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78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9 大小:2.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9页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9页
亲,该文档总共2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2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docx

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进度新版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

小小工程师

宇宙

1.了解我们的住房

1.太阳系大家庭

2.认识工程

2.八颗行星

3.建造塔台

3.日食

4.设计塔台模型

4.认识星座

5.制作塔台模型

5.夏季星空

6.测试塔台模型

6.浩瀚的宇宙

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7.探索宇宙

生物的多样性

物质的变化

1.校园生物大搜索

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2.产生气体的变化

3.形形色色的植物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4.多种多样的动物

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5.相貌各异的我们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7.保护生物多样性

7.美丽的化学变化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2~5班的科学课。

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

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

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

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

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

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六(4)班学生男女差别比较大,相对来说男生大都比较"听话",对待科学课比较认真,课前准备都相当认真,对于老师课外布置的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但是上课时发言不够积极,男生好动,经常丢三落四,但是上课大多数都能踊跃思考,大胆发言。

因此,要让男女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个别学生自制力比较差,总是不能管好自己,上课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需要老师重点关注。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

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

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

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小小工程师”“生物多样性”“宇宙”以及“物质的变化”四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小小工程师”单元,将了解住房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建筑工程的复杂性。

然后,学生进一步了解住房中的系统,知道住房是由许多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成的,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系统性。

知道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内部需要协同工作。

知道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

知道工程的关键是设计,需要经历设计——建立模型——测试——评估改进这一闭环性反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

知道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

2.“生物多样性”单元,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

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3.“宇宙”单元,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

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

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

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5

小小工程师

1.了解我们的住房

2.认识工程

3.建造塔台

4.设计塔台模型

5.制作塔台模型

6.测试塔台模型

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第一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

6~9

生物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3.形形色色的植物

4.多种多样的动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7.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

10~14

宇宙

1.太阳系大家庭

2.八颗行星

3.日食

4.认识星座

5.夏季星空

6.浩瀚的宇宙

7.探索宇宙

第三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

15~19

物质的变化

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2.产生气体的变化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4.变化汇总伴随的现象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7.美丽的化学变化

第四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

20~21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4

1.

新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11《了解我们的住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了解我们的住房》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1课。

住房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建造工程。

学生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住房来初步认识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本课通过了解住房的结构、住房包含的系统和住房建造的过程来设计学习活动。

首先,学生在了解住房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建筑工程的复杂性。

然后,学生进一步了解住房中的系统,知道住房是由许多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成的,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系统性。

最后,了解住房建造工程的过程,一方面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大致知道住房的基本结构、必需系统以及建造的主要过程即可,从整体上对住房建造工程形成初步认知,为下节课学习《认识工程》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工程,从每天生活的住房入手有利于学生一步步理解工程的含义。

虽然学生熟悉我们的房屋,但是他们对住房的结构、系统、建造过程并不清楚,他们对住房相关内容的学习是非常感兴趣的。

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搜集、分析相关资料,初步建构对工程的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

2.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

3.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基本结构(功能分区),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

2.能通过查阅资料及相互交流,简述出住房的基本建造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对了解住房有极强的学习兴趣。

2.感受同伴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乐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初步认识到人类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初步感受房屋建造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住房的结构和系统。

难点:

了解建造住房需要经历一系列很重要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

小区、城市的供电、供水系统图纸,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出示“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鸟巢、住房等建造工程。

提问:

这些图片展示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

“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鸟巢、住房。

2.提问: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学生回答:

先设计,再建造。

3.引入:

今天我们就从身边的住房开始来认识工程。

(二)聚焦身边的住房,明确探究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教科书中住房的图片。

提问:

你家住房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你家住房有哪些必需的系统?

它需要经历怎样的建造过程?

2.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分析住房的图片。

3.提问:

这些不同的住宅有哪些相同点?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

住房都有门、窗、卧室、厨房等;一些住房还有水、电、煤气等。

4.教师帮助学生汇总:

门、窗、卧室、厨房等属于简单结构;水、电、煤气等属于简单系统。

5.提问:

住房需要经历怎样的建造过程?

6.谈话:

可能你们现在还不知道答案,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开展本课乃至本单元的学习,在单元学习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

学生从生活住房入手,通过小组之间对资料的比较分析,初步了解住房结构与系统两个词语的含义,为学习本课打好基础。

二、探索

(一)以你的家为例,说一说住房的基本结构

1.观察住房的照片。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教科书中的房屋示意图。

学生活动:

将自己家的照片在小组中分享,大家共同观察。

2.寻找住房的基本结构。

谈话:

我们可以以自己的家为例,小组交流住房的基本结构。

小组交流后汇报讨论结果,全班总结,教师板书记录学生总结出的住房基本结构。

预设:

学生有可能将一些设施归纳为住房结构,如沙发、灯具、桌椅等。

3.分析汇总住房基本结构。

提问:

这些找到的是不是都是住房的结构?

