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6713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5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

实验教学大纲汇总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Ⅰ

(供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专业使用)

Ⅰ前言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纯化和鉴定等。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准确观察现象、合理处理数据、准确描绘仪器装置图、撰写实验报告、查阅化学手册以及初步的设计实验的能力。

增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问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及优良素质,为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6学时。

四使用教材:

《有机化学实验与指导》,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陆涛、陈继俊主編,第2版,2010年。

Ⅱ正文

实验一 认、领、洗仪器,简单玻璃加工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本学期有机化学实验的常用玻璃仪器的基础上学会一些常用的简单玻璃仪器的加工、洗涤方法及用途;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及安全事项。

二教学要求

(一)领取并认识本学期有机化学实验的常用玻璃仪器。

(二)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简单玻璃仪器的加工。

(三)掌握常用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和用途。

(四)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基本设施及安全事项。

三教学内容

(一)认识的仪器:

烧瓶类、冷凝管类、量器类、过滤器类、接收器类、锥形瓶类、烧杯类、塞子类等。

(二)以上仪器的洗涤方法、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三)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基本设施及安全事项。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

一教学目的

了解温度计校正的原理及其方法、熔点测定的意义及应用;掌握熔点测定的操作技术。

二教学要求

(一)温度计校正的原理及其方法。

(二)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及应用。

(三)掌握毛细管法测定熔点的基本操作技术。

(四)掌握熔点距的计算。

(五)物质纯度的判断。

三教学内容

(一)温度计校正的原理及其方法。

(二)熔点、熔程的概念及熔程的计算。

(三)毛细管的熔封。

(四)毛细管法测定熔点装置的安装。

(五)始熔、全熔的温度记录。

(六)苯甲酸、尿素及混合样品的熔点测定。

实验三 重结晶

一教学目的

学习重结晶精制固体物质的原理;掌握重结晶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用重结晶精制固体物质的原理。

(二)熟悉重结晶法精制固体的基本方法、步骤。

(三)了解重结晶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一)精制乙酰苯胺的重结晶,溶剂的选择。

(二)样品的溶解、杂质的去除,晶体的析出及过滤。

(三)布氏漏斗的用法及滤纸的剪贴和折叠。

(四)纯度的计算。

实验四常压蒸馏及液体化合物的分离

一教学目的

学习蒸馏法测定液体物质的沸点;了解沸点测定的意义和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沸点测定的意义和应用。

(二)熟悉常压蒸馏操作技术。

(三)学习沸点距的计算。

(四)掌握物质纯度的判断。

三教学内容

(一)沸点、沸程的概念及沸程的计算。

(二)蒸馏装置的安装(注意安装和拆卸顺序)、沸石的作用。

(三)蒸馏法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用蒸馏法分离酒精溶液沸点校正。

 

实验五环己烷和正庚烷的分离

一教学目的

学习分馏的原理及其应用;学习实验室中常用的简单分馏操作。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常用分馏柱的种类和简单分馏操作过程。

(二)能比较简单分馏和常压蒸馏的异同点。

(三)指出影响环己烷和正庚烷分离效果的因素。

三教学内容

(一)用分馏的方法分离环己烷和正庚烷。

(二)分馏装置的安装(注意安装和拆卸顺序)、沸石的作用。

实验六 减压蒸馏

一教学目的

学习减压蒸馏的原理及应用;掌握减压蒸馏仪器装置与操作技术。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减压蒸馏的原理及应用。

(二)掌握减压蒸馏的适用范围。

(三)掌握减压蒸馏仪器装置与操作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水杨酸甲酯(冬青油)或红色苯胺的提纯。

(二)减压蒸馏的各部分装置的要求和原理及安装(注意安装及拆卸顺序)。

(三)减压蒸馏物质沸点与压力的关系。

(四)测压装置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实验七萃取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一教学目的

学习萃取的基本原理;掌握萃取的操作技术及其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液-液萃取的基本原理(分配定律)、分配系数。

(二)掌握液-液萃取的操作技术及其应用。

(三)了解萃取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掌握滴定分析测定乙酸的含量基本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分配定律;分配系数;萃取效率与萃取剂的用量;萃取剂的选择。

(二)用15ml乙醚一次性萃取15ml乙酸溶液并滴定。

(三)用15ml乙醚两次萃取15ml乙酸溶液并滴定。

实验八薄层色谱分离偶氮染料

一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学习薄层层析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教学要求

