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004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WLAN方案设计实战教学文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另外该企业提出了安全性的要求,入住的顾客只有通过安全认证才能登录网络并接入Internet,而且当顾客使用网络服务的时候需要对顾客计费。

根据对该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以两栋大楼为单位建立两个局域网,然后连接两个局域网,接着通过宽带路由器解决共享上网,最后在局域网里添加一个服务器进行安全控制和计费。

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这还不够,这个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二步:

局域网设计

局域网的建设方案是最重要的,因为接入是否方便,网络性能能否达到用户要求,都取决于局域网。

根据客户的需求我们不妨提出两个局域网方案。

方案一,有线以太网。

在布线方便的条件下,有线以太网应该是我们的首选。

首先,有线网带宽高,主流的有线以太网产品传输速率都在100Mbit/s,千兆位和万兆位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在两栋楼内部使用5类双绞线建立100BASE-TX的有线网络连接各个房间,这样的方案可以充分满足各种网络应用,而且有线传输介质的抗干扰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无线介质。

但在这个例子中,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布线不方便。

由于大楼在建立时没有进行网络布线,而且已经装修一新,如果走明线布线,不美观,和高档酒店也不协调。

走暗线布线,必然要破坏装修,而且工期长,对酒店的正常营业也有影响。

其次,有线网使用并不方便,用户上网要受网线长度的限制。

如果一个顾客想在酒店大堂用笔记本电脑上网那么他必须准备一个很长的网线。

由此可见,在这个企业中,完全采用有线局域网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因此我们给出了另一个方案。

方案二,无线局域网。

在不方便布线的场合,无线局域网就应该是首选了。

无线网不用大量布线,安装简单快速,施工工期短;

使用无线网不用破坏装修,不影响营业,顾客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接入网络;

而且现在无线网设备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便宜,和有线网相比,成本也并不高,所以,在室内我们选择无线覆盖的方案。

室内覆盖主要是在建筑物内部,无线网和有线网相结合,通过无线接入技术,在难以布线或对移动性要求较高的区域安装无线接入点(AP)以实现无线接入,达到高速上网和节省成本的目的。

在实现室内覆盖的时候常用的设备有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AP。

在室内环境中组建无线网时,针对不同的环境,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具体方案。

1.对等解决方案

图1WLAN对等解决方案示意

对等解决方案是一种最简单的应用方案(见图1),只要给每台电脑安装一片无线网卡,即可相互访问。

如果需要与有线网络连接,可以为其中一台电脑再安装一片有线网卡,无线网中其余电脑即利用这台电脑作为网关,访问有线网络或共享打印机等设备。

在该方案中,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只使用无线网卡进行连接,没有任何其他接入设备,在无线局域网中属于投资最少的方案。

但该网络的覆盖范围有限,一般的网卡在室内环境下传输距离通常为30米左右。

而且,该方案中所有的计算机的带宽是共享的,设备越多,每台设备分得的带宽就越小。

所以此方案只适用于用户量较少,对传输速率没有较高要求的小型无线网络。

2.有接入点独立对等无线局域网

图2有接入点独立对等无线局域网示意

有接入点独立对等无线局域网(见图2)与无接入点独立对等无线局域网非常相似,所有连入网络的计算机都装有一块无线网卡,所不同的只是有接入点独立对等无线局域网加入了一个无线访问点。

该方案比对等解决方案的覆盖范围大,但带宽仍然是共享,推荐接入设备不超过30个。

3.无线LAN和有线LAN互联

无线LAN可以作为有线LAN的补充,在不方便布线的场合使用AP连接无线设备,AP和交换机相连接入有线网(见图3)。

在较大的建筑物内实现室内覆盖最好的方案是有线为主干,无线覆盖不易布线的区域。

图3无线LAN和有线LAN互联方案示意

在这个例子中,第3个室内覆盖的方案是最合适的。

交换机连接各层的AP,顾客的电脑通过无线网卡和AP接入网络。

有线部分我们可以采用100M以太网,较高的带宽可以提供较好的性能,不至于在主干部分形成瓶颈。

无线部分我们选择802.11g标准,54M的带宽足够满足大部分网络中的应用,而且802.11g和802.11b的标准兼容,这使得很多采用迅驰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可以方便地接入网络。

第三步:

局域网间互联方案设计

当我们完成了局域网方案的设计,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两栋楼之间互连的问题。

在这个例子中,两栋楼之间虽然只相隔一条马路,但布线难度很大,架空明线很困难,也不美观,施工危险,地下管槽更不可行,挖开马路铺设线路是有关部门所不允许的。

所以我们很快就否决了有线连接的方案,无线连接是惟一的选择。

在两栋楼之间可采用无线网桥实现室外桥接。

室外桥接主要用于建筑群之间,在有线连接难以实现的情况下,通过无线网桥实现各建筑之间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无线桥接,在数据链路层或网络层实现各楼之间的网络互连。

通过室外桥接,相距几英里的建筑内的LAN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在一起,像在一个LAN中一样相互访问和共享资源。

在室外桥接部分,不同环境应用的方案也不同。

1.点对点无线连接方案

图4点对点无线连接方案示意

当网络规模较大,或者两个有线局域网相隔较远,布线困难时,可以采用点对点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案(见图4)。

采用点对点连接方案时,需要在两个需要互联的网段之间各安装一个AP设备,并且将一个AP设置为主节点(Master),另一个设置为从节点(Slave)。

由于点对点连接一般距离较远,所以安装无线天线也是必须的,再加上只有两个AP,所以最好都采用定向天线。

2.点对多点无线连接方案

图5点对多无线连接方案示意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一个公司拥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的分布式局域办公网络,这些网络之间的互联成为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司分布于几个临近的大楼中,并且布线不便时。

这时,无线局域网点对多点的连接方案(见图5)就成为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只需要在每个网段中都安装一个AP和无线天线,即可实现网段之间的互联或有线主干网络的扩展。

在此连接方案中,需要将一个AP设置为Master,其他AP设置为Slave,并且设置为Master的节点必须采用全向无线天线,Salve则最好采用定向天线。

3.无线中继方案

图6无线中断互连方案示意

当两个局域网相距较远而且中间有障碍物阻挡时,最好采用无线中继方案(见图6)。

该方案在两个网络之间或建筑物上架设一个户外的无线AP,实现信号的中继,以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作为中继站,无线AP需要设置为Master,并且使用双向或全向天线。

在这个例子中,由于两栋大楼相距较近,而且中间没有障碍物遮挡,所以在室外桥接部分选择点对点无线连接方案,标准可采用802.11a,54M的带宽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的需要,而且,802.11a的抗干扰性能较好,这也是在室外桥接部分选择它的原因。

在两栋楼顶部加装定向天线,省去了布线的烦恼。

第四步:

进一步完善方案的设计

在接入Internet的问题上,可以使用一台双WAN口路由器连接两条ADSL线路,这种方法比较经济实用,性价比较高。

至于接入控制,可以通过一个安全验证服务器实现并通过第三方的软件计费。

为了设计一个完美的无线网方案,还需要经过现场勘查,布局设计,设备选型和现场测试几个步骤。

现场勘查主要是了解需要建网的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布局,以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为方案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做准备。

在现场勘查时,弱电间的位置、电源的位置和设备间的位置是需要重点考察的。

图7整体方案拓扑

经过细致的现场勘查之后,就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网络拓扑图(图7所示)。

每层在对角处放置两个AP加5db全向天线以保证足够的覆盖范围。

垂直干线系统以5类双绞线连接各层的弱电间,通过水平布线连接AP,设备间放置交换机、路由器、安全服务器和ADSLmodem等设备。

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接入点漫游的问题。

802.11的DSSS频道之间的覆盖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邻近的相同频道之间不能互相覆盖。

802.11的DSSS中一共存在着相互覆盖的14个频道,在这14个频道中,仅有三个频道是完全不覆盖的,利用这些频道来作为多蜂窝覆盖是最合适的。

另外由于客户的特殊需求,我们添加了安全服务器进行验证和计费。

接下来就是设备选型,在本例中,主要用到的设备有无线网卡、AP、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在这一步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和成本,选择合适的设备并统计相关设备的数量、价格,并列成表以方便报价。

在选择设备尤其是无线设备的时候,由于市场上的无线产品品种繁多,特点各异,我们往往需要从下几个方面关注:

1.支持的标准、工作频率、传输速率:

