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正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89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质量通病正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正文.docx

《质量通病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正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通病正文.docx

质量通病正文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地基基础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2、施工机械必须鉴定合格,计量设备应经计量标定且能保证正常工作,主要各种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3、施工中采用的钢材、水泥、砂子、外加剂、预制构件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要进行外观等检查,需要进场检查的应按规定抽样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4、每道工序必须经过自检、监理、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二、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砂,洁净过筛。

水泥用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各种砌块或轻质墙板使用前应做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中,其中轻质隔墙须有省墙改理部门核发的产品生产许可证。

2、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投和倾倒,进场后应堆放整齐,防治雨淋和受潮。

对角破损及尺寸不合格的砌块,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割整齐。

3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

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的上墙含水率宜为5%—8%;空心砖上墙含水率宜为10%—15%;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块的上墙含水率宜小于20%.

4、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30d不宜抹灰。

5、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铺满砂浆,垂直灰缝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不应大于12mm灰缝饱满度均不得低于80%,并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6、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

内墙面暗敷电线套管,应用机械切槽,不得随意剔凿,套管进入砌体表面埋置深度以大于1.5cm为宜。

7、材料砌筑砂浆宜优先选用预拌砂浆。

小型砌块等宜使用专用砂浆。

应严格控制砖砌筑时的含水率。

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砌筑时砌块表面不应有浮水,各种砌体砌筑时,块体材料含水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1)粘土砖、页岩砖:

10%—15%.

(2)灰砂砖:

8%—12%。

(3)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5%—8%(4)加气混凝土砌块:

≤15%.(5)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20%.(6)混凝土砖和小型砌块:

自然含水率。

砌筑施工时,监理人员应在现场对含水率进行抽查。

8、施工洞、脚手眼等后填洞口补砌时,应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

外墙等防水墙面的洞口应采用防水微膨胀砂浆分次堵砌,迎水表面采用1∶3砂浆粉刷。

空洞填塞应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三、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要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规定要求拆模。

对于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10KNm2的模板支撑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2、现场自拌混凝土时,其配合比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进行调整,应使用电子计量搅拌机对每盘材料进行计算(重量)。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180mm,其他建筑不应大于150mm。

3、现浇板中的管线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

水管严禁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4、楼板屋面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5、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6、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在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

在后浇带两侧应沿后浇带方向设独立的支撑和模板带,等后浇带混凝土达到混凝土设计要求强度后再将其与后浇带模板一同拆除。

施工缝在浇筑混凝土前,要严格按照规范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座浆处理。

后浇收缩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相应混凝土浇筑60天后进行,后浇沉降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楼和裙楼的主体分别完工后进行,浇筑时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且强度等级应较两侧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微膨胀剂的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后浇带的养护期不得小于14天。

后浇带混凝土应按有关要求留置试块。

7、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1)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3)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应淋水。

(4)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簿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分水蒸发。

8、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品种确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

(2)对掺用缓凝剂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不应少于14天。

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应进行后续工作。

当混凝土小于10Mpa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对混凝土板的冲击影响。

10、柱、梁柱节点、混凝土墙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根部预留100*100的垃圾出口孔,清洗垃圾后再予封孔,防止接口处出现夹渣现象。

垃圾口按下列要求留设:

(1)柱、梁柱节点每根(处)留一个垃圾孔;

(2)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3)混凝土墙每3m留一个垃圾孔。

11、混凝土保护层偏差:

(1)严禁使用碎石及短钢筋头材料作梁板基础钢筋保护层的垫块。

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支垫钢筋;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不应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40mm.

(2)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按要求设钢筋保护层垫块,上部钢筋应有钢筋马镫支撑,马镫筋底部与模板直接接触处应有防锈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在主要通道应架设施工平台。

阳台、雨棚等悬挑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12、当板面受力钢筋的直接均不小于10mm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

当采用φ6分布钢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钢筋时不大于800mm;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

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应小于10mm时,可采用马镫作支架。

马镫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

当板厚h≤200mm时马镫可用φ10钢筋制作;当200mm≤h≤300mm时,马镫应用φ12钢筋制作;当h>300mm时,制作马镫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13、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仪器应定期检查校验。

14、主体混凝土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监理单位要进行复核。

15、模板支撑完成后,要测量、校正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若有偏差随时调整。

16、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每2延长米内设置一处。

17、楼(地)面水平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后,在柱、墙上超出水平控制线,以控制建筑工程的建筑标高。

