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8873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昭明文选讲读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1、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丘迟)。

出自:

《吕氏春秋》“吴起治西河,王错谮之魏武侯。

武侯使人召吴起。

至岸门,止车而立,望西河,泣数下。

其仆曰:

窃观公之志,视天下若舍履,今去西河而泣,何也?

吴起雪泣应之曰:

子弗识也。

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西河。

今君听谗人之议,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不久矣!

起入荆,西河果入秦。

2、记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姜夔)。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3、摇落深知宋玉悲,萧条易代不同时(杜甫)。

出自:

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4、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苏轼)。

宋玉《神女赋》“襛不短,纤不长。

5、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也(陆机)。

《庄子》“轮扁曰:

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矣,疾则苦而不入矣,不徐不疾,得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也,有数存焉。

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

6、延陵有宝剑,价重千万金。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李白)。

刘峻《重答刘秣陵沼书》“但悬剑空拢,有恨如何!

7、昔闻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白居易)。

《左氏传》“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於野者,曰:

不及百年,此其戎乎!

其礼先亡矣。

又曰:

季札来聘,请观乐,使工为之歌陈,曰:

国无主,其能久乎?

8、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

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范晔)。

《史记》“鲁仲连谓新垣衍曰:

秦即为帝,则连蹈东海死耳。

鲁连下聊城,田单归而欲爵之,鲁连逃隐於海上。

9、山阳馀韵在,林端横吹惊(韦应物)。

向秀《思旧赋》“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10、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李商隐)。

宋玉《高唐赋》: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11、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照轩窗兮明月光(《红楼梦》)。

谢庄(希逸)《月赋》:

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12、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田巴鲁连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陈寅恪)。

《鲁连子》“齐之辩者曰田巴,辩於狙丘而议於稷下,毁五帝,罪三王,一日而服千人。

有徐劫弟子曰鲁连,谓劫曰:

臣原当田子,使不敢复说。

13、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晏殊)。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14、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江淹《别赋》: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15、人惭西氏,空论拾翠之容;

质谢南威,徒辨荆蓬之妙(卢照邻)。

曹植(子建)《与杨德祖书》“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其淑媛。

三、论述:

1、略说《高唐》《神女》与巫俗之关系。

答:

《高唐赋》与《神女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美女最为大胆的文章”,也是我国浪漫文学中最美的篇章之一。

它们也显示出了巫的权力系统。

陈寅恪先生曾云:

一个词即一部文化史。

而解开《高唐赋》之谜的关键词,即一个“巫”字。

一,高唐,即“高禖”,极高的高台。

楚人借此举行求子仪式,感应来自上天云雨的信息。

因为他们相信风雨际会中包含着神秘的生殖信息。

二,巫山。

即“巫”施法的地方。

《离骚》中有“余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三,巫女,以音乐和歌舞为人们祈求生殖能力的女性。

她们在君王举行的歌舞晚会中载歌载舞,与神灵沟通。

然而也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与王发生某种暧昧的情感交流。

这就是人神之恋的真实生活根据。

如屈原的《九歌》中故事,正是宋玉所本。

四,暧昧的相思,是靠心灵感应完成的。

如《九歌》中的“扬灵”、“目成”,这便是巫与观者之间奇妙的心灵感应。

正如《神女赋》中“曾不可乎犯干”的神女与君王正是意密体疏的感情交流。

五,阻隔。

在上古,巫是不隶属于王的系统而独立存在的系统,这一点在巫风尤盛的楚文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此时,巫女对于楚王而言,便成为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神女”,因此更具有高贵的魅力和神秘的吸引力。

巫山神女的浪漫想象盖源于此。

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品质,即对于超越世俗的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权力的无限诱惑力的追求,是另一种返本、回家的冲动。

只是在“绝地天通”的文化大转型之后,世俗的“王”的世界压抑并且控制了“巫”(神)的世界,而“神女”等一系列浪漫文学的形象,也只能随着一个时代的彻底消逝转入地下,成为一股潜流暗涌。

中国早期的浪漫文学,是只有在神巫权力尚未完全被世俗世界压制之前,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和体现的。

六,古代巫医一体,医不仅是生理的治疗,更是心理的治疗。

即《高唐赋》末节所云:

“往自会女,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有很实用的目的。

表明巫的系统是疗伤的系统,而王的系统是活动的系统。

2、试以六朝书信为材料,述中国伤逝文学之传统。

 答:

曹丕《与吴质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属于具有感伤文学传统的早期文本。

它所代表的,乃是一种对于已经逝去的、美好事物的追念和伤逝之情。

像这样的感伤传统,至《红楼梦》“梦断香销”式的大梦幻的构建时,则发展到了它的颠峰。

六朝书信文学中也充溢着伤逝文学的因素,这里举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为例。

“重答书”,且又是追答死者,实在堪称是书信的一种创格。

但钱锺书先生却以为此文并非回复使者的书信,而是书信集前的小序。

何则?