不同的标准对应的工作频率和传输速率也不相同。

根据我们上面的介绍,802.11b/g是工作在2.4G频段上的。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电子设备都是基于2.4GHz频段工作的,这正好与802.11b/g的工作频段相同并产生冲突。

如蓝牙设备、微波炉等电器的使用可能对无线设备产生影响。

2.安全性:

802.11b中建立了40位的WEP加密机制,主流设备厂商一般都实现了104位的WEP加密,这对于大部分的无线局域网应用而言已经是足够了。

如果设备可以支持802.1x协议定义的每用户每会晤密钥分配机制和PPP安全通道,安全标准更是大大提高。

3.安装配置是否方便:

许多供应商提供的工具可以利用单一的配置工具来配置多个接入点,这样就大大简化了配置的难度,也对简化安装有良好的帮助。

目前可以提供的连接手段有:

Telnet、基于Web的配置、在有线网络上基于SNMP的配置或者基于接入点提供的串口的配置。

4.设备的供电问题:

一些供货商提供的接入点可以利用和接入点相连的以太网线缆提供电源,这通常使用一个有线盒将AC电源和交换机上的数据联接线接入,然后将DC电源接入在无线接入点和有线盒中未被Ethernet使用的网络线对,这样接入点就可以不使用外置AC电源接入而简化了接入点的安装难度。

5.覆盖范围和带宽:

当距离超越覆盖范围时,总吞吐量将下降,例如需要实现高性能5.5Mbps~11Mbps吞吐速率,那么如果出现超范围后的低速1Mbps~2Mbps的现象将使信道的利用率和总吞吐率下降。

6.辐射强度: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规定,无线设备辐射不得大于100mW,大部分无线产品的辐射强度都小于这个数值。

但在某些场合,加了功率放大器的设备的辐射就有可能超过这个标准。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现场的测试,主要测试信号衰减对通信质量的影响,并通过测试发现信号的死角以改进方案。

在本例中,经过实地测试,在每层楼对角处各安装一个AP,信号质量良好,完全可以满足客户需要。

第五步:

方案实施

无线网的施工相对有线网要简单得多,在这个例子中,主要施工部分为垂直布线系统和每层的水平布线系统。

垂直布线为骨干,采用有线连接,安装于建筑物弱电竖井中,采用超5类双绞线连接汇集到设备间的配线架。

水平布线采用超5类双绞线,埋设于各层的天花板中,用于连接骨干线路和每层的AP。

链接

WLAN的标准协议和产品

无线网工业标准

1997年,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制定了802.11标准,作为对原有802协议集的扩充,主要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加入了新的标准。

从网络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如图1所示),IEEE802.11主要的标准范畴分为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与物理层(PHY),802.11协议在数据链路的LLC子层保留原有的802.2标准,在MAC子层采用了新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

这是一种和以太网的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兼容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在有线网中,共享介质传输的冲突检测是可以很容易实现的,而在无线网中,由于信号的覆盖范围有限,冲突的检测却难以实现,于是采用了有别于以太网的冲突避免机制。

在物理层上,根据不同的信号频段、调制方式、传输速率,IEEE又制定了802.11a、802.11b、802.11g等一系列标准。

在物理层使用的技术有窄频微波技术、展频技术及红外线技术。

当前的无线局域网产品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展频技术中的DSSS无线技术来实现。

IEEE制定的802.11系列标准有802.11a、802.11b、802.11g和802.11n,其中前三个标准是当前正在广泛使用的,分别使用的是5GHz、2.4GHz和2.4GHz的频段,传输速度为54Mbps、11Mbps和54Mbps。

因为这两个频段没有所谓的使用授权,所以无线局域网使用这两个频段。

802.11n这个标准正在制定中,计划于2007年完成,目的是通过同时使用多个信道实现100Mbps的最大吞吐率,具体使用那个频段还没有最后确定。

由于无线网存在安全性差的缺点,在安全方面各标准化组织又制定了802.1x、802.11i、WPA2。

其中802.1x验证协议被诸多802.11标准使用;

802.11i作为加密标准取代易受攻击的采用静态密钥的无线对等保密(WEP)标准,它允许使用动态共享密钥;