18、模板的背楞统一使用硬木质木材或金属型材,统一进攻尺寸。

浇筑混凝土墙板、柱时,在现浇楼面埋设φ48的钢管,增设斜撑,以增强模板的刚度和平整度。

19、根据混凝土的侧压力,墙、柱自楼面向上根据施工方案采取下密上疏的原则布置对拉螺栓。

20、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全面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1、现浇板的扳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四、填充墙钢混凝土构造柱质量通病

1、顶层框架填充墙和高层建筑的外墙不宜采用非烧结砖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以上材料时,墙面应增加满铺直径不小于1.0mm的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2、在两种基体交接处、暗埋管线开槽处,应采用增加钢丝网抹灰处理,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3、填充墙不应留设脚手眼。

4、填充墙应沿柱、墙全高设拉结筋,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

拉结筋应与墙、柱连接牢固,混凝土结构砌体填充墙拉结筋优先采用预埋法留置,后植拉结筋应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施工前应根据砌体模数要求在需植筋部位做好标志,防止拉结筋折弯压入砖缝。

5、构造柱根据宜采用预埋,上下钢筋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漏设的钢筋经处理后进行检测。

6、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边的砌体应留置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并错开不小于60mm。

严禁构造柱与上部梁混凝土一齐浇筑。

7、填充墙砌体砂浆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

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应小于80%,且不得有透明缝、瞎缝、假缝。

8、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按砌块规格尺寸、水平灰缝厚度,从梁、板底留出斜砌封顶砖的空隙(240mm墙宜为126mm、120mm、墙宜为234mm),斜砌砖砌筑应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待填充墙砌筑完7天后,使用皮锤补砌挤紧,且端部应有顶紧措施。

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不宜少于30天再进行抹灰。

9、暗线管线开槽处应先行补槽处理,并进行隐蔽验收。

五、外墙保温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1、外墙外保温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采用松散材料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确保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板块保温材料时应按设计或相应图集设置固定点,并应保证设计厚度。

2、凹出外墙的各内管线及设备的安装必须采用预埋件直接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预留洞口必须设套管并与装饰面齐平。

严禁在饰面完成的外保温墙面上开孔或钉钉。

3、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时以及完工后24小时内,基层及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C。

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

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得施工,雨期施工应做好防雨措施。

4、外墙外保温工程应采取有效防止保温层出现裂缝,并在保温层外涂刷高分子弹性防水涂料以对保温层的侵蚀。

外墙预埋件或预埋套管周围应逐层进行防水材料。

5、抗裂砂浆应由抗裂剂、中砂、水泥按适当比例机械搅拌均匀。

抗裂砂浆不得任意加水,配置量宜在2小时内用完为宜。

6、外保温抗裂保护层采用玻璃纤维网时,应在保温层表面先批瓜1-2遍聚合物浆,再铺贴玻纤网,应使玻纤网居于抗裂保护层中部。

7、抗裂保护层施工应在保温层固化干燥后或胶粘剂凝固后方可进行。

抹抗裂砂浆应分两遍完成,第一遍厚度约3-4mm,随抹随压入一层耐碱玻纤涂塑网格布,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在底层抗裂砂浆凝固前抹3mm厚面层抗裂砂浆。

8、建筑物首层和其他楼层的门窗洞口及墙面阳角处应用双层玻纤网格布包裹增强,包角网格布单边宽度不应大于150mm。

9、粘贴板材的外墙保温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使用锚栓辅助固定。

10、现抹颗粒保温砂浆应分层施工,每遍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每遍厚度不宜超过20mm,后一遍施工厚度要比前一遍施工厚度小,最后一遍留10mm左右为宜。

抗裂保护层施工应在保温层固化干燥后方可进行。

刮柔性耐水腻子应在抗裂保护层干燥后施工,应做到平整光洁。

11、建筑物高度大于30m时,应在保温层中加一层金属网,金属网在保温层中的位置距基层墙面距离不宜小于30mm,距保温层表面距离不宜大于20mm。

12、采用保温颗粒保温时,应根据建筑物立面要求,分楼层设置分格缝。

垂直抗裂分格缝宜按墙面面积设置,板式建筑中分块面积不应大于30m2。

抹灰时嵌入层间塑料分格条或泡沫塑料棒,外表用建筑密封膏嵌缝。

13、外墙外保温原则上不得直接在保温层上粘贴面砖。

如需粘贴面砖,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安全可靠。

14、外墙面砖作为保温系统面层时,应进行粘贴强度检测。

检测断缝应从饰面砖表面切割至基体或加强层表面,深度一致。

15、墙体热桥部位应单独进行处理,严禁与墙体混同施工,而降低热桥位置传热阻值。

16、外窗隔热性能达不到要求:

(1)外窗的玻璃宜采用中空玻璃。

(2)外墙金属窗应有隔断热桥的措施。

六、楼地面渗漏防止的技术措施

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坐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2、现浇板预留洞口堵塞前,应将洞口去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砂浆作粘接层。

洞口堵塞分二次浇筑,先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至板厚度的2∕3,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小时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

3、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应做成小圆弧。

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4、地漏应设置在房间的最低处,并不得设置在固定家具。

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5、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在防水层、找平层施工完毕后,分别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

6、烟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7、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六、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

1、外墙抹灰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

2、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

外墙饰面砖应具有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使用前应对面砖尺寸、表面质量、吸水率、抗渗性等指标进行复核,并提供检测报告。

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须合格。

外墙的洞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堵密实。

孔洞填堵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3、外墙抹灰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

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4、抹灰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

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

外墙抹灰至少分三次完成,厚度按7∶7∶6进行,施工时每层厚度控制在6-10mm,当总抹灰厚度大于35mm时要有防坠落措施。

抹灰上遍与下遍之间应保证间隔时间,最后一遍抹灰应做防水砂浆面层,平整度不应大于2mm,门窗洞口及墙体转角清边应在基层抹灰时完成,避免在贴砖石找补。

外墙抹灰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5、面砖镶贴必须采用满贴法。

宜降低粘接层厚度,防止未贴满或勾缝不密实形成“蓄水囊”。

勾缝应采用具有抗渗性的粘接材料,应二次勾缝,不得采用满抹方法勾缝。

应采用符合《陶瓷砖地砖胶粘剂》〔JC∕T547-2005〕标准的水泥粘结材料镶贴面砖,面砖镶贴完毕后,应由法定检测机构对粘结强度进行检验,并提供检测报告。

6、出檐、台、板根部镶贴应先下后上、先平后立;外端部应先立后平,坡向应内高外低;压顶、滴水交圈、接茬密实。

墙面阴阳角应采用异形角砖。

阳角处以可采用边缘加工成45°角的面砖对接。

7、外墙抹灰必须设置分格缝。

8、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

9、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10、窗台、窗楣、阳台、雨棚、腰线和挑檐等处抹灰的排水高度不应小于2cm。

滴水线抹灰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滴水线宽度应为15-25mm,厚度不小于12mm,且应粉成鹰嘴式。

11、粘贴面砖的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面刮糙底层与糙面层必须位置错开。

七、门窗安装前应进行气密性的见证取样、检测。

门窗加工前,应对其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和雨水渗透性能进行定型检测,检验结果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对门窗形式进行修改,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能加工。

8、塑钢窗应检测型材或内衬增强型钢壁厚和内衬增强型钢的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门窗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洞口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材料,然后设施外窗固定。

固定后的外窗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10、门窗洞口四周应按照门窗框固定连接位置设置预埋件,不得将门窗框直接埋入墙体,严禁在砖墙上用射钉或钢钉固定,也不得在多孔砖上用膨胀螺栓固定。

砌体上的预埋件应使用小型混凝土砌块。

11、固定连接位置应距边框及中横框、中竖框与边框交接处的两侧不大于150mm,其他固定点间距不大于500mm,每个连接件不得少于两个固定点。

12、连接件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宽度不小于25mm的镀锌冷轧钢板,两端伸出窗框与墙体固定;铝合金门窗的连接件(铁脚)应与门窗框配套使用。

组合塑料门窗的拼樘料应采用与其内腔紧密吻合的增强钢作内衬,型钢两端应比拼樘料长出10-15mm.