全由文中“故存其梗概,更酬其旨”一句推断而来。

“梗概”,大略、主要内容的意思。

此指刘沼《难<

辩命论>

书》(见《刘峻集》附)。

“存”,保存也。

即是要通过辑录书信集,以保存下刘沼与自己辩论时提出的主要见解,以酬答“其旨”。

如再配合前一句“虽隙驷不留,尺波电谢。

而秋菊春兰,英华靡绝”来看,更有哀叹时光飞逝,欲为亡友整理文字,文史留名的意思在了。

此文的真正价值乃在其体现了中古时期士人之间的友情之美。

其行文措词“凄楚缠绵,俯仰裴回,无限切痛”,尤其是最后两句深婉苍凉,“有味外味”(许槤语),令人掩卷悲叹,难以自抑。

谭献更以“遒上”二字评之(《骈体文钞》卷三十)。

“昔魏曹文侯痛徐陈应刘,数年之间化为鬼物,临文抆泪,良有以焉。

张孟阳赋《七哀》,哀汉陵也;

杜工部赋《八哀》,哀大臣也。

予今不敢以文律追歩前轨,而悼亡慨逝,古今一情。

故著于巻,并疏其姓氏梗概,惟知已者览之,必有同予怀者焉。

”(明刘炳《春雨轩集》四《百哀诗并序》,载史简编《鄱阳五家集》卷十五)“悼亡慨逝,古今一情”,这种百转千回的伤逝之情另可在魏王粲《思友赋》、陆机《叹逝赋》、梁江淹《伤友赋》、梁任昉《与沈约书》以及《吊乐永世书》、唐李峤《答李清河书》、以及梁吴均《伤友诗》、任昉《哭范仆射诗》等等作品中得以窥见。

3、试述《文选》在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

在北宋以前的中国社会,《文选》是“文章宝典”。

它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五经”。

这与科举考试的内容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文选》某种程度上即是拿到进入上流社会的钥匙。

科举中的“帖经”、“赋才”,表现了读好《文选》的重要性。

①《文选》是唐代举子们的主要教材,唐代大都是“自考”,举子们熟于《文选》文章体例,然后简炼揣摹,穿穴古典,化旧为新,然后通过“温卷”的形式,向主考官和著名诗人请教,在社会上形成好的口碑。

在唐代文献中甚少师生关系,《文选》是读书人最好的老师。

作为自学材料,举子通过“模仿”各体文章,久之自成格局。

②从先秦到南北朝隋唐,在中国文化系统中,经部的地位下降,集部的地位大大上升,是一个重要现象。

集部上升有四个标志,一是曹丕的《典论·

论文》中重文的“宣言”;

二是范晔在史书中首立《文苑传》,标志着文学写作与功名事业平起平坐;

三是科举以诗赋取士,“为社会心理群趋之鹄的”(陈寅恪语);

四即是《文选》的流行。

《文选》顺应了这个大趋势,融重文尚才的社会新理念,与辞章唯美的士人新传统于一炉。

它的生命史,也正是中国文学的生命史,也与北宋以前文学知识人的兴衰史相互呼应。

陆龟蒙有诗云:

“因知昭明前,剖石呈清琪。

又嗟昭明后,败叶埋芳蕤。

③如果稍稍放眼海外,从中国中古与周边地区国家的文化关系看,《文选》与其他中国经典一样,代表着相当高级的文明成果,在当时有文化交流的作用。

唐诗中有一篇写到一个叫康洽的西域音乐家,在京城里长年演出新诗乐府,很受“中贵”们欢迎。

他能够“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对于《文选》中的名篇相当熟悉。

也许康洽所演唱的,不一定真的就是左思和司马相如的这两篇作品,但是以此为例,也正表明当时《文选》的影响很大。

当时吐蕃与中国通好,提出的请求援助项目中,就有“请《毛诗》《礼记》《文选》各一部”(《旧唐书·

吐蕃列传》);