而WPA2则是用来确保基于802.11i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的协议。

在管理维护方面还有些标准,主要有802.11e、WME和WSM、802.11f、802.11r、802.11s和CAPWAP。

802.11e标准定于2005年夏季完成,定义了优先级划分级别,并且为数据、语音和视频等流量提供了基本级别的服务质量(QoS)。

WME和WSM是过渡性的无线媒体扩展(WME)和Wi-Fi调度媒体(WSM)标准,它们基于802.11e草案,确保不同厂商的标准产品间的互操作性及一致部署。

WME现在可以使用,而WSM预计要到2005年夏季发布。

802.11f标准向第二层漫游定义了接入点(AP)之间的通信,但不支持不同WLAN网段之间的漫游。

802.11r标准为AP间实现快速漫游的切换统一标准,包括验证密钥,以实现支持基于无线的语音和基于无线的数据的快速漫游。

它还负责解决网段间漫游问题,该标准定于2006年完成。

802.11s标准是为了以无线方式连接AP实现回程传输通信和网状网联网而设计的,该标准预计2006年完成。

CAPWAP这个近期完成的IETF标准其目的在于,为针对控制无线AP及加以编程的机制的分类法统一标准。

轻型接入点协议(LWAPP)是一项发展中的IETF标准,负责管理轻型AP如何与WLAN系统设备以及管理轻型AP的控制器进行通信。

其实管理维护方面的标准大多都在制定中,还没有完成,所以当前的很多产品中都还不包括这些相应的功能。

无线局域网产品

无线局域网产品一般包括:

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无线网关、无线网桥。

无线网卡是计算机和无线网络的接口,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负责完成数据的封装、差错控制和执行CSMA/CA。

现有的无线网卡按照接口类型可分为有PCI无线网卡(包括ISA接口)、USB无线网卡和PCMCIA无线网卡(包括CF接口)。

无线接入点(AP)是将无线设备或客户机连接到网络的基站。

我们也可以将AP理解成无线的Hub或无线的路由器,实际上大多数AP产品主要是这两类。

在AP信号的覆盖范围内,安装了无线网卡的PC通过AP接入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一些接入点拥有内建服务,包括路由器、防火墙、DHCP和打印服务器,其实只要满足前面的功能的设备都可以叫AP。

在实现室外桥接时还会用到无线网桥,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用于在数据链路层连接两个网段,网桥具有划分冲突域的功能。

在这点上,无线网桥和一般网桥无异,但无线网桥支持无线连接,省去了布线的麻烦。

当需要连接相距几英里的两栋大楼内部的局域网时,借助于租用线路的成本往往太高,自己布线却又可能遇到河流、湖泊或其他建筑物等不可逾越的障碍,无线桥接就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

我们可以借助于在大楼顶部安装无线桥接设备实现建筑物间无线连接。

无线网关的作用是类似于AP和宽带路由器的整合。

当我们需要连接两个子网或者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连时,我们需要用到网络层的路由器。

一般的无线网关和一般的宽带路由器一样,有一个WAN口,可用于连接广域网,若干个LAN口可连接交换机和PC,除此以外无线网关还具有AP的功能,帮助无线设备接入网络。

在实际施工中往往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覆盖范围不够和信号死角问题,可通过加装功率放大器和高增益天线或改变AP位置解决;

避雷问题,在室外桥接时,安装于楼顶的天线需安装避雷器并可靠接地;

设备供电问题,设备安装点附近应预留电源,也可通过双绞线从交换机接线供电。

最后的验收阶段,主要工作为覆盖范围测试。

主要在全楼漫游测试有无信号盲区。

室外5公里的802.11B无线远程连接

  

最近应一个客户需求,需要在他们2个分厂之间做一个无线连接,2个分厂之间的距离在5公里左右,并且站在各自分厂大楼顶端能互相看见对方的大楼。

原先是租用的电信的线路,每年下来的费用高昂,现在想用无线连接来代替原先的线路,从长远来开是非常合算的,但做此类户外远程的连接也有一定的要求:

2点之间必须“通视”,也就是无阻隔,客户那里的条件完全符合。

  经过几天时间的准备,测试一次性通过,现将所用设备、相应的设置以及测试过程介绍给大家。

  一.所使用的设备:

  1.INTEL2011无线AP两只,属于802.11B无线标准的AP,最高11M速率,支持无线桥接、无线中继,当然也支持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桥接,功率为100MW。

