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7804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docx

完整word版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复习

世界古代史的复习

(一)

世界上古史的范围

世界上古史的范围,就时间而论,始于人类的产生(大约300多万年前),终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476年),中间以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点。

•就地域而言,原始社会史运用世界各地的典型资料,综合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奴隶社会史则主要叙述埃及、西亚、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中心地区的历史。

大河文明

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

地理特征:

濒临大河流域

经济特征: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组织特征:

相对封闭的村社

政治特征: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一、古代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

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2、地理特点和文明特征:

1)两河定期泛滥带来充沛的水源-----灌溉农业发达

2)地势平坦容易受到外族入侵----王国更替频繁,

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3、文明成就:

苏美尔人作为两河流域的文明奠基人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文字:

楔形文字

2)文学艺术:

《吉尔伽美什》

3)法律:

《汉莫拉比法典》

二、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

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2、地理特点和文明特征:

1)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充沛水源----适宜农业发展

2)狭长河谷地带----提供相对安定发展环境,有利于保持统一

3、政治制度:

法老神权专制统治

4、文明成就:

1)建筑: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法老专制特征、来时信仰产物)

2)文字:

象形文字(文字特点:

与具体事务形态相像;书写复杂难懂,随古埃及国家的衰亡而逐渐消亡)

三、古代印度:

1、地理位置:

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2、种姓制度:

1)形成:

雅利安人对印度居民的征服,用种姓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

雅利安人的征服对印度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转折,同时对雅利安人社会自身也产生了反作用。

使得雅利安人生产方式从游牧转变为农业,雅利安人内部的氏族社会解体,引发内部出现等级划分,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四个种姓。

2)影响:

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隔离,阻碍社会流动,引起各阶层不满。

3)佛教产生:

公元前6世纪,列国纷争,社会剧变,刹帝利和吠舍地位上升。

佛教创立。

乔达摩悉大多主张“众生平等”;公元前3世纪,佛教向外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

四、美洲印第安文明:

1、玛雅文明:

发端于公元前2500年,有美洲的希腊之称,地理范围在中美洲。

在农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如:

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等。

2、阿兹特克文化:

发端于12—15世纪,位于墨西哥,主要成就是建立了阿兹特克帝国

3、印加:

发端于15—16世纪,从南美安第斯高原兴起,扩展成为以秘鲁为中心的辽阔帝国

五、古代黑非洲:

1、地理特征及其影响:

被撒哈拉沙漠与海洋相隔,导致黑非洲与其他文明区域较少联系,发展缓慢。

但在东北部非洲与埃及、西亚联系比较密切,形成了较高程度的文明。

2、东北非:

1)麦罗埃文明:

公元前590年—公园4世纪,受埃及文明影响较大。

有发达的冶铁业,黄金开采量大,陶器比较著名。

2)阿克苏文明:

公元前后兴起,主要特征为:

地处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交通要冲,与各种文明交融,贸易发达。

3、南部黑非洲:

大津巴布韦:

公元4、5世纪—--14、15世纪,以一组古代巨石建筑群遗址而著称。

六、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爱琴文明: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蓝色的海洋文明”的特点是经济上以商品经济为主,政治上拥有议会体制。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2、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①多山、多港、多岛,地少人多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小国寡民。

•②海外贸易兴盛,殖民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较早接受平等互利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③殖民扩张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

3、古希腊城邦及公民

1)古希腊城邦

•含义:

希腊的一种国家状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特征: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实质:

公民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2)城邦公民:

•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的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

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则没有公民权。

3)城邦政体

政体类型

权利分配

君主制

(马其顿)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很少或基本没有

贵族制

(斯巴达)贵族掌握政权,公民权有所上升

民主制

(雅典)公民掌权,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寡头制

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没有权力

僭头制

非法取得个人独裁,公民有一定权力

共同特征:

都不同程度地实行公民政治。

希腊城邦基本采用共和政体,或民主政体,或贵族政体,很少是君主制。

公民政治的意义:

