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8982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docx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药品百科 - 抗菌药物

应用原则 - 副作用及其防治 - 分级管理 - 选择参考表

相关概念

▪半合成抗生素

 

▪耐药性

 

▪抗菌谱(广谱抗生素、窄谱抗生素)

 

▪感染

 

▪传染病

 

▪医院感染

▪细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

 

▪消炎

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青霉素G

 

▪普鲁卡因青霉素

 

▪青霉素V

 

▪苄星青霉素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

 

▪氟氯西林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美洛西林

 

▪阿洛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

头孢菌素类

▪头孢噻吩

 

▪头孢唑林

 

▪头孢硫脒

 

▪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

▪头孢拉定

 

▪头孢呋辛

 

▪头孢孟多

 

▪头孢替安

 

▪头孢尼西

▪头孢呋辛酯

 

▪头孢克洛

 

▪头孢丙烯

 

▪头孢噻肟

 

▪头孢他定

▪头孢哌酮

 

▪头孢唑肟

 

▪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

 

▪头孢地嗪

▪头孢甲肟

 

▪头孢特仑

 

▪头孢布烯

 

▪头孢地尼

 

▪头孢匹胺

▪头孢匹罗

 

▪头孢吡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非典型

β-内酰胺类

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头孢替坦

▪头孢米诺

 

▪头孢拉宗

单环

β-内酰胺类

▪氨曲南

 

▪卡芦莫南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法罗培南

 

▪厄他培南

 

▪比阿培南

 

▪多尼培南

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

 

▪氟氧头孢

氨基糖苷类

▪依替米星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

 

▪妥布霉素

▪奈替米星

 

▪大观霉素

 

▪异帕米星

 

▪新霉素

 

▪巴龙霉素

 

▪春雷霉素

▪小诺霉素

 

▪西索米星

 

▪核糖霉素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泰利霉素

 

▪地红霉素

▪麦迪霉素

 

▪乙酰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

 

▪乙酰吉他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螺旋霉素

 

▪竹桃霉素

 

▪泰乐霉素

 

▪交沙霉素

 

▪蔷薇霉素

 

▪琥乙红霉素

▪替米考星

 

▪北里霉素

多肽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博来霉素

 

▪多粘菌素B

▪多粘菌素E

 

▪杆菌肽

林可酰胺类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四环素

 

▪金霉素

 

▪土霉素

 

▪地美环素

▪强力霉素

 

▪替加环素

酰胺醇类/

氯霉素类

▪氯霉素

 

▪甲砜霉素

 

▪棕榈氯霉素

 

▪琥珀氯霉素

 

▪氟苯尼考

利福霉素类

▪利福平

 

▪利福喷汀

 

▪利福布汀

 

▪利福霉素钠

其它抗生素

▪磷霉素

 

▪制霉菌素

化学合成

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

吡酮酸类

吡啶酮酸类

▪萘啶酸

 

▪吡哌酸

 

▪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培氟沙星

▪依诺沙星

 

▪环丙沙星

 

▪洛美沙星

 

▪氟罗沙星

 

▪司帕沙星

 

▪恩诺沙星

▪加替沙星

 

▪莫昔沙星

 

▪帕珠沙星

磺胺类

▪磺胺异噁唑

 

▪磺胺嘧啶

 

▪磺胺脒

 

▪磺胺甲噁唑

 

▪磺胺对甲氧嘧啶

▪磺胺多辛

 

▪柳氮磺吡啶

 

▪磺胺嘧啶银

 

▪磺胺醋酰

 

▪磺胺二甲嘧啶

 

▪乙胺嘧啶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塞克硝唑

呋喃类

▪呋喃妥因

 

▪呋喃唑酮

 

▪呋喃西林

甲氧苄啶

▪复方磺胺甲噁唑

噁唑烷酮类

▪利奈唑胺

相关药物

▪抗真菌药物

 

▪抗结核病药物

 

▪抗麻风病药

 

▪抗病毒药物

 

▪抗肿瘤抗生素

 

▪消炎药

抗菌药: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J01A、J01B、J01F、J01G、QJ01XQ)

30S

氨基糖苷: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原核翻译启动抑制剂)

-霉素(链霉菌)

链霉素

新霉素(新霉素B、巴龙霉素、核糖霉素)

