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5098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

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几千倍。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作质点

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不能将其看作质点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2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大树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

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乙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

D.以上说法均不对

3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

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

4

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物体:

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10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r/s的转速匀速转动(每秒转2圈),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  )

A.向上 10cm/s      B.向上 20cm/s

C.向下 10cm/sD.向下 20cm/s

5运动员在进行10m跳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她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B.她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

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6一物体以6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m/s。

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m/s。

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1=-2.5m/s2,a2=-2.5m/s2

B.a1=-3.5m/s2,a2=-3.5m/s2

C.a1=-2.5m/s2,a2=-3.5m/s2

D.a1=3.5m/s2,a2=-3.5m/s2

7汽车刹车时做的是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0=6m/s,加速度a=-1m/s2,它表示(  )

A.再过1s,汽车的速度变为5m/s

B.再过1s,汽车的速度变为7m/s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加速运动

8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ABCD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9一身高为H的田径运动员正在参加百米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过程,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

A.百米成绩      B.冲线速度

C.百米内的平均速度D.冲线

10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8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为50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xA=16.6mm,xB=126.5mm,x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2位有效数字) 

就可以根据v

C点的速度,即vC

m/s。

12(8分)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

如图甲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

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s,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m/s,v3=    m/s,v4=0.18m/s,v5=    m/s。

在坐标图乙中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象(保留描点痕迹)。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10分)某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10s内速度从5m/s增加到25m/s,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s内速度减为零,求这两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4(10分)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以恒定加速度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s。

试估算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大。

 

15(12分)运动场的直线跑道上,每隔5m放一空瓶,运动员进行折返跑训练时,从中间某一瓶出发,跑向右侧最近空瓶,将其推倒后返回,再推倒出发点处的瓶子,之后再跑向右面未推倒的空瓶,再向左,如此反复,求当他推倒第6个空瓶时的路程和位移。

 

16(12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以恒定加速度做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

3

6

9

12

12

9

3

(1)汽车在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

(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第一章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

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几千倍。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作质点

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不能将其看作质点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解析:

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选项A错误;幸神星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其到太阳的距离来说属于次要的因素,因此可以看作质点,选项B错误;比较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要选择同一参考系,选项C正确;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和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均为零,选项D错误。

答案:

C

2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大树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

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乙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

D.以上说法均不对

解析:

楼房和地面相当于同一参考系,所以,甲是匀速下降。

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是匀速下降,且v乙>v甲。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三种可能:

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

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也有三种可能:

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

综上所述,C正确。

答案:

C

3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

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

解析:

4s内物体在做直线运动,4s内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B错误;物体的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

D

4

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物体:

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10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r/s的转速匀速转动(每秒转2圈),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  )

A.向上 10cm/s      B.向上 20cm/s

C.向下 10cm/sD.向下 20cm/s

解析:

当圆筒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感觉彩色斜条纹向下移动且每个周期下移距离为l=10cm,转动周期T

s,故感觉条纹下降速度v

cm/s,选项D正确。

答案:

D

5运动员在进行10m跳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她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B.她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

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解析: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为一恒量,速度变化是均匀的,选项A错误;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水面应加速上升,选项B错误;运动员前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小,故位移小,选项C错误;若是相同的位移,则发生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选项D正确。

答案:

D

6一物体以6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m/s。

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m/s。

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1=-2.5m/s2,a2=-2.5m/s2

B.a1=-3.5m/s2,a2=-3.5m/s2

C.a1=-2.5m/s2,a2=-3.5m/s2

D.a1=3.5m/s2,a2=-3.5m/s2

解析:

初速度v0=6m/s,木板倾角增大前后,物体在2s末的速度分别为v1=1m/s,v2=-1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a1

m/s2=-2.5m/s2,

a2

m/s2=-3.5m/s2。

答案:

C

7汽车刹车时做的是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0=6m/s,加速度a=-1m/s2,它表示(  )

A.再过1s,汽车的速度变为5m/s

B.再过1s,汽车的速度变为7m/s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加速运动

解析:

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其正负表示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

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经1s速度减小Δv=aΔt=1m/s,所以再过1s汽车的速度变为5m/s,故选项A、C正确。

答案:

AC

8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ABCD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m/s=1m/s

m/s

m/s=0.75m/s,故选项A、B均正确,选项D错误;所选取的过程离A点越近,其阶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故选项C正确。

答案:

ABC

9一身高为H的田径运动员正在参加百米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过程,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

A.百米成绩      B.冲线速度

C.百米内的平均速度D.冲线

解析:

由于无法知道运动员跑100m经历的时间,故无法确定其百米内平均速度和百米成绩,选项A、C错误;由题意可求出冲线

s内运动员跑过的距离Δx

s内的平均速

可把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看成是冲线时的瞬时速度,选项B、D正确。

答案:

BD

10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解析:

由题图可知,t1时刻,b车追上a车,故选项A错误;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于t2时刻a、b两图线的斜率一正一负,故两车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正确;由b图线的斜率的变化可以看出t1到t2这段时间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反向增大,选项C正确;如图所示,在t3时刻b图线的斜率与a图线的相等,此时两车的速率相等,故选项D错误。

答案:

BC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8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为50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xA=16.6mm,xB=126.5mm,x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频率和打出的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可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5×0.02s=0.1s。

虽然计数点C至计数点D之间有污染,但只要知道BD间的距离就可以根据v

C点的速度,即vC

m/s。

答案:

(1)0.1 

(2)2.5

12(8分)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

如图甲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

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s,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m/s,v3=    m/s,v4=0.18m/s,v5=    m/s。

在坐标图乙中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象(保留描点痕迹)。

 

解析:

如题图所示,x2+x3=0.120m,则v3

m/s=0.12m/s,又x4+x5=0.240m,则v5

m/s=0.24m/s。

其v-t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

0.12 0.24 v-t图象见解析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10分)某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10s内速度从5m/s增加到25m/s,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s内速度减为零,求这两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有

v0=5m/s,v=25m/s,t=10s

则a

m/s2=2m/s2

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对于刹车阶段v=25m/s,v'=0,t'=2s。

则a'

m/s2=-12.5m/s2。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2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12.5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4(10分)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以恒定加速度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s。

试估算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大。

解析:

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1

m/s=0.10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2

m/s=0.30m/s

故滑块的加速度a

≈0.067m/s2。

答案:

0.067m/s2

15(12分)运动场的直线跑道上,每隔5m放一空瓶,运动员进行折返跑训练时,从中间某一瓶出发,跑向右侧最近空瓶,将其推倒后返回,再推倒出发点处的瓶子,之后再跑向右面未推倒的空瓶,再向左,如此反复,求当他推倒第6个空瓶时的路程和位移。

解析:

设运动员从A点出发向右运动,则当运动员推倒第6个空瓶时,其所处位置为C'点。

如图所示。

运动员跑过的路程是

5m+5m+10m+15m+20m+25m=80m。

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

AC'=10m。

方向向左。

答案:

80m 10m,方向向左

16(12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以恒定加速度做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

3

6

9

12

12

9

3

(1)汽车在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

(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

(1)汽车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1

m/s2=3m/s2

汽车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a2

m/s2=-6m/s2

(2)设汽车从3m/s经t'停止,

t'

s=0.5s

故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为

10.5s+0.5s=11s。

答案:

(1)3m/s2 -6m/s2 

(2)11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