(一)初步了解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二)掌握薄层层析的铺板、点样、展开等基本操作技术。

(三)掌握Rf值的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内容

(一)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固定相、流动相的选择。

(二)样品和展开剂移动距离的测定,比移值(Rf)的计算。

(三)用Al2O3干法铺板、用硅胶铺湿板、毛细管点样、展开。

(四)用TLC分离顺、反偶氮苯染料混合物。

实验九环己烯的制备

一教学目的

学习环己烯在实验室中的制备方法;学习分馏柱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

(一)学习以浓硫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取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用常量法或微量法分馏和水浴蒸馏的

基本操作技能。

(二)分馏在反应中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三)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以及液体有机物干燥原理和操作。

三教学内容

(一)以环己醇在脱水剂浓硫酸的催化下制取环己烯。

(二)萃取分离、干燥、蒸馏液态有机物。

实验十乙酰苯胺的制备

一教学目的

掌握乙酰苯胺的制备、纯化原理及操作技术;学习回馏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乙酰苯胺的制备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熟悉固体有机化合物重结晶的实验技术。

(三)学习回馏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一)用苯胺与乙酸合成乙酰苯胺的原理及实验条件的选择。

(二)回馏装置的安装。

(三)减压过滤装置及其操作技术。

(四)重结晶的原理及其操作技术。

(五)用重结晶法提纯粗乙酰苯胺及产率计算。

实验十一乙酸丁酯的制备

一教学目的

学习乙酸丁酯的制备和操作方法。

学习酯化反应的原理。

二教学要求

(一)学习利用酯化反应由乙酸与正丁醇反应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原理和方法。

(二)掌握回流分水、液体处理、蒸馏及折光率的测定等操作。

(三)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以及液体有机物干燥原理和操作。

三教学内容

(一)以乙酸和正丁醇在脱水剂浓硫酸的催化下制备乙酸丁酯。

(二)萃取分离、干燥、蒸馏液态有机物。

实验十二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教学目的

学习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操作方法;学习无水操作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压下蒸馏易分解的有机化合物采用减压蒸馏纯化的方法。

(二)钠珠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乙酸乙酯与金属钠在无水操作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酰乙酸乙酯。

(二)萃取分离、干燥、蒸馏液态有机物。

实验十三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具备根据有机化合物性质进行有机物鉴别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一)学会根据有机物的性质,设计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案。

(二)掌握有机化合物中典型官能团的鉴别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内容

设计鉴别下列三组化合物的方法:

(一)松节油、石蜡油、甲苯、氯化苄。

(二)甘油、苯酚、仲丁醇、叔丁醇、水杨酸。

(三)乙醇、乙醛、丙酮、苯甲醛、醋酸、乙酰乙酸乙酯。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

由药学系药物化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

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换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演示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教学点:

在药物化学教研室实验室教学,承担教师由药化教研室承担。

3.辅导形式:

辅导讲义、课堂答疑、讨论、复习、网络查询等相结合。

四考核办法:

实验课的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实验考核不及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考试。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验内容

教学时数

实验类型

实验一

常用实验仪器的认领、洗涤及实验安全教育

3

验证性

实验二

熔点测定

4

验证性

实验三

重结晶

3

验证性

实验四

常压蒸馏及液体化合物的分离

4

综合性

实验五

环己烷和正庚烷的分离

4

综合性

实验六

减压蒸馏

4

综合性

实验七

萃取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4

综合性

实验八

薄层色谱分离偶氮染料

4

综合性

实验九

环己烯制备

4

综合性

实验十

乙酰苯胺制备

5

综合性

实验十一

乙酸丁酯的制备

5

综合性

实验十二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4

综合性

实验十三

有机化合物鉴别

8

设计性

实验十四

有机化合物结构模型的构建

8(计划外学时)

开放性

共计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药学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专业使用)

Ⅰ前言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目的是:

通过实验,检验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情况。

使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得更加牢固。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

在实验中,重点是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一)提取分离方面:

要求掌握常用经典方法的原理及操作。

其中包括液-固提取法(浸渍、渗漉、回流提取等)、液-液萃取法(简单萃取法、梯度萃取法)、重结晶法等。

掌握纸色谱、薄层色谱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二)鉴定方面(常规的化学方法):

