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367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doc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doc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出生后至6个月龄内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只要能坚持母乳喂养,婴儿就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对于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首选婴儿配方(奶)粉喂养,不宜用非婴儿配方(奶)粉或液态奶直接喂养婴儿。

一、纯母乳喂养

【提要】母乳是6个月龄之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合理,还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非常适合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

母乳喂养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能悉心护理婴儿,并可促进母体的复原。

同时,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不易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应首选用纯母乳喂养婴儿。

纯母乳喂养能够满足6个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应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6次—8次以上。

最少坚持完全木屋纯母乳喂养6个月,从6个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同时,应继续给于母乳喂养,最好能到2岁。

在4个月—6个月龄以前,如果婴儿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时,需要增加母乳喂养次数。

提示:

推荐坐着喂奶。

两侧乳房轮流喂,吸尽一侧再吸另一侧。

若一侧乳房奶量已能满足一个呢人需要,应将另一侧乳汁用吸奶器吸出。

喂好奶后,不要马上把婴儿平放,应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靠在妈妈肩上,轻拍背部,排出吞入胃里的空气,以防止溢奶。

1.0月—6月龄婴儿的生长特点

新生儿指的是从出生到28天的小婴儿。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一般为3.0kg(2.5kg—4.0kg)。

出生后头几天因尚未适应宫外环境,通过喂养进入体内的水分不足与补偿丢失的水分,因而引起体重生理性的下降。

体重下降值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并于生后7天—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保持高速增长。

前6个月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kg,在头4-6月龄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倍;1岁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3倍,约为9kg~10kg。

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50cm,在1岁时增长约50%,达到75cm。

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

头围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

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cm。

2.0-6月龄营养的消化和排泄功能发育

新生儿消化功能发育未成熟,功能尚未健全。

唾液腺发育欠成熟,唾液分泌较少,口腔黏膜干燥易损伤。

同时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利于消化淀粉。

4月龄后唾液腺逐渐发育完善,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液中的淀粉酶也逐渐增加,消化淀粉类事物的能力增强。

从6个月龄起,婴儿逐渐可以吃一些软质的食物。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状。

胃贲门的括约肌肉,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因此在吸饱后受震动易溢奶。

婴儿的胃容量较小,正常足月儿胃容量约为25ml—50ml,到出生后第10天时可增加到约100ml,6个月约为200ml。

胃液和胃酸的分泌量也较少,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低,胃排空延迟。

消化酶的活力相对较差,胰淀粉酶在4月龄后才达一定的水平。

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亦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较少,因此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较差,但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较好。

新生儿期的肾脏结构不成熟。

肾小球的率过滤仅为成人的1/4—1/2,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及酸碱调节功能也较弱。

尿的浓缩能力、尿素及钠的排除功能有限。

因此,人工喂养时如果蛋白质和矿物质(尤其是钠)摄入过多,容易发生水肿及血中尿素升高。

3.0月--6月龄婴儿的脑和智力发育

人的智力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年龄越小,闹的生长发育速度越快。

出生时脑重月370g,出生后到6月龄时脑重增加1倍,达600g-700g,2岁时达900g—1200g,7岁时已接近成年人的脑重。

脑神经细胞的主要分化增值在3岁时已基本完成,即3岁之前是脑细胞数量的增长期,3岁后脑细胞数量一般不再明显增多,主要是脑细胞的重量和体积增大或形态结构的变化。

因此,在3岁前的婴幼儿期,脑细胞的处于快速分化增殖期,合理的营养供给对脑和日后智力的发育特别重要。

4.什么叫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指在生后6个月内完全以母乳满足婴儿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需要的喂养方式。

在母乳喂养中,可能例外的是使用少量的营养素补充剂,如维生素D和维生素K。

除母乳之外,仅给予水或其他非营养液体(不含能量和营养素)的喂养方式为基本纯母乳喂养。

5.为什么喂养0月-6月龄婴儿首选母乳

人类的乳汁含有人类生命发展早期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这是人类生命延续的所必需的。

母乳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母乳中的蛋白质组适合婴儿的生长发育。

母乳所含的蛋白质低于牛奶,但是易于消化吸收,以乳清蛋白为主。

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之比为60:

40,乳清蛋白中,母乳中以a-乳清蛋白为主,易于消化和吸收,且氨基酸组成平衡。

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较多,为婴儿大脑及视网膜发育所必需。

(2)母乳中的脂肪丰富,且含有丰富的脂肪酶,可帮助消化脂肪,比牛乳脂肪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母乳不仅含有短链、中链及长链脂肪酸,而且含有脑及视网膜发育所必需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3)母乳中的乳糖含量较牛乳高,不仅提供婴儿能量,而且他的肠道中被乳酸菌利用后产生乳酸,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母乳中的矿物质含量比牛乳更适合婴儿的需要。

由于婴儿肾脏的排泄和浓缩能力较弱,食物中的矿物质过多或过少都不适于婴儿的肾脏及肠道的渗透压的耐受能力,会导致腹泻或增加肾脏的溶质负荷。

母乳的渗透压比牛乳低,更符合婴儿的生理需要。

母乳中的钙含量比牛乳低,但是钙磷比例适当,为2:

1,有利于钙的吸收,而牛乳中过高的磷会干扰钙的吸收。

铁的含量母乳中与牛乳接近。

但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高达50%,远高于牛乳。

母乳中的锌、铜含量也高于牛乳,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5)母乳中维生素的含量易受乳母营养状况的影响,尤其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和脂溶性的维生素A。

母乳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及维生素C一般都高于牛乳,而且维生素E往往与多不饱和脂肪同时出现。

母乳中的维生素K低于牛乳,故孕期母体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一定的意义,例如摄食深绿色的蔬菜。

乳母如果日光照射少而食物中维生素D摄入量又不足时,母乳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需而外补充。

(6)母乳中还有许多免疫活性物质,包括丰富的免疫活性蛋白,如乳铁蛋白、溶菌酶、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以及低聚糖等,母乳中的这些免疫过程的破坏,可以直接进入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