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58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docx

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

15年

44.(虹口,15二模)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编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CO

CO2

氧化铜

加热

B

CaO

CaCO3

过滤、蒸发

C

MnO2

KCl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

NaCl

KNO3

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答案:

C

45.(金山,15二模)下列除杂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A

FeSO4

CuSO4

足量铁粉

B

H2

HCl

碳酸钠溶液

C

CuO

Cu

稀硫酸

D

Na2SO4溶液

Na2CO3

氯化钡溶液

答案:

A

45.(闸北15年二模)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O(CaCO3)

H2O

过滤

B

NaCl溶液(CaCl2)

适量的Na2CO3溶液

过滤

C

CO2(H2O)

固体氢氧化钠

洗气

D

CuO(Cu)

适量的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B

2.(嘉定宝山15年二模)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KNO3(Na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CaO(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C.NaOH(Ca(OH)2):

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并过滤D.CO2(CO):

点燃

答案:

C

14年

15.(2013徐汇一模)为除去CaCO3粉末中混有少量Ca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热B.溶解后过滤C.加适量稀盐酸D.加适量稀硫酸

B

16.(13年闵行一模)下列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NaCl(KNO3)降温结晶

C.CaO(CaCO3)高温煅烧  D.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15.(2013年金山一模)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

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A.硝酸钾和食盐B.食盐和泥沙C.水和酒精D.熟石灰和生石灰

B

40.(2013年虹口一模)分离下列各组物质一定会用到过滤操作的是

A.水和汽油B.蔗糖和水C.氧气和氮气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D

21.(2013长宁一模)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CuO

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D.通过灼热的木炭

B

43.(普陀,13二模)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

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CuO(Cu)加足量稀盐

酸、过滤、洗涤、干燥

D.KCl(K2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

B

43.(黄浦,13二模)可通过以下方法除去杂质的一组物质是

A

B

C

D

X

CaCO3

Mg

NaNO3

Cu

杂质

CaO

C

Na2SO4

Cu(OH)2

答案:

D

12、(杨浦,13二模)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

A

43.(浦东,13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CaO(CaCO3)——高温煅烧B.CO2(CO)——通过灼热的木炭

C.CaCl2溶液(HCl)——足量碳酸钙,过滤D.H2(H2O)——通过足量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

B

42、(崇明县2013二模)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CaO

CaCO3

高温

C

氧气

水蒸气

通过足量生石灰的干燥管

D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CaCO3,过滤

A

42(长宁区2013二模)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除杂方法

A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Fe(Cu)

加入稀盐酸

C

CaCO3(CaO)

高温煅烧

D

KNO3(NaCl)

加水溶解、过滤

A

43.(闵行,15二模)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方法

A

CuO

C

在氧气流中灼烧

B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FeCl3溶液

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

D

CO2

CO

点燃

答案:

A

16.(静安,14一模)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B.CaO(CaCO3):

高温煅烧

C.CO2(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D.MnO2(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C

40.(嘉定,14一模)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石灰水B.点燃C.通过灼热的CuOD.通过灼热的木炭

答案:

C

38.(闸北,14二模)在自来水生产的过程中,除去难溶固体悬浮物的方法,通常采用()

A.电解B.吸附C.过滤D.消毒

答案:

C

44.(闸北,14二模)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

CuO

通入一氧化碳,加热

B.

