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9964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

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3、辅助练习

4、进行游戏比赛。

2

单脚起跳触高物

1、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单脚起跳练习中并表现浓厚的兴趣。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力腿进行起跳的方法,发展他们的弹跳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滚动式踏跳,迅速有力蹬地。

助跑与踏跳的衔接技术

1、选择有力腿进行起跳。

2、选择不同高度练习。

3、在同学面前要勇于展示自我。

游戏:

“快快跳起来”

“看谁先跳到”

1、发展学生的协调素质和弹跳力,鼓励他们说说跳远时的感受。

2、培养学生的勇敢、果断等品质,提高他们的自信,团结协作的合作能力,让他们体验参与活动带来的快乐。

前脚掌用力蹬地及时跳起。

组内同学配合有序。

用力蹬地起跳,充分展髋。

上下肢协调配合,落地轻巧。

1、教师讲解练习动作要求。

2、组织进行原地纵跳练习。

3、教师事先讲清游戏方法和要求。

4、组织练习比赛,然后进行评价。

1、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2、先进行模仿分解练习,然后再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3、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二、教材分析

【动作做法和要点】

1、原地单脚跳:

一条腿屈膝上提,另一条腿以前脚掌蹬地并跳起(1~5次),然后换另一条腿撑腿跳,连续交换几次。

2、原地双脚跳:

方法一:

稍屈膝,以前脚掌蹬地的连续跳;

方法二:

两脚连续用力高跳。

3、单脚起跳触高物:

面对悬挂的物体,先跑几步,然后一条腿先全脚掌积极有力地蹬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蹬地跳起,另一条腿屈膝上提,同时用头或用踏跳脚的异侧手去触高物。

4、游戏“看谁先跳到”:

两人一组站在起点上,面对面地用手或脚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胜利者用立定跳远的方法向前跳一步,失败者不动,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跳到对手起点者为胜。

5、游戏“快快跳起来”: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各队成一路纵队,间隔2~3米,前后距离1米;

各队第一、二人各持绳一端,面对本队队员站在队前。

教师发令后,各队持绳队员共同持绳向队尾跑去,每个队员依次迅速跳起来,使绳从脚下通过。

持绳队员跑到排尾后,第一人留下站在队尾,第二人则持绳跑回排头与第三人共同持绳继续向排尾跑去。

如此依次进行,确保每个人都做过持绳队员,最后以先跳完的队为胜。

【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常见错误

现象及原因

纠正方法

手脚动作不协调

摆臂动作早于或晚于蹬地;

未摆臂;

摆臂与蹬地起跳方向相反。

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先练动作后加力量和强度,反复练习。

单脚起跳变双脚起跳

概念不清

多进行一腿蹬地、另一腿屈膝上提的练习

连续跳跃能力较差

力量差,落地缓冲不稳定影响下一跳准备

加强力量训练,练习时要做到循序渐进

触高物起跳时身体远度过大,高度不够

制动不及时,腿部力量不够

练习一腿蹬地时,要使身体尽量往高处提,两臂配合摆动腿动作迅速向前上方摆起。

《原地单双脚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实现以“体能、技能、运用”融合与协调发展的体育课堂,把体能、技能、运用三要素进行有机的匹配,以技术学习为载体,能力提升为基础,体能提高为核心,并且把技术的掌握、运动能力的提升、体能的提高通过实践操作实现相互贯通,融为一体,达到技术、能力、体能、情感协同发展,顺应人体的生长发育并促进其良性的进化。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跳跃的第一课时,原地单双脚跳,是之后学习向高、向远跳跃的基础。

动作要领是单双脚蹬地有力,落地轻盈,动作协调。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班级集体荣誉感较强;

学生已初步了解单、双脚跳的基本动作技能,对单、双脚跳很感兴趣。

但由于体质等原因,学生的能力差异较大;

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

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兴趣爱好广泛,因此情绪容易受到影响。

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肌肉缺乏力量性;

个性比较突出,爱展示自己。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有趣味性的组织教学和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各项练习,并知道单双脚跳的动作技术要领。

2、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90%左右的学生掌握“原地单双脚跳”的基本动作,在原来的跳跃基础上体会“用力蹬地”“屈膝缓冲”,引向“更高更远”的单双脚跳跃。