①掌握一般定性反应在鉴定中的用,②掌握重要衍生物(乙酰化物等)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8学时。

四使用教材: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裴月湖主编,第二版,2009年。

 

II正文

实验一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一教学目的

学习碱提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方法;掌握化学鉴别、苷的水解;了解其衍生物制备和薄层层析、纸色谱等方法手段在苷类结构鉴定上的作用;了解光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作用。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碱提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原理。

(二)掌握化学方法鉴别苷元、苷及糖;苷的水解。

(三)了解衍生物制备和薄层层析等方法手段在苷类结构鉴定上的作用。

(四)了解光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作用。

三 教学内容

(一)称取槐花米粗粉20g,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沸水250ml及硼砂1g,在搅拌下加石灰乳调至pH8~9保持微沸30分钟,不断补充蒸发掉的水分,以保持pH8~9,趁热用尼龙布拧挤过滤,滤渣再加100ml沸水,再提取一次。

合并滤液,在60℃~70℃用浓盐酸调pH4~5,放置过夜,抽滤,沉淀用水洗至中性,置空气中晾干得粗品芦丁。

(二)槐花米中芦丁成分的预试:

取芦丁3~4mg,加乙醇5~6ml使其溶解,分成三份作下述试验:

1.盐酸-镁粉反应。

2.ZroCl2/柠檬酸反应。

3.Molish反应。

(三)芦丁的水解、乙酰化及糖与苷元的鉴定。

实验二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汉防己中几种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要求掌握一定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的知识、技能,巩固已有知识。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生物碱的一般提取方法和鉴定方法。

(二)掌握生物碱的分离、纯化的一般方法。

(三)熟悉连续回流操作。

三 教学内容

(一)预试汉防己中的生物碱成分。

(二)亲酯性叔胺生物碱的提取(渗滤法),将渗滤液用新鲜的石灰乳调至pH9~10,充分静置,小心倾掉部分上清液后,抽滤得泥黄色固体。

将此固体与净沙拌和均匀,烘干置连续提取器中,以乙酸乙酯为溶剂进行提取。

(三)精制:

初提物用95%的乙醇加热回流溶解、制成饱和溶液,将其倾入NaCl水溶液中,使其沉淀。

抽滤得亲酯性叔胺总碱。

(四)鉴定:

①显色反应(沉淀反应) ②薄层色谱

 

实验三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一 教学目的

结合理论教材,复习、巩固生物碱的理化性质,熟悉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碱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初步学会利用文献资料设计科研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对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掌握升华法的基本操作。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生物碱的一般提取、分离以及鉴定的方法。

(二)掌握升华法的基本操作。

(三)初步学会利用文献资料设计科研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 教学内容

(一)批阅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

归纳总结出简便合理、易行的方案。

(二)预试茶叶的生物碱成分。

(三)提取(方法一):

在250ml烧杯中放10g茶叶和150ml热水,煮沸20min,,滤出茶渣,茶汁于蒸发皿中浓缩至5ml,拌入石灰粉,干燥。

盖上一张刺有小孔的滤纸,罩上玻璃漏斗,在电热套上小心加热使咖啡因升华,当滤纸上出现白色毛状结晶时,停止加热,收集滤纸上及漏斗内壁的咖啡因。

(四)鉴定:

①测定熔点 ②薄层色谱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

由药学系药物化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

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

实验分组(16~20人/实验室),学生每1~2人/组协作完成操作。

2.辅导形式:

重点演示,互动提问。

3.老师指导、学生操作。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验内容

时数

类型

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8

综合性

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8

综合性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12

设计性

合计

48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专业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专业学生使用。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目的要求是学生在学习药物化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学习实践动手操作训练,加深对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掌握药物化学的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了解药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前沿,为从事药物化学研究奠定基础。

本课程内容包括典型药物的合成、前体药物的制备以及创新药物研究等方面的基本内容,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0学时。

四使用教材:

《药物化学实验》,郑州大学出版社,严琳主编,第一版,2008年。

Ⅱ正文

实验一阿司匹林的合成

一教学目的

(一)通过本实验,熟悉阿司匹林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二)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二教学要求

(一)进一步巩固和熟悉重结晶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二)了解阿司匹林中杂质的来源。