而当时的边塞游子“携书十袟”,也包含了《文选》。

4、《思旧赋》“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前人认为比拟不伦。

试谈谈你的看法。

比拟并非不伦,而是准确的。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向秀把好友的冤屈而死,比作历史上颇有恶名的李斯,这是令人较难理解的。

《文心雕龙·

指瑕》就指出:

“若夫君子拟人必于其伦,而崔瑗之誺李公,比行于黄虞;

向秀之赋嵇生,方罪于李斯。

与其失也,虽宁僭无滥。

”乍看之下,刘勰之论,颇有道理;

然悉心考究,未必竟然。

原因有三:

其一,两人都是蒙冤下狱而死。

嵇康则不必复论,李斯被定谋反之罪也确系诬指。

他曾在狱中仰天长叹:

“嗟乎!

不道志军之君,何为可计哉!

”其二,两人都“笃君王”。

他们所反对的,都是当权的奸臣(赵高与司马氏),而对于皇权本身,却是持维护立场的。

其三,将两人并举,恰构成了修辞学上的“反对”。

换言之,李斯的“黄犬之乐”,乃是想要延续个人在世俗世界中的欢乐;

而嵇康的“临命索琴”,却是想要延续个人在精神上的追求。

向秀将他们并举,实是以李斯反衬嵇康,此曲笔用心之良苦,也是为了逃避当时深刻周密的文网,无怪乎不足为外人道也。

5、介绍你所知道的三部近现代《选》学著作。

答:

黄侃《文选评点》:

他作的平点不同于评点,乃是以及其客观理性的角度来进行考证。

骆鸿凯《文选学》:

是20世纪最全面的研究文选的著作,也是现今为止唯一称得上是全面研究《文选》的著作。

李审言《文选著述五种》:

考察后世对《文选》词汇的运用来证明《文选》的影响,乃是对于《文选》影响学和接受学的研究著作。

此外,还有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屈守元《昭明文选杂述及选讲》和《文选导读》等。

6、试析班固《答宾戏》的主旨及其风格。

答:

文章以主客两方,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种是汲汲于功名利禄,一种是沉潜于文章著述。

一是立功,一是立言。

这也是传统中国文人的两大选择。

班固假托之宾客,乃是一符号化的人物。

即,宾有隐显二义。

显义:

宾是被主人驳斥的对象。

宾代表的功名人生、利禄人生、投机人生、牢骚人生,在文章的正面,一一遭反驳批判,作者道理正大光明,事实清楚可靠,将上古自汉代的士人,分“凶人”与“贤人”、立功与立德、用世与待时,而肯定表彰后者,由此建立儒家理性人生、人文人生、道德人生的意义世界。

然而宾又有隐义一面:

宾又多多少少是主人牢骚的发泄,化装的焦虑。

理由是:

(一)《后汉书·

班固传》的说法可信的:

“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

……赏赐恩宠甚渥。

固以自二世才术,位不过郎,感东方朔、杨雄自论以不遭苏、张、范、蔡之时,作《宾戏》以自通。

后迁玄武司马。

”明言这篇作品是不满待遇,发牢骚之作。

虽然写作动机与效果,不能完全说明作品意图,但毕竟有知人论世之助。

风格上以“设论”作为文体,即有发牢骚的文体特征。

只不过,东方朔《答宾难》与杨雄《解嘲》,比较主动积极,班固则比较隐曲。

接下来韩愈《进学解》,也是顺着班固《答宾戏》的隐曲一路而发扬之。

单一文体的意义,是从同类文体的历史上下文之中,得到确定的。

四、简释:

1.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此句是萧统叙述自己选文标准的概念。

指事义都应该通过深入的思考而得来,并且以优美的辞藻呈现出来,需要讲求文采。

这里的事、义是不可作实解释的。

2.潜气内转

是由音乐而得来的词语,用于修饰舞蹈,也可指心理情感的变化起伏顿挫,婉转曲达,含蓄蕴籍。

3.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意”指思想感情,“物”指外部意象,而“文”指的是技术活动。

此句的意思即为总是担心思想不能准确的把事物表达、描述出来,文辞不能将思想感情表达的明确、明了。

4.有南威之容,方可以议于淑媛

“南威”乃美女名,此句的意思是要具有像南威一样具有美丽的容貌,才可以去判断评价他人的淑媛。

意谓从事文学批评也要有一定的创作经验,不可擅加批评别人的创作。

5.幽于粪土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彩不表于后世也。

此句是指在险恶的环境中却不辞世以别,只是恨自己的私志未尽,以一种鄙陋的方式结束生命却不将文章彰于后世。

6.伯夷抗行于首阳,柳惠降志于辱仕,颜潜乐于箪瓢,孔终篇于西狩。

伯夷、柳下惠、颜回和空子都为章行后世的立德之人,伯夷为了抗拒周的统治而不食周栗,饿死于首阳山;