3、社会适应: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能有序进行练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起跳有力、落地时屈膝缓冲

难点:

动作协调,落地平稳。

六、设计思路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于水平二技能目标的描述,以及《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相关理论,结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选用“原地单双脚跳”作为学习内容,这节课是单脚起跳摸高物和立定跳远的基础,本课通过设计“老鼠从我脚下穿过”、3个有梯度的跳跃高度游戏(见主要教学步骤),把枯燥的技术动作学习转变成形式多样的单双脚跳游戏;

最后通过辅助游戏,巩固单双脚跳。

发展了学生的下肢力量,为之后学习向高、向远跳跃奠定基础;

本节课通过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情境中、音乐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培养学生较强的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授课教师

鲁老师

学校

班级

三年级

人数

45人

单元课次

第一课时

课题

1、认知目标:

2、技能目标:

重点

起跳有力,落地屈膝缓冲

难点

动作协调、落地平稳

课的部分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组织

练习时间

m

练习次数

(7m)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2、引出课题

3、围成一个圆。

4、热身自编操

《向前冲》

1、指导学生在指定位置整队,师生问好。

2、队列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

3、引出课题:

闯关

4、带领学生围成一个圆:

围个圈圈,

我们的圈,

越来越圆。

5、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跳热身操,并进行互动:

小小剪刀——剪剪剪

小小青蛙——呱呱呱

小小飞机——飞飞飞

喂喂喂,在不在?

不在,不在,我不在

1、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以“快、静、齐”的要求进行整队,师生问好!

2、学生认真听讲,想象图景。

3、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并找到自己的点。

4、在音乐的伴奏下,跟着老师一起跳热身操。

组织1

○○○○○○○○

●●●●●●●●

组织2

5

(29m)

1、游戏引入:

“老鼠从我脚下穿过”

教学目的: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单脚起跳和双脚起跳的感觉!

问题一:

单脚跳(双脚跳)时用脚的哪部分蹬地跳起?

——前脚掌

问题二:

跳起落地时用脚的哪部分先着地?

——前脚掌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

问题三:

落地膝关节有什么样的反应?

——屈膝缓冲(模范小猫的落地)

2、游戏拓展:

“跳起来”

巩固今天的技术技能,让学生在练习中建立“单脚跳”“双脚跳”。

并注意屈膝缓冲。

3、辅教材:

游戏:

“所有人对抗所有人”

规则:

在圆圈内跑动,追到人,轻轻拍他的身体(不许拍脖子以上部位),被拍到的同学,蹲下,等拍你的人被别人拍到蹲下的时候,你就复活站起来继续去拍别人。

当两个人同时拍到时,由“石头剪刀布”来决胜负。

拓展游戏:

被拍到的同学,必须到复活区单脚跳5次或者双脚跳10次,才可以复活。

1、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老师的右边口袋里有一只老鼠,好,老师现在要把它放出来,他会沿着我们的这个圆圈,一圈一圈地跑,跑到谁那里,你就单脚跳,让老鼠从你的脚下穿过好吗?

一定要接上,不要慢了,不然老鼠就会碰到你的脚啦!

2、一只老鼠从慢到快地跑,从一只老鼠变成两只,三只,四只……等等来变化练习节奏。

3、从老鼠变成松鼠,引导学生用力蹬地,跳的高。

4、松鼠变成兔子。

(双脚跳)

4、提问,引导学生感受思考,领悟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

5、讲解单脚跳的动作要领:

抬—曲—蹬—落

6、按老师口令练习,1曲2蹬3落

7、请优生展示

8、按老师的哨声、掌声,连续原地单脚跳。

9、原地向左、右单脚跳、旋转圆圈、到达“新家”。

10原地向前、后单脚跳,缩小扩大圆圈。

11、教师讲解双脚跳动作要领:

曲—蹬—落

12、按老师的哨声、掌声连续原地双脚跳。

1、教师语言导入:

第一关难不倒大家,让老鼠、松鼠、兔子从你们的脚跳顺利地通过去了。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第二关了。

2、分成八路纵队。

3、原地单脚起跳过第一高度,同时注意,用力蹬地踩泡泡板,落地缓冲。

4、分组练习,八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同时,空出的两个升高高度。

轻松过第一高度的学生可以挑战第二高度。

5、原地双脚跳练习。

6、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统一分散练习。

1、教师讲解,请两位同学示范游戏规则。

2、强调注意事项,安全问题,必须轻轻地拍,不许拍脖子以上的部位。

注意前后左右的人,不要撞到了。

3、试玩2分钟,总结游戏心得。

4、改变“复活”形式,到复活区单脚跳5次或双脚跳10次。

5、复活区周围不许站人,不能拍刚复活的人。

6、教师在复活区内,对学生进行指导、纠错、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想象图景。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做单脚跳、双脚跳练习!

