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8544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docx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针漂浮在水面上

教学目标

1、知道水的表面张力可以托住一些轻微的物体。

而洗洁精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材料准备

一杯水、针、一小条面巾纸、洗洁精

教学过程

一、提问,揭示课题: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然后出示针,问:

把针放在水面上,是沉还是浮?

2、学生猜测,然后实践操作。

不管学生多么仔细,针总是会沉到杯底。

3、设置问题:

有没有办法让针漂浮在水面上呢?

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1、教师把针放在小条面巾纸中间,再把纸巾的两头提起,再小心地放到水面上。

纸巾湿润后慢慢沉到水底,针会浮在水面上。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漂浮的针”的原因分析。

3、教师在此基础上解释科学原理。

三、让漂浮的针沉下去:

1、现在我们想要让针沉下去,但是不能用手去直接碰针,也不能故意把水震动,有什么办法?

2、让一个学生上台做实验:

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集体讨论原因。

四、总结拓展:

生活中也有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让我们一起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听话的气球

教学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巧妙地利用大气的性质。

材料准备

饮料瓶、锥子、气球、脸盆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方便吸盘挂钩、小朋友喜爱的氢或氦气球提问:

你知道下面这些物体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吗?

二、做一做用饮料瓶做小玩具

1、找一个完整的饮料瓶,在瓶底用锥子钻开一个小孔。

2、放入一个气球,吹气口拉大后反扣在饮料瓶口上。

找一根细线将气球口扎紧。

3、分别用手指堵住小孔和松开手指的情况下将气球吹大。

4、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指堵住小孔或松开手指,就可以自由的控制气球的收缩。

三、议一议

1、用手堵住瓶口,使气球不漏气。

将瓶底浸入水中,看看小孔会进水吗松开手后情况又怎样?

2、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指堵住小孔。

将瓶口浸入水中,看看气球会进水吗松开手之后情况会怎样?

四、总结

通过这杰克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蜡烛抽水机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道理。

材料准备

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

二、操作:

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

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

注意:

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

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

5、水从右边流入左边的杯子中

三、说明原因:

       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瓶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

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自制简易洒水器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简易洒水器,了解并在生活中应用水流的特性。

材料准备

塑料瓶、锥子等

教学过程

一、做中学“阻水”实验

1、将塑料瓶盛满水,然后再饮料瓶身上钻几个小孔,水会从小孔中流出。

思考: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水流出来的?

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阻止水流出?

2、制作“简易洒水器”用锥子在塑料瓶的颈部钻几个小孔作为喷水孔,即可做成一个简易洒水器。

思考:

戳多少个小孔比较合适?

二、测与评

1、试着用简易洒水器,浇花效果怎样?

会不会出现下面这些问题?

不盖瓶盖时,水很容易从瓶口流出。

盖上瓶盖后,水不能顺利流出。

2、如果在把手上钻上一个孔眼,按住或放开这个孔眼,洒水的效果怎样?

3、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

还有其他办法解决流水不畅的问题吗?

三、广角镜解说洒水器的奥秘

四、拓展活动

用吸管、饮料瓶和剪刀再做一个洒水器。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自制过滤器

教学目标

了解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常用沙子作为过滤材料,滤去水中的杂质。

学会自己动手制作过滤器。

材料准备

布、纸、碎石、沙子、棉花、饮料瓶、剪刀、锥子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过滤是净化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你是否知道哪些材料能够较好的滤去水中的杂质?

不妨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二、操作:

杂质到哪里去了

1、将一些洗净的沙子摊平放在垫有纱布的滤网上,将泥浆水倒在沙子上,看看从滤网下流出的水是否变清。

找一找泥浆到哪里去了。

思考:

沙子真的可以用作过滤材料吗?

2、自己动手找一找你认为可以用作过滤材料的物品,与小组的同学一起试一试,看看哪种材料过滤的效果好些。

布、碎石、棉花、海绵、沙子等

三、制作过滤器剪去饮料瓶的瓶底,并在下端靠近边缘的两侧各钻一个小孔,然后把一根细绳的两端分别穿过小孔并打结,以便吊挂。

旋下瓶盖,用锥子或铁钉在瓶盖上钻满小孔,然后再把瓶盖盖在瓶口上。

四、取一些相同的杯子,分别贴上写有“参照杯”和过滤材料名称的标签,再取一种过滤材料放入饮料瓶中,倒入泥浆水,带水全部渗下时,记下过滤所需的时间,注意:

放入饮料瓶中的各种过滤材料的体积应相等。

倒出过滤材料,看看泥浆到哪里去了。

五、揭秘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拓展活动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不会坠落的小鸟

教学目标

在制作中了解并应用日常生活中几种特殊的平衡现象。

材料准备

卡纸、剪刀、硬币、胶带、彩笔、土豆或软木塞、叉子。

教学过程

一、做中学土豆的平衡

1、将土豆或软木塞放在一个手指上,保持平衡,看你能坚持多久而不让土豆掉下来。

2、在土豆或软木塞两侧下方各插上一把叉子,把土豆放在一个手指上,土豆或软木塞会掉下来吗?

