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2199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文档格式.doc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

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

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

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

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注①:

例如3个5,可以写作3×

5,也可以写作5×

3。

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②:

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

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

认识小括号。

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

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

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

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

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面积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面积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2.掌握两位数的乘、除法的笔算法则,会笔算乘除法。

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

会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积在100以内)。

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十数的乘、除法。

学会一些简便算法。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式题。

会使用小括号。

4.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毫米。

知道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克,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会进行长度和质量的简单计算。

6.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7.知道面积的含义。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8.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9.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

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求未知数x。

(3)乘法和除法。

积的变化。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大数目估算。

算盘或计算器的介绍。

[注①:

例如:

估计一个剧场有多少坐位,一块地有多少禾苗。

②:

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5)四则混合运算。

中括号。

三步计算的式题。

(6)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

十进制计数法。

读法和写法。

?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运算定律。

简便运算。

(7)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意义、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的近似值。

加法和减法。

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年、月、日。

平年、闰年。

世纪。

24时计时法。

角的度量。

直线的测定。

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

射线。

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垂线。

画垂线。

平行线。

画平行线。

[注:

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下同)。

这些内容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数据整理。

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六)实践活动

例如假期里,学生小组组织一次考察活动,根据预算,每人需交纳活动费多少元。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

2.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学会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

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

知道商不变的性质。

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

初步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

4.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会进行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

5.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笔算(对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和简单的口算。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和按照指定的度数画角。

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

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知道三角形内角和。

8.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初步学会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

9.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

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通过统计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0.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1.结合解题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认真负责的态度。

1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土山店希望小学

20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