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丁胺二去氧卡那霉素、氨基去氧卡那霉素、双去氧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大观霉素# · 潮霉素B

巴龙霉素

-霉素(小单孢菌)

庆大霉素#(庆大霉素、乙基紫苏霉素、异帕霉素)

甲基姿苏霉素

阿司霉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

(结合tRNA)

-环素,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 氯四环素 · 氯莫环素 · 地美环素 · 赖甲环素 · 甲氯环素 · 美他环素 · 米诺环素 · 氧四环素 · 青哌环素 · 吡甲四环素 ·四环素

-环素,甘氨酰环素类

替格环素

50S

恶唑烷酮:

恶唑烷酮类抗生素

(原核翻译启动抑制剂)

▪依哌唑胺

 

▪利奈唑胺

 

▪Posizolid

 

▪Radezolid

 

▪Ranbezolid

▪Sutezolid

 

▪Tedizolid

肽酰转移酶

酰胺醇:

酰胺醇类抗生素

氯霉素# · 叠氮氯霉素 · 甲砜霉素 · 氟甲砜霉素

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妙林类抗生素)

瑞他妙林 · 泰妙林 · 沃尼妙林 · 阿扎妙林

MLS(转肽作用/易位)

大环内酯: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 · 阿奇霉素# · 螺旋霉素 · 麦迪霉素 · 竹桃霉素 · 罗红霉素 · 交沙霉素 · 醋竹桃霉素 · 克拉霉素 · 美地霉素 · 罗他霉素 · 地红霉素 · 氟红霉素 · 酮内酯类抗生素(泰利霉素、喹红霉素)

林可酰胺:

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克林霉素# · 林可霉素

链霉杀阳菌素:

链霉杀阳菌素类抗生素

普那霉素 · 奎奴普汀/达福普汀 · 维吉霉素

EF-G

类固醇类抗生素

夫西地酸

#世卫基本药物WHO-EM ‡从市场撤回 临床试验:

†第三阶段 §未到第三阶段

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采纳率:

52% 11级 2013.09.03

吗啉呱:

广谱抗病毒药。

其作用为抑制RNA聚合酶,阻止病毒蛋白合成。

可用来治疗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等。

用法:

成人0.2~0.4g,tid;小儿10~20mg/kg/日。

副作用:

口干、出汗、恶心及低血糖等。

阿糖胞苷:

作用主要为干扰DNA合成。

适用于重症水痘、带状疱疹、严重的疱疹性口腔炎、巨细胞包涵体病等。

用法:

成人1~2mg/次/日,加入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滴,5次为一疗程。

副作用: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骨髓抑制等。

阿糖腺苷:

抑制病毒的DNA合成。

用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用法:

成人10~15mg/kg/次,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浓度不超过0.7mg/ml),12小时内滴完。

无环茑苷:

抗病毒活性依赖于再感染细胞内转变为三磷酸化合物可,抑制病毒DNA合成酶,阻止病毒DNA合成。

适用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及巨细胞合胞病毒感染,并能预防疱疹病毒感染。

用法:

成人口服200~400mg/次,4~5次/日,疗程为5~10天。

静滴用2.5~7.5mg/kg加入5%葡萄糖液,每8小时一次,7天为一疗程。

副作用:

可引起静脉炎、瘙痒和血清肌酐、肝酶谱升高。

病毒唑(三氮唑核苷):

能选择性的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

可用于带状疱疹、疱疹性口炎等。

用法:

成人口服200mg,tid。

副作用:

贫血、血胆红素升高、胃肠道反应等。

甲吲噻腙:

抑制mRNA译制蛋白质而仿碍病毒复制。

可用于牛痘性湿疹、带状疱疹。

用法:

成人口服40mg/kg,分两次服用。

副作用:

恶心、呕吐、腹泻、皮炎和毛发脱落等。

干扰素:

通过细胞产生新的多肽或蛋白质来干扰病毒的转录、翻译过程。

有提高抗病毒感染和抗增殖效应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适用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扁平疣、寻常疣水痘、鲍温样丘疹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组织细胞增生症X、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尖锐湿疣等。

用法:

成人肌注每天20万~30万U/次,连续10天,以后每周1次,1~3月为一疗程。

副作用:

发热等。

转移因子:

属于过继免疫疗法。

可用于带状疱疹、寻常疣、牛痘疹、尖锐湿疣等。

用法:

1~2支/周,注射于淋巴回流较丰富的部位,如上臂内侧皮下或肌注。

副作用:

全身不适、眩晕和皮肤瘙痒等。

左旋咪唑:

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抑制或消灭病毒。

常用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寻常疣、传染性软疣、SLE等。

用法:

成人口服,每天150mg/次,每周或每两周连服三天。

小儿2.5mg/kg/天。

副作用:

头晕、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等。

病毒病是人类的主要传染病,病毒可侵犯不同组织器官,感染细胞引起疾病。

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有①流行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麻疹、腮腺炎、小儿麻痹症、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痹、②慢性感性:

乙型肝炎、艾滋病(AIDS)③潜伏感染:

疱疹性角膜炎、性病疱疹病毒与肿瘤有关:

某些肿瘤。

 

病毒唑金刚乙胺阿昔洛韦地昔洛伟聚肌胞干扰素金刚烷胺澳烯尿苷病毒灵阿糖腺甙叠氮胸苷二脱氧胸苷更昔洛韦疱疹净 

【药名】病毒唑Ribavirin(三氮畦唑核苷、Virazole)

【作用机理】为合成广谱抗病毒药,可能是抑制磷酸肌酐脱氢酶,使鸟嘌呤核苷酸不能合成而阻止病毒核酸的合成。

对流感病毒(A型、B型)、DNA和RNA病毒均有效,但对乙肝病毒作用不明显;对病毒性肺炎、甲型肝炎、疱疹、麻疹有防治作用,但临床评价不一。

国内已证实对流行性出血热特别是早期疗效明显,有降低病死率、减轻肾损害、降低出血倾向、改善全身症状等作用。

【功能】临床用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和疱疹病毒,如角膜炎、结膜炎、口炎、小儿腺病毒肺炎等。

【注意事项】①极少数病人口服或肌注本品后有口干、软便或稀便、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②妊娠初3月者禁用。

 

--------------------------------------------------------------------------------

【药名】盐酸金刚乙胺RimantadineHydioch1oride 

【作用机理】为一全身抗病毒药。

【功能】临床用于预防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对其他型流感病毒作用甚小。

【注意事项】肝功能不全者对金刚类药过敏者禁用。

 

--------------------------------------------------------------------------------

【药名】无环乌苷Aciclovir(阿昔洛韦)舒维疗

【作用机理】为一广谱高效的抗病毒药,本品抗疱疹病毒活性强。

在宿主正常细胞的磷酸激酶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三磷酸阿昔洛韦,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最敏感,对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不仅可用于局部,还可用于全身的治疗或预防疱疹病毒性感染,毒性低、起效快、口服几无副作用。

【功能】临床用于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HSV)I型、2型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带状疱疾病毒感染及乙型肝炎。

【注意事项】①注射给药,只能缓慢滴注(持续1~2小时),不可快速推注,不可用于肌注和皮下注射。

②对疱疹病毒性脑炎及新儿疱疹的疗效尚未能肯定、③不良反应有一时性血清肌酐升高,肾功能不良者、孕妇、哺乳妇女慎用。

肾功能不全者酌情减量。

④合用丙磺舒增加t1/2和血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⑤输液时必须输入适量的水,以免无环鸟苷的结晶在肾小管内积存而影响肾功能。

稀释后药液应立即使用,不得保存后再用。

 

--------------------------------------------------------------------------------

【药名】脱氧无环鸟苷地昔洛伟,脱氧阿普洛韦,6-Deoxyacyclovir,BW-51U。

 

【作用机理】作用机理与阿昔洛韦相同。

本品为阿昔洛韦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好,与a一干扰素联用,在治疗过程中能抑制所有乙肝病毒标志物。

其余见阿普洛韦。

 

--------------------------------------------------------------------------------

【药名】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Acid(聚肌胞)

【作用机理】本品为一种合成的双链RNA,高效干扰素诱导剂,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增强免疫和抗肿瘤作用。

【功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角膜炎、带状殖疹、各种疣类和呼吸道感染等

【注意事项】因其为大分子物质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

静注有发热反应,个别有轻微不适或注射局部疼痛、过敏等。

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

【药名】干扰素Interferons 

【作用机理】本品是脊椎动物细胞在病毒感染受其他刺激后,体内产生的一类抗病毒的糖蛋白物质。

用于病毒性感染,如病毒性角膜炎、肝炎、流感等,以及恶性肿瘤等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药名】盐酸金刚烷胺AmantadiniHydrochloridum 

