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723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森林防火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防火知识.docx

《森林防火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火知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森林防火知识.docx

森林防火知识

第一章森林的作用

森林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制造氧气:

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生产者。

通常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730千克的氧气。

净化空气:

实验证明,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

例如,一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

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

过滤尘埃:

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

一公顷的山毛榉树林,一年之内吸附的粉尘就有68吨之多。

二、,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沙、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如果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定。

三、杀灭细菌:

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

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如橙、柠檬、圆柏、黑核桃、法国梧桐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菌力。

四、消除噪声:

成片的树木能吸收、阻挡声音。

五、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

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经实验表明:

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榆树林为3.39克。

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

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六、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由于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

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综上所述,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因此,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严厉打击各类涉林犯罪,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第二章森林火灾的指挥及扑救方法

什么叫森林火灾?

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都称为森林火灾。

什么是森林防火?

简单的说,森林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补救。

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就要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工程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

扑救森林火灾,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灾燃烧的规律,建立严密的指挥系统,组织有效的扑火队伍,运用有效的、科学的、先进的扑火设备和方法、技术扑灭火灾,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损失。

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

我国的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

只有把预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

因此,在森林防火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两手抓,一手抓预防,一手抓补救,两手都要硬。

森林防火的组织机构有哪些?

(一)指挥机构。

森林防火最高指挥机构是国务院领导下的森林防火部际联席会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设有森林防火指挥部,林区乡(场)、企事业单位都成立有森林防火领导小组。

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总指挥由当地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成员由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二)办事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均设有办公室,属常设机构,设在同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同级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担任。

(三)护林联防组织。

行政交界区域的人民政府按照“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原则,建立护林联防组织,轮流值班,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平时互通情报,发现火情互相支援,共同做好护林联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是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重要的指挥枢纽机构,在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工作中,可以代替同级政府行使职权。

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放回指挥部的主要职责作了明确规定。

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森林防火条例》和有关法规的实施;

(2)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森林防火措施,组织群众预防森林火灾;

(3)组织森林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4)组织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森林防火专业人员;

(5)检查本地区森林防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组织有关单位维护、管理防火设施及设备;

(6)掌握火情动态,制定扑火预备方案,统一组织和指挥扑救森林火灾;

(7)配合有关机关调查处理森林火灾案件;

(8)进行森林火灾统计,建立火灾档案。

地方各级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范围有哪些?

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是同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办事和参谋机构。

原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人事部、林业部在《关于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通知》(国森防【1989】21号)文件中,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范围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办公室日常工作范围主要是:

(1)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检车《森林防火条例》和有关法规的实施;

(2)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森林防火措施,实施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

(3)管理森林防火监测点和从事防火的护林员工作,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实施森林消防监督,批准人员入山和野外火源管理;

(4)组织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培训专业队伍;

(5)指导所在地区武装森林警察部队,领导地方专业扑火队,统一指挥航空护林;

(6)组织制定本地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其实施,管理有关设施设备;

(7)坚持防火值班,随时了解火情动态,编制扑火元和指挥方案,参与组织和指挥扑救森林火灾;

(8)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授权行使森林防火行政处罚权利;

(9)负责森林火灾统计,管理森林火灾档案;

(10)完成同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和上级森林防火办公室交办的工作。

我国森林防火的责任是如何区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林区各单位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谁所有(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规定森林防火责任区,层层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

什么是行政领导负责制?

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即是指省长、市长、县长、乡长“四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

各级政府对所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

主要行政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并进行检查督促。

发生火灾亲自到火场前线组织指挥扑救。

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有哪五条标准?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各级组织机构落实,特别是市、县、乡三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机构健全稳定,人员高效精干。

二是责任到人。

各级地方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是本地区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都要划分森林防火责任区,签订防火责任状,并经常深入责任区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四是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五是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有关领导及时深入现场组织指挥扑救。

指挥部成员如何实行分工负责制?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根据成员的工作性质情况,对每个成员单位进行明确的分工,划分责任片,确定联系点,规定时间到责任区检查工作,堵塞工作漏洞,消除火灾隐患,解决实际问题。

扑救森林火灾的组织指挥机构分几个层次?