哪些是住房建造后存在的?

哪些是装修入住后添置的?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住房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房屋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

地砖、门等是住房建造后存在的。

餐桌、窗帘、沙发等是装修入住后添置的。

设计意图: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很可能认为冰箱、台灯、煤气灶、床等家具与电器也是住房结构。

教师应从学生观察到的房屋布局入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相关房屋结构。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形成对住房结构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层层指导帮助学生去除错误认识,理解住房结构的含义。

(二)指出住房所必须具有的系统

1.寻找住房设施。

教师展示教学课件,播放教材中住房图片。

谈话:

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住房设施,并将找到的设施标记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学生开展活动。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回答:

卫生间和厨房都有上下水设施;各个房间都有电源、电灯等电器设施。

2.感受住房系统的作用。

提问:

这些水或电是怎么到达各个位置的?

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学生回答:

它们是通过各自的管道到达各个位置的。

小结:

水、电通过水电设施的相应系统到达相应位置。

3.感受住房系统的复杂性。

(1)了解住房系统。

谈话:

你们知道住房水电内部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吗?

教师出示住房水电系统示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例如,按房屋的各个位置有序观察、把水电系统分开观察。

学生分组观察示意图后交流感受。

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观看水电系统示意图,我们发现水电系统太复杂了!

小结:

住房内的系统很复杂,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不可缺少,无法替代。

(2)了解其他工程系统。

教师出示更为复杂、完整、系统的小区水电系统示意图、城市水电系统示意图,给学生更深的震撼。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从日常生活常见的水电设施入手,进而关注看不见的水电线路,然后呈现整体水电系统,直至整个小区、城市的水电系统。

从简单一步步走向复杂,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系统的含义、作用、价值和复杂性。

(三)了解住房建造的过程

1.交流对住房建造过程的认识。

谈话:

你们知道住房的建造过程吗?

请你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进行交流分享。

2.出示住房建造的相关资料。

提问:

我这里有提前整理的资料,你们可以从资料中梳理出房屋建造的过程吗?

小组交流研讨,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3.学生对比前后认识,形成关于房屋建造过程的认识。

教师引导:

大家可以将自己原来的想法和学生活动手册记录进行比较,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形成对建造过程的正确认识。

4.全班交流建造资料。

全班汇总交流:

从不同的信息中交流汇总出相同的房屋建造过程,形成班级记录表,明确住房建造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处理、分析了解住房建造的过程,与学生前概念进行比较、反思,更好地形成正确认识,为本单元学习打好基础。

三、研讨

(一)一套住房包括哪些基本结构和系统?

1.全班共同交流,根据本课学习活动找出住房的结构和系统。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结构与系统的区别。

(二)在住房建造过程中,哪些工作最重要?

为什么?

1.学生观察班级记录表,回顾查找资料的过程。

2.全班交流讨论:

哪些工作阶段最重要?

在研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之间的质疑和辩论,让学生着重说明理由。

3.小结:

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是设计。

四、拓展

谈话:

大家可以搜集其他工程(如“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高铁、桥梁、鸟巢等)建造过程的案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了解我们的住房》,在下节课中学生需要学习《认识工程》。

学生提前准备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

了解我们的住房

建造住房的过程有:

设计、建造、评估、改进。

设计是核心。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学生活动手册分为两部分内容,分别对应教科书探索板块第二和第三个学习活动。

第一部分是房屋透视图,学生要在图中标出房屋的主要结构与系统,并思考它们的不同。

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标注结构与系统时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

学生在标注出结构与系统之后,可以明显分辨出哪里是结构,哪里是系统。

第二部分是记录房屋建造的主要过程。

六年级学生基本能够了解一个房屋建造的主要过程。

在学生独立梳理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一个房屋建造的主要过程。

新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12《认识工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认识工程》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2课。

教科书从学生对第1课房屋建造工程的回顾入手,引出本课对其他工程的学习和认识。

本课主要包含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分析资料的方式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的、意义,实际建设中受到的限制、挑战,以及工程师攻克难关的过程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二个活动是在了解房屋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后,让学生采用归纳的方法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进行梳理。

第三个活动是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让学生了解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学生分析】

经过第1课的学习后,学生对工程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表达、倾听、沟通和调整的能力。

学生对于港珠澳大桥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新闻报道。

因此,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是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

在搜集文献资料时,学生应重点关注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实验室等宏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历程及其过程性资料。

本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2.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

3.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要经历类似的建设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

2.能根据工程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3.能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工程建设的艰难,从而产生对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2.进一步唤起学习工程的兴趣,激发做一名小小工程师的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互关系。

2.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的好奇心及社会的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港珠澳大桥工程案例,了解工程建设的艰巨与复杂,归纳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难点:

根据四大工程案例分析工程与技术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港珠澳大桥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

港珠澳大桥文字与视频等资料,鸟巢、“中国天眼”、高铁、空间实验室的照片、技术简图等资料,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一)教师出示上节课的班级记录表,引领学生回顾前知

谈话:

我们先观察上节课的班级记录表,你们能回忆起上节课的知识吗?