①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②实行公民政治,使公民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③局限于外邦移民、奴隶、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抑制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

海洋文明的特征:

•第一,地域上与周边文明的可接近性;第二,向外拓展和商业等各种交往;

•第三,以法制为基础的城邦政治;

•第四,文化的多样性。

古典希腊文明不是原始文明。

它和其他所有的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

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教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这些特征归结起来,就是虚心、好奇多思、渴求学习、富有常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古希腊文明中的东方因素:

古代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历史年代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影响与评价

史诗

约前9世纪

荷马

荷马史诗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史料价值,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戏剧

前6世纪下半叶起,前5世纪鼎盛

三大悲剧作家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

代表了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建筑艺术

建成于伯利克里时代

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哲学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柏拉图(前427——前347)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理想国》

《政治学

古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的源头。

苏格拉底等被誉为“三大哲人”

史学

古典时代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历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欧洲历史的源头。

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历史学之父”

七、古罗马政治制度和罗马法系

罗马三面环海,东为亚得利亚海,南为爱奥尼亚海,西为第勒尼安海,均与地中海相接。

亚平宁山脉从西北至东南纵贯半岛之上,北部有肥沃的波河平原,东部狭长地带背山面水,适宜畜牧,西部山势展开,有些平原,适宜农耕,南部和西西里岛也宜于农牧业,半岛上多河流,以波河、台伯河最为重要。

这种条件比希腊优越。

古代罗马历史分期

阶段

时间

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政时代

前8世纪中叶——前509年

古罗马氏族制度解体并向城邦过渡的时期,其政治制度具有“军事民主制”与国家雏形阶段的历史特点。

共和时代

前509——前27年

罗马贵族共和制包含着贵族寡头制和民主制因素,是由这两者混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政体。

帝国时代

前27——公元476年

军事独裁的专制政体。

(包括帝国前期的“元首政治”和后期的君主制。

(一)、罗马王政时代(前8世纪中叶——前509年):

是古罗马氏族制度解体并向城邦过渡的时期,其政治制度具有“军事民主制”与国家雏形阶段的历史特点。

主要有:

①库里亚大会,由全体氏族的成年男子参加,其任务是:

决定战争,选举包括“王”在内的高级官吏,对重大问题的议案进行表决。

②元老院,又称长老议事会,由罗马300个氏族的显贵组成,协助“王”处理一些重大问题。

③“王”,由库里亚大会选举产生,拥有军事、审判、祭司等权利。

(二)、罗马共和时代(前509——前27年):

1、罗马共和制:

请问:

罗马共和时代的政治机构主要有哪些?

罗马平民与贵族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①执政官。

是最高行政长官,设两名,任期一年。

最初多为贵族独占,公元前366年起始从平民中选出1人,任满后可进入元老院。

②元老院。

是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总揽行政、立法、外交、军事、财政、司法等大权。

最初为贵族垄断,后卸任执政官及上层平民亦可加入。

没有元老院的支持,执政官也好,独裁者也罢,统统寸步难行。

影片《角斗士》里皇太子的一句台词道尽罗马共和制度的全部:

在共和国,权力尽归于元老院。

③公民大会。

名义上是最高权力,其职权是选举高级官吏,决定是否对外宣战,表决执政官提交的一切议案,但大会通过的所有议案须经元老院的最后批准始能生效。

由于各等级投票数额不一,故实权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

罗马平民与贵族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集中在三个问题:

即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平民向贵族争取政治权利问题。

其中心内容是土地问题。

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了共和制,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

雅典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而罗马的实权在元老院手里,雅典的公民比罗马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古罗马政治制度第一次以共和国概念替代城邦概念,是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古罗马共和制是一种精密的混合政体,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均衡与自由。

•(三)罗马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2、帝国鼎盛时期—公元2世纪初,罗马疆域最大化

(东:

幼发拉底河;南:

北非;西:

不列颠;北:

多瑙河)

3、帝国分裂:

公元395年,分裂为东(都城:

君士坦丁堡)

