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3206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RTF 页数:7 大小:15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rtf

1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教职工安全培训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教职工安全培训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日常安全管理一、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内涵一、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内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由于年龄小的特点,好动、好奇、好模仿,知识经验缺乏,会出这样那样的事故,因此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的位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安全教育工作是作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有在保证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二、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二、幼儿园日常活动安全1、入园接待、晨检环节的安全:

1、入园接待、晨检环节的安全:

按时到岗,事先做好室内外空气流通、晨间准备及早接待工作。

保育员不能只顾打扫、提水等忽略了活动中的幼儿。

地面随时保持清洁,尽量保持干爽,防止幼儿滑倒。

老师要组织好幼儿的晨间活动,对新入园的幼儿、情绪不好的幼儿或特殊幼儿重点关注,防止跑失。

晨检:

要对幼儿进行全面晨检,禁止幼儿携带细小、尖锐等危险的物品,如有发现应及时没收或代为保管。

认真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如有家长给幼儿带药,教师要将药品的服用方法详细登记在记录本上。

不允许幼儿自己带药,教师不得将药放在孩子能够得到的地方。

2给幼儿喂药时要认真核对姓名、剂量、服用时间;做好药品的交接班工作。

2、盥洗、如厕环节的安全:

2、盥洗、如厕环节的安全:

盥洗、如厕时,教师要站在盥洗室或卫生间门口组织好幼儿,在盥洗室内不可推跑,按顺序盥洗、如厕,不拥挤。

教育幼儿洗手时用小水流洗手,防止溅到身上,洗完后随手关好水笼头。

保持洗手间、卫生地面干爽,以免滑倒。

管理好并教幼儿正确使用洗涤用品,教育幼儿不拥挤,防止跌倒碰撞在水池或便池边沿。

消毒液、洗剂和杀虫剂应放置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并妥善保管好。

班内不得存放化学品、药品等有毒有害物品。

3、进餐环节的安全:

3、进餐环节的安全:

提饭提水时注意避让幼儿。

幼儿饭菜的温度要适宜,热汤、热饭、热水应放在安全地方,要注意避免烫伤幼儿。

分餐时,要求幼儿不把手放在桌子上,分发食物不要越过幼儿头顶传递,应从侧面送给幼儿。

进餐前要做好消毒和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幼儿安静活动,教育幼儿不随意离开小椅子,不玩玩具。

进餐时,要求幼儿不讲话,不玩餐具,保持良好的进餐秩序。

部分幼儿已吃完,应有一名教师组织好孩子的活动。

幼儿未进餐完,不得提前扫地。

4、组织室内活动(游戏、学习活动)的安全:

4、组织室内活动(游戏、学习活动)的安全:

不把椅子拿过头顶,不用小椅子碰撞同伴。

不打闹、不爬窗台,不上桌子,不把手放到门窗缝中。

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教学活动前,要对学具、教具、玩具及活动场地等进行检查,对不利于幼儿活动和安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

在活动中要教幼儿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和操作方法。

3幼儿用的剪刀不要太尖,尖端要有防护措施。

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和递交剪刀的方法,教育幼儿不拿剪刀乱跑。

班级所用刀具、剪刀等,应现用现取,用完立即收藏好。

教育幼儿使用铅笔书写时笔尖朝下,不拿铅笔玩耍打闹,注意安全。

使用电教器材时,电源、插头、电线等要规范操作使用,防止幼儿触摸,用完立即切断电源。

5、户外活动环节的安全:

5、户外活动环节的安全:

上、下楼梯时教师和保育员要一前一后,维持秩序,提醒幼儿右侧通行,教育幼儿不喧闹、不挤推、不跑动,按顺序上下楼梯。

户外活动时间,班级老师要共同组织、互相配合,眼里时刻观察幼儿,不闲谈,不聚堆。

自由活动时,要对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不做危险动作,走路、奔跑时注意四周,会躲闪,不碰撞。

活动前,要帮助和提醒幼儿整理好衣物、鞋带,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其它物品;户外活动回来,要检查幼儿嘴里、手里、口袋里是否有杂物。

教师有秩序将幼儿带到活动场地,并提出活动要求,对场地、设备等进行检查,清除石头、棍棒等危险物品。

组织集体游戏时,要教育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

分散活动时,教师要观察组织好幼儿,保证所有幼儿在教师视线以内,不允许幼儿远离集体。

玩大型玩具等活动器械时要遵循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活动规则,一种玩具人数不能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户外活动时间不允许将个别幼儿留在活动室中,如有身体特殊情况要向保健室汇报,采取必要的措施,严禁让幼儿独自到户外活动。

