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61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docx

山西省山大附中届高三月考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3月月考

高三

2010-03-1918:

12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3月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吞噬(shì)讣告(pǔ)轧路机(yà)暴戾恣睢(suī)

B.觊觎(jì)央浼(měi)殉道者(xùn)天遂人愿(suí)

C.发轫(rěn)应酬(yìng)口头禅(chán)少不更事(gēng)

D.诘难(nàn)畸形(jī)汗涔涔(cén)宵衣旰食(g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

A.貌和神离奋发图强好高骛远知人论事

B.泾渭分明计日程功两全齐美曲指可数

C.墨守成规轻歌曼舞黔驴技穷针砭时弊

D.开源节流追不急待淋漓尽至人才辈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武汉首义广场菊花展盛装开展,30余种秋菊或变身动物形状,或摆出“神七”造型,争奇斗艳。

市民们意兴阑珊地徜徉在花海之中,尽情享受秋季难得的视觉大宴。

B.在2008年资本市场低迷,各大券商纷纷降薪、裁员的背景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员工年均收入过百万。

C.巴勒斯坦武装分子2日发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南部城市,对此以色列总理威胁要在“选择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展开反击。

分析人士担忧加沙地带现状会变得不绝如缕。

D.法国新闻台在报道中说,神七发射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整个过程完美无瑕,标志着中国在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实施后,航天事业又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美航空公司一架A320客机15日15时26分从纽约长岛起飞,5分钟后出现引擎故障,怀疑原因是由飞鸟卷入客机两侧引擎所致。

最终因飞行员应变出色,无人遇难。

B.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正在使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场在规模、深度和复杂性等方面都史无前例的大危机。

C.岁末,一个全身水肿,身上有多处淤伤、烫伤的10岁女孩在深圳武警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女孩父母承认打过女儿.就因为不仅女儿经常尿床,而且会在阳台上随意大小便。

D.受外围市场普涨影响,2009年A股开局不错,开市两天都走出了涨幅为3%的阳线,大盘整体呈现止跌并逐波走高,使愁眉不展的股民脸上有了几分笑意。

二、(9分,每小题3分)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

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它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

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

朴学反是,以经常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

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太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

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

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

   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颜然决然地集中毕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

《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

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增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的任务。

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拟的,因为在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

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出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

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

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

这也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5.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

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有直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

C.史学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宴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古代史研究。

D.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权力,采用了极端的愚民政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

6.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跟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B.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

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

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

7.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清间一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和品格。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既要有才智识见,又要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更需要有勇敢精神,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D.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但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而缺少学术价值。

三、(9分,每小题3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鲁卒以为将。

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

“起之为人,猜忍人也。

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文侯问李克曰:

“吴起何如人哉?

”李克曰: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

“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

“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

“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谓武侯曰:

“夫吴起贤人也。

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

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

”吴起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

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

悲夫!

(节选自《史记·吴起列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事其子武侯。

事:

侍奉。

B.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尚:

娶公主为妻。

C.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得罪:

招人不快。

D.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捐:

除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吴起“善于打战”和“残暴无义”是(3分)()

A.将而攻齐,大破之 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B.卧不设席,行不骑乘 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C.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他。

B.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又很有军事才能,就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军进攻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C.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闲职,废除部分贵族爵位,触犯了王室大臣的利益,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D.太史公借俗语“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对吴起的为人作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4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译文:

(2)鲁卒以为将。

将而攻齐,大破之。

译文:

(3)吴起果辞魏武侯。

武侯疑之而弗信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

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18分)

草木有本心

   读唐诗,读到这一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突然想:

世上什么东西最惨?

是次品。

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

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想到次品了。

   说次品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废品。

废品与无用之物是不同的概念。

无用之物就是无用,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人们没有想出它的用处,也许是它并不想为人所用就装出一副全不起眼的样子,总之,无用不是褒义,也并不是贬义。

但是废品就不一样了,它已经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扭曲或者提炼),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却没有达到被改造的彼岸,没有达到改造者所希望的那种被用的要求,因此被扔到一边,不再被“用”。

   我看不起废品,觉得它很可悲。

   而无用之物有趣啊,它自然,春来草自青;它放任,纷纷开且落。

保留了许多可能却引而不发,终于任其凋零如陨叶落花,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

   竹子是最中国化的草木,很有用。

古时用来做简,用来刻字,一烤会出汗的,所以史书又叫“汗青”。

可以建竹楼,可以扎筏,还可以制家具、桌椅、屏风,还有床。

   许多熟悉的带“竹字头”的汉字:

竿、竽、篱、笼……都在告诉我们竹子的用处。

   雅一点的则是笠和笔,文人出门和在家随时相伴的。

   最风雅的自然是箫、笛,还有笙。

   人喜欢这些竹制的器物,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若是从竹子的立场出发,被人如此看重是荣宠还是不幸则很难说。

   要被砍下来,接受挑选,然后或劈或凿,又削又磨,甚至千揉百烤,真是苦心志,伤筋骨,可伤可叹。

何况还有那些被砍了下来,又因为形状不合要求,或者后来爆裂,或者凿错削坏了……弃而不用的,何等可悲!

一旦次了,便什么都做不成了,它永远不能回到山间坡上,做自由自在沐雨栉风的竹子,而且连露水都不来打湿它,它连哭泣都不能够了。

它不再是竹子,而且什么都不是。

它既不是竹,也不是竹制品,它没有姓氏,只有一个统称,叫做“次品”。

   人总是这样,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而且相信,经历的所有折腾劳苦都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而牺牲了就会成功,至少有意义。

似乎没有人肯正视一个真相,或者说因为对成功不可抑制的欲望而假装忽略了它:

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

   何况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成功?

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而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一出发就是错的。

   一违本性就是错了,再努力就是错上加错;再不走运成为次品,那真是万劫不复。

但是一竿竹子要有用,就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

一个人要成功,是不是也一样?

   所以我喜欢这句诗: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不论是次品还是成品,都不是它的本心。

它的本心是做一竿不被理会的竹子,钻出土,解开带绒毛的笋衣,拔节,抽枝,在风里婆娑,在雨中瑟瑟,如果没有葬身熊猫之腹,那等待着它最后结局的是开花,死去……远离欣赏和利用,也远离扭曲的企图,这样自然就避免了厄运。

   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作为竹子,没有比这更好的命运了。

不想有用,就不被扭曲,更永远避免了沦为次品的悲惨。

   在无用中保全了自己,这样就不用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可能。

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

   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如果我的“本心”拒绝盛放,那么也就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14.文中“废品”和“无用之物”的含义是什么?

  废品:

_________________(2分)无用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作者为什么说“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4分)

16.请解释“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这句话的含意。

(4分)

17.“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句话的背后,隐含着作者怎样的价值观?

(3分)你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对成功的看法?

(3分)

六、(18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问题。

(7分)

昨日,2009中国作家富豪榜名单揭榜,名单依旧延续前三届的方式,公布了前25位作家名单及版税。

有意思的是前三名作者的读者群都是青少年,显示出青少年似乎比成年人更爱读书。

与去年不同,曾两次获得第一名的80后作家郭敬明,今年未能卫冕,以版税收入1700万屈居榜单第二名,而“童话大王”郑渊洁以2000万版税收入成为新首富。

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以1200万位列第三。

以《明朝那些事儿》一战成名的当年明月以1000万位居第四。

其他跻身前十名的作家依次是第五名——财经作家吴晓波,750万;第六名——自由作家饶雪漫,代表作青春小说《左耳》等,600万;第七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钱文忠(在“百家讲坛”讲《玄奘西游》),500万;第八名——韩寒,380万;第九名——李可,代表作《杜拉拉升职记》,350万;第十名——石康,其长篇小说《奋斗》已改编为电视剧热播,300万。

(1)请概括这段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3分)

 

(2)写一段新闻短评。

要求观点明确,字数在30字左右。

(4分)

 

19.请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换成传统的礼貌用语(5分)

①、回到家,请代我向你的母亲(    )表示问候。

②、请不必送了(     ),咱们就此告别吧。

③、老先生身体硬朗嘛!

请问您多大年纪(     )?

④、啊,稀客!

难得您来我家(     ),请坐请坐!

⑤、这件事我束手无策,只好请你帮忙(    )了。

20.“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是“2007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下面是评选前一段关于他的推荐词: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他将名利视作粪土毅然回国,他将祖国富强视作毕生的目标,他是当代中国科学的一面旗帜。

其实,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令国人感动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如屈原、司马迁、王昭君、杜甫、岳飞、李清照、文天祥等。

假设现在我们能打破时间的界限,将上述人物也作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物,请你任选两个,仿照上例格式,为他/她写一段推荐词。

要求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大致相同即可,不要求字数相同。

(6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我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道:

“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并且强调:

“这是《潜伏》里的台词,用来指导炒股真合适。

我一直属于占领者,可悲啊!

