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707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1分)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

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

“古之时,诸候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候,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候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3.明《帝京景物略》载: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该材料中的习俗

A.起源于明朝中期                  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C.受外来文化影响                  D.受宗法制的影响

4.北宋前期,皇室成员的宗子们,从童稚即可享受赐名授官特权。

到了南宋,宗室子弟则要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得官职。

这说明宗室科举

A.利于政治机构的完善B.体现宗室平民化的倾向

C.导致宗室特权被取消   D.是科举制由盛转衰的标志

5.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氏是含义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

“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某一历史时期这一方法却戛然而止,它应是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

6.在汉代,御史大夫下属的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唐朝时专责监督皇帝的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专门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反映出

A.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专制皇权趋向强化

7.“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

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

“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

“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A.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      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C.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8.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

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9.宋代谏官的职责是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

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无需证据确凿,若奏弹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

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

该规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致使皇权达到顶峰   B.助推耳目机关分化相权

C.助长谏官滥用弹劾权 D.导致地方权力过度削弱

10.钱穆说:

(唐)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若未盖,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唐中宗曾不经两省而径自封(小)官,觉得难为情,故装置诏书的封袋,不敢用常封而改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所封官员被称“斜封官”。

由此说明:

A.唐朝皇帝的专制权力是有限的       B.三省六部制度就是为了限制君权的

C.两省的长官相互制约,为限制相权   D.唐朝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法治规则

1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   

B.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12.下表反映了汉至唐前期福建郡县设置分布情况。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时期

西汉

三国

西晋

唐前期

福建郡县数

会稽郡南部

1县

建安郡

9县

建安.晋安

2郡14县

福州等5州

28县

A.汉至唐前期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郡县制在福建的实施始于西汉

C. 唐前期福建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本质变化

D. 汉至唐前期福建的地方管理管理机构日益增加

1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

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科举制使中国的官吏制度一直优于英国            

B.科举制推动了现代英国官吏制度的变革

C.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对中国已经全面了解   

D.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

14.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图4),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

官吏无论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A.士族地主享有等级特权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强

C.租佃关系开始产生    D.中央集

权受到侵蚀

15.《福建史志》记载:

南宋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共有进士994人,占全国进士总数的三十四分之一。

为全国之冠。

其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火量南迁          B.闽北书院教育兴盛

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          D.建安雕版印刷发达

16.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

”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

“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     B.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毫无关系

C.是由殷人后裔和姬姓贵族建立的   

  D.诸侯国成为了周王室的臣属地

17.中国好歌曲导师周华健连续抢下三位学员后高兴大呼:

“连中三元!

光宗耀祖!

”与这一说法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                B.察举制和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和分封制                 D.科举制和宗法制

18.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

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

19.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1.张继煦说:

“辛亥革命曷为成功于武昌乎?

论者以为武昌地处上游,控扼九省,地据形胜,故一举而全国响应,斯固然矣,抑知武汉所以成为重镇,实公(指张之洞)二十年缔造之力地。

其时工厂林立,江汉殷盛,一隅之地,足以耸动中外之视听。

有官钱局,铸币厂,控制全省之金融,则起事不虞军用之缺乏。

有枪炮厂可供战事之源源供给。

成立新军,多富于知识思想,能了解革命之旨趣。

而领导革命者,又多素所培植之学生也。

”下列表述与作者主旨相符的是

A.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武昌首义B.新军的革命热情决定武昌首义的发生

C.洋务运动为武昌首义奠定了基础D.民族资本主义为革命提供了保障

22.有学者认为1912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A.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B.否定了君主专制

政体

C.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             D.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23.“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

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

”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B.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

C.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D.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

24.刘新宇在《论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中指出:

“抗日战争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重新分化和组合,为后来国共两党的进退埋下了伏笔。

”以下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抗战初期,大多数中国人认同国民党的正统地位

B、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农民的普遍支持

C、随着抗战的进行,国民党的群众基础日渐流失

D、抗战期间,各民主党派从对国民党的认同发展到脱离对国民党的依附

25.费孝通认为:

“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

(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

”这说明作者认为这种改变代表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C.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D.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26.下表选自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由此可以反映

①抗日英烈都牺牲于相持阶段②国共两党都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牺牲

③战火蔓延到东南亚和北美④抗战历史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⑧④

27.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28.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

比较两套邮票,对于中国抗战胜利原因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

 B.出于“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需要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路线方针调整  D.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世迁移被逐步发现

29.有学者评论:

“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

”这里所说的“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A.英美等国家的全力支持     B.抗日战争挽救了亡国灭种危机

C.抗日统一战线的民族性     D.西安事变的发生改变战争进程

30.“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这种“新”的核心内容是

A.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B.民主与科学的时代情怀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1.“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

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作者应该是在

A.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者学习西方失败的原因

B.探究百日维新昙花一现的深层次原因

C.批判《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D.探寻蒋介石政权在民国38年垮台的根源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共有副部长以上干部500名,其中非共产党员人士约1/3以上,而在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委员,及一些部委中,非共产党员人士占到1/2或1/2以上。

这个高级领导干部的阵容

A、反映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特点    B、说明政协是

协商国家大政方针的机构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D、体现了政权机构的运行机制

3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

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

C.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34.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

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

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

……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

材料表明

A、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

B、美国企图继续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C、美国认识到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控制了联合国

D、美国继续准备武装干涉中国并继续控制台湾

35.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见右图)反应出其

A.“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认同

36.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37.1953年,中国驻缅甸首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

“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

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8.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

该表可以说明

 

1960年第一季度

1975年第一季度

1985年第一季度

积极报道

0

2

51

消极报道

323

81

88

中性报道

16

10

224

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      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

基础

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39.到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 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14500多人次。

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 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

A.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   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C.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40.《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41.《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写道:

梭伦在改革中首创了重要的民主机构,后来“成为一切公私事情的公断者”。

这个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四百人

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

42.有学者认为,古希腊人的心目中,法律生活是属于城邦文明的公共生活的象征和城邦共同体与周边的蛮族区别开来的标志,所以宁愿以武力维持对于属地的霸权地位而不屑以公民权的方式去管理城邦界限之外的蛮地,构造起在人口众多、疆域广大的殖民条件下的合法而有效的“国际”法治秩序。

上述观点主要说明了

A.古希腊的直接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宪政的源头

B.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实质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C.希腊法律适用于其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D.雅典直接民主的根本弱点在于“大众的无能”

43.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既然法律统治长官,长官统治人民,因此确实可以说,长官是能言善辩的法律,而法律是沉默寡言的长官”;“握有统治权仗的人可能更替,而罗马法却没有改变。

”在此,西塞罗强调的是

A.法律的权威和作用   B.权力的权威和作用

C.权力和法律互相依赖   D.权力和法律互相排斥

44.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

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

·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45.华盛顿说:

“我的看法——各州必须选出众望所归的代表参加大陆会议,并赋予该机构绝对权力”,否则“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多头怪物,一个异质体”。

华盛顿的目的是

A.确立总统的行政权B.实行参议员选举制   

C.实行三权分立  D.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46.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小布什诉戈尔案”轰动政坛,源于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几十张选票的有效性上产生争议。

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决定重新点算选票的过程违宪。

该材料

A.体现国家权力机关权力分立   B.展现最高法院掌控国家行政权

C.证实总统胜出无需选民志愿   D.证明司法机关现实凌驾于行政权

二.非选择题(共31分)

47.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

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的用人制度是什么?

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分)

4)据材料四,概括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3分)

48.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

“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

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

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

新界定》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7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

(3分)

(4)综上所述,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

(3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DBB6-10DCACA11-15BABDC

16-20DDCCD21-25CBCBC26-30CDCCC

31-35ACDAA36-40DDAAC41-46BBAADA

二.非选择题(31分)

47.(12分()1)世官制(或世卿世禄制);血缘、门第、等级  (2分)

(2)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