【作用机理】本品为一抗病毒药。

显著抑制病毒脱壳作用使病毒核酸不能脱壳,抑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

用于防治甲型流感病毒所致呼吸道感染。

也有利于神经元的贮存部位释放多巴胺,对特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疗效优于抗胆碱药但不及左旋多巴,可缓解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

临床用于治疗特发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和伴有脑动脉硬化的帕金森氏综合征老年患者。

【功能】临床用于与甲型流感密切接触的人的预防感染,也用于抗震颤麻痹;具有见效快之特点。

【注意事项】①可见抑郁、充血性心衰、体位性低血压、尿储留、精神病、幻觉、共济失调、焦虑、厌食、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

过量较大时可有头痛、嗜睡等不良反应,恶心、皮疹等偶见。

②哺乳期妇女禁用,有癫痫、精神病史、充血性心衰、肝、肾功能不全及脑动脉硬化的患者慎用。

2015-02-0915:

12:

56

一、抗病毒的化学药物

(一)阿昔洛韦(aciclovir,zovirax,ACV,无环鸟苷)本品为鸟苷衍生物,能选择性抑制和灭活病毒DNA多聚酶,阻断病毒DNA合成。

有极强的抗单纯疱疹病毒(HSV)和较强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作用,对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作用较弱。

ACV分子量小,在组织内分布广泛,且较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1.作用及用途 本品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适用于单纯疱疹及与HSV感染相关的疾病,如多形性红斑、生殖器疱疹、、HSV脑炎,以及水痘、带状疱疹和VZV脑炎等。

   2.剂量及用法 口服:

成人每次200mg,每日5次。

静脉滴注:

每日5-10mg/kg,加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或平衡液100mL,分1-2次使用。

   3.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一般说本品的副作用轻用少见,主要有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及注射部位的炎症。

也可有轻度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

使用时间较长者也可出现头痛、乏力、皮疹和转氨酶-时性增高。

该药可能沉淀

并产生阻塞性肾病,较常发生在静脉输注速度过快、大剂量和先期存在的肾功能不全者。

肾功能不全、老年人、孕妇及16岁以下儿童慎用。

  

(二)伐昔洛韦(valaciclovirhydrochloride)

  国内产品的商品名有丽珠威、明竹欣,是新一代广谱抗病毒药。

   1.作用及用途 本品为阿昔洛韦的L-缬氨酸酯,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

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包括带状疱疹以及初发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对阿昔洛韦耐药株、巨细胞病毒、乳头瘤病毒也敏感。

1.剂量及用法:

口服片剂,每日600mg,分二次饭前口服。

2.副作用  轻度头痛、头晕、胃部不适、腹痛和腹泻等。

  (三)法昔洛韦(famciclovir,famvir,FCV)

 这是继阿昔洛韦后一种新的口服抗病毒药,本品口服吸收良好,半衰期长。

具抗VZ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HSV-Ⅰ、Ⅱ)和EB病毒的活性。

1.作用及用途  适用于HSV和VZV相关的皮肤粘膜病变和脑炎,特别推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如在开始发疹的48h以内使用将更为有效。

2.用法及剂量  口服,成人500mg,一日3次。

3.副作用  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和头痛。

  (四)更昔洛韦(丙氧鸟苷,ganciclovir)

1.作用及用途  本品为脱氧鸟苷类似物,体外对HSV-1,HSV-2,VZV,CMV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由于毒性较大,故目前仅用于爱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病人严重的CMV感染所致的肺炎、肠炎及视网膜炎。

2.用法及剂量  静滴每日5-10mg/kg,分2-3次连用,14-21d为一疗程。

也可使用维持量,每次5.0mg/kg,一般一周用药5-7d。

3.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骨髓抑制所致的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全身不适、胃肠道综合征、皮肤瘙痒、荨麻疹、脱发等。

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五)利巴韦林(ribavirin,RBV,virazole,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本品为一种鸟苷类似物,主要影响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

对多种RNA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DNA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江门伍总说对黄骨鱼有效果。

1.作用及用途 适用于麻诊、水痘、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国内也有报告用于治疗扁平疣、手足口病等。