西(都城:

罗马)两个罗马帝国

4、帝国灭亡: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四)罗马法系

•罗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1、习惯法

•所谓的习惯法就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方式。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其特点是:

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2、成文法

•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由贵族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在十二块铜表上。

史称《十二铜表法》。

•上面这个案例如果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则会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十二铜表法》是一部成文法,同时也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3、公民法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罗马通过一系列的对外征服战争,领土不断扩大,成为横跨亚非的大帝国。

这一时期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市民法占据统治地位,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早期的法律,是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所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以及其他一些习惯规范,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4、万民法

•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万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由于罗马的版图不断扩大,很多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势必会出现新的矛盾,尤其是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引起了社会动荡;

(2)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不断发展,在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原来的公民法已经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3)对外战争的胜利,使罗马获得了大量奴隶,由此奴隶制在罗马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稳定统治,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

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八、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国家的形成,是以教立国的结果。

伊斯兰教为阿拉伯国家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形式。

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就没有阿拉伯国家。

•伊斯兰教兴起于西亚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穆罕默德,产生于公元7世纪,宗教经典为《古兰经》。

622—632年,是穆罕默德宗教主张实施和阿拉伯国家建立的时期,即麦地那时期。

在麦加,他不过是一个平民,在麦地那,他成了一个社会集团的领袖;在麦加,他只是宣传伊斯兰教,在麦地那,他能将伊斯兰教的主张付诸实行。

凭借宗教信仰之力,怒罕默德迅速树立了他的世俗政治权威,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雏形慢慢形成。

•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的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

•661年,穆阿维亚出任哈里发,建立倭马亚王朝,定都大马士革。

8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750年,阿拔斯建立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达。

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

•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

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文化以建筑、艺术、天文、数学、医学和文学的成绩最为突出。

其建筑艺术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清真寺的建筑和装饰方面。

2、在天文学方面,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和大马士革等地,都建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台,还创造了许多精密度的天文仪器,长期进行天文观测。

3、医学是阿拉伯人最重视的科学之一,最杰出的医学家有拉齐斯和阿维森那。

4、文学领域:

阿拉伯人最有名的文学著作有短篇小说集《一千零一夜》,我国古书中称麦加为“天方”,后来“天方”泛指阿拉伯,因此《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

1、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第一:

多民族性。

第二:

注意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

2、阿拉伯人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一:

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

第二:

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

第三:

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

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九、奥斯曼帝国

1、奥斯曼帝国到的兴起与扩张:

奥斯曼人是一支不大的突厥部落,13世纪初因蒙古西征

西迁小亚细亚,依附于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罗姆素丹国。

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独立建国,这个新国家就被冠以奥

斯曼的名字,而这支土耳其人也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

1453年土耳其终于攻占下已成孤城的君士坦丁堡,并迁

都于此。

占领君士坦丁堡不仅标志着拜占庭千年帝国的终

结,而且意味着新的世界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地位

1)它继承和发展了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

2)它严重阻碍了被侵略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使欧洲局势复杂化。

3)它控制了东地中海和通往东方的商路,设关卡,抽重税,纵容海盗抢劫商船,迫使西欧开辟新航路。

十、西欧封建制度

1、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因素:

通过解读封建等级制度,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描述法兰克王国封建等级制度的话。

11、城市的复兴

1、城市的复兴与自治;

1)复兴背景:

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济活动促成复兴。

2)城市概况:

意大利、法国等城市兴起最早。

3)争取自治的两种手段:

金钱赎买、武装斗争。

2、城市的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

1)社会变化;

2)经济变化:

3)政治变化:

4)文化变化:

3、等级君主制:

背景:

城市复兴、商品经济活跃

特征:

王权借助等级代表议会实施统治,贵族和

市民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代表:

英国议会、法国三级会议

12、王权与教权

1、教会受王权控制(8世纪以前)

2、相互利用、互为依存(8—11世纪)

3、教权高于王权(11-13世纪)

4、教权依附于王权(13世纪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