13、门窗安装不应直接固定在加气混凝土上。

应采用镀锌铁皮连接固定,镀锌铁皮不小于2mm,固定点固定:

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

严禁用长脚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14、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填充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15、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形塑料条作槽口。

15、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七、建筑物临空防护栏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金属栏杆制作和安装的焊接,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其焊缝应饱满可靠,不禁点焊。

2、预制埋件或后置埋件的规格型号、制作和安装方式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主要受力杆件的预埋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4mm)宽度不应小于80mm,锚筋直径不小于6mm,每块预埋件不少于四根钢筋,埋入混凝土的锚筋长度不小于100mm,锚筋端部为180°弯钩。

当预埋件安装砌体上时,应制成边长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将预埋件浇筑在混凝土预制块上,随墙体砌块一同砌筑,不得留洞后塞。

3、主要受力杆件的后置预埋件钢板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宜小于60mm;立杆预埋不应小于两颗螺栓,并前后布置,其两颗螺栓的连线应垂直相邻立柱间的连线,膨胀螺栓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后置埋件必须直接安装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已装饰部位应先清除装饰装修材料(含混凝土和水泥找平层)后才能安装后置埋件。

4、碳素钢和铸铁等栏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除锈后应涂刷(喷涂)两度防锈漆和两度及以上的面漆。

临空栏杆玻璃安装前,应做冲击性能试验。

栏杆玻璃的镶嵌深度:

两对边固定不小于15mm,四边固定不小于10mm,并用硅酮耐候胶封严。

螺栓固定:

每块玻璃不小于四颗,螺栓直接不小于8mm,且是不锈钢或铜质螺栓。

安装时,玻璃孔内的两侧均应垫尼龙垫圈或垫片,金属不得直接触玻璃。

5、防护栏杆(板)的施工前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先进行样板施工,经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安装,检查时应提供原材料的合格证明、复检报告以及相关检测报告。

6、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护栏安装必须牢固。

栏杆护手与立柱、立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必须采取可靠措施,不得直接埋管或点焊于膨胀螺栓上。

栏杆杆件应光滑,不得有毛刺。

7、栏杆(板)安装预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以及防护与预埋件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接连接的金属、塑料栏杆及护手必须进行满焊。

预埋件(或后置预埋件)连接节点、防雷连接节点应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

8、栏杆(板)的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坠,无漏刷,附着良好;金属栏杆的防锈等级和涂层干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验收时应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和涂层干膜的总厚度,设计无要求时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并有相应的技术资料。

9、在防护栏杆(板)安装施工完后,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0、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在移交房屋时出具栏杆等临空防护的合理使用年限和合理使用说明书,房屋管理者(建设方或物管)在房屋的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说明书对栏杆等临空防护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当使用年限超过设计确定的合理使用年限时,应该委托检测单位鉴定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使用。

八、屋面渗漏的防治技术措施

1、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定后方可组织施工。

2、混凝土瓦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还有对混凝土瓦的抗渗性、吸水性、强度等物理指标进行复试,检验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上。

应用混合砂浆将瓦窝牢在基层上,不得出现混凝土瓦松动、退坡等现象。

3、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收口封严。

4、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5、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6、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

7、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

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00mm寬的卷材保护层。

8、保水养护不得小于14天。

9、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密封材料封口。

10、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

11、卷材防水层技术措施。

12、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对屋面节点、周边、转角等用毛刷先行涂刷,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料相容。

13、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卷材表面清刷干净;热铺贴卷材时,马蹄脂应涂刷均匀、压实、挤密,确保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的粘接能力。

14、不应在雨天、大雾、雪天、大风天气和环境平均湿度低于5°时施工,并应防止基层受潮。

15、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和气候条件选用合适的防水卷材和铺贴方法,上道工序施工完,应检查合格,方进行下道工序。

卷材大面积铺贴前,应先做好节点密封处理、附加层和屋面排水较集中部位(如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檐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细部结构处理、分格缝的空铺条处理等,应同屋面最低处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铺贴,尽量减少搭接。

16、上下层铺贴方向应正确,不应相互垂直铺贴。

17、相邻两个幅卷材的接头相互错开300mm以上。

18、叠层铺贴时,上下卷材间的搭接应相互错开;叠层铺设的各层卷材在开沟与屋面的连接处应采取交叉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搭接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搭接无滑移、无挠边。

19、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搭接接缝,宜用材料性能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20、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各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管道防水不应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应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21、刚性防水层屋面

22、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以及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应留缝隙,并做柔性密封处理。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不应直接摊铺在砂浆基层上,与基层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用纸胎油毡、聚乙烯簿膜、纸筋灰砂浆。

23、在出屋面的管道处与防水层相交的阴角处,应留设缝隙,用密封材料嵌填,并加设柔性防水附加层;收头固定密封,其泛水宜做成圆弧形,并适当加厚。

24、在梯间防水层之间应设置分格缝,缝宽15-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上部铺设防水卷材,离缝边每边宽度不小于1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