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5313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脱硫设备选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烟道(除雾器~GGH处理侧)

1mmAq

GGH处理侧

50mmAq

65mmAq

烟道(GGH处理侧~FGD出口处)

22mmAq

总计

372mmAq

410mmAq

旁路挡板控制

压差

增压风机压力

392mmAq

430mmAq

b.增压风机的设计压力

增压风机的设计压力是基于初始干净状态下所需压力值,并考虑20%裕量。

392×

=470mmAq

c.压力平衡

100%BMCR工况下的压力平衡如下所示。

(略)

d.增压风机入口和出口压力

入口压力-24mmAq

出口压力

干净状态368mmAq

污染状态406mmAq

设计压力446mmAq

4.电机功率计算

1)根据绝热空气动力学理论计算为:

Qs:

入口流量=39,700m3/min入口压力=-24mmAq大气压=mmAq

Ps:

入口总压力=-24=mmAq

出口压力=446mmAq

k:

比热比(Cp/Cv)=

2)轴功率(Ls)

ηt:

总压力效率=(供应商提供数据)

Ls:

2993/=3513KW

3)电机额定功率

设备供应商提供值为4000Kw(裕量:

%)

GGH(略)

吸收塔

1吸收塔数量:

2units=2套

2类型:

管道内置型喷淋塔

3作用:

烟气中的SO2由吸收塔内的浆液吸收并去除。

为使烟气和浆液充分接触,合理设计吸收塔内喷嘴的位置。

4设计条件

1)烟气条件:

吸收塔进出口烟气设计条件基于锅炉100%BMCR工况。

进口

出口

备注

烟气量m3N/h(W)

m3N/h(D)

m3/h(W)

1,259,982

1,196,333

1,950,090

1,333,995

1,208,150

1,761,594

大气压:

温度℃

100.2

45.4

SO2浓度ppm(D)

静压值mmAq

进口/出口平均值:

194()

灰尘浓度mg/m3N(D)(实际O2)

180

≤27

7)SO2脱硫率:

≧95%(保证值)

8)钙硫率:

9)通过吸收塔的烟气流速:

s(烟气上升段)./s(烟气下降段)

10)L/G:

l/m3N

11)浆池停留时间

12)浆液循环时间:

≧min

13)排浆时间:

≧h浆池停留时间基于KHI公司经验值,该时间可以确保浆池内充分的石膏产品和晶体成长。

5吸收塔尺寸确定:

1)喷淋区截面面积及尺寸:

根据吸收塔出口实际烟气流量和上升和下降段烟气流速,喷淋区域截面面积如下所示:

由此,喷淋区域直径“D”为Φ

2)吸收塔浆液循环量

根据吸收塔出口烟气量和液气比,浆液循环量计算如下所示:

3)喷淋区域高度和喷淋层数:

喷淋层数目:

3层;

喷淋区域高度:

3层=m

4)浆池体积:

a.浆液循环量:

7200m3/h×

3/unit=21,600m3/h·

units

因此,当浆液停留时间≧分钟时,所需的浆池体积如下所示:

21,600m3/h·

units×

60min/h=900m3

b.100%BMCR工况下排浆量:

h

浆液浓度:

m3

因此,当浆液停留时间≧小时时,所需的浆池体积如下所示:

h/m3×

h=1015m3

6)吸收塔浆池体积确定

有效浆池体积为

(π/4)×

=1029m3>

1015m3(考虑排浆量)

>

900m3(考虑循环量)

因此,尺寸满足以上条件。

6.已确定的参数

1)尺寸(mm)

吸收塔14200Φ×

24500H

上段5000H

喷淋区6000H

喷淋区~进口烟道500H

进口烟道5000H

反应池8000H

7.喷淋塔喷嘴布置的确定

8.吸收塔流场分布的验证

除雾器

1数量:

V型

3级数:

2级/套

4作用:

除去吸收塔出口烟气中的水滴含量,以防GGH结垢并减少烟囱出烟口灰尘量。

5设计条件

(1)烟气条件

除雾器进出口烟气条件基于锅炉100%BMCR工况进行设计。

除雾器进口

除雾器出口

烟气量m3N/h(W)

1333995

1208150

1777512

<

--------------

1781451

温度℃

烟气压力mmAq

113

93

雾滴含量g/m3N(D)

30

(2)雾滴去除率:

%

为达到除雾器出口烟气雾滴含量小于75mg/Nm3(干态),除雾器的雾滴去除率需要达到%以上。

(2)除雾器内烟气流速:

s

a.重散布速度

大直径的雾滴颗粒可以通过除雾器元件惯性作用产生颗粒间碰撞从而去除雾滴。

(平均颗粒直径大小为100~200μm)。

因此,烟气流速越高,雾滴去除率越高。

但是,被去除的雾滴会重新散布,而降低雾滴去除效率。

这就是雾滴重散布速度的概念。

b.通过除雾器的烟气流速

为了使除雾器的雾滴去除率达到%以上,根据吸收塔出口端(即除雾器入口端)雾滴颗粒直径的实际分布状况,直径大于17μm的雾滴颗粒必须100%完全去除。

如果采用DH2130和DH2125型元件结合的除雾器(两者分别是供应商的供货类型),下表示意出烟气流速和可去除的最小雾滴颗粒直径值之间的关系。

从表可看出,除雾器内通过的烟气流速为s时,直径大于17μm雾滴可完全去除。

6.规划的相关尺寸:

1)所需截面面积

除雾器规划截面面积可根据实际通过除雾器的烟气流量、烟气流速值(s)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1777512m3/h/s×

3600s/h)=

除雾器外型直径尺寸需考虑烟气非流通部分的截面面积(除雾元件等)来确定。

7.确定参数

1)外侧尺寸(mm)

外侧尺寸可根据装在除雾器两端烟道的接口形状和除雾器元件的布置进行确定:

14200W×

7000H=

吸收塔浆液循环泵

运行:

3套×

2units=6套

备用:

2units=2套(库内存放,不含电机)

卧式单吸离心泵

吸收塔石膏浆液循环同时提供石膏浆液至喷嘴。

1)喷淋量

喷淋量根据吸收塔出口烟气量(湿基)和L/G计算为:

×

10-3m3/m3N×

1333995m3N/h=21477m3/h

2)每套单个泵的容量:

21477m3/h/3=7159m3/h-7200m3/h

3)顶部高

3rd

2nd

1st

顶部

13m

11m

9m

压损

1m

喷淋压力

3m

顶部17m15m13m

5电机功率

1)泵输出轴功率P(KW)

其中δ:

浆液密度=1275t/m3

H:

扬程=17m,15m,13m

Q:

流量=7200m3/h

ηP:

泵效率=88%

ηG:

机械传动效率=98%

(第三层)功率:

(第二层)功率:

(第一层)功率:

2)电机参数:

电机裕量:

10%以上(电机由制造,选用电机额定功率需考虑标准值10%以上裕量。

额定功率:

(第三级)功率:

630KW

(第二级)功率:

500KW

(第一级)功率:

450KW

氧化风机

2套×

2units=4套

将用于氧化吸收塔浆液的空气提供给装在吸收塔内的氧化空气管道。

1)空气流量

根据KHI经验,吸收塔喷淋区域的氧化率为60%。

因此,浆池内的氧化量为:

S=(1196333×

×

88)×

10-6×

/=所需浆池中的氧化速度S=通氧效率ηo2=30%

所需空气流量Qreq

(根据经验)考虑溶解盐%,则空气流量为:

6332×

=12997m3N/h-13000m3N/h

每个风机的空气流量为13000/2=6500m3N/h

2)空气压力

上部液体压力

1275=7013mmAq

氧化空气嘴

吸收塔内压力

296mmAq

喷嘴和管道内的压损

500mmAq

排气消声器压损

550mmAq

8359mmAq

裕量5%×

=8777mmAq8800mmAq

3)设备压损

进口处压损:

100mmAq(消声器和滤网)

5.电机功率计算

1)绝热空气动力学理论值(Lad)

Q:

空气流量=6500m3N/h

Ts:

抽气温度=oC

Ps:

抽气压力=-100=

Pd:

排气压力=8800+=

n:

中间冷却层数目=级数l=0

k:

比热比(Cp/Cv)=

2)输出轴功率(LR)

LR=Lad/ηad

ηad=

LR=159/=312Kw

3)电机参数

15%以上(电机由制造,选用电机额定功率标准值需考虑15%以上裕量。

400Kw

6.确定的参数

1)空气流量:

6500m3N/h

2)空气压力:

(8800mmAq)

3)电机:

400kW×

4P

石灰石卸料装置

1设备和数目:

石灰石卸料振动给料机:

1套

石灰石皮带输送机:

石灰石斗提机:

石灰石卸料皮带输送机:

2作用:

将卸至石灰石地斗内的石灰石运送到石灰石料仓中。

3设计条件

1)处理的石灰石量:

在BMCR工况下两台炉石灰石耗量h(石灰石纯度:

%)