三教学内容

(一)用水杨酸和醋酸酐发生乙酰化反应制备阿司匹林;

(二)运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阿司匹林。

实验二肉桂酸的合成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用Perkin由芳香醛和脂肪酸酐合成α,β-不饱和芳香酸的方法;

(二)掌握简单的无水操作;

(三)巩固药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Perkin缩合反应的机理;

(二)掌握由苯甲醛与乙酸酐制备肉桂酸的原理和方法;

(三)巩固水蒸汽蒸馏、热滤、重结晶等操作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Perkin缩合反应的机理;

(二)由苯甲醛与乙酸酐制备肉桂酸的原理和方法;

(三)水蒸汽蒸馏操作技术、热滤、重结晶等操作技术。

实验三扑炎痛(Benorylate)的合成

一教学目的

(一)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熟悉酯化反应在药物结构修饰中的应用;

(二)掌握制备扑炎痛的原理与无水操作的基本技能;

(三)掌握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吸收方法;

(四)了解药物设计、合成、鉴定的整个过程。

二教学要求

(一)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二)了解拼合原理在化学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三)掌握Schotten-Baumann酯化反应原理;

(四)巩固有机溶剂重结晶和有毒尾气吸收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

(二)拼合原理的应用;

(三)Schotten-Baumann酯化反应原理;

(四)有机溶剂重结晶和有毒尾气的吸收操作。

 

实验四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一教学目的

(一)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二)掌握磺胺醋酰钠的理化性质及如何利用其理化性质的特点来达到分离提纯产品的目的;

(三)熟悉药物设计、合成、鉴定的整个过程。

二教学要求

(一)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初步掌握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原理;

(二)了解控制pH,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三)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

(一)实验方案设计

(1)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合成磺胺醋酰钠的实验方案;

(2)修改学生设计的磺胺醋酰钠合成方案;

(3)指导学生完成磺胺醋酰钠的制备。

(二)磺胺醋酰的制备

(三)磺胺醋酰钠的制备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

由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

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核传统教学手段。

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教学点:

在药物化学实验室教学,承担教师由药物化学教研室委派。

3.辅导形式:

课堂答疑、讨论、复习等结合。

四考核办法:

实验课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实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

(主要从实验动手能力方面进行考核,按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综合评定等方面进行考核)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验内容

教学时数

实验类型

实验一

阿司匹林的合成

4

综合型

实验二

肉桂酸的合成

4

综合型

实验三

扑炎痛(Benorylate)的合成

8

设计型

实验四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24

设计型

合计

40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系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专业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药检、药剂专业使用。

《无机化学实验》是药学院药剂、药检专业开设的一门实验类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是后续实验课程的重要基础。

课程教学任务:

一是配合无机化学理论课教学,巩固、验证和加深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二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三是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4学时。

四 使用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与指导》,曹凤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版,2008年。

Ⅱ正文

实验一常用容量分析仪器的使用

一教学目的

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规范化使用。

二教学要求

掌握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锥形瓶的使用方法,容量仪器的洗涤及干燥,溶液的配制及转移。

三教学内容

(一)通过实验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

(二)练习溶液的配制及转移。

实验二冰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学习了拉乌尔定律的基础上,掌握冰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冰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实验方法。

(二)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拉乌尔定律。

三教学内容

(一)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凝固点和凝固点降低的概念。

(二)测定纯溶剂水的冰点。

(三)测定葡萄糖溶液的冰点。

实验三酸碱滴定

一教学目的

练习滴定操作,学会正确判断终点。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滴定操作。

(二)掌握用滴定操作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练习滴定操作

(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标定。

(三)盐酸溶液浓度的测定。

实验四弱酸电离常数的测定

一教学目的

练习正确使用奥立龙818/868酸度计,测定弱酸的电离常数,加深对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理解。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奥立龙818/868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熟悉缓冲溶液的配制并熟悉其缓冲作用原理及应用。

(三)了解盐的水解及其影响因素。

(四)熟悉用pH电位法测定弱酸的电离常数。

(五)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电离平衡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

(一)练习奥立龙818/868酸度计的使用。

(二)弱酸溶液的电离常数的概念。

(三)缓冲溶液的配制及作用。

(四)弱酸溶液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五药用氯化钠的制备性质及杂质限度的检查

一教学目的

练习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等基本操作,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初步了解药品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