2.用法及剂量 口服:

成人每次200mg,每日2-3次,儿童酌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一般每日10-15mg/kg,分2次肌内注射。

3.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本品毒性低,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个别可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口渴、思饮、腹泻、血细胞减少等。

如剂量偏大、疗程超过10d的患者可引起贫血和轻到中度的神经毒性作用。

由于动物实验发现本品有致癌、致突变以及小量药物可通过乳汁排泄等,因此孕妇及哺乳妇女也不适合应用,老年人也不推荐应用。

(六)阿糖腺苷(vidarabine)本品为嘌呤核苷类衍生物,抑制病毒基因组核酸的复制,具有广谱抗疱疹病毒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是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

对处于复制期的HSV-Ⅰ型和Ⅱ型,VZV及CMV均有抑制作用,对部分阿昔洛韦耐药的病毒感染仍有效。

1.作用及用途  适用于新生儿HSV感染、HSV性脑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者的水痘病毒感染。

2.用法及剂量  肾功能正常者,静脉滴注每日10-15mg/kg。

3.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一般剂量时毒性很低,少数病人有消化道反应和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及肝肾功能受损。

也可出现中枢神经和血液系统方面的症状或异常,但大多与剂量相关,且停药后即可恢复。

孕妇和授乳妇女慎用。

(七)聚肌胞(polycytosine,POIY1:

G)

1.作用及用途 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制剂,也是一种良好的免疫增强剂和干扰素(IFN)诱导剂,在细胞和动物体内均能诱导出IFN。

适用于治疗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对扁平疣、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其它皮肤病如玫瑰糠疹也有一定疗效。

2.用法及剂量 肌内注射:

成人2mg每日一次,或4mg隔日一次。

也有在疣体基底部注射治疗寻常疣、尖锐湿疣等。

3.副作用 少数患者出现发热和皮疹,孕妇忌用。

(八)碘苷(疱疹净,idoxuridine)本品为核酸抗代谢物,有抗DNA病毒的作用,但由于药物对病毒和细胞DNA均有抑制,且毒性大,故临床上主要作外用,如眼科用于治疗浅层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眼带状疱疹和扁平疣等。

由于药物可影响角膜上皮的正常代谢,因此使用于眼部时间不应过长,以不起过2周为宜,症状控制后应酌情减少滴眼次数。

(九)异丙肌苷(isoprinosin,imunovir)

1.作用及用途 可抑制多种DNA和RNA病毒用于治疗疱疹病毒和乳头瘤病

毒感染所致的皮肤粘膜病变。

2.法及剂量 口服:

成人每次1.0g,每日4次。

(十)齐多夫定(zidovudine,retrovir,叠氮胸苷,AZT)本品是一种核苷

衍化物,主要为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是第一个被批准为治疗HIV感染的药物。

对逆转病毒(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具有高度活性。

1.作用及用途 适用于艾滋病与其它有关的综合征患者。

2.用法及剂量 口服:

成人每次200-300mg,每4h一次。

静注:

每次

2.5mg/kg,每4h一次。

3.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主要是骨髓抑制,可引起重度贫血、粒细胞及血小

板减少。

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也较常见,有恶心、呕吐、疲劳、失眠、腹痛、肌痛、皮疹、发热等。

用药时必须重复检测血常规。

也发现本品有耐药象出现。

其它被用作抗艾滋病的药物还有:

双脱氧胞苷(dideoxycytidine,ddc)和双脱氧肌苷(didanosine,ddi)等。

二、其它

除抗病毒的化学药物外,在抗病毒治疗中还可合并使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

物,详见免疫疗法一节。

金银花、虎杖对HS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潘生丁在体外对包括HIV、疱疹病毒在内的多种DNA和RNA病毒具有广泛的

抑制作用,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它对HSV等呼吸道病毒等感染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

1.抗生素的分类

1.繁殖期杀菌剂:

青G,半合成青G,头孢,万古霉素,杆菌肽,环丝氨酸

2.静止期杀菌剂:

氨基糖苷类

3.速效抑菌剂: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

4.慢效抑菌剂:

磺胺类

2.一般配伍

1.繁杀+静杀协同作用

2.繁杀+速抑拮抗作用

3.繁杀+慢抑无重大影响

4.静杀+速抑协同作用

5.速抑+慢抑协同作用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分类

药物

配伍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