这种AP质量相当不错,最外层为工程塑料,非常坚固,内部外壳为铸铝,对抗外界信号干扰非常有效。

  22.20米50欧姆型号为-7的室外电缆,电缆的构造和我们平时常见到的闭路电视电缆差不多,但阻抗不一样,低阻抗有利于信号的传输、损益也小。

  3.N型接头,现在2.4G的天线接头一般全为N头母头,所以我们需要在电缆端用上一个N型公头,接头的阻抗也是50欧姆,这是N型公头拆开的图片,呵呵,零件还挺多的。

  3.跳线,接头型号为SSNB(公头)、50欧姆阻抗,这根跳线比较重要,跳线一头插在AP的馈线接口(SSNB、母头),另一头和电缆接在一起,电缆的另一头再通过N型公头接到室外天线的N型母头上。

  基本上需要使用到的设备就这么多了。

  二物理连接、AP设置过程

  整个连接的顺序是这样:

  室外天线--------》50欧姆电缆-------》跳线--------》2011AP

  1室外天线的组装:

天线的组装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按照图纸上的安装说明就可以了,不过在楼顶安装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防雷,最好附近有避雷针,天线顶端不要超过避雷针的高度,实在不行就需要购买避雷器了。

  2室外天线电缆接头的制作:

天线接头为N型母头,那我们就将电缆连接端做成N型公头,接头的制作和我们平时做闭路电视的电缆连接头差不多,稍微复杂点,另外电缆比较粗,制作时较费力气,不过只要仔细、认证,保证N型公头内部的触针、屏蔽层和电缆的内芯、屏蔽层充分接触就行了。

  这里要用到电烙铁,将N型公头中间的触针仔细的和电缆的内芯焊接在一起,最好采用含银焊料,不要采用一般的普通焊料。

  电缆的另外一头是和跳线连接的,一般情况下是需要一个转接器,电缆做成N型公头,转接器的N型母头和电缆的N型公头连接在一起,转接器的另一头就需要和跳线的接头相配套,不过这样的转接器比较难找、接头种类也实在多,所以我们就直接采用将电缆和跳线焊接在一起。

-7的电缆比较粗硬,但跳线很细小,所以将这2种线材的信号层和屏蔽层焊接在一起需要一定的焊接水平,焊接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信号的强度,所以一定要处理好此处接头的连接。

  3跳线的另外一头就是SSNB接头了,和AP上的馈线接头是配套的,所以只要直接插上即可。

  4AP的设置:

物理连接、AP设置过程中有2处难点,一个在线缆的连接,另一个就在AP的设置上了。

  INTEL的2011AP将AP之间的无线互连称为WLAP模式,而WLAP模式分为2种:

  1)AP桥接

  2)AP中继

  很多朋友搞不清楚无线桥接和无线中继的差别,我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

  桥接:

有线网络《------》AP---------AP《-------》有线网络

  中继:

有线网络《-------》AP《------》AP《-----》AP《-----》无线客户端

  ----代表无线连接

  --------代表有线连接

  我们在这里用到的是桥接,就是用2个无线AP采用无线的方式连接2个有线网络。

  INTEL2011AP的设置对于一般初步接触无线网络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但只要抓住几个必须设置、改动的地方即可。

  INTEL的2011AP的桥接、中继是基于MAC地址的,所以我们先必须将2个AP的MAC地址记下。

  其实很简单,我们默认编号A的AP为主AP,B为副AP。

  1先打开AP的WLAP功能,也就是WLAPMODE:

ENABLE

  2然后将主AP的MAC地址填入WLAPMANUALBSSID

  其他就不要改动了,直接点击SAVESETTINGS。

  3在编号为B的副AP上也同样的先打开WLAP功能,然后WLAPMANUALBSSID就需要填写主AP的MAC地址,这一点不要做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填写完毕后也是点击SAVESETTINGS。

  这样2个AP的WLAP设置就完成了,另外也需要对2个AP的SSID、IP地址等作一些设置,要设置成同样的SSID、同一网段的IP地址、子网掩码,如下图:

  以上设置完成后,2个AP都需要切断电源重起,先将编号为A的AP打开,然后等启动完毕后就可以看到主AP面板上的3个灯分别如下:

  1电源灯长亮。

  2有线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