大体分基地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

基地指挥部设在室内,属坐台指挥,指挥员由当地行政领导或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担任。

主要负责扑火战前决策,掌握火情和扑火方案,协调扑火力量(组织后继力量和物资供应),解决前线指挥部要求解决的应急问题。

前线指挥部一般设在火灾现场,指挥员由当地政府领导或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单位领导,以及参加扑火单位的领导组成。

主要负责制定扑火的具体方案,现场部署和调配扑火力量,安排食宿,安全教育和医疗救护,检查扑火进度和质量,检查验收火场,同基地指挥部保持联系。

前线指挥部向地方整个及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

前线扑火指挥部应设在什么地方?

前线指挥部一般选择在接近火场,便于了解火场发展动态和便于调动扑火队伍,交通、通讯联络方便,有防火屏障,比较安全的地段。

不可设在火场腹部,也绝不能迎着火头设立。

前线指挥部在选择位置时,还应当同时考虑退路。

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及时撤退确保安全。

行政领导负责制下的扑火指挥员的特征是什么?

行政领导负责制下的扑火指挥员的特征是权威性。

扑救森林火灾,既需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协调部门行动的行政权威,又要有深知扑火原理、火行为变化规律和扑火方法的技术权威,二者缺一不可。

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行政干预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具有行政权威和技术权威。

要实现扑火指挥员的行政权威和技术权威两者的统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指挥员的培训工作,使之掌握扑救林火的指挥职能;

(2)行政领导干部与灭火专家结合,动员有经验、懂扑火,有专长、能指挥的人参与组织扑救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扑火指挥。

前线扑火指挥员的职责有哪些?

前线扑火指挥员是扑救森林的直接指挥者和责任者,其职责是:

(1)根据基地指挥部批准的扑火预备方案具体组织指挥火场的扑救工作。

(2)熟悉掌握管辖区内的地形、天气和植物情况,居民、单位、设施、交通和扑火兵力分布情况。

(3)建立火场指挥体系和通讯网络,了解和掌握火情。

(4)依据火场实际情况,及时确定最佳扑火实施方案,并报基地指挥部。

如情况紧急,可边行动、边报告。

(5)调用扑火队伍采取各种灭火措施尽快扑灭森林火灾。

(6)组织扑火队伍彻底清理火场余火,亲自进行火场验收,确保无复燃隐患。

(7)有计划的安全撤出扑火队伍。

(8)组织好火场后勤保障工作。

(9)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安全工作。

前线指挥长应怎样开展工作?

一、组成前线扑火指挥部与实施扑火并进。

前线指挥长接到灭火命令后,立即调动精干扑火队伍(包括扑火物资),弄清火场的准确位置及起火时间、范围、风力、火势,组成由扑火队单位领导和有专业扑火经验的同志参加的前线指挥部,根据火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灭火原则,先组织攻打外围火线,防止火向四周蔓延,迅速提出最佳扑火方案,并报告基地指挥部。

扑救森林火灾,既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不失时机,又不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出动扑火队伍的数量,一般以1公里火线出动100人为宜。

二、区分战斗任务。

掌握依次进入火场的扑火队伍和物资,按地域划分区界,分片包干。

重点地段重点部署,重兵把守;同时要留一定的预备队。

扑火队伍必须边打火边清理余火,各扑火队必须保持与前线指挥部的联系,及时报告扑火进度。

三、战前动员。

进行战前思想发动和安全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宣布纪律。

战前动员语言要精练、简短有力。

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扑火队伍到达火场后,应抓住扑火的有利时机。

组织兵力集中扑打,一鼓作气消灭火灾。

五、清理、看守火场和人员撤离。

明火扑灭后,应组织扑火人员认真清理残火、余火和暗火。

一般情况下,植被较薄的地段还应看守12小时,特殊地段看守24小时,经反复验收,确认无残余火,方可全部撤离。

撤离时要认真清点人员,按原路返回。

六、进行扑火总结。

要总结扑火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扑火预案,并对扑火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首批扑火队伍如果未能控制住火势,或火势极为猛烈时,应及时调转扑火方案。

