,抢地位即是快,令其难防。

  (8)肩打一阴返一阳

  是指双肩上下,左右、前后交替运用。

有反打、返打、侧打、扣打、翻打、摆打、撞打。

  (9)两手只在洞中藏

  丹田两侧为洞,肩打时一手封闭一手藏,用肩的手洞中藏以突出肩。

  (10)左右全凭盖势取

  肩打要有压倒盖住对方的气势。

肩击距离虽短,因为是根节所以劲力大。

  (11)束长二字一命亡

  束者缩也,长者伸也。

束是指肩打,长是指肘打手打,肩一击肘又到手即云,一二三合一,致敌死命。

  (12)肘打去意占胸膛

  指用肘打对方胸心部前打不高于膻中,不低于中脘。

左右横打高不过肩,低不越脐。

后打高不过背心,低不过命门。

  (13)起手好似虎扑羊

  指用冲劲和扑劲。

虎行风生故需冲,扑无原则用上按中塌下托。

上中下都要有冲劲和扑劲。

  (14)沾实用需展放

  沾要实,按要紧,身齐进,力齐发,意远,劲长。

  (15)或往里拨一旁走,与人交手,三角而站,里拨走外,外拨走里。

  (16)后手只在肋下藏

  前手为阳,后手为阴,阳手问路,阴手打人。

  (17)降龙伏虎霹雳闪

  动如关电雷鸣,取胜一瞬间

  (18)云闭日月

  云指手、日月指眼,交手首取敌眼。

  (19)胯打中节

  指用胯打对方胯骨和大腿根节,欲进左胯先上右胯,进右先上左。

外打用鱼打挺。

里打要抢步。

  (20)尾打落意不见形,猛虑坐卧藏洞中。

  用尾声闾打人要下坐如虑坐窝,尾声打背前收,背打要后挺。

  (21)膝打几处人不明

  膝打人比手足距离近,力量大,令人难防备。

  (22)和身展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

  和身指随身附和,展指出,转指翻转,不停势指不僵不滞,随身而转,随转而击,这是膝打人的要诀。

  (23)足打踩意不落空

  足起有谋,足落有意,起望腹,落望膝,起望膝,落望足,起也打,落也打,踩前足令其变化不灵,踩后足令其应手而倒。

  (24)消息全凭后足蹬

  起步要蹬劲,前脚落,后脚蹬,左足向左横肉跨时,右足必须向右蹬劲,退步前足向前蹬,使身体后移,蹬时集中脚掌。

  (25)与人交勇无计备

  交手不能按计划办,而要因势利导,随高打高,随低打低。

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劲力不涣散。

  (26)去意好似卷地风

  要狠要毒要快,发拳要猛,转身要急,身灵步活,像旋风那样敏捷。

学得不行好把式不如跑把式。

  (十一)孙式太极拳与形意拳,八卦拳有密切的统一源流,融进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形意拳一触即发的本能,但无形意,八卦的外形不能练出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

如不懂形意八卦的劲路也很难理解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在这里简介形意拳的几个劲路:

  

(1)明劲。

合而刚,整而发。

刚有僵刚,有柔刚。

僵刚是初学者未换过劲来,是本身原有僵力。

要换劲第一必须松肩,把根节肩峰放松落下,使肩井穴开放,肩关节开扩,气血才流畅,转动才灵活。

第二肘要下垂,尺骨藏内劲。

第三塌腕,意气劲贯注神门。

第四劳宫穴内含。

  

(2)暗劲。

为易筋入槽,伸筋拔力。

暗藏在尺骨中的内远远超过手上的明劲。

暗劲长筋腾膜。

明劲主攻,暗劲主克制。

  (3)化劲,精气神高度统一,不及不离,不丢不顶,神灵体活,变化莫测。

明劲主顺,暗劲主横中,化劲主从。

  (4)踏劲,足前掌涌泉穴向下直踏,像鸡走路有蹭劲、搓劲、钻劲。

  (5)扑劲。

如猫扑鼠,虑扑羊。

劲起涌泉,发尾闾,主宰腰,提于脊,透发于胸,由膊而膀,由膀而肘,由肘而手。

  (6)外三合。

不仅是肩对胯,肘对膝,手对足。

还需要两肩根与两胯里根均齐抽劲才算肩与胯合。

两肘向下垂劲,两膝往里扣劲才算肘与膝合。

两足后跟均向外扭劲,两手互拉相应才算手与足合。

  (7)练理不练力。

(练阴阳“虚实”动静,开合之理)练本不练标。

(练本是气沉丹田下盘稳固等)练身不练招。

(练身主要是练出内劲整劲)

