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259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

《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外课程与教学论著名学者文档格式.docx

美国

【约翰·

杜威】

约翰·

杜威(John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

他十五岁从贝林顿当地的中学毕业,因为居家离维蒙特大学很近,加以父母的鼓励,就进入维蒙特大学就读,在一八七九年完成学业。

一八九四年,杜威出任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心理学、教育系主任。

在这里,他跟他的妻子创立了名闻遐迩的实验小学;

并从心理发展的见地,来勾画出教育的各项理论。

教育观点: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著作:

 杜威一生著述至为丰富。

他的早年著作偏重于《心理学》(1887)及《应用心理学》(1889),后来渐渐转而对教育有兴趣,如《思维术》(1910),《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

以后的作品,就比较重在纯粹哲学问题的讨论了,如《哲学之重建》(1920),《确定性的追求》(QuestforCertainty1929),《经验与自然》(1925),《艺术即经验》(1934),《逻辑──探究之理论》(1938),《认知与所知》(1949)等。

杜威的著作,显现了一个事实,即他是一位致力于写作的学人,他在维蒙特大学求学的时候,就显示出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好学生,但他不擅于口才,文笔亦不精辟,并不是一位善用文思表达意见的人,他的作品是不容易立即被理解的。

【克伯屈】

威廉·

赫德·

克伯屈(1871—1965)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

他一生致力于对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解释,使普通教师都能接受进步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

他具体阐述了进步教育的学习理论,提出了设计教学法(又称单元教学法)。

  

他是杜威的学生,于1918年从杜威“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出发,并在其“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上,根据内部动机和附随学习的理论所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学中呆板的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学生学习被动,以及分科教学孤立、分散等缺点。

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度,打破学科界限,摒弃传统的教科书。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是:

(1)学生根据其兴趣和需要,从实际生活环境中提出学习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2)制订达到目的的工作计划;

(3)在自然状态下,适用具体材料,通过实际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

(4)检查其结果。

这种教学形式在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缺点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由于该组织形式在教学的指导、设备和教材的编写上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学生不能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影响教学质量。

【泰勒】

泰勒(RalphTyler,1902年生)是美国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RalphTyler1902年出生于芝加哥,在内布拉斯加州成长并接受教育。

19岁大学毕业后,在南达科他州教自然科学的时候,RalphTyler迷上了教学,后来便将他的专业从医学转向了教育。

  在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他认识了受人敬仰的教育家CharlesJudd和W.W.Charters。

两位教育学家关于教育和考试的思想对他后来的工作颇有影响。

1927年,他成为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老师,在那里他进一步研发了一种新的考试方法。

  1938年Tyler开始闻名全国,受RobertHutchins之邀,他带着他八年来的工作成果从俄亥俄大学到芝加哥大学。

  Tyler是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在位14年。

他坚信为了获得研究上的独立精神,研究人员应该有充分的自由。

  虽然Tyler在1967年正式退休了,他实际上一刻也不曾退休过。

他工作于许多国内外的教育组织。

甚至当他80岁的时候,他游历全国家,给教师们和管理人员们关于如何在各自学校确立开展最佳教学的目标给以建议。

他的著作: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布拉梅尔德】

布拉梅尔德(TheodoveBrameld,1904-1977)是美国教育家,改造主义教育哲学的倡导者。

1904年1月20日,他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尼尔斯维尔。

在威斯康星州的里彭学院毕业后,布拉梅尔德于1928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米德(G.H.Mead)和塔夫茨(JH.Tufts)。

  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布拉梅尔德先后在纽约长岛大学、阿德尔菲大学任教。

l939年,他在明尼苏达大学开设教育哲学课程,并提出了改造主义教育思想。

  1947年起,布拉梅尔德在纽约长岛大学任教。

1958年至1969年退休,他是波士顿大学教育哲学教授。

布拉梅尔德还担任过美国教育联谊会副主席(1942-1953)和美国哲学会主席(1947一1948)。

教育著作:

《教育哲学的模式》、《趋向改造的教育哲学》、《教育的文化基础-跨学科的研究》等。

【杰罗姆·

布鲁纳】

(JeromeSeymourBruner,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

《思维之研究(AStudyofThink)》(1956,与人合作)

《教育过程(TheProcessofEducation)》(1960)

《论认识(onKnowing)》(1964)

《教学理论探讨(TowardaTheoryofInstruction)》(1966)

《认知生长之研究(StudiesinCognitiveGrowth)》(1966,与人合作)

《教育的适合性(TheRelevanceofEducation)》(1971)

《超越所给的信息(BeyondtheInformationGiven)》(1973)

《儿童的谈话:

学会使用语言(Child'

sTalk:

LearningtoUseLanguage)》(1983)

《心的探索(InSearchofMind)》(1984)

 

苏联

【凯洛夫】

凯洛夫(1893~1978)苏联教育家。

四、五十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同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

1935年被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

从1937年起先后任莫斯科大学和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主任。

1942~1950年担任《苏维埃教育学》杂志主编。

1946~1967年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长,1949~1956年兼任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部长。

曾被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最高苏维埃代表。

曾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

凯洛夫一生著述甚多,象《伟大的教育家扬·

阿姆司·

夸美纽斯》,主编两卷本的《教育辞典》以及四卷本的《教育百科全书》等。

他还为普通学校和高等学校编写过多种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他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有俄文1948年和1956年两个版本)。

【赞可夫】

(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的主要著作有:

《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论小学教学》等。

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

从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

他指出,在前苏联占据统治地位几十年之久的传统教学体系,偏重于死记硬背,学生的思想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在国际上,赞可夫被誉为与布鲁纳、瓦根舍因齐名的当代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

形成的理论有“教育与发展”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著作:

赞可夫先后撰写了120多篇科研论文和15部著作。

他的《教学与发展》、《和教师的谈话》、《教学论与生活》等书在苏联被誉为“教师必备书”。

他的一些著作在美国、日本、西德等13个国家被翻译出版。

【巴班斯基】

巴班斯基(1927-1987),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博士。

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

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

1971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

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

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一生发表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以上著作都有中译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等等。

巴班斯基去世后,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选》,以纪念这位为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

德国

【瓦根舍因】

(MartinWagenschein,1896-1988)德国教育实践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

与布鲁纳和赞可夫被认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人物。

他大学毕业后担任文科中学物理教师。

1956年在联邦德国任蒂宾根大学教授。

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首先在物理和教学中提出:

“范例教学”理论,并率先实践。

认为,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革教材,使学生借助精选过的材料,与“范例”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著有《物理课程的教育之维》、《理解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