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7027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冲裁模具设计

专业班级07模具四(4)班  

姓名简洪伟 

完成时间2010年4月23日

一、题目:

焊片冲压模具设计

工件图: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1.对教师指定的冲压件进行工艺设计,包括工艺分析及方案选择、工艺计算、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压力机的选定;

2.完成一套冲模的设计,包括确定模具结构尺寸、绘制该冲模的总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

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冲裁模设计

如图1所示零件:

焊片

生产批量:

大批量

材料:

H62t=0.7

设计该零件的冲压工艺与模具。

图1焊片零件图

(一)冲裁件工艺分析

1.材料:

H62钢板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工件结构形状:

冲裁件内、外形应尽量避免有尖锐清角,为提高模具寿命,建议将所有90°清角改为R0.6的圆角。

3.尺寸精度:

零件图上所有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经查公差表,各尺寸公差为:

2-0.543-0.254.5-0.324-0.52Ø12-0.43

结论:

可以冲裁

(二)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

经分析,工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形状不大,但工件产量较大,根据材料较厚(2mm)的特点,为保证孔位精度,冲模有较高的生产率,通过比较,决定实行工序集中的工艺方案,采取利用导正钉进行定位、刚性卸料装置、自然漏料方式的连续冲裁模结构形式。

(三)模具设计计算

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

首先查有关表确定搭边值。

根据零件形状,两工件间按矩形取搭边值b=1.8边按圆形取搭边值a=1.5

连续模进料步距为13.8

条料宽度按相应的公式计算:

B=(D+2a)-⊿查表⊿=0.4

B=(35.4+2X1.8)

=39-0.4

画出排样图

图2零件排样图

2.计算总冲压力

由于冲模采用刚性卸装置和自然漏料方式,故总的冲压力为:

P0=P+Pt+PX

P=P1+P2

而式中P1--------落料时的冲裁力

P2--------冲孔时的冲裁力

按推料力公式计算冲裁力:

P1=KLtτ查τ=300MPa

P1=2.2[0.5*π*6+0.5π*4.5+24-11.25-2.25]*0.7*300/10000

=1.2t

P2=2.2*4π*3.5*2*300/10000

=1.3(t)

按推料力公式计算推料力Pt:

Pt=nKtP取n=3,查表2-10,Kt=0.09

Pt=3*0.095*2.5=0.675t

PX=KxP

计算总冲压力PZ:

PZ=P1+P2+Pt

=1.2+1.3+0.675+0.15

=3.325(t)

3.确定压力中心:

X0=L1*X/{L1+L2}

=(2*π+2)15.25/(6.3π+2π+2)=4.50mm

图3压力中心

4.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刃口尺寸计算方法及演算过程不再赘述,仅将计算结果列于表1中。

在冲模刃尺寸计算时需要注意:

在计算工件外形落料时,应以凹模为基准,凸模尺寸按相应的凹模实际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为0.035-0.049mm了保证R2.25与4.5轮廓线相切,R82.25,取4.5凹模尺寸的一半,公差也取一半。

在计算冲孔模刃口尺寸时,应以凸模为基准,凹模尺寸按凸模实际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为0.035-0.049。

表1冲模刃口尺寸

冲裁性质

工作尺寸

计算公式

凹模尺寸注法

凸模尺寸注法

 

落料

 

Ø12-0.43

R2.25

4.5-0.3

Dd=(Dmax-x△)£+d

 

Ø11.785+0.084

R2.25+0.056

4.315+0.042

 

凸模尺寸按实际尺寸配置,保证双边间隙0.035-0.049mm

冲孔

 

Ø6.3+0.3

2+0.25

3+0.25

dp=(dmax-x△)-£p

 

凹模尺寸按凹模实际尺寸配置,保证双边间隙0.035-0.049mm

Ø6.45-0.056

2.125-0.056

3.125-0.056

 

5.确定各主要零件结构尺寸

(1)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凸模厚度H的确定:

H=

P取总压力=332500N

H=

=15mm

凹模长度L的确定

W1=2.1H=31.5件b=39

L=b+2W1=39+2*31.5=102mm

凹模宽度B的确定

B=步距+工件宽+2W2

取:

步距=13.8件=12;W2=1.5H

B2=13.8+12+22.5

=48.3mm

(2)凸模长度L1的确定

凸模长度计算为:

