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试范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706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毛概考试范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考试范围.docx

《毛概考试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考试范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考试范围.docx

毛概考试范围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补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见最后简答)

★1.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经过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在总纲中确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当一切工作的指针。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4.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15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

★6.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有三个基本方面,1,实事求是,2,群众路线,3,独立自主。

★8.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9.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他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时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0.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会上指出: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2.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深刻变化。

★13.党在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4.江泽民同志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5.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上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

★16.他同时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思想路线,亦称为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所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当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2.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在常见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反战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2.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3.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

★6.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在资产阶级手中。

(建议仔细看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76—78页内容)

★7.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8.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9.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10.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

★11.有关统一战线的内容(82——83)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5种经济成分,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

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4,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但是,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

本主义经济。

★3.1953年。

,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革。

★5.四马分肥:

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及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6.1956年底我国对手工业,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改变,社会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7.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做重要结论。

★3.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见124页)

★5.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见127页)

★6.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P143)

★3.在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地奋斗目标,是全国人

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47)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攻击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

★3.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4.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发。

★5.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后,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6.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7.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8.三个有利于的标准.P167

★9.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10.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1.党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P169)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1992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第一次提出来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经济体制的建议。

★2.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3.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它

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的前提。

★6.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8.党中央提出了通过几十年至整个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的战略目标。

★9.资源节约型社会-----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10.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证。

(P183)

★1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13.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分为三类。

P194

★14.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15.党的十四大以来针对原来分配领域平均主义效率提高的情况,为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6.2006年初,提出了创新型国家。

(P205)

★17.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8.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19.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民主是国体和整体的统一,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及国家的政权由社会的那个阶级或那些阶级掌握。

所谓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既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专门机构。

★5.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共存。

★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7.团结、,民主——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8.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会、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适当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9.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P232)

★12.中国建立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13.加强社会主要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14.依法治国的含义(P236)

★15.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16.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17.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

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它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二者要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或见下简答】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人和谐相处的社会。

★2.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六项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为稳定的关系。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进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答:

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

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论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国家实现统一的基础。

(完)

★3.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告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一事实,有力的遏制和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灶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加以解决。

★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6.1929年,九大(“古田会议”)上提出:

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8.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

★9.新时期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P357)

★10.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P359)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两个先锋队……(略)(P365)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改善党的领导,应解决的问题(P370)

★4.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时脱离群众.

★5.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P375)

★6.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P382)

简答论述题

★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

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怎样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答:

依法治国的主题是当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当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务,事业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依法治国所依执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4.科教兴国的基本含义?

答: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5.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答: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顶尖人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机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但的是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它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它阐明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强调社会主义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答: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8.怎样理解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答:

第一、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第二、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第三、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加快社

会中以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9.怎样理解“两个先锋”?

答:

当只有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自觉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才能拥有当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必须的科学之南、政治远见和博大胸襟,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10.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

答: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和合作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