6、午睡、起床环节的安全:

6、午睡、起床环节的安全:

午睡前,要检查窗户是否关好。

要挡好窗帘,并保持寝室内温度适宜。

要提醒和检查幼儿不带异物、头饰上床。

午睡时不玩衣物(如:

扣子、珠子、发夹、拉链等)。

举例,有的孩子中午睡不着,老师又不让说话下床活动,孩子玩枕头填充物塞住了鼻子。

4幼儿午睡时,教师要注意随时巡视,不吃东西、不大声讲话,不影响孩子午睡。

要及时提醒幼儿小便。

对身体特殊幼儿要随时注意观察、测体温,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按时组织幼儿起床,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幼儿穿衣服,检查幼儿衣服、鞋袜等是否穿错,提醒幼儿不要在床上玩耍打闹,穿衣服时要注意坐在床上穿,站着穿容易摔倒。

7、离园环节的安全:

7、离园环节的安全:

离园时间段是最难组织的,孩子看到家长来了特别的高兴,家长来接幼儿前,教师要将幼儿组织好,可进行一些建构、绘画、泥工、看书等比较安静的活动,以便能在门口逐一接待家长。

严格执行幼儿接领制度,凭卡接领,非直系家长不能接走孩子,保教人员要将幼儿亲自交到家长手中,以防拐骗冒领儿童。

要及时清点幼儿人数,发现情况及时上报.接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和老师沟通情况的,请在幼儿都接走的情况下进行,可以让家长带着孩子在园内玩一会儿。

老师在本班幼儿全部被家长接走时,要关好门窗,检查好水电开关,整理好班级物品。

三、在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三、在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定义:

幼儿在园意外伤害定义:

幼儿在园意外伤害,是指幼儿在园期间或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如春游、秋游、节假日庆祝活动等)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一)幼儿自身的原因1、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各种机能水平较低;2、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3、幼儿体质特殊或者疾病突发。

气质类型、情绪和性别也是导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因素。

(二)保教人数不足或者安全意识缺乏1、保教人员数量不足;52、保教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3、教师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对危险事件的判断能力;4、保教人员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三)幼儿园的设备、管理存在不安全隐患1、园舍安全:

活动室、午睡室、盥洗室、楼道、操场、公共活动室2、物品摆放:

教师个人物品、幼儿园杂物3、运动器械、大型玩具、教玩具(四)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1、安全规章制度不仅应包括意外伤害发生前的预防制度,还应包括意外伤害发生后的处理制度;2、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缺乏力度;3、食品安全:

采购索证;食品验收及储存、食品留样;杜绝外带食品入园;4、服药安全:

病历卡、服药登记、家长签字、药品管理;5、传染病防控:

清洁消毒、隔离、家长宣教、严把返园关。

四、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要点四、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一)幼儿园内部1.明确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1)加强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

(2)加强教职工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2.消除客观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1)园舍设计是否合乎安全标准;

(2)准备各种消防设施;(3)重视活动室内的安全问题;(4)定期安全检查。

3.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1)把好来园离园关:

晨检、接送卡制度;6

(2)把好食品安全关:

膳食营养工作两避免:

避免食物中毒;避免烫伤事故;(3)把好日常生活护理关:

如午睡环节做到两注意:

注意体弱儿童和特殊儿童;注意异常情况;户外活动做到三检查:

检查场地;检查活动器械;检查人数,幼儿活动时幼儿不离教师视线,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1)利用安全课等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教给幼儿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2)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幼儿安全教育内容: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有“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的要求。

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防触电、防溺水教育;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幼儿园生活安全教育;简单自救方法。

5.家园配合,共同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幼儿的安全并对其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父母要做到:

给孩子正面的影响,不要渲染负面的东西,培养孩子积极乐观正向的心态和素质;学习自我保护的好方法,低龄儿童的教育和学生不同,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来给他规定。

6.完善安全制度,使安全工作规范化7

(1)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

(2)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安全计划。

7.开展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二)幼儿园外部明确幼儿园在儿童安全问题上的责任范围: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首次明确了“幼儿园不承担监护责任,只承担保护责任”的观点,实行过错责任原则。

同时,明确了幼儿园法律责任承担的原则是:

幼儿园有过错应适当赔偿,没有过错就不予赔偿:

如果是幼儿的过错致他人受到损害,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1、有关儿童安全问题的舆论有待匡正;2、建立幼儿因责保险制度,实现理赔市场化。

201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