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453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目录

一、冲压工艺的介绍………………………………………1

二、冲裁模介绍………………………………………………3

三、模具简介…………………………………………………4

四、使用电脑软件绘图………………………………………5

五、模具零件及其加工工艺…………………………………6

六、模具装配图………………………………………………9

七、实验心得…………………………………………………10

1.冲压工艺的介绍

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量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中模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

冲压模具的自动送料技术也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

冲压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合称锻压。

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

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

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特点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

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

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

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单工位或多工位的)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

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分类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

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工件。

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冲压材料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对于冲压材料的要求是:

厚度精确、均匀;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试验等检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高的合格率。

模具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

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生产准备时间。

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供小批量生产)、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供大量生产),以及研制快速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冲压设备除厚板用水压机成形外,一般都采用机械压力机。

以现代高速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为中心,配置开卷、矫平、成品收集、输送等机械以及模具库和快速换模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组成高生产率的自动冲压生产线。

2.冲裁模介绍

冲裁模是从条料、带料或半成品上规定轮廓分离板料所使用的模具,通常指落料模和冲孔模。

根据冲制零件尺寸、精度要求不同,冲裁模分为普通冲裁模和精密冲裁模。

普通冲裁是以凸、凹模之间产生剪切裂纹的形式实现板料的分离。

精密冲裁是以塑性变形的形式实现板料的分离。

精密冲裁冲出的零件断面垂直、光洁、精度高。

冲裁模结构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对冲裁件的质量和精度,冲裁加工的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模具的使用寿命与操作安全等全都有密切的关系。

任何一副冲裁模都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的。

上模通过模柄或上模固定在压力机的滑块上,可随滑块做上、下往复运动,是冲模的运动部分;下模通过下模座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

冲裁是冲压工艺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它既可直接冲出成品零件、又可为弯曲、拉深和成形等其他工序制备坯料,因此在冲压加工中应用非常广泛。

3.模具简介

本周课程设计我们这组分到的是导柱式固定卸料落料模,如图所示。

导柱式卸料落料模凹模凸模是工作零件,这种冲模的上、下模正确位置是利用导柱和导套的导向来保证的,且凸模在进行冲裁之前,导柱已经进入导套,从而保证了在冲裁过程中凸、凹模之间间隙的均匀性。

该模具冲件由凸模逐次从凹模孔中推下并经压力机工作台孔漏入料箱。

这种冲模的排样方式为有废料排样,模具沿工件全部外形进行冲裁,工件周边都留有搭边。

如图所示。

4.使用电脑软件绘图

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由于技术创新符合CAD技术的发展潮流和趋势,Solidworks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和技术创新是SolidWorks的三大特点,使得SolidWorks成为领先的、主流的三维CAD解决方案。

SolidWorks能够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SolidWorks不仅提供如此强大的功能,同时对每个工程师和设计者来说,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

对于熟悉微软Windows系统的用户,基本上就可以用SolidWorks来搞设计了。

SolidWorks独有的拖拽功能使用户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型装配设计。

SolidWorks资源管理器是同Windows资源管理器一样的CAD文件管理器,用它可以方便地管理CAD文件。

使用SolidWorks,用户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能够更快地将高质量的产品投放市场。

我在使用时发现了许多简便的做法,与手工画图相比,这款软件的功能强大且易于学会。

5.模具零件及其加工工艺

1.模柄

模柄材料为45钢,材料最好调质:

HBS(240~320)

2.凸模固定板

固定板的加工主要保证安装孔位置尺寸与凹模孔一致。

当固定板安装孔为圆形时,可采用钻孔后精镗或凹模孔配钻后铰孔等方法;当固定板安装孔为非圆形孔时,其加工方法分如下两种情况:

当凸模为直通式结构时,可利用已加工好的凹模或卸料板作导向,采用锉修或压印锉修方法加工,也可采用线切割加工。

当凸模为阶梯结构时,固定板安装孔大于凹模孔,这种情况主要采用线切割加工。

固定板加工的技术要求如下:

加工后固定板的形状、尺寸和精度均应符合图样设计要求,非工作部分外缘锐边应倒角成(1~2)×45°。

固定板上、下表面应相互平行,其平行度允差在300mm内不大于0.02mm;固定板的安装孔轴心线应与支承面垂直,其垂直度允差在100mm内不大于0.01mm。

固定板安装孔位置与凹模孔位置对应一致;安装孔有台肩时,各孔台肩深度应相同。

固定板一般选用Q235钢或45钢,不需淬硬处理;上、下面及安装孔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1.6~0.8um,其余部位可为Ra=12.5~6.3um。

6.模具装配图

7.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学会了综合运用冲压工艺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一般冲压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对冲压工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按照冲压时的温度情况有冷冲压和热冲压两种方式。

这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塑性、厚度、变形程度以及设备能力等,同时应考虑材料的原始热处理状态和最终使用条件。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学会了综合运用冲压工艺理论知识,分析

解决一般冲压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模具工作的过程和步骤,进一步熟悉了冲压模具的类型和结构。

培养了我今后从业的基本职业素养,如严谨的科学态度、质量意识和如期完成任务的时间观念。

在这一周里,我们不仅要进行实际的测量而且还要通过课后翻阅资料来查找相关的内容,并且计算出配合的要求,然后查找一系列的尺寸公差,并在电脑上进行三维图与工程图的绘制,熟悉的掌握了soliderworks这款软件的。

总之,在这一周的时间里使我受益匪浅。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