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2586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docx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一:

连续系统的幅频特性

一、实验室名称:

信号与系统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

连续系统的幅频特性测量

三、实验原理

正弦波信号

输入连续LTI系统,输出

仍为正弦波信号。

图3.3-1信号输入连续LTI系统

图3.3-1中,

通过测量输入

、输出

的正弦波信号幅度,计算输入、输出的正弦波信号幅度比值,可以得到系统的幅频特性在

处的测量值

改变

可以测出不同频率处的系统幅频特性。

四、实验目的与任务

目的:

使学生对系统的频率特性有深入了解。

任务:

记录不同频率正弦波通过低通、带通滤波器的响应波形,测量其幅度,拟合出频率响应的幅度特性;分析两个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五、实验器材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箱、信号与系统实验板的低通滤波器模块U11、高通滤波器模块U21、PC机端信号与系统实验软件、+5V电源、连接线、计算机串口连接线

图3.3-5实验三实验内容

(二)模块连线示意图

将输入正弦波频率值、幅度值和响应波形的幅度值记录于表3.3-2。

 

表3.3-2

频率(kHz)

0.1

0.2

0.6

1.0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输入幅度(v)

输出幅度(v)

输出/输入

幅度比值H

 

思考问题:

(1)将表3.3-1、3.3-2的输出/输入的幅度比值H数据用横座标(频率)、纵座标(幅度比值H)描绘出来,可以拟合出两条光滑曲线,它们说明两个系统的幅频特性有何不同之处?

(2)为什么实验内容

(二)中,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串联会得到带通滤波器?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实验

(一)数据

表3.3-1

频率(kHz)

0.1

0.2

0.6

1.0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输入幅度(v)

2.05

2.05

2.10

2.10

2.11

2.20

2.10

2.10

2.10

2.08

2.04

2.07

2.11

2.13

输出幅度(v)

1.57

1.55

1.50

1.49

1.45

1.30

1.20

1.13

0.89

0.73

0.56

0.49

0.42

0.30

输出/输入

幅度比值H

0.77

0.76

0.71

0.71

0.69

0.59

0.57

0.54

0.42

0.35

0.27

0.24

0.20

0.14

实验

(二)数据

表3.3-2

频率(kHz)

0.1

0.2

0.6

1.0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输入幅度(v)

2.05

2.05

2.10

2.07

2.11

2.20

2.10

2.10

2.10

2.08

2.04

2.07

2.11

2.13

输出幅度(v)

0

0.02

0.90

1.97

1.82

1.40

1.25

1.06

0.94

0.63

0.58

0.52

0.40

0.31

输出/输入

幅度比值H

0.00

0.01

0.43

0.95

0.86

0.64

0.60

0.50

0.45

0.30

0.28

0.25

0.19

0.15

 

问题

(1)

实验

(一)幅频特性曲线

 

实验

(二)幅频特性曲线

二者不同:

第一个是当信号处于在低频时,能够通过系统,最高幅值较小;而第二个则是当信号处于中间频率时,才能通过系统,且最高幅值较大。

问题

(2)

低通滤波器滤掉高频信号,高通滤波器滤掉低频信号,当二者串联时,只

有处于中间的频率才能通过,从而形成带通滤波器。

实验项目二:

连续信号的采样和恢复

一、实验项目名称:

连续信号的采样和恢复

二、实验目的与任务

目的:

1、使学生通过采样保持电路理解采样原理。

2、使学生理解采样信号的恢复。

任务:

记录观察到的波形与频谱;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中信号的采样保持与恢复的波形与频谱,并与观察结果比较。

三、实验原理:

实际采样和恢复系统如图3.4-1所示。

可以证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仍然成立。

图3.4-1实际采样和恢复系统

采样脉冲:

其中,

采样后的信号:

当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两倍,可以用低通滤波器

由采样后的信号

恢复原始信号

四、实验器材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箱、信号与系统实验板的低通滤波器模块U11和U22、采样保持器模块U43、PC机端信号与系统实验软件、+5V电源、连接线、计算机串口连接线

五、实验内容

打开PC机端软件SSP.EXE,在下拉菜单“实验选择”中选择“实验六”;使用串口电缆连接计算机串口和实验箱串口,打开实验箱电源。

实验内容

(一)、采样定理验证

实验步骤:

1、连接接口区的“输入信号1”和“输出信号”,如图3.4-2所示。

图3.4-2观察原始信号的连线示意图

2、信号选择:

按“3”选择“正弦波”,再按“+”或“-”设置正弦波频率为“2.6kHz”。

按“F4”键把采样脉冲设为10kHz。

图3.4-32.6kHz正弦波(原始波形)

3、点击SSP软件界面上的

按钮,观察原始正弦波,如图3.4-3所示。

4、按图3.4-4的模块连线示意图连接各模块。

图3.4-4观察采样波形的模块连线示意图

5、点击SSP软件界面上的

按钮,观察采样后的波形,如图3.4-5所示。

图3.4-510kHz采样的输出信号

6、用截止频率为3kHz的低通滤波器U11恢复采样后的信号。

按图3.4-6的模块连线示意图连接各模块。

图3.4-6观察恢复波形的模块连线示意图

7、点击SSP软件界面上的

按钮,观察恢复后的波形,如图3.4-7所示。

图3.4-7用3kHz低通滤波器恢复波形

 

实验内容

(二)、采样产生频谱交迭的验证

实验步骤:

重复实验内容

(一)的实验步骤1~7;注意在第2步中正弦波的频率仍设为“2.6kHz”后,按“F4”键把采样脉冲频率设为“5kHz”;在第6步中用3kHz的恢复滤波器(U11)。

可以观察到如图3.4-8~3.4-10所示的波形。

 

图3.4-82.6kHz正弦波(原始波形)

图3.4-95kHz采样的输出信号

图3.4-l0用3kHz低通滤波器恢复波形

思考问题:

(1)画出实验内容

(一)的原理方框图和各信号频谱,说明为什么实验内容

(一)的输出信号恢复了输入信号?

(2)画出实验内容

(二)的方框图,解释与实验内容

(一)有何不同之处?

(3)如果改变实验内容

(二)的3kHz恢复低通滤波器为截止频率为5kHz的低通滤波器(U22),系统的输出信号有何变化?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1)原理方框图及各信号频谱图见下。

采样定理要求采样频率约为输入信号的两倍以上时,才可以将输出信号恢复成输入信号,而实验一中,采样频率约为输入信号频率的四倍,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所以能将输出信号恢复成输入信号。

 

原始波形截图

 

采样后波形

恢复波形

 

(2)原理方框图及信号频谱图如下。

实验二的采样频率小于输入信号频率的两倍,不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所以无法将输出信号恢复成输入信号。

 

原始波形截图如实验一

 

采样后波形截图

恢复波形截图

(3)无法恢复成输入信号。

因为用于恢复的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低于采样频率与输入频率的差值,而5kHz大于这个差值。

七、实验总结

1、该实验通过两个采样和两个恢复验证了采样定理,即只有采样频率大于输入信号频率的两倍以上时,采样的信号才能完整地保留原始信号的信息。

2、通过两组不同频率的采样实验对比,可以较直观地了解采样定理的的要求。

八、心得

硬件实验相对比较简单,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不排除如图像失真等问题出现的可能,如确实出现此类问题,应当先检查电路是否正确、操作是否恰当,若均无问题,再考虑更换仪器。

九、改进意见

为了锻炼我们的应用能力,建议增加故障排除的练习

增加选作内容,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学到更多的知识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