3、结合练习,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4、认真听讲、模仿老师动作。

5、根据老师节奏、积极练习单脚跳、双脚跳。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单脚起跳,双脚起跳。

3、放松,感受屈膝缓冲。

4、按次序排队,不拥挤。

1、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分散,开始游戏。

3、被拍到的时候,记住拍你的人是谁。

4、总结游戏心得。

5、单脚跳、双脚跳时,认真复习,纠错,再练习。

组织:

XXXX

复活区

游戏区

11

9

(4m)

1、放松操:

手牵手

2、总结

1、引导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2、小结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1、和教师一起放松。

2、自我小结,自我评价。

3、整理器材,与教师再见

场地器材

篮球场、音响1个、哨子1个、标志杆10个,橡皮筋8条。

运动负荷预计

中等

平均心率

110~130次/分钟

练习密度

55%左右

安全提示

1、围成圆圈的时候,注意同学之间的距离,做操和练习时,不要相互碰撞。

2、绳子采用橡皮筋、克服孩子的心理恐惧、可以大胆地去跳。

并且高度从低到高,有一个循序渐进、挑战的过程。

3、在玩“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游戏时,扩大跑动范围,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作业布置

1、在平时的生活中,运动单双脚跳,来避开危险。

2、选择作业:

A:

原地单脚跳,左右脚各20次,双脚跳20次。

B:

能力好的同学,可以利用台阶,向上单脚跳10次,双脚跳10次,注意安全。

第一次磨课后的反思:

教学内容:

1、原地单双脚跳,在分析这份教参的时候,越来越混乱,甚至让我怀疑这份教参的科学性。

三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跳跃能力,这是比较简单的内容,那他又是什么技能的基础呢?

在原来的技能上要提升什么呢?

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会跳,也都知道单脚跳、双脚跳。

但是想想简单不代表不用教,第一次磨课,让学生一直在玩游戏,最后导致这堂课变成了“各种方式的跳跃”,有“单脚跳”“左右脚交换跳”“趴开跳”“跨过去”“双脚跳”。

所以想要有内容在教,对于目标的升华,学生对技术的认知能力,技能的提升有要求,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2、在第一次上课时,关于单双脚跳,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一节课游戏到底,我忽略了标准动作的展示,导致没有办法,不知道从哪里解决教学目标。

学生一节课下来,还是不知道单双脚跳要注意什么,所以我舍弃了几个游戏,也改变了一些游戏,从刚开始的“找鞋子”变成了跳“兔子舞”变成“跳起来”“所有人对抗所有人”,让学生真正掌握单双脚跳,更是把课引向高潮。

课堂细节:

1、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够,当我们在做完老鼠穿过脚下,现在变成一只兔子的时候,学生马上知道说用双脚跳,我却还是命令的样子去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哨子的运用,比如在“老鼠从我脚下穿过”这个游戏,哨子吹出老鼠的声音,不同的节奏,代表一只老鼠,两只老鼠……渲染课堂气氛。

3、教师不要一直站在圆圈上,要想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必须走出来,走到中间去。

场地安排:

1、用橡皮筋代替的树干,不要让学生拉,直接绑在标志杆上,否者队伍的调动和组织太混乱,也影响了课的练习密度,学生在练习中还会一下子高一下子低,没有固定高度,学生在练习时会为了跳得更高更远,不是原地,变成了助跑,还会飞来飞去,各种花样都有,这是之后的内容,可以作为最后的引导。

而且从之前的圆圈变成四路纵队,再加上讲解如何拉绳,队伍怎么调动,太浪费时间,经过这样一段冷却,影响了练习气氛。

情境创设:

1、情境要贯穿整堂课,保证故事的完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