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3868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docx

中考语文专练《名句名篇》附答案

〔一〕识记默写

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4〕子曰:

“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那么》〕

2、名句填空〔①一⑥题为必答题;⑦一⑩题为选答题,〕。

  必答题:

  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⑥先天下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选答题:

  ⑦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

  ⑧好雨知时节,。

〔杜甫《春夜喜雨》〕

  ⑨,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3、填补以下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3〕会当临绝顶,______________。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

  4、按要求默写。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3〕,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4〕,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默写

  〔1〕子曰:

“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2〕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心古》〕

  〔2〕永结无情游,。

〔李白《月下独酌》〕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范仲淹《苏幕遮》〕

  〔4〕受命以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5〕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二〕理解性默写

7、默写古诗文

(1)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人要有进步,就必须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诗句是“,〞。

  

(2)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3)《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4〕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5)杜甫《春望》中用“,〞的诗句写出了在战火不断的环境中想知道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

  〔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8、按要求填空。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阐述了学习态度;《孟子》中的“,,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②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使作品艺术效果突出。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③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

9、根据提示默写〔共4题,⑴⑵⑶小题任选两题作答,第⑷小题必答〕。

〔1〕人皆有情。

白居易望月有感,抒发了“共看明月应垂泪,      〞的相思之情;李商隐借物咏怀,表达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不渝深情。

  〔2〕人各有志。

诸葛亮希望尽己所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陆游坚守其报国之志,“僵卧孤村不自哀,〞。

  〔3〕人亦自然。

人们渴望拥有“春潮带雨晚来急,〞的宁静,享受“,村南村北响缲车〞的恬淡。

 10、根据提示填空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超然脱俗的想象,将无形的人间情感寓于有形的清风明月中,用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来表达对友人关切与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将原本孤立的自然景物精巧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借向晚苍凉的画面来表现游子的羁旅愁怀。

其中最能道出思亲怀乡之苦的句子是:

,。

  〔3〕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事物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运用此法,借莲的“,〞这种于污浊之中却亭亭净值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人生志趣。

  〔4〕登高望远,兴发豪情,古人独占高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杜甫仰望泰山时志满于山的千秋慨叹;后有来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亦有杜诗精髓的延续传承,这穿越时空的惊世之句是:

,。

〔三〕应用迁移型默写

11、填空。

 〔1〕中国古代诗人常借月衬托意境,抒发感情。

如温雇筠《商山早行》中“,人迹板桥霜〞描绘了一幅残月朦胧的晨景图;杜牧《泊秦淮》中“,夜泊秦淮近酒家〞借月描绘了秦淮烟月迷离的夜景。

  〔2〕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了“云〞,如“苍茫云海间〞,“云深不知处〞,请你再写出含“云〞的两个诗句:

①;②。

12、〔2021·贵州安顺〕根据提示填空: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

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

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13、〔2021·山东潍坊〕根据提示填空

两千多年前,孔子发出了“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的人生感言,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孟子抒发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14、〔2021·山东淄博市〕默写填空。

  〔4〕请写出和菊花有关的连续的两句诗:

,。

15、请按照提示填写处空缺的句子。

  生活中,人们常以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作为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16、按要求默写。

  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尽了“愁〞之沉重。

〔四〕开放性默写

17、古诗文默写。

    〔1〕常言道:

“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二章〕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2〕古诗词中以“雨〞为意象的诗词句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句:

,。

18、古诗文默写:

 孔子所说的,表达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此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那么。

19、古诗文名句填空。

  古代许多杰出人物用作品同我们进行了心灵对话: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用“

(1),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用“了却君王天下事,

(2)。

可怜白发生〞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悲愤,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3)(4)〞表现出舍生取义的决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5),(6)〞展现出胸怀天下的抱负。

20、按要求默写

  爱国之情,人所共有。

苏轼以①“,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②〞表达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范仲淹以③“,〞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这些蕴含炽热情感的名句,感动了无数读者。

答案:

专题九

1、〔1〕沉舟侧畔千帆过〔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悠然见南山〔4〕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①长河落日圆②柳暗花明又一村③各领风骚数百年④人生自古谁无死⑤听取蛙声一片⑥后天下之乐而乐⑦更上一层楼⑧当春乃发生⑨衣带渐宽终不悔⑩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似曾相识燕归来〔2〕乱花渐欲迷人眼〔3〕一览众山小〔4〕悄怆幽邃

4、〔1〕长河落日圆〔2〕一览众山小〔3〕人有悲欢离合

  〔4〕忽如一夜春风来〔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 〔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枳花照驿墙〔3〕莫道不消魂

  〔4〕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6、①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②相期邈云汉③波上寒烟翠④夙夜忧叹

  ⑤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7、〔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1〕一夜乡心五处同蜡炬成灰泪始干〔2〕攘除奸凶尚思为国戍轮台

  〔3〕野渡无人舟自横簌簌衣巾落枣花

10、〔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1〕鸡声茅店月;烟笼寒水月笼沙;