住房有哪些主要的结构与系统?

建造住房具体的实施过程分哪些步骤?

预设学生回答:

住房有很多复杂的结构与系统,包括承重结构、供电系统、上下水系统等。

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等步骤。

(二)聚焦本课话题

谈话:

我们一起看教科书第4页的图片。

我们已经了解了住房和它的建造过程,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

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我们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将学习视角从住宅工程聚焦到港珠澳大桥工程。

比较住房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工程,感受小型工程与大型工程的区别,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

(一)阅读或观看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试着整理和归纳下面的问题

1.利用教科书图片引入。

谈话:

我们一起通过教科书第5页的图片来感受港珠澳大桥的宏伟。

2.学生阅读资料。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页的文字资料,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2)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

(3)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4)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3.教师指导学生逐一研究,解释每个问题的指向。

问题一:

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谈话:

第一个问题指向建造港珠澳大桥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现状等资料中筛选。

问题二:

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

谈话:

第二个问题指向大桥的建造面临的限制和挑战,可以从周边地理环境特点、建设施工标准等方面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寻找建设桥、岛、隧一体大桥的原因。

问题三:

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谈话:

第三个问题指向解决办法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大桥的建造需要巧妙的设计规划和先进的技术做支持。

问题四:

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谈话:

第四个问题指向建造大桥的主要过程,需要从不同的资料中提炼,包括规划准备阶段和建设阶段的重要时间节点。

4.小组进行资料整理、分析。

学生按照上一环节获得的提示,处理文献资料。

小组内学生补充各自课前搜集到的各种信息。

组内交流分享,共同完善本组答案。

5.全班共同研讨交流。

问题一:

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教师引导:

大家通过观看珠三角两岸城市群地图、土地面积占比与GDP占比、大湾区经济圈概念等资料文献,能说说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吗?

预设学生回答:

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有不同意义。

问题二、三:

大桥的建造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

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活动:

搜集信息,以“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两项内容对应排列。

限制和挑战

解决办法

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要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

在这片水域上修建六七千米长的海底隧道和22.9千米长的跨海大桥

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

修建人工岛

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

用圆钢筒围岛

问题四:

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提问:

我这有新闻报道,大家能从中筛选出建设施工中的重要节点吗?

学生交流汇总: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2月23日,青州航道桥56号墩索塔“中国结”结形撑首个节段(J3节段)吊装成功。

2015年8月23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首个“海豚”塔成功吊装。

2015年9月6日,主体工程220座墩台全线完工。

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合龙。

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全线贯通。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

2018年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具备通车试运营条件。

6.教师总结。

谈话:

大家回顾整理出的资料,再次感受大桥建造过程的困难与复杂。

小结:

从前期准备到建设完成的十余年间,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有很多。

工程团队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才解决了这些难题。

完成这类宏大的工程,依赖的核心是技术。

设计意图:

本环节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从搜集的资料中整理、分析出四个问题的答案。

通过学生明确信息寻找方向、拓展多种资料、整理处理信息、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分析文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的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对工程复杂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解。

(二)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1.教师引导:

通过上一环节中的时间线,我们梳理了港珠澳大桥建造的主要过程。

对比上节课房屋建造的过程,我们来归纳一下工程建设过程要经历的步骤。

2.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建造房屋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对比,总结出两个工程的相同点,即都需要规划设计和施工建造两大过程。

3.教师点拨:

通过港珠澳大桥工程案例中的时间点,计算整个工程所用的时间和从开工到竣工所用的时间,然后对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预设学生发现:

施工阶段在整个工程中所占时间并不是最多的,占用时间最多的是前期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如分析工程中的限制和挑战以及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

4.归纳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1)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房屋:

解决住房问题,保证住宅安全、适用、卫生、经济。

港珠澳大桥:

建造一座跨海大桥,连通珠三角地区东西部,缩短行程,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传递提供一个纽带。

(2)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3)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制作房屋模型,对楼体高度、结构形式进行测试,确保建筑物的坚固性和安全性,从各个方面验证建筑物的应力。

谈话:

以评估港珠澳大桥的四个可选方案为例,取舍原因如下。

斜线方案会导致大桥阻水率过高,造成大桥周围沉积沙土,伶仃洋可能变为伶仃河;西侧垂直线方案会割裂珠海市空间或破坏珠海沿海景观;东侧垂直线方案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的基础上,修一条垂直连接线通往深圳蛇口,将挡住航道。

因此舍弃了三种双Y模式设计,最终确定采用Y型线路,分别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

设计意图:

通过房屋与港珠澳大桥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完成后并不能直接施工,而是要按照设计制作模型,再对模型进行测试、评估和改进,循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趋于完美,万无一失。

(4)实施建设。

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