(1)对火场情况及火种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果断作出判断。

(2)计算出火灾蔓延速度,预测扑火困难并采取相应对策。

(3)及时向基地指挥部报告,组织落实扑火增援队伍和物资。

(4)发生跨行政界线的火,前线总指挥长要由火灾所在辖区的上级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担任,负责指挥和协调完成扑火任务。

指挥员要高度重视扑火人员的人身安全,牢固树立扑火安全第一的思想。

如果火势极为猛烈,应攻防结合,及时转移被火包围的扑火人员,并采取一切可能的灭火技术、灭火方法和扑火战术,扑灭森林火灾。

必要时,牺牲局部,保存全局。

扑火队(组)长怎样开展工作?

各扑火队(组)长接到扑火命令后,做好以下工作:

(1)观察地形、火势等情况。

一是寻找突破口,确定打法;二是选择路线。

选择路线时,要考虑到扑火人员受到威胁时,有安全的撤退路线。

(2)战前动员与小组编队。

各支扑火队接受任务后,要做好思想发动,进行战前动员。

战前动员要简短有力,内容通常为:

当前的任务;划分小组,一般3-4人为一组,指定负责人,明确各小组的任务;宣布火场纪律。

(3)带领队伍按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和部位。

一般情况下,应从火烧迹地进入火场,即从火的后方入场比较安全。

(4)迅速投入灭火战斗。

一般情况下,使用机具扑火,扑火队员沿火线的外侧扑打,一旦火势突变,可以进入火烧迹地内避火。

(5)火灾扑灭后,清点人数和工具,经请求前线指挥部同意后,带领全体扑火人员沿原路返回。

(6)监视火场。

当火彻底熄灭后,负责看守火场的对(组)长每2个小时派人员携带对讲机和工具,在火场边缘巡视一遍。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

打早是指及时扑火,打小是指扑打刚发生的火;打了是指扑火的彻底性,既要扑打明火,又要清理暗火,消灭一切余火。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打早是灭火的前提,打小是灭火的关键,打了是灭火的核心。

扑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扑灭森林火灾的原理,就是破坏它的燃烧条件,不让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热源(火源)结合在一起。

只有消除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停止。

扑救林火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扑救林火有人工扑打、用土灭火、用水灭火、用气灭火、以火灭火等基本方法。

扑灭森林火灾有哪三个途径?

一是散热降温,使燃烧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主要采取冷水喷洒可燃物质,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冷却降温到燃点以下而熄灭;用湿土覆盖燃烧物质,也可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

二是隔离热源(火源),使燃烧的可燃物与未燃烧的可燃物隔离,破坏火的传导作用,达到灭火目的。

为了切断热源(火源),通常采用开防火线、防火沟、砌防火墙、设防火林带、喷洒化学灭火剂等方法,达到隔离热源(火源)的目的。

三是断绝或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其窒息熄灭。

主要采用扑火工具直接扑打灭火、用沙土覆盖灭火、用化学剂稀释燃烧所需要氧气灭火,就会使可燃物与空气形成短暂隔绝状态而窒息。

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初发火灾,当火灾蔓延扩展后,需要隔绝的空间过大,投工多,效果差。

扑灭森林火灾有哪两种形式?

扑灭森林火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灭火方法(也称积极灭火法或进攻型灭火方法),另一种是间接灭火方法(也称建立防火线隔离法或以守为攻型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方法是使用灭火机具直接与火交锋,使火停止燃烧。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弱度、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灭火),不适合猛烈燃烧的大火或树冠火。

直接灭火法采用的机具很多,可以使用机械扑火工具,也可以用化学灭火药剂、水、土。

间接灭火法主要是建立防火隔离带,如开防火线、挖防火沟、以火攻火等。

它主要适应于猛烈燃烧的地表火、树冠火和难灭的地下火。

扑救森林火灾的战略有哪几种?