柳下惠“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论语》,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左氏传》曰:

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元命包》曰:

孔子曰:

丘作春秋,始於元,终於麟,王道成也。

以此来区别战国之“凶人”。

7.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现而鸟澜。

《周易》曰: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言文之来,若龙之见烟云之上,如鸟之在波澜之中。

应劭曰:

扰,驯也。

《庄子》曰:

君子尸居而龙见。

大波曰澜。

“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说明选义考辞工作的复杂和曲折。

文选讲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二)

一.《选》学知识问答:

1)举三例表明《文选》在唐代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李善注与五臣注的区别。

李善,初唐学者,最早注文选的专家,外号“书簏”,他是中国文献学的祖师。

李善注是四大名注之一。

《文选》李善注的优越性有:

①大量保存已散佚的书,1648种引书。

②开创了注书的方式——征引的方式:

不加自己的话,而直接用引号引书来注,开创了客观的注释方式,不加己义,则就提供了其他解释的可能性。

当然选择本身也有主观成分渗入。

李善注的义例本身也是一种学问,他是中国最早用征引来注书的人,成为后世古注的一大流派。

例:

《文赋》: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圣贤”:

指孔孟等人。

李善注引《左氏传》:

“仲尼曰:

‘志有之,言足以志,文足以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不文,行之不远。

五臣注:

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国翰。

以欣赏为主,李善注太学理,不易普及,所以出现五臣注以适应仕子应试。

两者标准不同,不是平面化的地位,也不可一笔抹杀,虽然五臣注的学术含量不高,但其偏于批评,为了考试之用,微言大义,有政治才华倾向。

《王仲宣诔》:

关于诔文:

刘勰在《文心雕龙诔碑》篇中将诔文概括为两大要素:

述德和写哀。

陆机的《文赋》不提诔文的述德,直接说“诔缠绵而凄怆”。

《文选》五臣注济曰:

“诔叙哀情,故缠绵意密而凄怆悲心也。

”也就是说,诔文由重述德逐渐向寄托哀情的方向发展,礼制已经难以束缚了。

李善注与五臣注的关系就是学理与欣赏的区别。

3)二十世纪文选中外名著,请举三例。

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黄侃《文选评点》、屈守元《昭明文选杂述及选讲》和《文选导读》等。

二.翻译为语体文:

足下又云:

“汉与功臣不薄。

”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

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

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

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土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

何谓不薄哉!

译:

足下又说:

“汉朝对待功臣的恩情不薄。

”你是汉朝的臣子,怎么能不这样说呢?

从前萧何、樊哙被拘禁,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晁错被腰斩东市,周勃、魏其侯被定罪。

其他辅佐的臣子、立功的人士,如贾谊、周亚夫一类人,都真正是天下闻名的人才,他们具有为将为相的本领,却受到小人的谗害,同样遭到灾祸、受到侮辱。

终于使他们怀抱才能,被人诽谤,有本领而不能施展,他们两位的死去,谁不为他们感到痛心呢!

我的祖父将军李广,功劳谋略胜过天地间的一切人,忠义勇敢在三军中数第一,只是不合贵臣的意,就自刎在远国以外,这是功臣义土们扛着戟长声叹息的事啊。

怎么能说汉朝廷对待功臣的恩情不薄呢!

三.写出下列划线辞语的出处。

(出处包含篇名、原句。

作者与涵义可不必写)

1.记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姜夔)。

2.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苏轼)。

3.延陵有宝剑,价重千万金。

4.好风初婉软,离思苦萦盈(杜牧)。

谢惠连《雪赋》“初便娟於墀庑,末萦盈於帷席。

5.山阳馀韵在,林端横吹惊(韦应物)。

6.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李商隐)。

7.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照轩窗兮明月光(《红楼梦》)。

8.朝云梦断知何处,倩双燕,说与相思(陆游)。

9.草薰风暖摇征辔。

10.人惭西氏,空论拾翠之容;

四.论述(七题选五)

1.略说《高唐》《神女》与巫俗之关系。

此时,巫女对于楚王而言,便成为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神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