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6100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docx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

会计制度设计05任务

 

一、辨析题

1.实行单轨制责任会计核算模式时,其所使用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以及会计核算程序的设计应同时满足财务会计与责任会计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答: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单轨制会计核算模式是将责任会计的核算纳入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使责任会计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合二为一,通过设置一套账簿同时进行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

在这种核算模式下,企业必须根据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的需要,增设内部核算账户,或在正常的财务会计账户下,按对各责任中心的考核内容增设二级或三级明细分类账户。

它能够避免双轨制会计核算下成本计算工作的重复。

2.财务主管可以直接打开所有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

任何人员不允许随意增删和修改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不得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程序、数据文件、账册、软盘等。

答:

这种说(做)法有错误。

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系统的操作做出严格的控制,对各使用人员明确划分使用操作权限,形成适当的分工牵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任何人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改数据,原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

3.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内部转移价格发生变化,企业的利润总额也会发生变化。

答: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内部转移价格又称调拨价格,就是指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半成品或劳务而引起的相互结算、相互转账所需要的一种计价标准。

内部转移价格采取了“价格”的形式.使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处于交易的“买”“卖”双方.对于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来说表示收入,对于使用这些产品或劳务的购买部门则表示成本。

提高或调低内部转移价格,对于生产和购买部门来说,内部利润一增一减,其数额相等,但方向相反。

从企业总体看,内部转移价格无论怎样变动,企业利润总额不变,变动的只是企业内部各单位的收入或利润的分配份额。

4.计算机会计系统一般包括岗位有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审查、数据分析和档案保管等工作

答:

这种说(做)法正确。

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和基本工具的会计系统称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系统除了包含手工会计的所有账务处理系统外,同时还涉及计算机操作及维护工作,以及数据输入计算机会计系统前的数据准备(手工处理)与档案管理等。

所以,计算机会计系统一般包括岗位有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审查、数据分析和档案保管等工作。

5.对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成本,而对企业内部责任中心而言,则既有可控成本又有不可控成本。

答: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

责任中心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是以特定的责任中心和特定的时期作为出发点的,这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及控制范围的大小和经营期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单对企业下属各层次、各部门乃至个人来说,则既有各自的可控成本,又有各自的不可控成本。

某些从短期看属于不可控的成本,从较长期间看,又称为了可控成本。

一般来说成本中心的变动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

一般来说,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的,而间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的。

6.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是计算机会计,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完全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

答:

这种说(做)法有错误。

应该说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是计算机会计,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

并不是“完全代替”和“替代”。

毕竟数据的输入及输入前的数据准备,还有审计时,查对原始凭证等都需要手工处理的。

7.内部结算中心、厂内银行与财务公司都是企业内部组织,业务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因而不具有法人资格

答: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内部结算中心、厂内银行都是企业内部组织,业务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因而不具有法人资格。

但财务公司,它是由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接受集团和人民银行的双重监管。

8.考核投资中心业绩的主要指标是部门贡献毛益

答: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考核投资中心业绩的主要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9.企业编制全面预算主要以财务部门为主

答: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全面预算是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体员工参与,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全部内容的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是由企业不同部门的当事人共同组织执行的,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系统,不能将财务计划视为全面预算,更不能以财务管理部门取代全面预算管理组织。

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所涉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及控制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10.会计信息化下编制报表要数据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与手续齐备,账证、账表、表表之间勾稽严密,所属单位报表数据应输入计算机进行汇总,并将本单位报表、所属单位报表和汇总表一并报出,打印书面报表装订即可,无需再由分管账务的领导、会计主管签名盖章

答:

这种说(做)法有错误。

会计信息化下打印书面报表必须由分管账务的领导、会计主管和制表人签名盖章

 

二、论述题

1.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转移价格按成本(包括税金)加上小额利润制定,由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共同计算。

试分析这属于哪一种内部结算价格,并分析其优缺点。

答:

1、成本加成定价法。

2、优点:

⑴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资料容易取得。

⑵根据完全成本定价,能够保证企业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得到补偿,并在正常情况下能获得一定的利润。

⑶有利于保持价格的稳定。

3、缺点:

⑴完全成本加成法忽视了产品需求弹性的变化。

不同的产品在同一时期,同一的产品在不同时期(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同一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其需求弹性都不相同。

因此产品价格在完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固定的加成比例,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求,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

⑵以完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缺乏灵活性,在有些情况下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⑶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

2、

W公司下设A、B、C三个销售部,共同销售本公司生产的同一种产品,公司将其分别确认为利润中心,产品的销售地区不受限制,销售人员的工资水平由各销售部自行决定,公司会计核算采用单轨制模式。

A、B、C三个销售部均发生如下业务: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发生工资费用;分摊公司总部的管理费用。