(一)划分战略灭火地带。

根据火灾威胁程度不同,划分为主、次灭火地带。

(二)先控制火灾蔓延,后消灭余火。

(三)打防结合,以打为主。

(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五)牺牲局部,保持全局。

(六)安全第一。

扑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紧张的行动,往往会忙中出错,乱中出事。

扑火时,特别是在大风天扑火,要随时注意火的变化,避免被火包围和人身伤亡。

在火场范围大、扑火时间长的过程,各级指挥员要从安全第一出发,严格要求,严格纪律,切实做到安全打火。

什么是“三早”、“两快”、“一强”?

“三早”,就是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两快”就是领导上得快和火灾扑灭快。

只有领导上得快,组织得力,才能使火灾扑灭快。

“一强”就是指指挥强。

视火情和扑火力量,采取科学、经济和有效的扑火方法。

怎样因地制宜地运用直接灭火方法?

1、初期火灾,植被少、火势弱的火灾。

(一)扑火技术:

(1)对植被少、火势较弱的火灾,可以利用灭火工具直接消灭火焰。

(2)扑火力量充足时,可将火区分割成段,同时开展扑火作业,逐段逐片消灭。

(二)扑火指挥技术:

(1)在火灾初发阶段,应迅速组织足够力量采取四面包围战术扑救,力争尽快将火灾消灭。

(2)最先到达的前线指挥员,首先应详细了解火场情况,而后将逐次到达的扑火人员分配到火场扑火。

(3)划分扑火任务区,确定安全行进路线,确定联系地点和人员。

(4)各队(组)扑火人员到达指定扑火地段后,确定扑火作业方法和程序,进行分工。

2、火势凶猛,人力不能靠近,火势较大的火灾。

(一)扑火技术:

(1)对火势发展趋势较明显的火,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被物,把人力布置在火场外围的安全地带,抓住火向河流、沼泽、道路、阴坡、下坡以及地被物密度较大的密林、阔叶林火势较弱方向蔓延的有利时机,全力快速地进行扑打,一气呵成,把火扑灭。

(2)利用早上和夜间火势弱的有利时机,组织全面进攻。

这种方法,多是由于白天风力大,火势猛,短时不能扑火时方可采用。

(3)选择距火头适当的距离,采用开设防火线的方法,阻止火势蔓延。

(二)扑火指挥技术:

(1)指挥员应派有扑火经验且战斗力强的扑火队(组)到重要的火场部位扑救,使用各种灭火工具配合扑火,防止火灾蔓延,其余人员配合灭火。

(2)为了阻止火灾蔓延,对树冠火要组织开设防火线,对地表火,根据情况,必要时也要开、烧防火线。

(3)火灾面积不断扩大时,扑火队(组)长发现危险等其他情况,可根据需要灵活变更配合任务区,并在重要地段配备主要力量。

(4)如果火灾面积大,扑救时间延长,指挥员应当及时安排食品、饮用水补给并组织支援人员、物资。

怎样因地制宜地运用间接灭火方法?

间接灭火方法主要用于扑救大面积、大强度、大风条件下的火灾和阻止大面积荒火烧入林内的情况下使用。

(一)扑火技术:

(1)人工开设防火线。

防火线宽度一般不少于30米,长度应视火头蔓延的宽度而定,伐倒的植被倒向火场一边。

(2)火烧防火线。

火烧防火线的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如掌握不好极易跑火。

因此必须选择有经验的指挥员指挥,组织足够人力,选好风险,在三级以下风力时进行。

风力太大不宜使用。

采用火烧防火线方法灭火时,点火人员一般相间5米,向统一方向移动同时点火。

(二)扑火指挥技术:

(1)如果火势进一步扩大,指挥员应根据火势、地形、地被物、气象、扑救力量等情况,考虑变更扑救方法和扑救队伍的任务及配备,掌握好支援队伍和物资,力争控制局势。

(2)在指挥扑救时应注意判断扑救力量和火势的相互联系,根据火的发展蔓延速度,划分间接扑火区和直接扑火区,确定间接扑火方式和作业地点,分配扑火任务,落实责任,实行分片包干。

(3)选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和经过培训的扑火队(组)到重要火场部位扑救,其余人员配合扑火。

以及开好防火线的,当火烧向防火线时,指挥员要沉着坚定,指挥有序,主动进攻及时扑灭越界火、飞火,阻止火蔓延。

(4)当火势激烈凶猛,间接和直接扑火方法难以奏效时,应当利用日出、日落前后一段时间大气湿度大、风小、火势较弱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组织扑救力量,投入扑救战斗。

常用的扑火战术有哪些?

