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294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到山的那一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里的这一边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

当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时,田野里的土变得松软无比。

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党,是在城里永远(体会体味体验)不到的。

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听到亲切(温柔温热温暖)的呼唤:

“琳,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个够,别回城里就忘了呀!

”是啊,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此刻我不仅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更重要的是,我在家乡的怀抱里,感受着浓浓的乡情。

“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鸣,各家各户(陆续连续继续)打开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务,便挽着一大篮衣服相邀到小河边。

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雅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

奶奶到河边择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在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

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

这时候一边是菜一边是我,奶奶脸上放射着爱的光芒,祖孙喜洋洋地回了家。

遇到乡亲们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会得到一些小动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鳅,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着,鼻子闻着,真舒服!

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递塞送)给我一个刚煮的红薯,因为我人小个矮,小狗、小鸡经常会跟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

我舒心地笑了,捧着(温柔温热温暖)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柔温热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候,我离开了小村庄,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具有下列意思的词语。

(1)孩子气,天真。

(___________)

(2)衬托,烘托。

(__________)

(3)解除困境。

(__________)

4.短文主要从哪四个方面写了“我”对故乡的美好的记忆?

请试着概括一下。

5.说一说,你是从哪里读出“那一份浓浓的乡情”的呢?

6.本文的结构特点是()。

A.首尾呼应B.总分C.并列式

台湾来的客人

老师,前几天我家来了一位客人,是爷爷四十多年前的老同学,从台湾回来的,爷爷让我叫他公公。

他头发都白了,可有时候像我们小孩一样,挺有趣儿的。

老师,你笑什么?

不信,你听我说。

我们小孩爱哭,公公也爱哭。

那天公公刚下火车,看到爷爷,就和爷爷抱头痛哭。

第二天,我们全家和公公到西山上坟,公公跪在地上哭了好长时间。

昨天,公公要回台湾了,又伤心地哭了一场。

瞧,光我看到的就哭了三次,像三岁的小弟弟。

公公嘴也馋。

可他不吃巧克力,妈妈烧的鸡和鱼,也很少吃,却让奶奶专给他买家乡的臭豆腐吃。

明明是臭的,他却边吃边说:

“好香!

”比我吃巧克力还有味。

星期天,公公让我陪他出去玩玩。

大街不走,公园不玩,商场大厦也不去,光让我带他走小巷,找孔庙、祠堂。

公公告诉我,他是在寻找童年的足迹。

公公走了。

我说:

“公公真怪。

”爷爷叹了口气,说:

“整整四十年,思乡情深啊!

你还小,不懂。

7.“明明是臭的,他却边吃边说:

“‘好香!

’比我吃巧克力还有味。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臭豆腐的味道非常好,很合公公的口味,所以他边吃边说:

“好香!

B.公公久别家乡,思念家乡,吃臭豆腐不仅是品尝家乡的小吃,更是对往日生活的回味。

8.短文共写了公公三次哭。

第一次哭是在________的时候,第二次哭是在________的时候,第三次哭是在_________的时候。

9.文中第二自然段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走进丽江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六百余千米。

它以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纯朴的民风著称。

在它的土地上,奇妙地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湖水、宽阔的坝子……

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

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

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

玉龙雪山距丽江古城西北十五公里,由北向南绵延近五十公里,有十三座山峰。

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

主峰扇子陡,海拔五千五百九十六米,为长江南岸第一峰,被誉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

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

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还有母系氏族的最后乐园——泸沽湖及其神秘的摩梭人,在北边更有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月色溶溶的晚上,漫步古城的小街,看着水中闪闪烁烁的灯光倒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

10.全文像是一篇对丽江的解说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丽江,宛如让读者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

A.动态B.静态

11.文中画“____”的句子在文章中起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12.用“____”画出全文的总起句。

13.文中画“﹏﹏”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缂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4.用“√”给多音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15.为画“____”的字词写一个近义词,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16.“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怎么样?

17.短文通过哪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

18.请你结合对人物的描写,试着评价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 家写的。

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

“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

“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

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

“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

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9.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_____________

20.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21.读第⑤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④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

提示:

①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22.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23.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

“造化!

造化!

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今天机会来了!

”它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就打。

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哭着走来。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答应不再伤人性命,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唐僧气得逐走悟空,不再认他为徒。

(有删减)

24.联系选文内容,我能猜出文中加点词语中“胜”的意思是()

A.胜利B.比另一个优越C.超过D.能够承受或承担

25.根据选文内容,把下面的信息补充完整。

唐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打逐走孙悟空

白骨精:

一打变村姑、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

__________、二打朝妖精当头一棒、_________

26.选文刻画人物时,动词的运用极为精妙。

说说下面加点的动词好在哪里。

①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句的老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结合选文内容,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要做到有理有据。

小院吟

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

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

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

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

“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

”说得大伙直乐。

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

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

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

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

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

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

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

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

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

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

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28.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一个最恰当的词是__________。

29.第2段写出,“小院”怎样的特点?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

30.第2段中,画线的“望着这新鲜的世界”一句,写出了谁的感受?