每台设备处理的石灰石量可以根据石灰石卸料装置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来确定。

因此,石灰石卸料装置中每台设备处理的石灰石量为×

24h/8h=h63t/h

4确定的参数

每台设备的电机参数由供货商提供。

设备名

数量

处理的石灰石量

电机

石灰石卸料振动给料机

1套

63t/h

石灰石卸料皮带输送机

kW×

P

石灰石斗提机

11kW×

4kW×

湿式球磨机

2套

卧式湿式球磨机

磨制系统将90%的石灰石(粒径≤25mm的颗粒)研磨为粒径≤60μm的石灰石粉。

在BMCR工况下两台炉石灰石耗量为h(石灰石纯度:

球磨机出力按照BMCR工况下两台炉石灰石量耗量的75%:

=h16t/h

2)石灰石颗粒大小:

研磨前:

≤25mm

研磨后:

90%颗粒大小≤60μm

5确定的参数:

确定的参数是来自供货商提供。

16t/h

2)研磨后的颗粒大小:

90%≤60μm

3)球磨机外壳尺寸:

2500mmΦ×

5000mmL

4)主电机:

355kW×

6P

真空皮带脱水机

真空皮带脱水机

由吸收塔输出的石膏浆液经过真空皮带脱水机脱水后要达到固体含量为90wt%,含水量为10wt%。

1)处理的石膏量:

在BMCR工况下两台炉石膏产量为

h(湿态)

h(干态)

每套真空皮带脱水机处理的石膏量为:

=h(湿态)

=h(干态)

2)石膏含水量:

≤10wt%

5过滤面积

皮带单位处理能力900kg/h(干态)/m2,因此过滤面积为

m229m2

6确定的参数

1)处理的石膏量:

2)石膏含水量:

≤10wt%(保证值)

3)过滤面积:

29m2

4)电机:

22kW×

石膏输送皮带

石膏输送皮带2套

石膏输送皮带1套

皮带输送(自动倾卸装置安装在石膏输送皮带上)

由真空皮带脱水机脱水后的石膏通过石膏输送皮带倾卸到石膏仓中。

石膏输送量(在BMCR工况下300MW×

2UNITS处理)

正常值:

最大值(SO2高达50%):

5设计值

输送皮带处理的石膏量由以上石膏运送量确定为:

40t/h

最大值:

52t/h

电机参数为供货商所提供。

设备号

设备名称

处理石膏量

C501A/B

石膏输送皮带

2套

正常值:

最大值:

C502

石膏输送皮带C502

自动倾卸装置:

空气压缩机

1套(常规)

三级气缸往复型

提供GGH烟气吹风空气和仪表空气。

1)空气量:

GGH吹扫用气

min(用于1个单元unit,平均)

仪表空气

min(用于2个单元units)

总计min――>

25m3N/min

2)空气压力

GGH吹扫用气压力

总计

1)输出轴功率

230KW(供应商提供)

2)电机额定功率

250KW(裕量%)(供应商提供)

1)气量:

25m3N/min

2)气压:

3)电机功率:

250KW×

10P

箱,坑

1标准流量

1)根据脱硫工艺是在100%BMCR工况下的运行条件计算罐和坑出口处的流量即为标准流量。

2)用于紧急状况的罐和坑应有容量存储检修期间脱硫工艺系统的所有浆液。

2停留时间

1)对于标准情况,停留时间1/2小时是可行的;

2)考虑到例如前面状态中会出现的设备故障、整个系统的平衡以及物料输送等因素,对于罐必须确定适当的停留时间。

3有效容积

可定义如下:

液位控制的箱和坑:

容积由H级到L级;

有间断分批物料进入的箱和坑:

用于临时存储的箱和坑:

容积由H级到底部;

4箱和坑的设定参数:

HH:

箱体溢流高度;

高液位警告;

CH:

坑泵(供应商提供)的启动液位高度;

N:

正常运行液位高度;

L:

低液位警告高度;

LL:

泵和搅拌器跳闸液位;

必须使罐在10分钟左右容量由H级到HH级或L级到LL级。

1与泵相关的流动

泵基本流程情况有三部分组成:

①标准流量、②循环流量及③泵容量

1)高含固量浆液泵:

流程点

流量比

标准流量

循环流量

~

泵容量

(1)为防止由于排出量的变化导致的浆液在管道内的沉淀问题,对于高浓度浆液泵安装循环管道②;

(2)由于已安装循环管道②,对高浓度浆液泵无需安装最小流量再循环管。

2)低含固量浆液泵

泵基本流程情况有四部分组成:

①标准流量、②最小流量、③裕量及④泵容量

蒸汽

最小流量

裕量

(1)为防止当整个控制阀关闭时导致的泵停运,对于低浓度浆液泵安装最小流量管道②;

(2)在③处的估算流量可作为CV的控制裕量包含在泵容量中。

2.标准流量

1)原则上,标准流量是在100%BMCR工况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泵的入口处的流量。

搅拌器

类型

材料

搅拌体积m3)最大

搅拌强度(Kw/m3)