(一)单点突破,长线对进突击战术。

这种战术的特点是:

突破点少,只有一个扑火队连续扑打的火险和火势突变可能性小的情况下才采用,但由于扑火队能力有限,大面积火场不宜采用。

(二)多点突破,分击合围战术。

这种战术的特点是:

突破口多,使用兵力多,全线展开,每个扑火队(组)间的战线短,扑火效率高,是扑火队常用战术。

(三)四面包围,全线突击战术。

这种战术是以足够的兵力扑打初发火、小面积火时的使用战术。

兵力多于逆风火和侧风火,上山火的兵力多余下山火。

(四)一次冲击,全线控制战术。

采用一个扑火层次,全力扑打明火,暂不清理余火,也不留后续部队和清理火场队伍,力求在短暂时间内消灭明火,以控制火场局势,然后再组织消灭残余火。

这种战术多半用在火危及到居民区、重要设施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时使用。

扑火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一)组织准备。

扑救森林火灾应当逐步实行队伍专业化,扑救森林火灾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队伍,并实行专业队伍为主,专业队伍与动员群众结合。

(二)物资准备。

首先要建立若干物资储备库,储备一定数量的扑火机具。

其次是准备交通工具。

第三是准备通讯工具。

第四是准备生活劳保用品,如干粮、防火服、头盔、手电筒、毛巾,以及医药卫生救护用品等。

扑火时必须携带哪些通信设备?

在扑救森林火灾战斗中,必须携带超短波(对讲机),这样在山地条件下,扑火信息才能及时传递;基层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森林防火指挥车等应配备超短波车载台,以保持上下级火场指挥员之间的联系。

怎样开展山地扑救工作?

(一)扑救人员的组成与分工。

一般采取线面结合、分片包干、守候火线、控制火面的方法。

(二)要由连续作战的能力。

在扑救大火灾时,由于山高坡陡,打火时间长,扑火人员体力消耗很大,易产生疲劳,应分批进行轮换扑火,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三)要有突击力量支援队伍。

在山谷阵风的作用下,火势发展时起时伏,加上地形和植被类型的差异,火场内各区域的火势发展不平衡,单靠分片包干难易奏效,因此,指挥部应当掌握一支突击队伍,作为总预备队,将其派到火势猖獗地段,实施重点突击。

(四)要加强对火场四周的巡视。

(五)要由专门的观察和研究小组,由于参加扑火的人员各有各的具体职责,要准确了解全火场的情况,掌握总的发展趋势,研究对策,不断向前线指挥部报告,以便及时组织和调动兵力。

什么是扑火的有利时机?

(一)初发火。

初发火火势弱,面积小,只要扑火队伍及时赶到扑救,火较易一举歼灭。

(二)下山火。

下山火蔓延速度慢,火势弱,容易扑打。

尽可能将下山火消灭在下山阶段。

(三)夜间。

夜间特别是凌晨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风小,火势弱,蔓延速度慢,低凹处的火险容易出现断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指挥得力,很快就可将火扑灭。

(四)有利的灭火天气。

林区的小气候常多变,在扑火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阴、雨、雪天气,应集中兵力,奋起灭火,以防天气放晴,难易扑救。

第三章扑火机具的分类及使用

扑火主要有哪几类机具?

扑火机具主要有:

风力灭火机、二号扑火机具、手投式灭火弹,以及小型水泵、水枪、砍刀、铲子、锄头、耙子和割灌机、油锯、锯子、斧子、炸药等。

什么情况下使用风力灭火机扑火?

风力灭火机适用扑打幼林或次生林火灾、草原火灾、荒山草坡火灾。

使用风力灭火机,单机扑火作用不大,双击或三级配合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什么情况不宜使用风力灭火机?

(1)火焰高度超过2.5米的火。

(2)灌丛高度在1.5米以上,草科植物高度超过1米地区的火。

(3)火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