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792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点亮小灯泡

3简单电路

4电路出故障了

5导体与绝缘体

6做个小开关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油菜花开了

2各种各样的花

3花、果实和种子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种子的萌发

6动物的卵

7动物的繁殖活动

第三单元食物

1一天的食物

2食物中的营养

3营养要均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面包发霉了

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岩石的组成

4观察、描述矿物

(一)

5观察、描述矿物

(二)

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岩石、矿物和我们

 

第一单元电

一、单元教学意义

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

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

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4、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7、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8、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

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附:

单元学习指导﹚

一、单元教学意义

本单元是在三上《植物》、《动物》单元对一些动植物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并初步掌握了一定观察方法,又在三下经历了《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本单元主要是围绕植物的“新生命”诞生来指导学生认识新生命产生的相应器官及相对较长的、微细的新生命诞生的变化过程,从中知道新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本单元包括两部分:

第1—5课是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

这部分的学习是从引导学生观察一棵油菜到一朵油菜花再到一棵油菜花开始,即《油菜花开了》,从对一种花的观察,发展到对《各种各样的花》的观察,在观察中也许学生会产生一个问题:

颜色、形状、大小、构造千差万别,人们是根据什么把它们统称为花的呢?

于是就产生《花、果实和种子》一课,随着活动的展开,探究重点便转移到了果实和种子上了。

如果种子都落在旁边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活动自然推进到《把种子散播到远处》,那么一粒种子在自然环境下又是怎样生长的呢?

学生势必进入《萌发的种子》的研究课题,植物是这样,动物呢?

第6—7课是第二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

通过认识动物的卵、卵的孵化过程及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科学概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

A、科学概念: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4、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5、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B、过程与方法:

1、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

2、用适当的形式记录花的变化过程和果实的生长过程。

3、按一定顺序对雄蕊、雌蕊这样细小的结构进行观察。

4、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

5、经历观察卵的构造和动物卵的孵化的过程。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

2、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3、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1、一天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的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将区分难度大的“混合类”食物拆分为多个食物种类;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2、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3、营养要均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集体的研讨,形成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理解均衡膳食的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通过对均衡膳食的分析与研究,感受到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科学概念

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过程与方法

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

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6、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有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

过程与方法

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

在观察食品包装信息的活动中,促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了解食品包装信息的活动中,加强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

·科学概念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科学概念

学生利用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观察获得岩石构造的感性知识;知道岩石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

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并能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观察岩石,学生对岩石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观察过程中不断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3、观察、描述矿物

·科学概念

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

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4、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科学概念

综合运用观察矿物颜色和条痕、检测矿物硬度、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查找资料等方法,研究不知名的矿物,并写出特征卡片。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一些矿物光泽、硬度、条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并综合所学方法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鉴别身边的矿物,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发展对探究矿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5、岩石、矿物和我们

·科学概念

让孩子经历调查研究活动,探究生活中、身边的岩石和矿物。

·过程与方法

让孩子在经历查阅资料的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岩石、矿物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孩子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

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闪电就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就可以产生电流。

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的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动力(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持续供电的装置——电池。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叫(通路)。

•电路一般由电源、电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为(负极)。

•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

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

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

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

•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灯泡的。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2、新的生命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

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雌花和雄花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植物的繁殖器官是__花__,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7、雄蕊一般由2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

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

•雌蕊一般由3部分组成。

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

柱头有粘性,能粘住花粉。

•8、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9、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10、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

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11、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靠弹力传播,如:

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如:

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水力传播的有莲蓬、椰子等,它们能浮在水面上并且外壳不易腐烂;利用动物传播的有苍耳、葡萄等。

它们是带刺或美味的。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弹力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

•12、种子萌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

•13、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种皮是种子的“铠甲”,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

•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

•14、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

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5、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气室和胚等部分组成。

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

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16、青蛙的卵能在(10)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鸡蛋孵化成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17、动物繁殖方式有__胎生___和卵生两种。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18、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3、食物

•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食物的营养主要有: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

鸡、鸭、鱼、蚕豆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

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糖类和脂肪能变成热量、力气。

提供我们活动的能量。

食物在白纸上檫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淀粉。

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

•营养搭配原则:

荤素搭配,多种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潮湿、温暖的环境,适宜霉菌的生长。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细菌、霉菌等就属于微生物。

•储存食物的方法很多:

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

•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4、岩石和矿物

•根据岩石成因,我们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

石英、长石、云母。

•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等。

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花纹、轻重、颜色、光泽、软硬、条痕、气味等来描述岩石。

•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的软硬。

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

•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岩石风化后产生了沙和泥土。

•在地球运动过程中,日积月累沉积而成的岩石是页岩。

经过地球运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浮石。

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是化石。

•岩石和矿物是门宝贵的资源,它不可能再生,所以我们要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

•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常见的矿物有煤、硫磺、方解石、赤铁矿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

•几种矿物的条痕:

自然金---黄色黄铁矿黄铜矿---绿黑色方铅矿---黑色石墨---黑色石英---白色赤铁矿---樱红色

•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还用来制作铅笔芯。

鉴别矿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中很有意义。

•矿物按透明度可分为:

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

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金属矿物。

•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171种,其中稀有金属矿、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