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9998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docx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

A.1949年10月一1952年初B.1949年10月一1953年初

C.1949年10月一1956年初D.1949年10月一1956年底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合作社经济是()。

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

C.个体性质D.国家基本主义性质

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广大民众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农平民阶级的矛盾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关民族资产阶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工人阶级既有合作又有对抗

B.同工人阶级直接对抗

C.同工人阶级完全合作

D.直接被工人阶级消灭

5.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并举的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

6.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的共识。

A.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B.工作重心逐渐开始转向城市

C.先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搞工业化建设,在向社会主义过渡

D.迅速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

7.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在()得到恢复。

A.1949年底B.1950年

C.1952年D.1953年

8.(),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然条件。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8.实现公有制

C.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

A.社会主义工业化B.资本主义工业化

C.工业现代化D.四个现代化

10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出自()

)的时候说将是“最便宜不过了”

B.以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

D.直接消灭资产阶级

12.落后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

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提

出的。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13.下列论述中是列宁观点的有()。

A.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

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B.改变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和习惯势力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C.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

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

D.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14.毛泽东审阅通过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一一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是在()0

A.1952年6月B.1952年12月

C.1953年6月D.1953年12月

15.被喻为一个历史性难题的是()。

A.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

B.如何将资产阶级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

C.如何让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D.如何将知识分子变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部分

16.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互助组具有()性质。

A.农民个人所有制B.社会主义萌芽

C.半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

17.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性质。

A.农民个人所有制B.社会主义萌芽

C.半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

18.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的方针。

A.自愿互利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C.典型示范D.国家帮助

19.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性质。

A.资本主义B.半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D.半社会主义

20.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

A.归个人所有

B.一部分归个人、一部分归集体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21.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

A.1949年10月B.1956年初

C.1956年9月D.1956年底

22.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采用和平方式变革所有制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方针。

A.革命B.没收

C.和平赎买D.保护

23.对民族资本主义赎买的具体方式是()。

A,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B,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C.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D.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分割,一部分属于国家,一部分属于资本家

24.高级形式的国家基本主义是公私合营,主要是()。

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B,部分企业的公私合营

C.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D.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5.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口私营商业户数的8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

B.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口私营商业户数的99%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

C.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82%口私营商业户数的8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

D.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82%口私营商业户数的99%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

26.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方在职人员和资方代理人采取()政策。

A.彻底消灭B.自谋生路C.“包下来"D.和平赎买

27.()年底,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改造基本完成。

A.1953B.1954C.1955D.1956

2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在()年。

A.1945B.1949C.1956D.1958

29.()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

C.新中国成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30.()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制定及颁布施行。

A.1949B.1953C.1954D.1956

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表明我国是由一个()

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封建主义B.专制主义

C.资本主义D.新民主主义

32.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中,()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

C.地主阶级D.资产阶级

3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确立。

A.基本B.正式C.完全D.绝对

34.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曾经以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来否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走向社会主义。

()批评这种观点是“庸俗生产力论”。

A.斯大林B.列宁C.毛泽东D.刘少奇

35.()指出: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

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A.毛泽东B.邓小平C.斯大林D.列宁

36.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证明,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的情况下进入社会

主义。

A.农业化B.商业化C.工业化D.信息化

37.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阶段的社会主

义。

A.萌芽B.初级C.中级D.高级

38.()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

奠定了制度基础。

A.辛亥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39.()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

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工业化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D.新中国的成立

40.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了()这个根本

的前提条件。

A.工业化B.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改造D.公有制

41.()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

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社会主义道路

C.新中国D.社会主义公有制

42.()年,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了21.3%,其中,农民提

高了14.6%,非农业居民提高了28.6%。

A.1956B.1955C.1954D.1953

43.()指出:

“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

后,中国要向哪里去?

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

……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外国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

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陈云

4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

义建设,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D.土地革命

4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

会主义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A.中国B.苏联C.越南D.朝鲜

46.()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应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A.新中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C.解放战争D.“三反”“五反”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E.地主阶级

3.关于1953年12月形成的总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B.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体两翼”

E.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4.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历史时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是由于()。

A.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

B.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

C.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D.领导人的个人认识还有差异,思想上不能完全统一

E.我们首先要巩固政权,不能急于求成

5.未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实施了()。

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C.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E,直接让农民进入城市,变成产业工人

6.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这种积极性表现在

()。

A.和工人阶级紧密结合的积极性

B.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C.消灭地主阶级的积极性

D,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E.与资产阶级斗争的积极性

7.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等几个发展阶段。

A.个人经济B.互助组C.初级社

D.中级社D.高级社

8.手工业社会改造大体上经历了()等几个发展阶段。

A.组织手工业者建立手工作坊

8.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C.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E.建立手工产品销售市场

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

A.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B.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C.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D.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E.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0.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是因为

()。

A.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B.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C.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主动

E.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1.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代购代销

D.统购包销E.经销代销

12.在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国家

E.为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找到了一个方法

13.1956年底,我国对()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农业B.手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商业E.工商业

1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

C.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

E.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的意义是()。

A.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证

B.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并不是在有步骤地推进

C.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E.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而推进的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使中国100多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

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的经验总结

C.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D.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E,并没有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必要条件和保证

17.()的确立表明我国由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8.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

了根本的变化,主要有()。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B.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

C.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E.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19.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曾经以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来否定经济文

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走向社会主义。

以下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意见的有(

A.列宁B.毛泽东C.邓小平

D.恩格斯E.马克思

20.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这次实践证明了()。

A.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C.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D.不用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可以超越社会主义阶段的

E.中国必须在实现工业化之后才可进入社会主义

2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是()

A.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B.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C.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D.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E.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具体表现是()。

A.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

B.1957年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h升至ij56.7%

C.1957年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善

D.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建立,工业技术水平和工程设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E.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三、判断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家资产阶级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

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所以非社会主义因素以无足轻重。

()

4.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

5.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全照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

7.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农民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只能引导、说服和教育,使其自愿地走合作化的道路。

()

8.到1956年初,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9.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剥夺剥夺者”,使被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变成人民的财产。

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原则。

()

10.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11.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还未完成。

()

12.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的。

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

13.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1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15.1953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证。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的经验总结。

()

17.中国第一部宪法对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

18.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19.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曾经以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来否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走向社会主义。

()

20.列宁曾经用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的历史发展说明:

“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

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

”()

2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22.不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可以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2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定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2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挫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

25.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的前提条件。

()

26.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

27.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

义社会,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2.B3.C

10.D11.B12.C

19.D20.C21.D

28.C29.D30.C

37.B38.D39.B

46.B

二、多项选择题

I.ABCDE

6.BD

II.ABDE

16.ABCD

21.ABCDE三、判断题

1.对2.对3.错

9.对10.对11.错

17.错18.对19.对

25.对26.对27.对

4.A5.B6.C

13.B14.D15.A

22.C23.B24.D

31.D32.B33.A

40.B41.A42.A

4.对5.对6.错

12.13.14.

20.错21.对22.错

7.C8.A9.A

16.B17.C18.B

25.A26.C27.D

34.B35.D36.C

43.A44.C45.A

4.ABC5.ABCD

9.ABCDE10.ABC

14.ABCDE15.ACD

19.ABC20.ABC

7.对8.错

15.错16.对

23.对24.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