和刚才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二、制作不会坠落的小鸟

设计一只小鸟,并涂上颜色,在它的尾部粘一枚硬币,不会坠落的小鸟就做好了。

三、测与评

1、用指尖挑起小鸟的脚尖,它就会在指尖上前后摆动而不会坠落。

思考:

小鸟为什么不会坠落?

如果去掉硬币,小鸟会不会坠落?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不会坠落的老鹰,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新发现?

四、拓展活动

说说小鸟不会坠落的原因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刺穿塑料袋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动手的好习惯。

让学生了解刺穿时会产生摩擦热收缩把竹签箍住,这样水就不会流出来,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材料准备

塑料袋、水、竹签、盆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教师将空塑料袋到盆子中装满水然后扎紧塑料袋,将塑料袋举起另一只手拿竹签。

问学生如果老师用竹签刺穿塑料袋,袋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2、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

3、请学生汇报交流的结果。

(有人认为水会流出来、有人认为不会流出来。

4、那么到底谁说的对呢?

下面我们分组进行实验。

二、分组活动

(一)活动一:

竹签刺穿塑料袋

活动要求:

1、小组同学分工协作按步骤进行实验:

装水----扎紧袋口---用竹签刺穿---观察实验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并记录。

3、分组汇报。

想一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1、小组讨论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3、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用竹签刺穿时会产生摩擦热,使塑料收缩把竹签箍住,这样水就不会流出来了。

(二)活动二:

铅笔穿刺

如果将同学们写字的铅笔削尖刺穿塑料袋水会流出来吗?

活动要求:

1、用铅笔刺穿塑料袋时不要将铅笔往回拉。

2、观察用铅笔刺穿的塑料袋会不会流水。

3、汇报实验结果。

(三)活动三:

刺穿塑料袋比赛

刚才通过实验同学们用铅笔刺穿塑料袋时,塑料袋不会流水。

下面我们就来一个刺穿塑料袋的比赛。

活动要求:

1、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

2、往塑料袋里刺进的铅笔多,水不流出的为胜。

三、活动小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何?

四、活动评价

1、这项活动锻炼了我的胆量。

()

2、我们小组刺进了()根铅笔。

3、做这项活动时,我发现了()。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指纹研究

教学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了解和鉴别指纹

材料准备

粉笔灰或面粉、透明胶带、印泥盒、黑色纸片、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一、录取指纹、看一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指纹,但都可以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箕状、双箕状、中心穴斗、斗纹、平缓的弓形、帐篷形的弓形

二、做一做

1、利用透明胶带录指纹在玻璃板上撒一些粉笔灰或面灰,将大拇指紧紧按在粉笔灰上,然后拿开并轻轻地擦掉大拇指旁边多余的粉笔灰。

把沾满粉笔灰的大拇指紧紧地按在透明胶带有胶的一面上。

把透明胶带粘贴在黑色的纸片上,这样,你的指纹就清晰可见了。

2、利用印泥录指纹把大拇指在印泥上按一下,然后用力按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

三、鉴别指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印下的指纹。

比较你和你的同桌的指纹,找出并描述两者的不同之处。

与更多的同学的指纹进行比较。

你能否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图案

四、想一想

1、警察在破案时为什么要提取现场的指纹?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指纹?

3、人的指纹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吗

五、试一试

1、人的手指上有指纹,脚趾上有趾纹吗

2、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3、实施你的验证方案,把结果记录下来。

4、与同伴交流你的发现。

广角镜解说指纹和趾纹

六、课堂总结

在这杰克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蚂蚁的饲养与观察

教学目标

通过饲养与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形态、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

镊子、吸管、玻璃瓶、同一巢穴的蚂蚁。

教学过程

一、动手与制作

1、制作饲养器用大口玻璃瓶制作简易饲养器,如果要仔细观察蚂蚁的生活情况,可以用木框架和玻璃拼装成饲养器。

2、装土往饲养器中装入泥土时要注意:

泥土必须用细眼的筛子筛过饲养器内装土后,土的表面距玻璃瓶口约30毫米在泥土表面要有10毫米的坑洼。

3、采集蚂蚁必须饲养同一巢穴的蚂蚁。

如果能同时捉到工蚁、兵蚁、雄蚁、蚁后一起饲养,则更好。

二、观察与记录选择一些蚂蚁放在培养皿中,然后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并做好观察记录。

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分成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分别长着什么?

三、自由研究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并于老师同学讨论,再进行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

1、蚂蚁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

2、蚂蚁能搬动多重的食物?

3、蚂蚁是如何分工的?

4、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5、蚂蚁会游泳吗?

四、课堂总结

在这杰克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研究并设计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

材料准备

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百多年前,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和马车。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更多的交通工具。

你知道现在有哪些交通工具吗?

