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461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5、教学难点

教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难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我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正确区分各种立体图形,掌握分类与比较等学习方法。

并应用图形的拼组,解决实际问题。

6、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各种实物 

二、 

说教法学法

新的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创造出一种宽松的氛围;

其次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能博采众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意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因此,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体现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如下:

1、重合作,倡导在“交流”中学习数学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课堂上的合作主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节课中,有一个把物体分类的活动,小组内可以按物体的大小来分,也可以按物体的用途、形状,甚至你还可以按物体的颜色来分。

通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来决定。

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聆听别人的意见,吸收更多的信息量,建立和保持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使学生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

同时渗透独立、探索、合作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

通过激励、表扬的话语,肯定学生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比较突出:

在学习长方体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这六个面又有什么特点。

接着探究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果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用“扶”的方法。

到学习球和圆柱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我就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2、重实践,倡导在“触摸”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教师就必须多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

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

这是本堂课的一大特点。

本堂课所使用的教具大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实物,从观察实物入手,在教学中曾多次让学生运用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滚一滚、拼一拼、搭一搭等方法发现这四种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的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为了有效的体现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思想,课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展开,利用“分一分”、“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本课教学内容做了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有趣的机器人引出学生对几何体的初步感知。

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学生强烈渴望进入下面的学习。

2、我接着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并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几何体命名,再一次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致。

3、游戏“我说你摸”“搭一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由实物抽象出形状图形,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在由形状说出生活中是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

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4、内容小结,巩固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物体。

既是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自我整理,同时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是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5、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物品,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生活中,再一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将这节课所学的4种几何体的图贴到黑板,名称写到黑板上,简单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力求自主化、活动化、生活化、情感化的新课标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地34-35页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数学内容。

都是来自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学生以有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实物图形,使学生对这些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在愉悦的学习中直观地认识、辨认、区分这些图形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直观经验,并在合作交流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课本。

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操作和观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在拼、摆、摸、涂各种图形中,直观而充分大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与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

  4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由于从实际生活中常见到的抽象出具体的模型、名称使学生由具体、形象直观的实物到抽象的面的学习方式。

并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而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是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兴趣所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能够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感知其特征。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故事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对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精彩纷呈的,教师要根据具体要求的教学内容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达到最高层次。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指出:

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直观学习。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采用动手操作,等手段探索出图形的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加深印象。

  2快乐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组织学生听故事、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借助有趣的练习,变“苦学”为“乐学”在愉悦的情景中获新知。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使学生对知识“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的内化”这一规律,理解图形,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故事引入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主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立体图形是拓出平面图形的基础,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

“你们都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

今天第三只小猪为自己盖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仔细观察小猪的房子都有哪些立体图形搭起来,谁来说说?

下面请小朋友们从篮子里拿出你喜欢的立体图形,摸一摸,看一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平面图形。

(板书)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的素材,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辨认平面图形的名称及其特征,是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因此我设计了第二环节。

  1自主探索

  

(1)出示题目大家刚才看到的摸到的面都是住在立体图形上你能把他的家搬到纸上吗?

(分组动手操作)

  

(2)操作分析:

让学生先想,问:

你有哪些好办法搬搬家?

  2学生讨论探索问题

  

(1)动手操作后,让生展示其结果问:

把你认为画得好的贴到黑板上看它的家住哪?

  

(2)分析正确与否

  3巩固练习

  “可是有几个淘气的小朋友迷路了,你能送他回家吗?

  让学生来判断这些特殊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从而达到灵活地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课堂练习

  

(1)丛生活中举例。

  

(2)提高练习。

出示组合图形让生数出起个数。

  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辨认,而且增强了生的数数能力。

  在上述的探究中,我利用从小猪的房子中的立体图形上拓出其面,让学生体验到获得新知的喜悦,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平面图形的认识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一册34—35页的《平面图形的认识》。

本课的内容是在上节课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这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四种平面图形。

教材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

使学生直观认识到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体现了“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四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这四种图形的特征及周长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渗透审美情趣的教育。

其中认识四种平面图形是教学重点;

体会面在体上是教学难点。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特征,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法。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

(2)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本节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几种学法:

1、初步掌握运用学具发现问题的方法。

2、初步运用猜测———验证的方法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出示多媒体,老师介绍:

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批小画家,你认识他们吗?

当学生说出是:

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球时出示这些小画家们画的四幅画,让学生猜猜分别是谁画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学生喜欢的

童话情景出发,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猜一猜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第一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我先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并在纸上描画出这些物体的面。

之后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交流:

通过描画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体画出的是圆。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认识四种平面图形是本节课的重点,体会面和体的不同是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验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猜测,从而体会到面和体的不同;

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四种平面图形。

第二步,初步比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异同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四种平面图形的的不同。

有对比就有鉴别,通过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正确区分图形,避免思维产生混淆。

第三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三) 

课间欣赏:

师生欣赏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拼成的各种奇妙的图案。

课间欣赏,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既使身心得到了放松,又在欣赏的同时,体验到了几何美、数学美,渗透了审美教育。

(四)巩固练习

本节课设计了趣味练习、开放练习。

1、趣味练习:

摸物体游戏

听老师的口令在自己小组的百宝袋里摸出指定形状的物体,比如用手摸出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等。

2、开放练习:

用平面图形的学具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拼完后,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说说它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以上练习的设计,即有巩固性,又有趣味性,还有创造性,适合不同特点的学生,特别是开放练习,思维空间大,拼法灵活多样,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一个施展创造才能的机会,较好的发展个性,同时体现了“人人学好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大众数学教育思想。

(五)总结反馈:

这节课大家玩的开心吗?

谁愿意说一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是什么?

你还有哪些不足。

让学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说课稿

《认识物体与图形(平面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第一册34—35页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在第四单元《认识物体与图形》中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四种平面图形,这体现了“空间到面”的设计思路。

教材开始就从简单的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然后安排学生说一说,让学生说生活中见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认识这四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特征及周长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念,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学重点:

认识四种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4、教学难点:

体验面和体之间的不同。

5、学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角锥和球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若干个。

二、说教法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特点,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教法:

1、采取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

在教学中应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得新知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

2、通过操作、实践等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本节课指导学生以下几种学法:

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充分利用学具立体图形,通过“摸、看、描”来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2、初步运用猜测验证的方法。

课的开始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测,学生通过操作,摸一摸、看一看、描一描,使学生获得结论。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出示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角锥和球)并提问学生:

“你们认识它们吗?

”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猜一猜使学生产生勇于探索的情感。

(二)师生互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等)亲自动手实践,摸一摸、看一看,并在纸上描画这些物体的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画得最好。

2、分组讨论,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展示作品,根据学生的交流,师生共同得出结论,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角锥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画出的是圆。

4、联系生活说一说,清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巩固练习

用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拼得图案最多最美。

1、小组活动。

2、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3、小组评价,选出优胜品。

师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分析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

(四)总结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