L1=h1+h2+h3+Y

其中导料板厚h1=8;卸料板厚h2=12;凸模固定板厚h3=18;凸模修磨量Y=18

L1=8+12+18+18=56mm

选用冲床的公称压力,应大于计算出的总压力P0=3.325t;最大闭合高度应大模闭合高度+5mm;工作台台面尺寸应能满足模具的正确安装。

按上述要求,结合工厂实际,可选用J23-25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并需在工作台面上配备垫块,垫块实际尺寸可配制。

(3)设计并绘制总图、选取标准件

按已确定的模具形式及参数,从冷冲模标准中选取标准模架。

绘制模具总装图。

如图4,单排冲孔落料连续模。

按模具标准,选取所需的标准件,查清标准件代号及标记,写在总图明细表内见表2。

并将各零件标出统一代号。

图4单排冲孔落料连续模

1、10-导柱2-弹压导板3-导套4-导料板镶块5-卸料螺钉6-凸模固定板7-冲孔凸模8-上模座9-限制柱11-导套12-导料板13-凹模14-下模座15-侧刃挡块

 

表2零件明细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材料

热处理

标准件代号

备注

页次

1

导柱

2

20

渗碳HRC56~60

2

弹压导板

1

45

HRC40~45

3

导套

2

20

渗碳HRC5862

4

导料板镶块

1

Q235(A3)

5

卸料螺钉

1

45

HRC40~45

6

凸模固定板

1

45

7

冲孔凸模

1

T8A

HRC56~60

8

上模座

1

HT200

9

限制柱

1

45

HRC40~45

10

导柱

2

20

渗碳HRC56~60

11

导套

2

20

渗碳HRC5862

12

导料板

2

45

HRC40~45

13

凹模

1

T10A

HRC58~62

14

下模座

1

1

HT200

15

侧刃挡块

1

45

(五)绘制非标准零件图

本实例只绘制凸凹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和卸料板四个零件图样。

1固定板

2落料凹模

3卸料板

(六)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1.冲孔凸凹模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表3)

2.落料凹模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表4)

 

表3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规程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设备

工序简图

 

1

 

备料

 

将毛坯锻成圆棒Ø18mmX55mm

2

热处理

退火

 

3

 

车削

 

 

车床

4

热处理

按热处理工艺,淬火回火达到58-62HRC

 

5

 

磨削

 

磨外圆、两端面达设计要求

 

 

磨床

6

钳工精修

全面达到设计要求

7

检验

表4落料凹模加工工艺规程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设备

工序简图

1

备料

将毛坯锻成长方体

2

热处理

退火

 

3

 

粗刨

 

刨六面达到24X12X1,互为直角

4

热处理

调质

 

 

5

 

磨平面

 

光六面,互为直角

磨床

 

6

 

钳工划线

 

划出各孔位置线,型孔轮廓线

7

铣漏料孔

达到设计要求

铣床

 

8

加工螺钉孔、销钉孔及穿丝空

按位置加工螺钉孔、销钉孔及穿丝空

钻床

9

热处理

按热处理工艺,淬火回火达到60-64HRC

10

磨平面

磨上、下平面光

磨床

11

线切割

按图切割型孔达到尺寸要求

12

钳工精修

全面达到设计要求

13

检修

 

 

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实践环节,它的知识面宽、学科广、综合性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提高了查阅资料能力,使我更加认识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为我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本次设计,在查阅了相关文献后,我设计了用来加工平垫圈的加工工艺设备——冲孔落料级进模。

通过这次设计,我尝到了许多的东西。

首先对于AUTOCAD和pro/ENGINEER的应用更加熟练;其次,通过模具设计我对于模具设计的流程基本上熟悉。

能较正确的选用当中的标准件。

这次设计是对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实践。

涉及到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模具设计、互换性以及CAD/CAM各个方面的内容。

设计过程中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和目的,循序渐进,力求数据准确,结构合理。

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改革探索经验不足,组织工作还有缺陷,何况形势总在不断发展,现在未完远不能说本设计的相关内容特别完善。

还需要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修改、锤炼、不断完善,永无休期。

其中修改方向可以向导柱导套型、柔性化、及其它结构上的修改,已至于达到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