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2601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方案标书如何写.docx

方案标书如何写

方案、标书怎么写

历时一个星期的××地税数据仓库投标书从昨天开始受到了各位领导严重批评,总体来说我写的方案一无是处,只能作为陪标的一份标书。

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周的辛苦白费不说,给领导留下的印象一定是能力极低。

思前想后,觉得各部门领导们的意见还是很有道理的,从不同的高度,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一份投标文件应该具备的内容,侧重点在哪里,哪些客户最关心,哪些应该具体描述。

总结一下,死也要死个明白:

首先再说一下为了尽量改进一下我的标书,昨天上午临时添加了一份点对点应答书,书中对于投标要求中的所有问题一一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很多都是“见标书XX小节”,因为时间的关系。

在写这份点对点应答书的时候,就发现一些问题在我的投标书中没有对应的描述,或者没有很明确的回答。

所以在以后做投标书的时候,一份点对点应答书是必须的:

        可以检查你的方案是否涵盖了需求书中全部的内容

        可以最直观的反映出方案中你用什么技术、方法来实现这些具体的问题

        也许因为问题没有连贯性,所以如果在投标书中体现的话,整个标书的结构会很散,所以单独一份点对点应答书是必要的

下面总结一下投标书应该包含的内容:

        总体目标

每个项目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业务上的,技术上的。

目标应该是高层次的,概括的。

一个项目的目标可以有多个,比如业务和技术的目标就是两个,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分开写会显得比较专业。

每个目标都应该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要精练到只用一句话描述每一个目标。

        总体规划

规划就是你打算如何实现这个项目。

在下面有一个详细的实施规划,总体规划应该是实施规划的概括,比如说计划分N步实施,每一步都要达到什么效果,实现什么目标或者子目标。

在投数据仓库的项目时,因为客户对数据仓库的认识和使用本身就是一个逐步认识、体验的过程,所以数据仓库一般会包括数据仓库基础平台的建设(数据集中、数据规范、数据质量等等)、报表、关联查询、主题、数据挖掘、决策支持这些步骤,对每一个步骤的认识、应用、和实现都可以是由简到繁的,可以把几个步骤合在一起,先进行简单的实现,然后在通过使用过程中随着认识的加深,再通过迭代的方式重新实现。

提到重新实现,就会出现两种方式:

推倒重来还是在上次的基础上更新。

这就是下面体系架构应该考虑的问题。

        业务分析

怎么分析业务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业务分析对我来说是木桶理论里面最短的一根。

对于现在我经常遇到的税务行业的数据仓库项目来说,每个项目都会出现大量的报表,这些报表大多都是税务征管系统(OLTP系统)中报表,一般是按照功能模块分类的。

业务分析也许应该包括两大部分:

客户的日常业务需求和用于统计分析的业务需求。

        日常的业务需求在需求报告里面都可以得到,这也是客户最熟悉的,怎么分析,那真要业务很熟练才行,瞎编可不行!

我就没编,所以领导们都看出业务需求分析这部分我写的非常不够,没错!

我是真不知道怎么分析。

        统计分析的业务需求,现在税务行业主要是各种主题分析,指标分析,再多说点就是怎么利用数据挖掘来挖掘和预测新的需求和行业变化。

上面都是和业务直接相关的,还有重要的一点要说明的是要明确方案建议书和投标书的区别,文档的目的不同,导致文档中要突出的重点不同。

个人感觉投标书比起方案建议书来说,目标更加明确,项目的范围界定比较清楚,所以在进行上述三点描述时侧重点不一样。

投标书应该紧紧围绕着需求书中的具体需求来写,与点对点应答书中的答案相对应;方案建议书就可以略微天马行空一些,但一定应该是熟悉业务人来行空才行!