轴功率(KW)

吸收塔搅拌器

侧入螺桨式:

转速:

190rpm

叶轮:

φ1080mm

双相不锈钢

轴:

6%Mo合金

2

1267

23

30KW×

6P×

5套/unit

磨机浆液箱搅拌器

顶入倾斜叶片式

87rpm

φ500mm

CS+RL

4KW×

2套/unit

石灰石浆液箱搅拌器

17rpm

φ3000mm

1

578

55KW×

滤液坑搅拌器

35rpm

φ2000mm

142

15KW×

废水箱搅拌器

83rpm

φ400mm

事故浆液箱搅拌器

20rpm

φ2743mm

φ3607mm

1344

吸收塔排液坑搅拌器

φ2800mm

231

22KW×

石灰石制备系统排放坑搅拌器

8.脱硫岛平面布置一般要求

1.脱硫装置应统一规划,不应影响再扩建的条件。

2.脱硫吸收剂卸料及贮存场所宜布置在邻近交通主通道的区域,并应避免布置在人流相对集中设施区的常年最大风频的上风侧。

3.烟气脱硫吸收塔宜布置在锅炉尾部烟道及烟囱附近,浆液循环泵(房)应紧邻吸收塔布置。

吸收剂制备及脱硫副产品处理场地可在吸收塔附近集中布置,也可结合工艺流程和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布置。

4.脱硫装置与主体工程不同步建设而需要预留脱硫场地时,宜预留在紧邻锅炉引风机后部烟道及烟囱的外侧区域。

场地大小应根据将来可能采用的脱硫工艺方案确定。

在预留场地上不应布置不便拆迁的设施。

5.事故浆池的位置选择宜方便多套装置共用的需要。

6.增压风机、循环泵和氧化风机等设备可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及设备状况等因素研究可否露天布置。

当露天布置时应加装隔音罩或预留位置。

7.脱硫废水处理间宜紧邻石膏脱水车间布置,并有利于处理后的污水与电厂污水集中排放。

紧邻废水处理间的卸酸、碱场地应选择在避开人流通行较多的偏僻地带。

8.石膏脱水车间应设顺畅的汽车运输通道。

9.大型设备应考虑方便检修的检修通道。

10.石灰石粉运输汽车应选择自卸密封罐车。

石灰石块及石膏运输汽车宜选择自卸车并有防止二次扬尘的措施。

脱硫岛内宜设方便的道路与厂区道路形成路网。

运输吸收剂及脱硫副产品的道路宽度宜为~,转弯半径不小于,用作一般消防、运行、维护检修的道路宽度宜为或,转弯半径不小于。

脱硫设施区主干道及车间引道、次干道纵坡与电厂协调一致。

进厂吸收剂应设有检斤装置和取样化验装置,也可与电厂主体工程共用。

9.浆液管道布置要求

浆液管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作介质对管道系统的腐蚀与磨损,一般应选用衬胶、衬塑管道或玻璃钢管道。

管道内介质流速的选择既要考虑避免浆液沉淀,同时又要考虑管道的磨损和压力损失尽可能小。

浆液管道开关阀宜采用蝶阀或隔膜阀,调节阀宜采用陶瓷球阀,调节阀后应考虑防磨措施,如加装陶瓷短管。

阀门的通流直径应与管道一致。

蝶阀的阀杆应水平布置,阀板的转动方向应与浆液的流动方向一致。

浆液管道应有排空和停运自动冲洗措施。

管线综合布置应根据总平面布置、管内介质、施工及维护检修等因素确定,在平面及空间上应与主体工程相协调。

浓浆管道应尽量避免袋形,如确实无法避免,应设置自动放水点和冲洗点。

自流浆液管道应留有足够的坡度。

管线布置应短捷、顺直,并适当集中,管线与建筑物及道路平行布置,干管宜靠近主要用户或支管多的一侧布置。

衬胶或衬塑管在串楼板时,楼板的开孔直径要大于管道法兰直径,并要对楼板做防漏处理。

相邻的平行衬胶或衬塑管之间应错开法兰,法兰和相邻管道外表面应留有最小30mm的间隙,法兰和平壁设施应留有最小70mm的间隙,方便安装检修。

脱硫装置区的管线除雨水下水道和生活污水下水道外,其它宜采用综合架空方式敷设。

支架高度应与主体工程相协调,过道路地段,净高不低于;

低支架布置时,人行地段净高不低于;

低支墩地段,管道支墩宜高出地面~。

脱硫装置区内的浆液沟道当有腐蚀性液体流过时应做防腐处理,废水沟道宜做防腐处理,室外电缆沟道盖板应做严格的密封处理。

雨水下水管、生活污水管及沟道不宜平行布置在道路行车道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