  〔2〕参考例如:

1〕孤云独去闲;2〕野径云俱黑;3〕黄河远上白云间;4)白云千载空悠悠;5〕云横秦岭家何在;6〕相期云汉;7〕朝辞白帝彩云间。

〔写出含“云〞的句子即可〕。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13、不舍昼夜/威武不能屈

14、例如:

〔1〕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7、〔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例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骑处处蛙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含有“雨〞字的诗词句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1〕念天地之悠悠〔2〕赢得生前身后名〔3〕人生自古谁无死〔4〕留取丹心照汗青〔5〕先天下之忧而忧〔6〕后天下之乐而乐

20、①会挽雕弓如满月②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二专题

〔一〕指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义:

〔〕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通〔〕,义:

〔〕

3、便要还家〔〕通〔〕,义:

〔〕

4、食之不能尽其材〔〕通〔〕,义:

〔〕〔〕通〔〕,义:

〔〕

5、才美不外见〔〕通〔〕,义:

〔〕

6、其真无马邪〔〕通〔〕,义:

〔〕

7、四支僵劲不能动〔〕通〔〕,义:

〔〕

8、.荡胸生曾云〔〕通〔〕,义:

〔〕

9、卜者知其指意〔〕通〔〕,义:

〔〕

10、矜、寡、孤、独、废疾者〔〕通〔〕,义:

〔〕

〔二〕1、以下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2、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抢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B.走马观花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逐日》〕

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D.举世无双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以下句中的加点词,不是两个词的一项为哪一项〔〕

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B.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地方七百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4、以下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亡入胡。

〔《塞翁失马》〕

  B.欲得饮,饮于河、渭。

〔《夸父逐日》〕

  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5、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感谢:

因对方好意或帮助而对其产生好感。

秋也。

〔秋:

季节。

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十分憎恨。

卑劣。

〔卑劣:

身份卑微,出身鄙野。

6、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私:

偏爱。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间:

参与。

  C.一箪食,一豆羹。

〔《鱼,我所欲也》〕〔豆:

一种粮食作物。

  D.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马说》〕〔是:

这。

7、以下句中黑体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唐雎不辱使命》〕〔休:

桔祥。

景明,波澜不惊。

〔《岳阳楼记》〕〔景:

日光。

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作文:

文章。

等不可得。

〔《马说》〕〔等:

等同。

8、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C.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捕蛇者说》〕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9、以下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山市》〕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三峡》〕

10、指出以下加点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

〔《隆中对》〕〔〕

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

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口技》〕〔〕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曹刿论战》〕〔〕

⑤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三〕一词多义

 1、安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②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        安

③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

2、毕

①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毕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

3、比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比              

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比

4、诚

①帝感其诚                        诚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诚

③此诚危急存亡制秋也    诚

5、池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池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池

6、曾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            

②曾益其所不能                 曾

7、从

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从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从

8道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                  

②缺乏为外人道也                  道

③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                  

④策之,不以其道                  道

⑤以谘诹善道,查纳雅言     道

9、达

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达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达

10、当

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            

②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当

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当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当

〔四〕词类活用

指出以下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佣者笑而应曰:

“假设为佣耕,何富贵也〞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2)以光先帝遗德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3)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4)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5)粪土当年万户侯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6〕狼不敢前 《狼》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7〕渔人甚异之。

 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8〕稍稍宾客其父 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9、父利其然也 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活用为____,解释为________。

〔五〕 文言句式

1、说说以下各句是不是判断句。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②珠可历历数也。

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④是进亦忧,退亦忧。

2.判断以下各句的句式。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

②始知为人情所患。

〔〕

③夫战,勇气也。

〔〕

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⑤何陋之有

3.填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区分以下句子各属于哪种句式。

a.判断句 b.省略句 c.倒装句 d.小被动句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 

(4)子何恃而往(  )

5、选出以下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6、以下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试补出以下括号中省略的局部。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8.翻译以下句子并指出其结构形式。

⑴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

()

⑶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⑷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

“王曰:

‘何坐’?

〞句式一样的是〔〕

A.一狼洞其中B.甚矣,汝之不惠

C.为乡里所患D.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10.“那么〞表示判断的一项为哪一项〔〕

 

(六)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陈胜、吴广喜,念鬼念无与为乐者

B.今亡亦死暮而果大亡其财

C.扶苏以数谏故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用现代汉语表述以下句子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表达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对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表达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根底。

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

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4.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

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

请简要作答。

〔七〕文言文阅读

东方朔救乳母

葛洪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

“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

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侧曰:

“汝宜速去!

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尚何还顾!

〞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申宪:

依法惩办。

申,按照。

宪,法律。

②愎bì:

固执任性。

③愍mǐn:

哀怜。

1.以下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但屡顾帝〔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B.帝虽才雄心忍〔容忍〕然胡不已乎〔停止〕

C.至假设春和景明〔日光〕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窥谷忘反〔通“返〞〕

2.以下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汉武帝乳母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