下面应该是和技术相关的内容:

        技术架构

        整体架构

最近一段时间写的都是和数据仓库相关的建议书和方案,其实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来说,数据仓库技术只是处理数据的一种手段,它采用的技术和一般的业务系统(事务型业务系统)不同,所分析的数据的数据结构也和业务系统不同。

但是它应该是和业务系统并列的,对于客户来说,它们完成的是不同的业务需求。

从技术角度来看,它和其他业务系统一样,都要有一些基础的、共享的基本架构。

       二层架构

       三层架构(jsp+servlet或者J2EE)

       安全架构

       日志、审计架构

       监控架构

我这次写投标书把这部分忘了,虽然以前做了N年的三层架构,也许是因为公司以前的数据仓库建议书里面没有写这部分,需求里面写了,但我看了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数据仓库好比是魔术大变活人里面最后变出的美女,而这些基础架构就是魔术中使用的其他道具,每个人都期望变出不同的东西来满足自己不同需求,不管是金钱、美女还是野兽。

        数据仓库架构

这部分相对来说是最容易掌握的,对于喜爱技术的人来说。

在设计数据仓库架构之前,应该清楚的了解现在客户面临的实际的技术难点是什么,要解决和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数据仓库涉及的技术问题无非就那么几种:

       架构上的:

EDW还是数据集市、ODS还是非ODS、实时的、准实时的还是不带实时帽子的

       设计上的:

数据集成、数据规范、数据的处理、数据流程的定义、元数据的管理

       性能上的:

抽取的速度、抽取的数据量、数据仓库存储的数据量

       安全上的:

数据的质量、数据的监控

       模型上的:

MOLAP、ROLAP

       展现上的:

图表、仪表盘、钻取、旋转、切片

在描述这部分的时候,非常容易写的比较原理化,俗话说先礼后兵嘛,对于不很了解数据仓库的客户这部分多写一些,通俗一些,我觉得挺好。

但是如果写的是投标书的话,那么应该把如何实现说清楚,因为需求中会有清楚的要求和建议,希望做到什么程度,希望你用什么来实现,希望到达什么效果。

但是与点对点应答书相比,如果按照点对点应答书的顺序或者思路来描述的话,可能在结构上会比较松散。

我觉得还是应该按照上面的分类来描述,把如何实现放在每部分的内容中去。

图文并茂效果最佳

先在头脑里面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大致的轮廓,落实在纸上用图的形式体现,要能从图中清楚的表达你的意思。

图可以分多个层次,highlevel的,lowlevel的,整体的,描述某一部分的。

曾经看过一遍报道,讲一个华裔的联合国IT职员,他在写系统的用户手册时,手册的第一个读者是大厦的清洁工,如果清洁工明白了,手册就算通过了。

当然联合国的清洁工也许学历也满高的呢。

图画出来了,文字围绕图来运筹,就能让读者看着明白,读着舒心。

以终为始,这句话真好。

不过说的容易,做起来要多练才行。

        实施规划

实施的规划如同方案的编写,同样都是从需求入手、分析需求、整理规范、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再加上如何进行项目管理,突出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其他的部分前面都描述过,只要条理清楚就行。

        案例介绍

以前还真没好好想为什么写案例,如何写好案例?

这次通过写方案得出的教训是案例不是凑数的,是有目的的。

目的是告诉客户你不光有能力写好方案,还曾经做好过类似的项目。

所以案例分析除了介绍案例的业务、技术、环境、项目过程等情况,还要分析已经做过的项目和现在要做的项目的异同,也应该从业务、技术、环境、项目过程来分析。

所谓突出重点,这就是重点。

其他还可能包括:

        项目预算

        产品清单

        技术支持和服务

再说说写方案、标书时应该注意的几点习惯和方法:

 

写方案、标书最大的威胁之一,就是拷贝粘贴。

拷贝粘贴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不是为了迷惑客户。

在拷贝粘贴前要清楚这些内容是完全符合你的要求、还是部分符合你的要求、还是帖不帖都一样、再不是就是为了迷惑客户使他不清楚你在讲什么。

有的时候是因为时间紧,或者没有太好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copy没有什么过错,错在不知自己在copy什么,知道了就没错了。