请具体说明。

答:

31.文中统领全篇的一句话是:

32.说说第3段中画线的两句话不能前后调换的原因。

答:

33.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本文首尾两段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答:

34.从内容上看,本文以写___________为主;从写作意图上看,本文重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

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

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我问,这是什么意思?

她笑着说:

“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

”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

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

我对我先生说:

“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

”先生说:

“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

她告诉我们,

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

“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

”老人笑着说:

“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

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

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

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

“是我画的,补个章吧!

”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

“来点儿炭疽(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

”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

”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

“这到底是什么?

”我们急着问。

“滑石粉!

”老人抖了个大“包袱”。

我们全都大笑起来。

噢!

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

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

”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35.成语谐音常常会起到幽默的效果,文中第③自然段“坐椅待币”同成语“______________”同音。

36.结合全文内容,给本短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37.简要概括三位老人幽默的特点。

杨绛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心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功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本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结构,第⑩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9.结合⑩自然段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

“想比赛?

“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

“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

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来回穿梭(suō)。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

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

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

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

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40.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

_______________。

41.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答:

①慢下来的原因是: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

42.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3.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

________________。

44.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

为什么?

答:

45.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答:

本文告诉我们:

 

五官

在我看来,人的五官并无美丑贵贱之分。

他们居于人的头上,享受着至尊之位,控制着四肢的正常工作。

鼻子在脸上的位置确实是得天独厚,但是,他有诸多的生存风险。

厕所、下水道中弥漫着的臭气,他不得不长时间忍受,食物变质了需要他来鉴定。

天灾人祸常常会殃及到他,就说最常见的感冒吧,感冒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遭殃的无非就是鼻子自己罢了。

嘴巴居于鼻子之下,这绝对不是一个最佳位置,但他的功劳是不言而喻的。

他可以让你品尝天下的美食,也可以让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我认为,嘴巴天生就不是一个享福的命,从“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八个字里就能体会出嘴巴的无奈。

在人的面孔中最重要的还属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能通过他看到外面的美好世界,别人可以通过他感悟我们的心灵。

耳朵能让人聆听智者的教诲,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品行。

同时,耳朵也是五官中唯一被爱美的女士选中佩戴饰品的场所。

我猜最让耳朵烦心的事情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

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对于五官,我绝无偏爱,因为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他们中的任何一员,正如《手指》一文所述的那样,五官(    )团结一致,(   )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创造最美好的未来!

46.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7.“五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短文还缺少对哪个五官的介绍?

请想一想,再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横线上补充完整。

48.每个五官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读完短文后,我知道鼻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嘴巴的优点是能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9.《五官》和《手指》都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顫动。

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绮丽的梦景。

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

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

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威尼斯独有的清闲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

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木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落到水里,天竺葵和三叶草的淡淡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圣玛利娅教堂那雪莲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的耸立着。

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当圣马利娅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很难用语言来传达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融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宁和静止中。

50.写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1.威尼斯的“三绝”指的是什么?

52.第五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用第()个表达最好。

A.不好表达B.难以言传C.难以说出D.不知怎么说

53.“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______。

54.第五自然段中钟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握不紧的手,把它放在我的脸上,额上。

看着他那古铜色苍白的手背,没有一块平滑的地方,折皱重重叠叠。

扳开他的手指,是我前几天给他修的指甲。

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修剪完的,他的指甲很厚,坚硬如铁,用商场买来的指甲剪是无法修剪的,只能用母亲刚磨过的老式剪刀,一点一点地剪。

我使尽了平生的力气,屏住呼吸,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和着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慢慢地流淌……

“平儿,我一生没剪过啊!

”老父亲说。

“我总是在做活歇着时在石头上磨的,有空就磨。

”他笑着望着自己的手指。

我的泪水直往下淌,喉咙哽咽了…再也无法忍住,鸣……鸣……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惭愧和感激一下子迸发出来。

是这双手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一个个送进学堂,走向社会,成家立业。

再扳开手掌一看,这哪里是手啊,没有平面,没有肌肉,全是像老丝瓜内芯做的鞋垫一样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血口子。

深的裂口还渗着血,没有钱买蛤蚧油,总是找村里的农机员要黄油,搽在裂口中。

我给他买的蛤蚧油,他说一次用一盒还少了;钱要留着你们用,外面什么都要买;我就用黄油可以了。

在手掌深裂口处,他总是要母亲用绣花针缝上。

母亲说,每次缝裂口时,真是针针扎在她的心上。

有一年,读高中的我放假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里人都沉默不语,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他身边。

“平儿,好好读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就好了。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伸出他那一双手。

我一眼就看见了他那一双手腕上各有一道血痕,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