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774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兰亭集序》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练习.docx

《《兰亭集序》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练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兰亭集序》练习.docx

《兰亭集序》练习

《兰亭集序》练习一答案

  【语段点将1】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 人之相与:

   ⑵ 取诸怀抱:

  2、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足以极视听之娱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3、判断下列句子翻译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

有的把思想感情寄托在爱好的事物上,不受拘束,放纵游乐。

( )

   ⑵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译:

虽然人们的要求、舍弃不同,安静、急躁的性情各异,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自己所需要的暂时得到了,欢快地感到自我满足的时候,就曾经忘记了衰老即将到来。

( )

  4、本文多骈句,试从本段中举出两例。

【语段点将2】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随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调是什么?

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

  2、这一段话的议论与上文的叙事有什么关系?

《兰亭集序》练习一

  【语段点将1】

〖参考答案〗

  1:

⑴ 相互交往

    ⑴ 思想抱负

  2:

  3:

⑴ √    

    ⑵ ×

  4:

⑴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⑵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语段点将2】

〖参考答案〗

  1:

这一段写兰亭集会后的感触,以“悲”字为基调,主要围绕“死生亦大矣”展开议论。

2:

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紧承上文“群贤毕至,少长感集”,由此也引出了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二

【知识积累】

一、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①趣舍万殊              ②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列坐其次       

(2)是日也(3)向之所欣

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极视听之娱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修竹:

3.列坐其次:

            4.所以游目骋怀:

5.极视听之娱:

           6.信可乐也:

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9.趣舍万殊:

            10.欣于所遇:

11.快然:

             12.曾不知老之将至:

13.及其所之既倦:

        14.感慨系之:

15.向之所欣:

            16.以之兴怀:

17.昔人兴感之由:

         18.临文嗟掉:

19.喻之于怀:

         

2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1.其致一也:

五、一词多义

①所之既             ②以之兴怀

③夫人之相与          ④极视听之娱

①所以游目骋怀         ②或因寄所托

③录其所述

①若令一契            ②其致一也

③因知一死生为虚诞         ④一觞一咏

①悲夫               ②夫人之相与

六、判断特殊句式类型

①死生亦大矣。

②欣于所遇                           

一、翻译下列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4)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默写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       。

2、此地有             ,            ;又有              ,              ,                  ,列坐其次。

3、虽无            ,一觞一咏,亦             。

4、是日也,             ,             ,                     ,             ,所以             ,                   ,信可乐也。

5、夫人之相与,            ,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6、虽           ,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

7、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况           ,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兰亭集序》二

参考答案:

课前案:

一、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①“趣”通“趋”,往,取。

②由,通“犹”,像。

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次,旁边,水边。

今常用于“数次”,从次等。

(2)是,代词“这”。

今常用于判断词。

(3)向,过去,从前。

今常用于方向,“对着”,“偏袒”等义。

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极,形容词做动词,穷尽。

句意是:

穷尽视和听的乐趣。

(2)一,数量词做动词,看作一样。

虚诞,形容词作名词,虚诞的话。

句意是: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全,都。

 2.长3、处所 4.用来……的 5.乐趣 6.确实。

7.相处,接交;仰头低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8.放纵身体。

9进取或退止;不同.

10.对于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11.高兴的样子 12.竟  13.等到;到达,得到。

14.随着  15.过去  16.因  17.发生;原因 18.面对

19.懂得 20.所以;看做一样;看做相等  21.到达,最后所达到的结果

五、一词多义

之①往,到达。

动词  ②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代词。

③取消句子独立性,连词 ④结构助词,的。

所①用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用来”的意思。

②代词“所”与动词“托”组成名词性短语“所寄托者”,指所爱好的事物。

③代词“所”与动词“述”组成名词性短语”作的诗”。

一①一起。

  ②一样。

③看作一样,动词 ④一点,少量。

夫①语助词。

在形容词后表示感叹语气。

②句首发语词。

六、判断特殊句式类型

①判断句  ②倒装句

《兰亭集序》三

 能级一: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

  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

  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

全部

  B.仰观宇宙之大。

之:

指示代词,这样

  C.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

曾经

  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陈:

陈旧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

  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

  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

  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

5、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

  B.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

  C.本文先记叙了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盛况和个人感受,由景生情,缘情入理,景、情、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D.本文语言华美典雅,叙议结合,使人读后如含醴酪,回味无穷。

能级二

阅读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不同)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原因)

  C.及其所之既倦(的)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4.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能级三

1、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

分别从所列4个词中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

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A.吹B.掠C.袭D.拂②A.落B圆C.明D.上

③A.傍B依C.横D.到④A.声B.有C.几D.一

2、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3、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杯,其致一也”。

 

4、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

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三

能级一

1、解析:

A.癸:

ɡuǐ;B.岭:

lǐnɡ;D.诞:

dàn,玄:

xuán。

  答案:

C

2、解析:

曾:

竟然。

  答案:

C

3、解析:

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

  答案:

D

4、解析:

像带子一样环绕在亭子的四周。

  答案:

A

5、D

能级二

 1.C2.B3.C4.D

能级三

1、①D②A③C④D2、〔解析〕“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解析〕“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4、“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兰亭集序》四

1.实词

(1)通假字

①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趣舍万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列坐其次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①集

②临

③所以

(4)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少长咸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映带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觞一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足以极视听之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词

3.文言句式

(1)死生亦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其欣于所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能喻之于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句翻译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章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特征?

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信可乐也”句中“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看待作者阐明的生死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如宋人评价这篇文章:

“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

”对此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四

答案

自主梳理

1.

(1)①通“犹”,好像,如同 ②通“趋”,趋向、前往

(2)①它的旁边。

 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

 ②万物。

 物品的种类。

 ③内心的想法,情怀。

 抱在怀里;胸前。

 ④借此来。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3)①聚集,动词 停留,动词 许多文章或诗歌编辑在一起,形成一本书,名词 ②面对,动词 至、到,动词 将要、快要,副词 ③借此来,带有名词性 ……的原因

(4)①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 ②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③名词用作状语,像带子一样环绕 ④名词用作动词,喝杯酒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尽享 ⑥数词用作动词,以……为一 ⑦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齐

2.往,到达 代词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的

3.

(1)判断句

(2)判断句

(3)省略句,“晤言”后省略介词“于”

(4)“于所遇”,介宾后置

(5)“于怀”,介宾后置

4.抬头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察视地上繁多的万物,借此来游目骋怀,穷尽视听的愉悦,实在快乐啊。

学案2 训练反馈

(分值:

5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

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

全部

B.仰观宇宙之大之:

指示代词,这样

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

曾经

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

陈旧

3.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引以为流觞曲水

C.乐琴书以消忧D.云无心以出岫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  )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F.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二、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9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7.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有的把情怀寄托在所喜好的事物上,不拘行迹,放纵逍遥。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