替换也是在修改方案时会用到的操作之一,千万不要完全替换,除非你非常有把握,否则浪费的不止是时间,还可能使你的内容变得千疮百孔,面目狰狞。

就像河间的驴肉烧饼、天津的煎饼果子一样,蓬天的方案和标书在业界是有名的优秀,要深度有深度,要厚度有厚度,希望大家集思广益,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努力维护和发扬蓬天公司特色中的特色。

 

我写这个可不是为了传授或布道哦,我写过一些投标方案,但是总想听听大家是怎么写的,都注意些什么。

所以,兄弟我先扔块砖,大伙儿有玉的砸过来~

  前面几天在写一份投标方案。

连续几天搞到晚上10:

00以后,周末还搞了个通宵,昨天去投了。

总算一个包袱卸了下来,结果怎么样也顾不上了,大家都说:

尽人事,听天命吧。

呵呵

  这个方案我主要负责技术方案部分,商务部分另一个同事负责。

由于是个没人做过的东西,所以模型、框架得自己砸破脑袋想。

方案的名称是:

中小学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系统。

招标方明确说了,这不是题库,这是要监测学习质量!

人家还说,关键在于对教育理念的理解!

  在这个方案投出去了我都有很多觉得不合适的地方,但是时间实在来不及了,也怪自己没法考虑周全。

所以我总觉得,就一个投标方案制作来说,应该至少有3个人,一个负责商务,另两个负责技术方案。

一个人做技术方案总是顾此失彼。

两个人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审阅,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两个人还有分工,一个钻研用户需求分析,另一个负责技术架构。

但是要相互讨论,这样起码虽然某一部分是一个人来写用的确实两个人的脑袋。

  从写的步骤上来说,一般不适宜上来就动笔。

这个和写文章一样嘛,总得要构思一下。

我想这样应该比较合适:

  

(1)分析清楚业主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如果拿捏不准就惨了。

  

(2)分清楚这个系统的用户有哪些角色。

这将有助于找出业务内容。

  (3)确定这个方案的产品的最终部署结构、网络结构。

这是大问题,因为如果开始不考虑这些,后面再考虑会很难;

  (4)确定这个方案的重点在哪里,因为有的重视业务模型,有的重视技术实现(这个有时很难做,而且要看评标人的背景)。

  (5)讨论确定投标方案的框架,这中间要特别熟读招标要求,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画出来。

  (6)接着就疯狂的到网上搜索资料吧,然后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框架把方案的内容丰满起来。

一般来说,很多方案都是这样“拼”起来的,不过好的方案还是要自己花功夫在里面。

一分钱一分货嘛!

  (7)相互审阅。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写这么多内容(还有很多内容是“拼”来的),很难保证内容“圆润”。

别人看一遍能够找出很多显然的毛病和问题;能够从内容的全面性、通畅性等方面找出问题。

这期间最好能再反复阅读招标需求。

  (8)投标方案各部分合成,审阅。

  (9)打印、装订、签字敲章、密封。

这个其实有专门的公司做装订的,有条件的话可以交给别人去做,因为这个过程其实还是蛮痛苦的。

  从内容上看,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1)概论:

说一些方案书目的、项目背景等。

  

(2)用户需求分析:

通常会对业主的相关系统做个业务建模。

  (3)系统设计:

对业主的状况做一个解决方案,可能是一个系统的功能设计说明,也有可能是一些设计模型。

  (4)项目技术方案:

对技术平台路线、相关设备需求(技术参数)、技术架构、关键技术等进行说明和设计。

  (5)根据需要,通常还有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存储方案、备份与恢复方案等。

  (6)系统项目实施方案:

主要包括项目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配置管理计划、售后服务计划等等。

  从技巧或注意点上看,主要有:

  

(1)所说方案的面上一定要说得通。

  

(2)多用图,大段大段的篇文字人家不愿意看,图形能够非常有效的帮助别人理解你的意思。

  (3)排版一定要整齐、美观。

这个似乎与“技术”无关,不过,这相当重要。

道理跟我们写高考作文一样。

  唉,先写到这样吧,一下子想不了很多,想到了慢慢添上来,大家多来说说吧。

  大家如果愿意的话,我们把自己做过的一些方案改一下共享出来大家分享如何?