相关会计科目及所属明细科目均应能够提供分别反映三个销售部经营业绩的数据。

试分析指出该利润中心的贡献毛益、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所需数据的来源。

答:

(1)①借:

应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②借:

主营业务成本——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贷:

库存商品

③借:

营业费用——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贷:

应付工资

④借:

管理费用——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贷:

管理费用一总部

(2)①贡献毛益=主营业务收入一主营业务成本一营业费用

②营业利润:

贡献毛益一应负担的管理费用

③资料来源为:

分别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四个账户中的“A销售部”、“B销售部”、“c销售部”明细账取得。

3

某国营大型企业,主营彩电和通讯产品,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场上市。

该企业在90年代末开始推行财务预算,但预算执行效果不好,制定预算时扯皮,费用年年超标,收入不能达标。

目前该企业原主营业务均陷入严重萎缩状态,现金周转紧张。

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企业十分普遍,很多企业不是没有预算,而是预算没能够得到真正落实和执行,导致预算形同虚设。

试分析企业预算执行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答:

如果一个企业制定了一项科学合理的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全面落实或者即使落实了,但是缺乏执行力,这样都不会实现企业制定的初始目标。

所以,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机制,以及对企业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目前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有:

  

1、缺乏合理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

我国很多企业在预算的编制上采用主观性很强的减量或增量的编制方法,由于编制上没有按照企业实际经营业务活动为依据进行编制,缺乏客观根据,脱离现实,编制完成后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

有些企业太强调预算的弹性,导致对预算内容的调整过于随意;有些企业则过于强调预算的刚性,即使外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依旧固守原定预算,这样就丧失了预算控制和约束的基本功能,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不理想。

  2、缺乏公正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

很多企业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只注重财务业绩指标的考评而忽略了对非财务业绩指标的考评,而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对财务预算结果的考评制度。

很多企业在业绩评价环节考评指标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业绩评价不客观、不合理,缺乏公正性,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预算管理推向失败的深渊。

有些企业的个人利益与预算执行结果相脱节,导致员工执行预算时缺乏动力;即使个人利益与预算执行结果有联系的,由于赏罚制度太笼统,达不到激励作用,这也是预算执行力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3、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缺乏执行力。

目前多数企业没有认清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设立相关机构,即使有的企业设立了,却由于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受重视,缺乏领导支持,导致在执行过程中问题百出,执行人员相互推卸责任。

很多企业把财务预算看作仅仅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的工作,缺乏有效的权力机构对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缺乏其他各个部门对财务预算的参与,降低了财务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全面性,造成预算的软约束,致使缺乏执行力。

  4、缺乏及时有效的预算执行分析及监督检查措施。

企业对于预算管理重编制,轻过程执行分析及监管。

多数企业设置的专门预算组织机构把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预算编制上,忽略了对预算实施过程中的预算执行分析及监督检查工作,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监督检查及预算执行分析,在预算执行过程出现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问题。

有些企业缺乏时效性强的预算执行偏差反馈信息,监管者掌握的预算执行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部分企业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的周期过长,这种分析对及时纠正执行偏差没有意义,只能起到事后评价的作用。

  5、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我国企业很多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预算只是一种计划,因此他们消极应付预算工作,导致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

绝大多数的员工把预算管理看作是领导或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员工无关。

有些企业的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填补企业空白,仅仅是为了预算而预算,完全忽略了预算工作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决财务预算执行效果差的对策:

  1、强化员工素质。

要提高企业的财务预算执行力,首先,必须使员工正确认识预算管理。

其次,使员工掌握执行预算必需的能力。

一方面,员工可以通过自学方法获得这些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定期开设培训班,帮助员工提升自身执行预算的能力。

  2、选用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

制定预算指标的编制方法多种多样,企业一定要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确定预算指标。

预算编制要做到依据充分可靠,方法高效科学,内容规范完整;预编目标的确定要有可靠、充足的依据,并遵循责权对等和可控性原则对预算目标进行分解。

3、设置全面有效的预算组织体系。

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实施。

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如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提高企业各决策层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并确定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决策层应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给予极大的支持,沟通和协调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权益与责任,调动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以期实现全员预算管理。

  4、采取科学积极的考评措施。

科学合理的预算考评机制是确保预算执行力的关键所在。

预算的考评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和可控性原则,坚持综合考评和动态考评相结合。

考评制度要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相结合,建立并落实具体的赏罚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5、采取及时有效的预算执行分析制度。

企业要建立预算执行分析落实制度,定期进行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差异性分析,对预算偏差做出及时预警,并且根据经营预算目标做出预算调整。

 

三、作品题

3、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企业成本中心责任报告,并说明其设计要点。

答:

成本中心是指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

它不会形成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因而不对收入、利润或投资负责。

(1)典型实例

负责产品生产的生产部门、劳务提供部门以及给予一定费用指标的管理部门

(2)应用范围

凡有成本发生,需要对成本负责,并能实施成本控制的单位,都可以成为成本中心,如工厂、车间、工段、班组、个人均可成为成本中心

(3)类型

①技术性成本中心

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物质成果

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通过弹性预算加以控制

②酌量性成本中心

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数额的多少由管理人员的决策所决定

费用的发生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专业服务,一般不能产生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成果

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成本控制主要通过预算总额的审批

(4)特点

①只考评成本费用,不考评收益

只以货币形式计量投入,不以货币形式计量产出

②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

不可控成本核算只具有参考意义

③只对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和控制

考核时应以责任预算成本为依据

(5)考核指标

①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或费用)-预算责任成本(或费用)

②成本(费用)变动率=成本(或费用)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或费用)

设计要点:

(1)可控成本的四个条件:

①可以预计,事先知道将发生哪些成本;②可以计量;③可以施加影响,能够通过自身行为来调节成本;④可以落实责任,成本可以分解落实。

(2)划分可控成本应注意的问题:

①权力层次影响成本的可控与否,通常高层次可控,低层次可能不可控;对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②管辖范围影响成本的可控与否,通常一个中心不可控的成本,可能是另一个中心的可控成本;③时间的长短影响成本的可控与否,通常短时间内不可控的成本,从较长时间来看是可控的;④尽可能将各项成本落实到各成本中心。

(3)可控成本与有关成本的区别与联系:

①可控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关系:

成本中心的变动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但也不完全如此;②可控成本与直接成本的关系:

成本中心的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间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但也不完全如此。

 

2

信息技术推动着手工会计模式向会计信息化发展,原先的手工会计模式及其与内部控制的组合也被推至会计信息化模式及其与内部控制的组合,请结合工作实践和所学知识,简述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下的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不少于500字)

答:

1、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的相同点

目标一致,无论是手工会计模式还是会计信息化模式,其目标都是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遵守共同的会计准侧和会计制度,会计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会计准侧和会计制度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

会计法规不能因为约束对象所使用的操作工具或操作手段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手工会计模式核算和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同样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制度。

(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变化,会计核算软件始终是处理会计业务数据的,会计核算软件开发所依据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与手工模式会计核算所采用的都是一致的,两者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2、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的区别

(1)会计核算所用的计算工具和数据,信息的载体不同,手工会计模式试用的会计工具是算盘,计算器,纸张等,会计信息化模式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其特点是使用计算机来处理会计数据,数据处理过程按程序自动完成,尤其是记账及报表生产的过程无须人工操作。

手工会计模式的核算信息只要以纸张为载体,而会计信息化模式的信息载体除必要的原始凭证外,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光盘等非纸张的存储材质上,其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检索方便、快捷。

(2)会计核算程序不同,手工会计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时,可描述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关系。

在会计信息化模式流程中整个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其控制的重点是在输入这个环节,由输入的会计凭证生成账簿和报表,这个程序可描述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

一切中间过程都在机内操作,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信息,都可以通过查询得到满足。

(3)随着核算程序的变化,凭证、账簿和报表的作用和关系也随之改变。

(4)账簿形式和错帐更证法;对账、结账和期末账项调整的方式不同。

手工会计模式核算采用平行登记法分别登记总账与明细账,填制记账凭证的差错。

记账或过账的差错、数量或金额计算上的差错等,都难免发生,但在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中不存在记账和过账上的差错,输入的凭证都经过计算机的逻辑校验,所有的日记账、明细账、总账都出于同一数据源,记账和过账都是由软件完成。

(5)账户设置方法和账簿登记方法不用。

(6)会计工作的组织体制不同。

在手工会计模式中,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依据会计科目类别或科目设置,他们之间通过信息资料传递、交换,建立联系,相互稽核监制,使会计正常运行。

在信息化模式会计中,会计工作的组织以数据的不同形态座位主要依据,一般会计部门划分如下专业组:

数据收集组、凭证编码组、数据处理组、信息分析组、系统维护组等。

(7)内部控制制度不同。

手工会计模式核算主要靠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工作流程,加强不同岗位间的稽核工作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而以会计核算软件运用为主的会计信息化模式工作中的内控部分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被容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的。

因此,其内部控制特点只要表现为人工控制和软件控制相结合,内部控制向综合控制发展。

(8)会计系统的设计方法不同。

在手工会计中,会计系统一般有会计师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侧,上级主管机构制定的统一的会计制度,并参考同行业的经验、针对企业工作的需要,拟订撰写而成。

有了电子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

账册、报表都要根据打印机的要求,重新设计,不但要遵循手工情况下的会计准侧和会计制度,还要遵循信息化下的一些特定的信息化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