”看着他的文字,我想,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如此。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大附中2010年月考语文考试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A讣fù告,B天遂suì人愿,C发轫rèn)

2.C(A和—合,事—世;B齐—其,曲—屈D急—及,至—致)

3.A(意兴阑珊:

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

B首:

首先。

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

指居第一位。

引申为最好的。

C绝:

断;缕:

细线。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D比喻达到最好的标准。

4.B(A项删去“原因是”C项“不仅”与“女儿”互换位置D项“走高”后加“的态势”)

5.A.6.A命题目的: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解析:

B.“史学大衰”不是“考证学极其兴盛”的根本原因。

C.二者不构成比较。

D.“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这句话有误,文中没有这样的信息。

7.C解析:

“有才智识见”和“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还不能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如官修《清史稿》的遗老们就非伟大的史学家。

8、C(得罪:

获得罪责、招致祸害。

)9、A

10、B(B项“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错,李克说“起贪而好色”。

 8、

(1)吴起在这时想要谋求功名,于是(就)杀了他的妻子,来表明自己不依附齐国。

(2)鲁国最后任命吴起为将。

吴起率兵攻打齐军,(彻底)击败了齐军。

(3)吴起果然拒绝了魏武侯。

武侯对他产生了怀疑而不相信他了。

译文:

吴起,卫国人,善于用兵。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但是吴起却娶的齐国女子为妻,因而鲁君怀疑他。

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就声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

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的人讨厌吴起说:

“吴起的为人,是猜疑残忍的。

他年轻的时候,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毁谤自己的人。

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

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

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任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

”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

文侯问李克说:

“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

”李克回答说:

“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事奉他的儿子魏武侯。

武侯泛舟西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

“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

”吴起回答说:

“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

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全都会变成您的敌国啊!

”武侯回答说:

“讲的好。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忌恨吴起,于是对武侯说:

‘吴起是个贤能的人,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

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

吴起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

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再信任他。

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

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

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揭穿往来奔走的游说之客。

所以楚国的权贵王族都想谋害吴起。

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

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太史公说:

社会上称道军旅战法的人,无不称道吴起的《兵法》,这部书,社会上流传很广,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

俗话说:

“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

”吴起向魏武侯讲凭借地理形势的险要,不如给人民施以恩德的道理,然而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可叹啊!

12、【答案】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14.废品:

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弄得面目全非,却没有达到改造目的的事物。

无用之物:

(客观上)没有被人们想出用处的事物(1分);或(主观上)不想为人所用而装得全不起眼的事物(1分)。

15.无用的竹子保持了自我的生命本性,自然放任地生长,保全了天然。

(2分)未被扭曲,避免了成为废品的厄运。

(2分)

16.这句话表明作者保持生命本心的观点:

不是没有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的能力(2分),而是不忍心生命被扭曲,不愿意被某种模式和希望塑造,不甘心为了某个用处而舍弃生命的各种可能。

(2分)

17.

(1)生命要顺其本性(或“保全本心、保全自我”),要远离欣赏和利用,不必遵照别人眼中的成功标准而舍弃自我。

(3分)

(2)可以认同,也可反对,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认同的,必须参照文中的观点,说明生命的本性不可违背;反对的,应说明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生价值必须在社会中实现的道理。

(3分)

 18.

(1)2009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榜(或:

2009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揭晓),读者群为青少年的作家位列三甲。

(3分)

  

(2)围绕两点发表评论:

一是读者群是青少年的作家位列三甲,二是前十名的作家基本都是写青少年作品或与网络、电视、财经有关的。

(关注其中现象或问题,言之成理即可)(4分)

19.①、令堂(大人)②、留步    ③、贵庚、高寿 ④、光临寒舍⑤、劳驾您、劳您大驾

20.屈原,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他将祖国盛衰放在心头,他用《离骚》表明心迹,他是荆棘中一丛独留芬芳的香草。

王昭君,舍己为国的传奇女子。

她将民族和睦重任铭记心中,她将塞外草原当成第二故乡,她是连接民族情谊的一条纽带。

司马迁,彪炳华夏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