二、调查与统计

1、调查常用的交通工具,并分类记录下来。

航行在水中的:

行驶在陆地上的:

飞行在空中的:

2、比较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不足自行车火车轮船飞机二、收集与整理查阅和收集资料,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并把整理结果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年代汽车的发展阶段发明国家汽车的特点

三、设计与应用在分析几种交通工具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请你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设计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

设计提示:

设计中要考虑交通工具的用途、外形、行驶速度、所需材料、载重量、动力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未来交通工具设计方案名称:

主要特点:

设计草图:

自由研究现代城市里,人多车多,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日益突出的问题。

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一种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方案,并进行交流。

四、课堂总结

在这杰克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冷与热

教学目标

比较冷与热,正确判断冷与热的程度,学会使用温度计。

材料准备

小盆3只、冷水、温水、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冬天寒风刺骨,你感觉怎样。

夏天烈日似火,你的身体又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二、想一想取3只小盆,分别盛上热水、冷水、和温水,分别让两个同学进行实验。

同学甲先把手放进热水,再放进温水,他感觉温水是冷的。

同学乙先把手放进冷水,再放进温水,他感觉温水是热的。

讨论:

你相信谁的感觉,为什么?

三、做一做亲自做一做,将两只手分别浸在热水和冷水里一小段时间,然后同时浸入温水中,体验一下两只手分别有什么感觉。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要正确的判断冷和热的程度,不能单凭感觉,应该使用温度计。

四、议一议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温度计?

你会使用几种温度计?

2、你可以说出井水冬暖夏凉的原因吗

五、广角镜简介最早的温度计

六、课堂总结

在这杰克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神奇的牙签

教学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知道牙签流向方糖的原因是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

材料准备

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教学过程

一、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

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牙签会远离肥皂。

二、说明原因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

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三、延伸:

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四、课堂总结

在这杰克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线条在水中做运动

教学目标

线环内的水表面张力受到了破坏,线环外的水表面张力便会把线条往外拉。

到最后,周围的表面张力都均匀时,线环就成了一个圆圈。

材料准备

一大碗水、30厘米长的线、肥皂

教学过程

一、思考:

别用手碰,你能让线自己在水中动起来吗?

二、操作:

1、在碗中加入大半碗水,把碗放到桌子上,让碗中的水静止下来。

2、把线的一端搭在另一端上面,使线成为一个环,不要打结。

3、小心地把环放在水面上,轻轻拉动线,使线环变成长条形,看起来瘦瘦长长的样子。

4、用手拿住肥皂块的一端,让肥皂另一端的一角轻轻碰触线条中间的水面。

看看,水面会有什么事发生。

三、说明原因:

当肥皂触到水面后,奇怪的事很快出现了,本来细长的线环自己动了起来,最后,线环在水面变成一个标准的圆圈。

这是线环内的水表面张力受到了破坏,线环外的水表面张力便会把线条往外拉。

到最后,周围的表面张力都均匀时,线环就成了一个圆圈。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筷子的神力

教学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了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材料准备

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教学过程

一、思考:

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二、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三、原因: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瓶子赛跑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的原因是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材料准备

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教学过程

一、思考:

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二、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三、原因: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四、延伸:

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观胜镇凉坪中心小学科技辅导课堂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12年秋季第周

课题

绚丽多彩的塑料

教学目标

了解塑料的各种性能和塑料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军事、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材料准备

不粘锅、糨糊、有机玻璃纽扣、榔头、镊子、酒精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当你在清澈的湖面上轻轻地荡起双桨时,你是否知道你乘坐的小船也许不是木材制造的、也不是钢铁制造的,而是用轻巧、坚固、漂亮的塑料制造的?

20世纪初,人类发明了塑料,而后各种塑料的生产和应用发展得非常迅速。

现在塑料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军事、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材料。

二、想一想:

在你的周围,哪些用品是用塑料制成的?

三、看一看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塑料制品是塑料食品袋,这种塑料叫做聚乙烯。

它无毒、耐水,轻而坚韧,富有弹性,可以用它制成食品包装袋、药瓶、旅行水壶等。

这种塑料耐热性比较差,受热会软化,甚至会熔化,不可装太烫的物品。

这种塑料虽然无毒,但用这种塑料制成的器皿也不宜长时间盛放食用油、饮料,因为食物与塑料长时间接触会变质。

用聚乙烯制成薄膜可以建造温室。

有了它,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能吃到反季节的蔬菜,观赏到美丽的鲜花。

四、试一试

1、聚四氟乙烯塑料的不粘性在用聚四氟乙烯作涂层的不粘锅和普通铁锅内分别涂上糨糊,观察是否都粘住了。

或试一试用不粘锅煎蛋,看一看是否真的不粘。

2、有机玻璃的坚韧性和耐温性取一粒有机玻璃扣,用榔头轻轻敲打,它是否会像玻璃一样容易被敲碎?

用金属镊子夹着它放在火上烧,观察它的变化。

想一想制造塑料的原料是不是农作物?

查阅相关资料。

3、漂亮耐穿的塑料凉鞋是否可以放在太阳下曝晒?

4、想一想,为了防止塑料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我们可以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广角镜简介各种塑料拓展活动如果学校附近有生产塑料的化工厂,组织一次参观调查活动,并写一份调查报告。

报告中可包含以下内容:

该厂生产哪些种类的塑料?

这些塑料有哪些优良的性能?

该厂生产那些塑料制品?

该厂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可同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记

审核签字

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