CO2

H2O

将混合气通过盛氢氧化钠固体的装置

C.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D.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答案:

A

38.(静安,14二模)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办法

A

N2

O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CO2

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

化铜

C

H2

水蒸气

通过盛有氧化钙固体的干燥管

D

CO2

HCl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

D

43.(松江,14二模)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O(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

NaOH(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C(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Cl(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答案:

B

43.(14中考)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

A

NaNO3

Na2CO3

适量BaCl2溶液

B

CaCl2

稀盐酸

足量CaCO3固体

C

ZnSO4

CuSO4

足量铜粉

D

Fe2(SO4)3

Na2SO4

足量NaOH溶液

答案:

B

43.(宝山,2014二模)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N2中混有O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中混有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C.HCl溶液中混有H2SO4(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

D.CaO中混有CaCO3(高温煅烧)

答案:

D

41.(金山,14二模)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杂质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B.将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

C.点燃混合气体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答案:

D

 

填空题

16年15年14年

29.(13年闵行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照教科书内容,在学校实验室里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二:

称取5.0g粗盐进行提纯。

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

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NaCl_______3

g,水_______47

mL。

(2)NaCl溶解过程用到了玻璃棒,它的操作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时,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过滤

(4)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多,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B

___________

A.滤纸破损,滤液浑浊就蒸发

B.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D.溶解时水的量太少,使食盐未完全溶解

29.(5分)

(1)595

(2)搅拌,加速溶解

(3)过滤

(4)A、C

32.(2013长宁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和溶液的配制实验。

(1)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①称取5.0g粗盐,逐步加入15mL水中,直到全部溶解为止(杂质不溶于水)。

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的顺序为:

(28)(填编号)、计算纯度。

A.过滤B.称量精盐C.蒸发

②过滤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29);

(30);

(31)。

(2)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

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32)g;水的体积为(33)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量取:

量取所需水选用的量筒规格为(34)(填10mL或50mL或100mL)。

③溶解: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35),使其溶解。

④存储:

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放到指定的位置。

32.

(1)ACB;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了;漏斗尖嘴未紧贴烧杯B内壁;

(2)10;90;100mL;搅拌

30、(杨浦,13二模)从空气中分离二氧化碳可设计如下的操作方案,其基本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未标出)。

(1)写出流程中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流程中涉及到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3)整个流

程中,除水外,还有二种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

(1)Ca(OH)2+Na2CO3→2NaOH+CaCO3↓

(2)CaO+H2O→Ca(OH)2CaCO3

CaO+CO2↑

(3)NaOHCaO

48.(杨浦,15二模)(7分)海水晒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

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①操作Ⅰ需用到的最主要仪器名称是,加入的试剂A的名称是。

②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提纯后的食盐配制5.85%100g氯化钠溶液,用量筒量取水mL。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种元素。

(3)在上述100g氯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生成14.35g沉淀,其物质的量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①漏斗(1分)碳酸钠(1分)

②2NaOH+MgCl2→Mg(OH)2↓+2NaCl(1分)

(2)94.154(2分)

(3)0.1molNaCl+AgNO3→AgCl↓+NaNO3(2分)

 

52.(金山,15二模)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①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目的是(11);

②加入试剂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

③加入试剂Y的化学式是(13),请分别分析:

Y不足量或过量时,对本实验是否有影响?

请说明理由

(14)

答案:

(11)与Na2SO4充分反应/除尽Na2SO4

(12)Na2CO3+BaCl2→2NaCl+BaCO3 ↓

Na2CO3+CaCl2→2NaCl+CaCO3 ↓

(13)HCl

(14)不足量时得到的精盐中

会混有NaOH、Na2CO3杂质,过量时,由于HCl蒸发时挥发掉了,对精盐纯度没有影响。

50.(虹口,14一模)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

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上述过程中除去的杂质是(14);

②操作Ⅰ的目的是:

a(15);b.计算产率;

③量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16);

④操作Ⅴ是(17)。

答案:

(14)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15)计算需水量

(16)量筒和胶头滴管(共2分,每个1分,错别字不给分)

(17)蒸发

51.(金山,14一模)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制成精盐的操作流程如下: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9),溶液中进一步分离获得精盐操作Ⅱ的名称是(10)

②已知产率=

×100%。

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

组别

1学科王

2学科王

3

4

产率

75%

65%

88%

72%

教师对产率的评价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下列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11)。

A.第1组:

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B.第2组:

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C.第3组:

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的边缘。

D.第4组:

滤液中还有少量泥沙就开始蒸发。

③若现有50克10%的食盐溶液欲配制成5%的食盐溶液,则需加水(12)克。

答案:

(9)过滤

(10)蒸发结晶

(11)A、C

(12)50

27(2013杨浦区一模)、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某兴趣小组对海水晒得的粗盐进行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中含有的颜色、异味可以用 除去。

(2)下图为粗盐的提纯过程,其中操作①、②、③依次

为、、;玻璃棒的作用依次是、、。

 

(3)若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

字母)  。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4)用上述实验所得NaCl晶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

27、(共9分)

(1)活性炭;

(2)溶解、过滤、蒸发;搅拌,加速溶解、引流、

防止液滴飞溅。

(3)BC;1分(4)量筒

22.(2013闵行区一模)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回答下面有关水的问题。

(1)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B为电源的____极,

甲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2)净水器中有活性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明矾或氯化铁作凝聚剂,

请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为_____。

(4)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

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mL。

22.(5分)

(1)正(+)氢气(H2)

(2)吸附(3)FeCl3(4)390

52.(静安,14二模)为了将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分离,并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根据流程图回答:

①沉淀B化学式是(14),试剂甲是

(15)

,滤液C中溶质成分有(16)。

②步骤Ⅱ加入Na2CO3溶液后,分离出沉淀B的实验操作名称是(17)。

③根据以上方案得到NaCl固体测定含有杂质,同学们通过分析后对上述方案作出改进:

在步骤Ⅴ滤液C蒸发结晶之前,先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既能除去所含杂质,又能有效防止新杂质的引入,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

④为测定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分别提出了如下两个数据测定方案。

方案1:

称量混合物A的总质量和干燥的沉淀B或CaCl2固体的质量,并进行计算;

方案2:

称量混合物A的总质量和实验改进后所得纯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并进行计算。

请你判断:

上述所选称量数据不合理的是(19)(填:

“方案1”或“方案2”)。

理由是(20)。

答案:

(14)CaCO3

(15)稀盐酸(HCl)

(16)NaCl、Na2CO3

(17)过滤

(18)Na2CO3+2HCl→2NaCl+H2O+CO2↑

(19)方案2

(20)方案2实验改进后所得纯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52.(松江,14二模)验证某混合气体含有CO和H2,并除去含有的少量CO2杂质。

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10),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观察到C中黑色氧化铜变(11),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

②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混合气体含有H2,他改进实验后证明了混合气体中含有H2。

请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改进方法和现象(13)。

从环境保护角度,该实验中最后导出的尾气处理方法是(14)。

③丙同学对A装置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验证,请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处:

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15)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Na2CO3

Ⅱ.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6)溶液。

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含NaOH

若将Ⅱ中加入的溶液换成(17)(写化学式),也可得出Ⅱ中相同的结论。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答案:

(10)除去二氧化碳

(11)变红

(12)CO2+Ca(OH)2→CaCO3↓+H2O

(13)在C和D之间加无水硫酸铜干燥装置,白色变蓝色(合理给分)(此空2分)

(14)点燃或收集(合理即可)

(15)加可溶性钙盐(或钡盐),

(16)酚酞

(17)可溶性铜盐或铁盐(合理给分)

(18)2NaOH+CuSO4→Cu(OH)2↓+Na2SO4(合理即可)

25.(静安,14一模)采用适当的试剂,可从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中获得高纯度CaCO3,其流程如下:

①流程图中进行的操作1、操作2的名称是(26);

②写出石灰石煅烧的化学方程式(27),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8)。

③该流程图所示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29),该物质与水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30)。

④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31)(填“化学式”)。

答案:

(26)过滤

(27)

(有错不得分)

(28)分解(反应)

(29)CaO(氧化钙)

(30)CaO+H2O→Ca(OH)2

(31)CO2、H2O(有对得1分,有错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