 

密炼机上辅机的优缺点分析

作者:

出处:

阅读:

915发布时间:

2007-03-20供稿:

中国工控网

 密炼机上辅机是指炼胶所需的炭黑、胶料、小料、油料等的储存、输送、称量、投料等设备。

不同的企业上辅机差别很大,但一般都包含有以下内容:

炭黑的输送、储存、称量、投料;油料输送、储存、称量、压注;塑炼胶或母炼胶导开、称量、投料等。

在很多企业,生胶还是靠人工搬运、切割、搬上投料称。

一、密炼机上辅机的优点

  随着密炼机的发展,每一车混炼的物料越来越多,转速越来越快,人工投料在混炼周期中所占用时间的百分比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密炼机效率的发挥和混炼胶的质量。

此外,随着企业的发展,所需物料很多,都需靠人工搬运、称量、投料,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

特别是炭黑粒子很细,所经过的工序对人和环境污染严重,与炭黑接触的人和运输车辆走到那里就污染到那里。

抽风排放对车间内的污染有所改善,排到空气中(虽经过滤)对周围很大的一片地区都有影响。

为了发挥密炼机的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对环境的污染,迫切需要对密炼机混炼所需物料的运输、储存、称量、投料等环节实施机械化和自动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辅机的各种设备先后研制成功并应用,而其中炭黑的输送、储存、称量、投料等设备,多年来虽经过多次改进,但由于炭黑的特性,仍常有问题发生。

总的来说,目前上辅机的大部分环节已经实现自动化,与未使用上辅机时比较,其优点是十分明显的,主要有:

1.环境污染大大改善过去在密炼机周围,散落的炭黑粉尘,有时厚厚一层。

密炼机操作人员从头到脚都是乌黑的,走到那里就散落到那里。

现在,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密炼机周围操作人员的污染状况已大大改观。

2.密炼机混炼效率提高由于上辅机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除生胶还要人工搬到胶料称上称量外,炭黑、填料、油料均可自动称量和投料。

在40~60r/min的密炼机上,生胶等的投料可在10~20秒完成,炭黑的投料一般可在15~40秒完成,油料的注入一般需10~20秒不等。

这样在40r/min的270型密炼机上母炼胶混炼的周期大约为180秒,投料时间在40~60秒,约占混炼周期的1/4~1/3。

3.混炼胶质量稳定提高过去由于人工投料,其一,投入物料时有散落,有时还较多,影响胶料配方的准确;其二,投入物料的时间有时长有时短,影响到混炼工艺规程的准确执行。

这些都给混炼胶质量带来波动。

在上辅机自动投料后,混炼胶质量稳定性明显提高。

4.密炼机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减轻

  以40r/min270型密炼机混炼母炼胶为例,混炼周期大约180秒,在一周期中大约要搬运100公斤的生胶到胶料称上称量,还要提20公斤左右的小料到投料输送带上。

而炭黑和油料一般都自动投入了,较过去没有上辅机的劳动强度减轻多了。

如混炼终炼胶或塑炼过的生胶,则可不用搬运生胶到胶料称上。

总之,如果没有密炼机上辅机对4040r/min快速密炼机的配套,其结果是很难想象的。

二、密炼机上辅机的缺点从对它分析的上述优点中看出,上辅机已经是快速密炼机生产线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  经过20~30年来的发展改进已基本定型。

它是否能满足今后橡胶工业发展的要求,是否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还存在有什么缺点呢?