  (8)四梢。

血梢:

发欲冲冠。

骨梢:

齿欲断筋。

肉梢:

舌欲摧齿。

筋梢:

指欲透骨。

  (9)打中转,不要转中打。

太极拳搂膝扭步要圆着转前手推,后手按,打着转,不要转完身子再伸手推。

  (10)脚腰手。

发人从底下运劲由脚传到腰,由腰到手三位一体,发出一个整劲。

  (11)虚实转换。

首先从脚上练,左边来劲左脚虚,右边发劲右脚实。

然后身体各部门都能分出虚实,最后达到处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12)孙式虎扑放人法。

  甲初学放人。

先蓄力后腿略曲,周身下沉、后腿再直起,重心由前三后七改为前五后五,脚下踩身前撞。

  乙弹抖放人。

意想双手放在弹簧上,先反复作反弹动作,然后脚下塌,尾声闾前送,突然抖放。

  丙旋动发人。

一手下按一手前推,腰一旋转再对准中心线撞出。

  丁转动放人。

两手如放在磨盘两侧,一手推着磨盘转一手把磨盘掀起。

把对方当磨盘,一手侧推着微微转动,一手对准中心线向前上推使之后仰跌倒。

  戊摇晃放人。

两手左右摇晃着把人推出。

  已动步放人。

踩步放人是前脚进半步后脚跟半步。

三角步放人是敌后脚 支点稳,我向旁急撤前脚换后脚直奔中心线。

拌腿放人是由侧后钗抖或铲脚侧踢。

  坐盘内功法:

  

(1)寂照法。

默视脑中光亮、凝注丹田有一片虚空田地。

  

(2)听息法。

闭目默听自己心脏跳动,听自己气息、听宇宙声音。

  (3)胎息法。

放松入静,神凝丹田,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中心向脐部及腹部周围缓缓扩冲,同时腹壁稍向外张略有膨胀感。

吸气时意想气从腹部前向背后收缩,同时腹壁略向内收。

出息微微,入息绵绵,羽毛近鼻不见动,似以脐作微弱之呼吸。

  (4)扩容法。

把丹田、命门,会阴、尾闾这一区域看作容积,使之逐渐扩大容量、

  (5)压气法。

呼气时将气向丹田尾闾部催压贯冲,腹压增高内气充盈。

  (6)转圈法。

放松入静,两手如抱一红色火球,两手向上下,左右轻柔旋转,两掌贴于脐部,用意念将火球送入脐内,然后丹田内气作轻微的转圈活动。

  (7)聚散法。

呼气时意想丹田向周围四肢百骸或空间宇宙作圆形幅射状扩散。

吸气时意想气从四面八方向丹田收聚。

注意吸气提肛。

  (8)景观法。

意想丹田有一红色太阳或金黄色莲花或发亮灯炮,照整个腹部及全身。

  (9)微动法。

入静后,丹田尾闾作前后左右微微震动、肾动、转动,震波逐渐延伸到命门、脊柱、头部及全身。

  (10)点火法。

意想丹田有一团火从点火,起火,养火到丹田发热。

  (11)意守法。

似守非守,不及不离,勿忘勿助,头顶、身松、气沉。

  (12)五行法。

宇宙日月精华化作甘露,由头顶向下通透全身,两目内视,意想白色气体散于肺中,再意想白气化青水浸泡肝脏,再想青水进心脏变成红色气体再变红光照亮周身再将红光收回心脏,再想红光进入中脘,变成金黄色的光,向后照两肾,变五采之光最后收藏膀胱,练出透视工夫。

  (13)咒语法。

一念代万念,默念“一善得百福百善孝为先”。

  (14)归无法。

自身小宇宙与大宇宙混为一体。

体身毛窍孔穴都打开吸气,意想自然宇宙清气透过全身毛孔归丹田,呼气时意想内气通过周身毛孔放射到空间宇宙,发射的越远、越大、越圆越好。

最后通小周天大周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