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790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 初中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docx

最新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人教版经典

最新【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人教版经典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海绵能吸水         

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中有无数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此选项错误;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通过加压减小分子间的间隔,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C.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结果,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此选项正确;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是因为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当二者混合时,一部分分子填充了另一种分子之间的间隔,因此总体积会减少,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反过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会总结分子的特征。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xB.m=x–nC.m=n-xD.m=x+n

【答案】B

【解析】

【详解】

因为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R的原子中质子数为m,Rn-离子是表示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所以m═x-n。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答案】B

【解析】

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4.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

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①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有2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②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未达到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不相似,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③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在④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在②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由②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要明确相对稳定结构、质子数与元素种类的关系以及原子与离子的判断方法。

5.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B

在阳光下,湿衣服比较容易晒干

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

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A、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B、在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即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D、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

故选C。

点睛:

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消失了

B.气体膨胀—分子间隔变大

C.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的运动,不是分子消失了,错误;

B、气体膨胀是由于分子间隔变大,正确;

C、桂花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D、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正确。

故选A。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一定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质量相对于原子核来说很小,因此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该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每个质子或中子是每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

8.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

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

故选C。

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10.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钒为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1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B.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答案】A

【解析】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可知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3种元素的微粒;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知①为阴离子,②为原子,③④为阳离子;由此判断:

A、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图示可知②所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故A说法正确;

B、它们分别是四种不同元素的微粒,故B说法错误;

C、①核内有8个质子,原子序数为8是氧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C说法错误;

D、①为阴离子④为阳离子,故D说法错误.

12.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

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上图可知,氢原子可结合成氢气分子,理解正确;

B、可用

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正确;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错误;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理解正确。

故选C。

13.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没有单位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14.“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题干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若设Ni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得:

x+(+3)ⅹ2+(-2)ⅹ4=0,x=+2,故B选项符合题意

15.广西柳州九江河发生镉污染,在湖南又检出大米镉超标,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镉-镍”充电电池。

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

C.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D.镉原子的质量为112g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镉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题意,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意,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112-48=74,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题意,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的简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16.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详解】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正确;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8,错误;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正确。

故选B。

17.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氧气

B.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C.空气液化时,各组分的微粒会变小

D.干冰气化过程中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以用来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空气液化时,各组分的微粒间的间隔逐渐变小,而不是微粒会变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分子是不停的运动的,干冰气化过程中分子并不是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正确,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正确,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正确,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不是易得到电子,错误,故选D

考点:

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核外电子的排布

19.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答案】D

【解析】

A、由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该元素为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错误;

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说明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

D、空气中含有不同物质的分子,所以空气是混合物,正确。

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