1.对环境的污染仍存在

  一般城市居民都认为橡胶厂是一个或大或小的环境污染源。

一些在市中心的橡胶厂,近年不少都被搬到近郊区。

再来看密炼机上辅机,在密炼机周围的污染已经大大减少,但在炭黑解包装人储罐的地方以及操作人员身上可以看出,有的企业的工作环境与过去相比改善不大,仍然污染严重。

2.影晌配料的准确

  胶料配方的准确是胶料质量最基本的保证,现在看来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为了减少车间环境的污染,炼胶车间都安装有强大的抽风系统,将准确称量的各种粉料在进行混炼时的滚滚浓烟抽起,但抽起了什么不知道,肯定有炭黑,还有什么说不清。

如能准确知道抽走了什么,抽走的比例占多少,那我们在称量时就可以把这部分损失补上。

现在对这些损失未见采取什么措施。

  第二方面,发现称量炭黑的误差较大,如控制系统发现炭黑超重了两公斤报警,这时操作人员很难在炭黑称的料斗中取出这两公斤炭黑,因为没有相应的设备配套来减少这两公斤炭黑,操作人员一般都将这两公斤炭黑放进中间料斗,使报警解除,多的这两公斤炭黑最后还是投入密炼室了。

这种现象在有些企业并不少见,胶料的配方能准确吗?

  第三方面,炼胶时投入的炭黑还会粘附在投料导筒中,每次粘附多少不知道,不同炭黑品种粘附量也不相同。

有时粘附厚厚一层后,不知道混炼哪一车胶料时就会掉落一块下来。

这样由于投料导筒的粘附,混炼的每一车因此减少或增加了多少都不清楚。

粘附引起的重量不准确、称量不准及抽风的损失,除了都引起重量不准外,还有一点不同,就是称量不准与抽风损失是同品种炭黑,而粘附引起的炭黑重量增加,品种还可能不同,这样对混炼胶质量的影响就更大了。

3.炭黑颗粒破损增加为了有利于炭黑在胶料中的混入和分散,现在绝大部分炭黑都进行了造粒。

炭黑到厂后经过装罐、大储罐储存、输送、日储罐、称量,然后从称量中间料斗自由落体经过2~3m路程投入密炼机。

炭黑颗粒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一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破损,另一方面这样技人的炭黑很松散,占有很大体积,增加了混炼时炭黑的飞散损失和在胶料中的分散效果。

4.密炼机上辅机建设费用大以国产270型40r/mn密炼机生产线为例,一台密炼机的设备费用大约在250万~300万元。

而它的上辅机一般要150万~200万元。

使用上辅机还必须建4层楼的厂房。

把这些配套设施都加上,它的建设费用就超过了密炼机的建设费用。

有一家橡胶厂购买一台小型密炼机,设备费不到50万元,企业想使用上辅机与之配套,经核算最少也要在100万元以上才行,因而无法配套。

5.维修困难,维修费用高为了解决炭黑储存、输送中的问题,想了许多办法,增加了不少设备,问题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解决,设备结构也变得相当复杂,因而设备价格升高,使用中还需精心维修,因而维修费用也上升。

有时设备结构复杂,不仅维修费用高,而且维修困难。

所以有的上辅机还经常带病工作,这又带来不少新的问题。

三、优缺点分析

  从上述优缺点分析可以看到密炼机上辅机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在今天使用快速密炼机生产的条件下还不能没有它。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归纳起来有三点:

①污染环境;②混炼胶质量下降;③建设和维修费用高。

由于混炼胶质量下降,有的企业生产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要比实验室的结果差15%左右,特别是在生产子午胎的条件下,这种质量下降和波动都会对成品胎的质量造成影响。

再来看建设和维修费高这个问题,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你的成本高,再加上质量差就会被动挨打,最终就可能淘汰出局。

可见这些缺点,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